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

(漢族民系)

鎖定
客家,又稱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漢族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1]  [346]  。客家這一稱謂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户制度 [321-322]  。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308]  [319] 
客家先民始於秦徵嶺南融百越時期,至宋朝逐漸南遷的漢人在贛江汀江梅江衝擊而成的三江平原上形成了客家民系 [2]  ,發展成了贛州 [3] 汀州(今分屬龍巖 [4] 三明 [5-6]  )、梅州河源 [7-9] 惠州 [10-11] 韶關 [12-13] 深圳 [14-19]  等客家主要聚居地 [20-21]  。據統計,全球約有8000萬客家人,約5000萬人分佈在廣東(2500萬)、江西福建廣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灣(500萬 [22]  )、香港澳門等19個省的180多個市縣,約1500萬人散居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聚居在印尼 [23-24] 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秘魯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牙買加荷蘭 [25] 緬甸法國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旺等 [26]  ,其中印尼 [24]  [27] 沙巴州 [28] 英國牙買加 [29] 毛里求斯 [30-32]  、留尼汪、塔希提島 [33-35]  等華人社區以客家人為主。客家語成為蘇里南法定語言 [347] 
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 [36] 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切韻》《唐韻》《廣韻》《集韻》等古代韻書記載的發音對應,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語發音的你、我、他就是爾、吾、其的古音 [37] 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323]  。至2017年,已設有3個國家級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324] 
中文名
客家
外文名
Hakka
使用語言
客家話
人口數量
8000 萬 [22] 
文化盛會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330] 
主要分佈地區
廣東江西廣西福建台灣香港 [320] 
主要聚居地
贛州梅州惠州龍巖河源韶關深圳
圍    屋
關西新圍東生圍滿堂圍碧灩樓鶴湖新居
古村落
白鷺村培田古民居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 [339] 
文化保護區
梅州贛南閩西客家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324] 

客家歷史

客家名稱由來

客家説法起源於客家一詞由於羅香林的客家學説而廣為人知,並逐漸成為族羣名稱,不少人開始欣然受之,自稱客家人。客家人之根源,傳統的觀點認為是在河洛 [38-39]  。時序越千年,五胡亂華朝綱傾裂,戰禍頻仍。生靈塗炭,顛沛遊離,“人慌慌而遊走,風颯颯以南遷”,舉家攜兒帶女,跨黃河、過長江,萬里遷徙,天遠路長。客家人的故事始自千年以前,客家文化在一代代客家人的萬里遷徙中,孕育、紮根、綿延、播遷。一部客家人的歷史就是一部客家文化的成長史,客家文化的綿延不絕、歷久彌新,映射了中華文化的璀璨多樣、生生不息 [302] 
“清河堂張”、“隴西堂李”、“潁川堂陳” [337]  或“江夏堂黃”堂號、姓氏的紅燈籠掛在大門前,大門二邊門柱上貼有“清河世澤,唐相家聲” 、“ 龍門世德,柱史家聲”、 “ 潁川世德,大史家聲”、“江夏源流遠,潁川世澤長”的堂聯,就這堂聯記錄着這些姓氏人家的遷移、繁衍和發展的歷程。客家先民由北南遷的千百年中,他們把客家姓氏、堂號寫在紅燈籠上是以懷念先祖之情和強烈族緣的一種體現 [263]  。門匾起源於漢魏時期的“門第閥閲”,本是達官顯貴用來標榜門户的功狀,東晉以後被客家先民帶到南方,演變為一種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注重家教、愛惜名節的文化,歷經千百年 [264] 
洛陽偃師客家先民南遷聖地記念碑 洛陽偃師客家先民南遷聖地記念碑
洛陽讀書音”是客家人千年傳承不變的語言,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語言,又稱“唐音”、“客方言”、“客話”或“客家話”。人們一般認為是魏晉時流傳下來的,經過南北朝的發展,最終在唐朝定型。古漢語研究專家認為,客家方言是魏晉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話,是以洛陽方言為基礎的“洛陽讀書音”。客家人對於自己的語言有着獨特的情感“寧賣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寧賣祖宗坑,不忘祖宗聲。”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與故鄉、先祖聯繫的文化密碼 [272]  。“忠愛家國”在客家家規家訓中是重點強調的內容,如《陳氏家訓》載有“仕於朝也,為忠為良,神則佑汝,汝福綿長。”在朝為官,要做忠臣良將,這樣的人,上天也會護佑,人生也將幸福長久。《邱氏家訓》有“崇忠義”條目“忠臣義士,世所罕稀。赤膽真心,毫法莫欺。光爭日月,氣貫虹霓。凜冽萬古,為世表儀。”忠臣義士赤膽真心,與日月同輝,其精神萬古長青,其形象為世人儀則。《何氏家訓八則》有“訓忠”條目“盡己為忠,中心為忠,忠之時,義大矣哉。故不忠為省身之首務,效忠乃匡國之要圖。”效忠國家是大義所在,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忠心,最要思考的是如何匡正國家 [262] 
在客家人看來,“子孫務宜忠孝為先”,為子而孝,為民而忠,是每個客家人血液裏流淌着的美德精神。《孟子·離婁上》説“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客家先輩們總是“囑後裔繼志述事,毋忘忠孝初心”而“忠於國,孝於家”,這正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家國情懷”的深厚積澱。對於客家人來説,“親善仁厚”“相讓有禮”的傳統是深入骨髓的,他們一直遵循着先輩們的遺訓,睦宗族,和鄉鄰,明禮讓。淳樸的好客之風、寬厚的待人之禮一直保留在客家人的日常言行當中。客家人深知傳家當以親善和氣致祥,而睦族之道也在於和善禮讓,不和善禮讓就不足以敦宗。在客家家規家訓中睦族和鄰的條目比比皆是,如《彭氏家訓》載“雖有外親,不如族人,榮辱相關,利害相及,宗誼為重,財器為輕,危急相濟,善惡相正。”認為族人與族人之間榮辱與共,利益相關,彼此應該相互幫助,錢財事小,情誼為重。《邱氏家訓》有“敦宗族”條目“同姓同德,同德同心,同心同志,姓利不遷。一本萬殊,瓜延瓞篤。敦睦宗族,和善宗親。不違天道,不悖人倫。利而勿害,與而勿奪。尊強扶弱,尚富恤貧。雍睦一堂,和藹千秋。”認為只有敦睦宗族,家族才能和氣,傳家才能久遠 [262]  。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先祖制訂的家規、家訓,其中一些家族還把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教育族中子弟奮發 [269]  。留於堂內的對聯“孝友傳家詩書禮樂,文章報國秋實春華”“結廬老梅樹下,讀書深柳堂中”“燈火夜深書有味,墨花晨潤字生香”,散發着濃郁的書香氣,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藴 [300]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這些傳家楹聯,大都旨趣高遠,意義深刻,有濃郁的家國情懷。其主要內容包含立業、報國、修養、處世、氣節等方面。楹聯的字裏行間無不傳達着忠孝仁義禮智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哲理,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268] 

客家遷移過程

西晉永康元年,距今1700多年前的公元300年。當時發生了歷史上的八王之亂,繼而又爆發了人民反晉王朝的鬥爭,大大動搖了西晉王朝的統治。此時北方的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趁虛而入,各自據地為王,相互爭戰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亂華的動盪局面。西晉王朝滅亡後,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們廢農田,牧牛羊,虜漢人做奴隸。不堪奴役的漢人大舉南遷,他們由中原經河南南陽,進入襄樊,沿漢水長江遷向湖北、安徽、江蘇一帶;朝東則由九江鄱陽湖,或順贛江進入贛南。其前鋒已抵達今之梅州大埔,並於東晉義熙九年(即公元 413 年)以流民營為基礎設置了義招縣,東晉王朝為安置中原移民,專門設立了僑州、郡、 縣,予以各種優待。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續170多年,遷移人口達一二百萬之眾。此次遷徙,遠達江西中部、南部等地,近則仍徘徊穎水、淮水、汝水、漢水一帶 [316] 
第一次大遷徙之後百年時光中,人們生活相對穩定。直到唐代安史之亂後,國勢由盛而衰,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加之中原災荒連年,官府敲榨盤剝,民不聊生,許多城鄉煙火斷絕,一片蕭條。不久爆發了先後由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弛騁中原,輾轉大江南北十數省。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遷漢民分佈的地域。戰亂所及惟有贛南閩西和廣東東北堪稱樂土,於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贛江來到今天的贛南、閩西、廣東東北的三角地帶定居。這就是中原漢人歷史上第二次大舉遷徙。這次南遷延續到五代時期,歷時90餘年。此次遷徙少數人遠達惠、嘉、韶等地,而多數人則留居福建汀州,以及贛州東南各地 [319] 
歷經兩次大遷徙的人口在地域繼續繁衍生息,直到北宋都城開封,於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佔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今杭州)稱帝,建立南宋王朝。隨高宗渡江南遷的臣民達百萬之眾。元人入侵中原後,強佔民田,推行奴隸制。處於黃河流域的漢人,為躲避戰亂,又一次渡江南遷。隨後由於元兵向南進逼,贛閩粵交界處成為宋、元雙方攻守的戰場。文天祥起兵抗元,率義軍進抵梅州,客家兒女紛紛從軍,轉戰於閩粵各地,僅鬆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執幹,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遷入此地的客家人,為尋求安寧的環境,又繼續南遷,進入粵東梅州惠州一帶。因為這時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稱為客家人。自此客家民系在此次大遷徙中形成 [308] 
客家第四次遷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滿族入主中原的影響。清兵進至福建廣東時,客家節義之士,出面號召羣眾舉義反清,失敗後被迫散居各地。有隨鄭成功台灣的;有向粵北、粵中、粵西搬遷的;有的到了廣西湖南四川。二是人口膨脹。贛閩粵邊區的客家人,經過200多年的發展,人口大增,而當地山多田少,耕殖所獲不足供應,乃思向外發展。適逢清政府於康熙年間發起湖廣填四川的移民運動。於是移居兩湖兩廣的漢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韓素音的祖先,都是當時由廣東、福建遷到四川的客家人 [319] 
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以客家人為基本隊伍,輾轉征戰十餘年。天京陷落後,起義軍受到剿殺,百姓紛紛逃匿。在此期間粵中地區發生了持續12年的土客械鬥。清政府為解決土客之爭,特劃出台山赤溪地區以安置客家人。動亂使得客家人開始了又一次的大遷徙,分別遷到海南廣西,甚至飄洋過海去謀生。客家人向海外遷徙自南宋末年以來,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遷的同時,又陸續通過海路和陸路向海外遷徙。海路由廈門汕頭廣州海口虎門香港台山赤溪的凼家衝等港口出發,乘船冒險到達南洋各地。陸路通過廣西雲南邊境進入緬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復明、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和孫中山早期領導的各次武裝起義失敗後,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當數量的破產農民和城市貧民,他們或自駕帆船,或被擄掠、誘騙、招僱為契約華工南洋等地從事苦役。20世紀中葉以來,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國向歐美等國乃至世界各地再行遷移。現在客家後裔已遍佈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所謂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317] 

客家民系形成

1、形成時間
關於客家形成時間,主要觀點有:五代宋初;宋明時期 [315] 
  • 漢代《漢書·地理志》“潁川、南陽,本夏禹之國。夏人尚忠,其俗鄙樸。”
  • 漢代《史記貨殖列傳》“潁川南陽,夏人之居也,夏人政尚忠樸,猶有先王之遺風。....南陽西通武關、鄖關,東南受漢、江、淮。宛亦一都會也,俗雜好事,業多賈,其任俠,交通潁川,故至今謂之夏人。”
  • 唐代晉書·地理志》“永嘉之際,豫州淪於石氏。元帝渡江,於春谷縣僑立襄陽郡繁昌縣。成帝又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居蕪湖,時淮南入北,乃分丹陽,僑立淮南郡,居於湖口。又以當陽縣流人渡江,僑立為縣,並淮南、廬江、安豐,並屬豫州。”
  • 唐代晉書·卷一百·蘇峻傳》“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糾合得數千家,結壘於本縣。於時豪傑所在屯聚,而峻最強。”聚保于山澤險阻形成的塢堡,或叫壘壁堡壁屯塢壁塢等等。《三國志·卷十八·許褚傳》“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早在漢代塢堡已是宗族用於防範秋冬南下劫糧的遊牧民族,《晉書·卷一百二·載記第二》“粲及其徵東王彌、龍驤劉曜等率眾四萬,長驅入洛川,遂出轘轅,周旋梁、陳、汝、潁之間,陷壘壁百餘。”直到永嘉年間發生的匈奴劉聰遣人攻擊塢堡的事件,可見豫州地區塢堡分佈數量眾多,加上胡族政權也必須出動上萬人的軍隊來對付,可見塢堡的武裝力量也不弱,客家圍屋的建築技術就是源於漢晉塢堡
  • 由於戰亂的影響,許多人南渡到江淮間,流亡的人據險自保,江淮間的塢堡勢力都沒有大到足以影響南北兩地政局。而這些勢力也並不完全聽命於東晉朝廷,他們在政治上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能夠在兩大政權的夾擊下生存,甚至還能進一步發展成可以影響流移之地的地方勢力,大多是擁有強大宗族勢力的集團。
  • 唐代史通·邑里》“且自世重高門,人輕寒族,競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士族是具有時間縱度的血緣單位,高門華胄,強調郡望以區別於其他家族,郡望與士族相始終。《十駕齋養新錄》“自魏晉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 唐代永王東巡歌》“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安史之亂造成的南奔有如永嘉之亂般。
  • 五代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江淮之間,廣陵大鎮,富甲天下。自師鐸、秦彥之後,孫儒、行密繼踵相攻。四五年間,連兵不息,廬舍焚蕩,民户喪亡,廣陵之雄富掃地矣。”唐末大小軍閥在江淮混戰,此戰徹底摧毀了江淮社會。
  • 宋代《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時黃巢雖平,秦宗權復熾,命將出兵,寇掠鄰道,陳彥侵淮南,秦賢侵江南,秦誥陷襄、唐、鄧,孫儒陷東都、孟、陝、虢,張晊陷汝、鄭,盧瑭攻汴、宋,所至屠翦焚蕩,殆無孑遺。其殘暴又甚於巢,軍行未始轉糧,車載鹽屍以從。北至衞、滑,西及關輔,東盡青、齊,南出江、淮,州鎮存者僅保一城,極目千里,無復煙火。”黃巢死後,大唐各軍迴歸本鎮,在這個戰爭的空隙間,秦宗權收攏黃巢殘軍迅速崛起,在短短几月之間其麾下軍隊達十數萬人,秦宗權繼承黃巢的傳統,如果説黃巢建立的黃齊政權是無頭蒼蠅,只會四處亂撞的話,那麼秦宗權建立的秦齊政權則是一頭吃人的魔獸。
  • 宋代《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是歲,春夏旱,秋冬水,蝗大起,東自海壖,西距隴坻,南逾江、湖,北抵幽薊,原野、山谷、城郭、廬舍皆滿,竹木葉具盡。重以官括民谷,使者督責嚴急,至封碓磑,不留其食,有坐匿谷抵死者。縣令往往以督趣不辦,納印自劾去。民餒死者數十萬口,流亡不可勝數。”
  • 宋代《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四·楊行密傳》“自光啓末,高駢失守之後,行密與畢師鐸秦彥孫儒遞相窺圖,六七年中,兵革競起,八州之內,鞠為荒榛,圜幅數百里,人煙斷絕。”用暴力強拆着唐朝的門第社會,用鮮血揭開了五代十國的大幕,用屍骨宣示着叢林法則的殘酷,江淮從人煙最盛之地突然變成了人煙稀少之地,除了戰死、餓死、病死之外,很多人逃往了江西成為了客家先民的重要組成部分。
  • 宋代《九國志·卷三·安仁義傳》“儒軍大敗,破五十餘寨,以功奏授檢校尚書左僕射、潤州剌史....初儒之亂,士庶多奔豫章。”唐末江淮大混戰,楊行密朱温孫儒等人長期在江淮之地割據廝殺,來回反覆踐踏,導致東晉遷居江淮的大量人口逃往距離江淮最近相對安寧的江西,改變了江西的居民結構,奠定了客家人的形成基礎。
  • 宋代《九國志·卷一·秦斐傳》“天祐三年,洪州鍾傳率州人立其子匡時,江州刺業延規傳之養子,忿不得立,以其郡納款。因授裴西南面行營招討,使攻匡時。”鎮南軍節度使鍾傳立其子鍾匡時,鍾傳養子江州刺史鍾延規忿而投奔楊行密之子南吳第二位國君楊渥,楊渥使秦裴率軍進佔洪州
  • 宋代《九國志·卷二·譚全播傳》“遣使詣梁,俄授萬勝軍防禦使、五嶺虔韶二州節度、開通使、檢校太尉、開國侯,在任七年人物殷盛。”由於防守嚴密,兵災和戰火很少波及贛南,成為了承接大量人口湧入的地區。
  • 宋代《九國志·卷四·周本傳》“指授諸將戮力急攻,大破其軍,擒全諷,諸郡之兵皆潰。”周本在象牙潭擒獲危全諷彭玕逃往湖南,而虔州維持了十二年才被南吳征服,其間有很多人從贛北遷往贛南,使得虔州在之際人口增幅較大。
  • 宋代《輿地紀勝.贛州景物條》“官人石,在寧都縣西北十里,石崖環之,無路可到,遊者捫蘿鑿磴以上,唐末巢寇為擾,官吏避難於此。”寧都即唐代的虔化縣,當地避難到峻嶺之上,有些人會遷往寧都周邊地區,如贛中偏東的撫州再往東走建州、邵武軍。贛中偏西的吉州往南走虔州,虔州則往東走汀州
  • 宋代《新五代史.卷四十一》“盧光稠譚全播,皆南康人也。光稠狀貌雄偉,無佗材能,而全播勇敢有識略。”唐末羣雄紛爭,盜賊蜂起,民不聊生。贛南盧光稠與邑人譚全播高舉義旗,組織義軍,興兵捍敵,保境安民。為客家先民在贛南的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及遠播閩粵桂及海外等地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 宋代《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九》“及經秦、畢、孫、楊兵火之餘,江、淮之間,東西千里掃地盡矣....兵火之餘,十室九空....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八世紀中期所發生的安史之亂,戰火連年,哀鴻遍野,黃河流域又掀起了一次人口大批南遷。唐代韓愈《考功員外郎盧君墓誌銘》“當是時,中國新去亂,士多避處江淮間。嘗為顯官,得名聲以老故自任者以千百數。”衣冠士庶多避處江淮間,不久到了唐末在此定居未安,楊行密孫儒爭奪淮南頻繁的戰爭,使人口又一次渡江而南。《舊五代史·王潮別傳》“黃巢犯闕,江、淮間羣盜蜂起。”
  • 安史之亂後,唐朝末年的戰亂一直延續到了五代時期,長時間的戰亂使人口的南下腳步繼續深入,比如福建汀州在唐代初闢,户口稀少,唐代中晚期元和年間《元和郡縣圖志》所載户數2618户,到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至端拱二年間《太平寰宇記》所載汀州增至24007户,增幅高達817%。這是汀州户數的第一次大幅度增長,與唐末至五代戰亂時期人口的批量遷入有密切的關係。
  • 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至端拱二年間,梅州共1568户,比唐代元和年間414户增長了278%,但不及唐代開元年間1979户、唐代天寶年間2189户。説明梅州的户數自唐末五代以來雖有了一定的增長,但增幅遠遠低於汀州,主要是屬於人口的自然增長,外來移民所佔的比例比閩西汀州要低得多。
  • 而汀州在北宋太宗時期到北宋神宗時期《元豐九域志》所載汀州户數增到81454户,是汀州户數的第二次大幅度增長。北宋末到南宋中期慶元年間,歷時七十年户口增幅達168%,而這個地區為代表的區域正是後世福建客家土樓的主要分佈地區。
  • 宋代《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六》“秦宗權責租賦於光州刺史王緒,緒不能給,宗權怒,發兵擊之。緒懼,悉舉光、壽兵五千人,驅吏民渡江,以劉行全為前鋒,轉掠江、洪、虔州,是月,陷汀、漳二州,然皆不能守也。”此外隨王潮王審知兄弟南下的軍民也是客家先民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末年,這兩兄弟率軍從江淮地區下江西入閩,唐朝滅亡後,割據福建。並留部分軍民官吏在汀州善後,可見當時大量人口的湧入是客觀存在的。隨着人口不斷遷入,宋太宗淳化五年,汀州下屬的長汀縣武平場和上杭場,升格為武平縣和上杭縣,足以説明汀州人口的增長態勢。
  • 宋代《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王延政攻汀州,四十二戰,不克而歸。其將包洪實、陳望,將水軍以御福州之師。”由於王延羲繼位後,驕傲奢侈,荒淫無度,猜忌宗族,王延政因此多有規勸,然而王延羲反而回信怒罵,又差人探聽王延政的隱私,二人因此結怨。閩國永隆二年王延羲攻建州,開啓了閩國內戰,二人於數年爭戰中互有勝負。王延政發兵攻汀州,福州遠離汀州,汀州也沒有人趁亂起兵,這是因為汀州外來人口增幅最大,汀州的礦產比贛州豐富,更加吸引移民進入。宋代《輿地紀勝.卷一百二十三》指汀州的上坑縣原是冶鍾寮場,《元豐九域志》指鍾寮場是金場。
  • 宋代《輿地紀勝汀州引北宋陳軒的詩作《詠汀州》“居人不記甌閩事,遺蹟空傳福撫山。地有銅鹽家自給,歲無兵盜戍長閒。”
  • 唐代之前贛南是偏遠荒僻的地區,唐人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南遷更何處?此地已天涯。”白居易把贛南比作是天涯的盡頭。唐人沈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雲。洛浦風光何所似,崇山瘴癘不堪聞。”唐人劉商送人往虔州》“莫嘆乘軺道路賒,高樓日日望還家。人到南康皆下淚,唯君笑向此中花。”這些詩句道出了當時贛南社會荒涼的景象。
  • 而到了北宋時期,宋人蘇軾《答蘇伯固三首》“至虔州日,往諸剎遊覽,如見中原氣象,泰然不肉而肥矣。”隨着唐末人口的湧入,贛南改變了之前率以荒服視之的局面,在北宋時期已發展成中原氣象的社會面貌。
  • 江蘇泰州人,南京大學教授魯國堯《客、贛、同泰方言源於南朝通語説》提出贛語、客家話有一些特點和江淮最東部的泰州南通一帶的方言類似,源自以建康話為標準的南朝通語,因為江淮東部沿海地區比較偏僻,所以語言變化較慢,而江淮中西部人口變動很大,很多人從江淮地區遷江西,把江淮方言的特點帶到了江西。
  • 潤州刺史安仁義是來自塞外的胡人,生性殘暴,大量潤州人和其他江淮人口逃奔江西,唐代的南京多數屬潤州,自唐高祖武德九年到唐肅宗至德二年的一百三十一年間金陵屬潤州,直到至德二年置江寧郡。江蘇鎮江附近的人在唐末戰亂中大量遷居江西。《同治泰和縣誌·卷六》“當五季干戈之擾,四方大姓之避地者輻輳竟至。曾自長沙,張自洛陽,陳、嚴、王、蕭、劉、倪等族皆自金陵而佔籍焉,而生齒之繁,遂倍蓗於舊。”統計贛南近五成家譜記載先祖是在唐末五代南遷,而閩西有三成半家譜記載先祖在唐末五代南遷,吉安贛州的一些家譜之所以記載金陵為遷出地,應確有所本。
  • 靖康之難後南北分裂,在此期間,兩淮地區又成為南北政權爭奪要地。金人南侵,兩淮是必經之地,南宋北伐,也多由江淮北上。元末明初兩淮為義軍首發之地,太平天國時期,江淮間戰爭尤烈,即以國共內戰而言,三大戰役也以淮海戰役為最大。綜觀歷史,兩淮的地理位置,決定其戰略地位。北方勢力佔有,可以進而取東南。南方政權佔有,進可以問鼎中原,退可以固守東南,這就決定了在亂世江淮地區不安定。
  • 贛州和汀州是南宋朝廷安排自金朝南遷的歸正人的地區之一,汀州僅宋室宗子便至少有五人,三人居住在寧化,二人居住在長汀嘉定十二年,宗子趙汝舟一家被安置在長汀。除了趙汝舟外,還有趙希瑪安置在寧化、趙汝求安置在長汀、趙與堂安置在寧化、趙與崗安置在寧化,他們分別是慶元二年、開禧元年、寶慶二年和嘉熙二年進士。趙汝愚在《論汀贛利害奏》的報告中多次提到居住汀州的“養老歸正等人”、“宗室”和“忠順官”。南宋隆興二年,汀州的户數為174517户,比北宋元豐年間户數增長了114%,到南宋寶佑年間汀州户口數增到223433户。北宋後期靖康以來,汀州户數的持續增加,與這一時期中原江淮大量人口遷入相吻合。
  • 元豐九域志》、《宋史·地理志》等記載的人口數來看,唐朝末年,贛南人口增加了一倍多。
  • 《贛州府志》記載,南宋紹興年間贛州的户數是120985户,淳熙年間贛州户數增至193339户。在汀州崇寧年間汀州的移民户數達到172432户,慶元年間的汀州户數是達到218570户。
  • 宋史.食貨志》“高宗南渡,民之從者如歸市”靖康之難後,戰亂頻繁,大量人口南遷,宋人莊綽雞肋編》“建炎之後,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當時江西是重要的人口遷入地之一,宋人李綱梁溪集》“東北流移之人,佈滿江西”南宋初年,遷入江西的移民甚多,宋人陸九淵象山集》“江東、西無曠土”至南宋中期,竟出現江東、江西無曠土的情況。據《元史·地理志五》記載贛南户數為127298,其中贛州路有71287户,南安路有50611户,贛南户口數的增加,與南宋以來大量移民的遷入有着直接關聯。
  • 一定數量的人口是完成區域土地開發的必要前提,贛南最早設置的郡縣是贛縣雩都,所以中部地區的發展相應的要領先於其他地區。然而南宋初中期,中部地區的户口數增長率最慢。其中原因很多,關鍵的因素在於中部地區發展程度高,人口基數大,所以增長率低。南宋時期,大量移民遷入贛南,超過了中部地區的環境人口容量,也有戰亂等原因外遷,過剩人口沿着大庾嶺線路和章江貢江向四周遷徙,從而促進了其他地區的開發。宋寧宗嘉泰二年,宋人朱夢龍《莊明府生祠記》“通天下大縣四十,其隸於江西之贛者二,而興國居其一。”其中雖然不乏褒獎過溢之詞,但在全國四十個大縣中,興國能有一席之地,也反映了當地良好的發展趨勢。
  • 唐宋之際贛南與閩西的人口與政區增長迅速,宋代中期之後,形成一個獨立的經濟區、文化區。隨着靖康之難後的南宋移民持續進入贛南閩西,聚集的人口達到上百萬人,並大量遷居粵東,進入客家人的擴散期。
  • 宋代《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宋嘉祐七年二月·己卯朔·更江西鹽法》“江、淮間,雖衣冠士人,狃於厚利,或以販鹽為事。江西則虔州地連廣南,而福建之汀州亦與虔接,虔鹽弗善,汀故不產鹽,二州民多盜販廣南鹽以射利。每歲秋冬,田事才畢,往往數十百為羣,持甲兵、旗鼓,往來虔、汀、漳、潮、循、梅、惠、廣八州之地。”這段話,證明大量人口從贛南遷到廣東一帶擄掠錢財和鹽,最後甚至結成一個團體對抗官府的事實。
  • 唐代的循州到北宋初已拆分為循州惠州二州,宋代的循州只領龍川興寧二縣。唐代元和時期興寧、龍川户數為1224户。循州在北宋太平興國五年至端拱二年間增至8339户,據此北宋初龍川、興寧二縣户數比唐代元和户數淨增了7115户,增幅為581%。到元豐年間,循州更增到47192户,比北宋初又淨增了38853户,增幅為466%。而梅州增到12372户,淨增10804户,增幅高達689%,顯然是外來移民的結果。
  • 比較二則同出於宋人之筆的描述,陳一新《跋贍學田碑》中言汀州“閩有八郡,汀鄰五嶺,然風聲氣息頗類中州。”而劉克莊木綿鋪》中言漳州“風煙絕不類中州”。可見在宋人眼中汀、漳二州雖境土相連,但方言文化迥然不同的現象已十分明顯,汀州客民類中州,而閩南漳民卻和中原有明顯差異。早在唐代《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可見直到唐代閩南泉州還有大量閩越人。
  • 宋代《方輿勝覽》“汀州雖居南粵之窮輒,實有中州之雅俗。”
  • 在漢唐時期贛南的文化名人只有鄧德明鍾紹京綦毋潛謝肇賴裴等人較為知名。到了宋代情況改觀,贛南開始文風鬱然,湧現出大批人才。其中著名的飽學之士有南康劉元亨、石城温革、雩都王鴻、會昌賴克昌、贛縣陽孝本、龍南鍾伷、大庾何大正、贛縣池夢鯉等人。
  • 依據《江西通志·選舉表》標明的鄉貫,指出贛南在宋代共有進士227人。其中北宋時期贛南有進士88人,虔州76人、南安軍12人。南宋時期,贛南有進士139人,其中贛州進士86人、南安軍進士53人。依據民國時期《江西通志稿》和順治年《江南通志》提供的材料宋代贛南進士有229人,其中贛州有155人,北宋有59人,南宋有96人。南安軍有65人,北宋有12人,南宋有53人。依據同治年《贛州府志》、同治年《南安府志》和道光年《寧都直隸州志》有關進士的記載,兩宋時期,贛南共有進士234人,其中北宋92人、南宋142人。大致反映出宋代贛南進士的情況,南宋嘉定年間的贛州知州王楠在遍諭耆老時指出“贛人在元祐黨十有四”可見宋代是贛南文化發展的較快時期。
  • 宋代《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鬱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靖康之難後的南宋已有很多逃難人順贛江到達了鬱孤台所在的贛南地區。
  • 同時遠離戰亂的嶺南也是避亂的良所,宋人莊綽《雞肋編》“自中原遭胡虜之禍,民人死於兵革水火疾飢墜壓寒暑力役者,蓋已不可勝計。而避地二廣者,幸獲安居。”南下嶺南的人,主要是從江西虔州大庾嶺至嶺南。之前由於贛南的土地開發還沒有達到飽和,因而吸引了大量移民定居贛南,紹興二十三年秘書省校書郎董德元指出“虔州有十縣,地廣人稠”經過三十餘年的移民流入,紹興末年時的贛南已是人口稠密地區。
  • 南宋時期贛州汀州大量人口向廣東遷徙《方輿勝覧·卷三十六·梅州圖經》“土曠民惰,而業農者鮮,悉借汀、贛僑寓者耕焉,故人不患農田,而田每以人力不給廢。”可知梅州的汀、贛客民僑寓之多,而對旁邊使用閩方言潮州方輿勝覽》則描述為“潮州夷獠遂生”。
  • 廣西東南成為宋代客家移民遷入的主要地區,南宋為躲避戰亂遷入嶺南西部的移民很多。《輿地紀勝》“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這些移民包括來自中原地區的士大夫亦包括大量的普通客家人,他們是較早遷入廣西東南的客家移民。《容縣誌》“宋南渡後,北客避地者多,衣冠禮度並同中州。”而《南齊書·州郡志》“廣州,鎮南海....而狸獠猥雜。”直到南宋《輿地紀勝.卷八十九.廣州風俗形勢》“逖彼番禺,去都萬里,境接羣蠻,地居海淞”可見嶺南不同族羣間方言文化等差異很早就已經存在。
  • 南宋時期廣西東南户口增長迅速,有力地促進了土地開發和生態環境的變遷,甚至多次出現老虎因棲息地縮小而四出傷人的事件。據宋人蔡絛鐵圍山叢談》“嶺右頃俗淳物賤。吾以靖康歲丙午遷博白,時虎未始傷人,村落間獨竊人家羊豕,雖婦人小兒見則呼而逐之,必委置而走。有客常過復甦井,繫馬民舍籬下,虎來阿富汗籬笆,客為懼,民曰:此何足畏?十年之後,北方流寓者日益眾,風聲不斷變,加百物湧貴,而虎浸傷人。”
  • 元末明初期間,復有大批客家移民自汀、贛二府轉徙廣東境內墾殖定居《嘉應州志》“故今之土著,多來自元末明初,以餘耳目所接之人,詢其所自來,大抵多由汀州之寧化,其間亦有由贛州來者,其言語聲音皆與汀贛為近,其傳次亦相上下,約在二十餘世之間。”
  • 明代永樂年《永樂大典.卷七千八百九十三》“汀人言北語,非類閩語。”早在五代韓偓《過汀州》“地勢西連廣,方音北異閩。間閻參卒伍,城壘半荊棒。”,人們就發現汀州方言和福建其他地方不同,若以現代方言的分佈來看,福建多數地區為閩語,而汀州方言是客家話,輿明代官話相對接近些。
  • 明代永樂年《永樂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潮之分域隸於廣,實古閩越地。其言語嗜慾與閩之下四州頗類,廣、惠、梅、循操土音以與語,則大半不能譯。惟惠之海豐於潮為近,語音不殊。至潮梅之間,其聲習俗與梅陽之人等。”此段敍述表明潮州雖屬於廣南東路,但語言跟福建漳泉類似,粵中的廣州、粵東的惠州循州梅州的話都跟潮州不通。只有惠州濱海的海豐縣語音接近潮州。
  • 明代嘉靖年《惠州府志》“崇山復嶺,盤迴深阻,煙火鮮少,土曠不治。”惠州在明代尚未得到全面開發,仍有許多可供開發的“草萊之地”。加上礦產資源也較為豐富,《廣東通志初稿》“唯廣東鐵冶,自宋以前言英韶,自國朝以下言潮惠。”因此惠州成為吸引外來移民的好去處,明代中葉,大批來自汀州贛州等地的移民進入惠潮從事礦產開採活動。
  • 明代嘉靖年《廣東通志》“若夫博羅河源近於府,則語音相同,海豐近於潮,則類潮音,龍川興寧長樂聯絡於贛,則類贛音,此又言語之殊雲。”今天的客家方言在各大方言中與贛方言相近,可以看出這裏的與贛相類的方言是指客家話。
  • 明代萬曆年《閩部疏》“建邵之間,人帶豫章音,長汀以南,雜虔嶺之聲,自福至泉,鴃舌彌甚,南盡漳海,不啻異域矣。”明人王世懋的《閩部疏》從側面提及汀、虔一帶的方言,王世懋將福建方言大略分成三部分,建邵之間是邊際話,移民從江西來,故帶豫章音。福州泉州是閩方言區,對於説吳語的太倉人王氏來説有如鳥語,故稱鴃舌彌甚。至於汀州一帶則和贛南方言一致,故云其雜虔嶺之聲,可見在明代時客家方言的分佈已很明確。
  • 明代萬曆年《永安縣誌·俗產志》“琴江割自長樂,俗亦同之。寬得,古名,寬緩訾窳,好氣而知足;琴江之民地,詩書仕宦惟數大家餘皆力農。石膏壤沃野,自昔以為上田,無事糞之種,常七、八十倍,下亦二三十倍。縣中具五民,庶民在官。近乃長、興、和、埔。遠則江、閩。”永安居民近的來自附近長樂興寧和平大埔,遠自江西、福建。
  • 清代康熙年《永安縣次志》,被認為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真正意義上客家的文獻。該志由永安知縣張進籙修,屈大均纂,其卷十四《風俗》“寬得人習勤儉,衣裘罕缺,然不無外柔而內詐。琴江好虛禮,頗事文學。散佚逋賦。縣中雅多秀氓,其高曾祖父多自江、閩、潮、惠諸縣遷徙而至,名曰客家,比屋誦讀,勤會文。”
  • 屈大均《入永安縣記》一文中,另有如下記載“自歸善水東,溯東江而行。凡三日,至苦竹泒。取轎歷橋田、月角嶺至義容屯......縣中多閩、豫章、潮、惠諸客家,其初高曾至此,或農或商,樂其土風,遂居之。風氣所移,大抵尚勤儉,務敦樸,有淳古之風。”
  • 《入永安縣記》記載了屈大均受邀編纂縣誌,在永安各地走訪的見聞。正因為是見聞,更能代表作者的所見所想。在這裏,名曰客家變成了諸客家,並不具有自稱的含義。考慮到受遷海復界的影響,當地人已形成對於來自惠、嘉地區外來者“客”的觀念。
  • 屈大均在完成《永安縣次志》的編纂後,對其業已完成的《廣東新語》進行了增補,繼續論述永安的風土人情。與《廣東新語》並稱為清代嶺南史料筆記兩大名著的《嶺南雜事詩鈔》中同樣論及客家,文後自注中寫到“惟語音與土著迥不相同,故謂之客家。”
  • 贛南方誌中的客籍與《永安縣次志》成書幾乎同時,贛南地區的方誌中也出現了客的稱謂。康熙五十年《瀲水志林》中,興國知縣張尚瑗:“嶺嶠四衝,土著少而客籍多。民俗買田則立户,立户則充役。僑寓流移,襁負擔簦,春來秋去,着之以名籍,惴惴乎?”
  • 清代雍正年《歸善縣志.卷二.邑事紀》“明萬曆二十三年,兩廣都御史陳大科下檄令有司拘客民入約。為督撫地方事,照得惠州府屬如歸善永安河源海豐等縣,土曠人稀,近有隔府異省流離人等驀入境內,佃田耕種。”
  • 清代乾隆年《石城縣誌》“邑大户土著為多,萬幹恐勢不能勝,又要聯客綱頭目鄭長春、李誠吾、連遠侯,結黨惑眾。名綱義,約王振,初名集賢會,糾寧都、瑞金、寧化等處客户。”將移民稱為客綱、客户,再次表明了在清前中期的贛南,客是作為一種他稱而存在。
  • 清代嘉慶年《新安客籍例案錄》“新安縣復界後,地廣人稀,招徠異籍民人,佃墾地畝,其時有本省韶、惠、潮、嘉及閩省漳、汀各府屬民人,亦各先後踵至就耕。”
  • 清代嘉慶年《欽定學政全書.卷四十一.寄籍入學》“查客童等祖父於順治年間,因招墾軍田,自惠潮來莞,入籍一百餘年,滋生已七千餘户。”
  • 清代嘉慶年《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卷一百五十八.流寓異地》“同治五年奏準,江蘇銅、沛兩縣,自黃河近涸變為荒田。山東曹濟等屬各縣客民,陸續前往,創立湖園,相率墾種。銅沛土民,於水退歸鄉後,因舊產被客民佔墾,日相控鬪,疊釀巨案。....遇有土客控案,但當分別良莠,不得復存土客之見,以期永息爭端。”外來移民就是“客”江蘇亦出現了“客民”的名稱,而於明清時期移入西南地區使用西南官話的漢族移民在當地亦被稱為客家。
  • 廣東和平徐旭曾作於嘉慶二十年的《豐湖雜記》被認為是客家人的宣言。文中寫到“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自徽欽北狩,高宗南渡,故家世胄,先後由中州山左,越淮渡江而從之,寄居各地......有由贛而閩、沿海至粵者;有由湘、贛逾嶺至粵者。沿途據險與元兵戰,或徒手與元兵搏,全家覆滅、全族覆滅者,殆如恆河沙數。天不祚宋,崖門蹈海,國運遂終。其隨帝南來,歷萬死而一生之遺民,固猶到處皆是也。”徐旭曾為嘉慶四年進士,辭官歸裏後先後掌教廣州越秀書院和惠州豐湖書院。他稱客家人為中原衣冠舊族,徐旭曾的《豐湖雜記》是客家文化精英主動論述自身的開始。
  • 清代道光年《佛岡縣直隸軍民廳志.卷三.土俗》“其方言有土著、有客家,自唐宋時立籍者,為土著。國初自韶、惠、嘉及閩之上杭來佔籍者,為客家。”
  • 清代同治年《客説》“而客於是乎濫觴焉。遞於東晉元嘉,五胡亂華,冠帶數千裏之區,腥羶塞路,於是乎豪傑之徒,相與挈家渡江,匡扶王室。....及帝昺南遷,遺民益蔓延於南海之疆,與土人望衡對宇,往來交際,迭為賓主,或聯婚媾,長其子孫,蓋既千數百年於茲矣。由是觀之,大江以北,無所謂客,北即客之土,大江以南,客無異客,客乃土之耦生。今之世,而欲求唐虞三代之遺風流俗,客其一線之延也。”
  • 嘉應州黃遵憲《梅水詩傳》序言中寫到“餘嘗以為,客人者,中原之舊族,三代之遺民,蓋考之於語言、文字、益自信其不誣也。”此外,在《己亥雜詩》《古香閣詩集序》等著作中,黃遵憲反覆論述客家的來源和歷史。
  • 《己亥雜詩.二十四》“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一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尤留三代前。”
  • 《己亥雜詩.二十五》“男執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蟲盡,重帶天來再破荒。”
  • 清代光緒年《石窟一徵》“大埔自晉置義招安置流民,中州民族接踵南下,以迄南宋諸臣息從行在,播蕩閩粵間椒聊於以蕃衍,變流寓而成土著。至有明光復,故物人才輩出,始為國人所注目。”
  • 清代光緒年《嘉應州志.卷三十二》“元世祖至元十四年,文信國引兵出江西,沿途招集義兵,所至響應,相傳梅民之從者極眾,父老流傳鬆口卓姓有八百人勤王,兵敗後只存卓滿一人。”隨文天祥,起而勤王,與元兵悽戰,至宋帝已沉海,仍無一降元者。《乞將所部義兵赴闕申狀》“天祥所統,純是百姓,率之勤王,正以忠義感激使行,又有官資在前,為之勸勵。”
  • 清代光緒年《嘉應州志·方言》“嘉應州及所屬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並潮州府屬之大埔豐順二縣,惠州府屬之永安龍川河源連平、長寧、和平、歸善、博羅一州七縣,其土音大致皆可相通。然各因水土之異,聲音高下亦隨之而變,其間稱謂亦多所異同焉。廣州之人謂以上各州縣人為客家,謂其話為客話。由以上各州縣人遷移他州縣者所在多有,大江以南各省皆佔籍焉,而兩廣為最多。土著皆以客稱之,以其皆客話也。”
  • 太平天國己未九年刊印,由洪仁玕撰寫的《資政新篇》中,直揭當時接受韓山文傳教而信道的客方言人羣為客家“惟瑞國有一韓山明牧司,又名鹹北者,與弟相善,其人並妻子皆昇天,各邦多羨其為人焉,愛弟獨厚,其徒皆客家,多住新安縣地也。”
  • 清代光緒二十七年《興寧縣鄉土志·人類篇》是一篇極具客家意識的論述“邑中人類,本中原衣冠舊族。宋南渡時,播遷轉徙,多由閩贛而來,語言風俗與土著異,故當時土著稱為客家。厥後由縣轉徙他方者,遂自稱客家,而並無改其語言風俗,示不忘本也。考據家謂其語言多存古音,風俗猶有古禮焉。”
  • 清代光緒年《清稗類鈔·客族》“四川成都多廣東嘉應人,其入蜀也,始於粵寇石達開之率眾西行石敗,眾潰散,石軍多嘉應人,遂旅蜀不返,娶妻生子,比於土著矣。惟其語言則數十年來沿用不改,故成都人羣稱之曰客族,然嘉應人在其本州島所操之語,粵人謂為客家話,蓋亦非嘉應土著也。”
  • 清代光緒年《清稗類鈔·方言類》“廣東有客話,廣東之南雄州,韶州,連州惠州嘉應州五屬,及廣州之花縣,龍門,清遠,潮州之大埔豐順等縣,均操客話。蓋土著以其後至,故稱其人曰客家,乃遂以其言為客話。其語之節湊句度,較之內地不甚相遠,實與六朝音韻相合。”
2、形成地域
主要分佈、大本營:贛閩粵邊區(贛州汀州梅州河源惠州韶關深圳一帶) [318] 
惠州客家圍屋-秋長谷裏
惠州客家圍屋-秋長谷裏(80張)
客家腹地:粵東、粵北、珠三角東南部、贛南、閩西等
客家首府汀州(明末清初以前)
客家吾州:韶關(客家第五州) [40] 
客家通衢:石城
客家驛亭:石壁

客家客家五州

惠州 惠州
梅州 梅州
贛州 贛州
汀州 汀州
綜述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漢服秀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漢服秀(80張)
早在清末學者徐旭曾所撰著的《豐湖雜記》裏已經提到:今之福建汀州各屬,江西之南安贛州、寧都各屬,廣東之南雄、韶州、連州惠州嘉應(今梅州)各屬,及潮州大埔豐順廣州龍門各屬是也。而客家四州則為惠州梅州贛州汀州福建寧化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被稱為客家祖地。梅州則因其為海外客籍華僑的主要祖籍地而被稱為世界客都;贛州則與客家民系形成有着密切關係,被稱為客家搖籃韶關是名揚海內的客家第五州的主要繼承者 [40] 
惠州
惠州府(今屬惠州、河源、汕尾、韶關等)是最大的客家僑鄉。惠州是客家學的最初萌生地,從客家學研究客家文化發育機制的意義上看,惠州是客家文化的試金石、表演場之一。惠州文化是客家文化體系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1] 
梅州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曾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世界客商大會、央視中秋晚會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賽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會 [42]  ,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約700萬,遍佈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澳台同胞200多萬,而台灣約500萬客家人中約180萬祖籍梅州 [338] 
贛州
贛州(原名虔州)在客家人遷入之前,除有少量當地土著居住外,大部分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蠻荒之地。經歷了中原漢民向南方的五次大遷徙以後,贛州成了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全市18個縣(市、區),除章貢區部分和信豐縣的嘉定鎮以及其他幾個居民點外,其餘均屬客家語地區,客家人佔全市總人口95%以上。這裏既有唐宋以來世居的老客家,也有明清時期從粵東和閩西回遷到贛州的新客家。贛州方言包括本地話(老客話,屬客語於桂片)、廣佬話(新客話,屬客家語寧龍片)、府城話(又稱贛州話,屬西南官話)。贛州地區被譽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塊熱土、客家文化的搖籃 [40-41] 
汀州
汀州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寧化縣為先祖曾居處。汀州籍華僑尤以籍貫永定縣最多。可惜汀州已經成為歷史名詞,原來的汀州各縣,分別由三明市龍巖市代管,故以汀州與惠州、梅州、贛州並稱客家四州,有時空錯亂之感,而古汀州的寧化縣被譽為客家祖地 [41]  。閩西長汀,有“客家首府”之稱,也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 [301] 
韶州
古韶州(粵北地區,今主要為韶關市繼承,但不限於韶關市。)是名揚海內的客家第五州,地處北江流域,(韶關清遠)的人口,80%左右應該是客家,包括英德南雄,基本上都是客家屬地。北江文化這種族羣文化的歸屬,基本屬於客家文化 [43]  。韶關是以客家人為主的地級市,是客家民系的聚居地之一,區內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人口超過九成,雖然現韶關市區有相當一部分居民使用廣州話,但非常明確的是,相對於講客家方言的居民而言,講廣州話的才是客,因為他們並非韶關較早的居民,他們是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因為躲避戰亂,方由廣州附近北遷而來 [40] 
客家地區景點
客家地區景點(80張)
隋開皇九年(589)改東衡州始設韶州,治所在曲江縣(今武江西岸),韶州範圍最廣時包括今韶關地區(僅新豐縣原屬循州)、清遠地區(僅清遠市區原屬番州)。韶州對於客家民系而言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客家原鄉之一,客家大本營即由包括韶州在內的五大州府構成。古韶州地域北連贛州,東接惠州,西挾廣西賀州,南扼廣州,韶州所連接的贛州、惠州都是重要的客家文化盛行地區,所以韶州在客家大本營中起到重要的御接作用。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中提到:我家是佃農。祖籍廣東韶關,客籍 [40] 
在清代古韶州分屬韶州府、南雄府、連州府,南韶連三府州源出古韶州,都是客家大本營的重要組成部分,均是《豐湖雜記》所記客家原鄉。古韶州客家淵源歷史悠久,上可溯秦統一嶺南之後的橫浦、湟溪、陽山三關;中可探盛唐名相張九齡開鑿梅嶺梅關,引中原移民入籍嶺南 [40] 

客家政治

客家綜述

梅州義兵統督蔡蒙吉故居 梅州義兵統督蔡蒙吉故居
客家是漢民族中頗具血性的族羣 [44]  。從南宋末期開始,客家登上歷史舞台(如蔡蒙吉),從宋末勤皇抗元,明末抗清,收復台灣,再到清末抗日抗法,無不帶有客家人忠義、義無反顧的身影。近現代客家六次崛起,大批人傑促進了中國歷史進程。這六次崛起,指的是:第一次被視為客家人的革命太平天國起義;第二次是客家人作為中堅之一的戊戌變法運動;第三次是客家人作為主體的辛亥革命;第四次是發生在客屬地的土地革命;第五次是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部戰場——中國的抗日戰爭;第六次則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開國元戎中有一大批客家領袖與戰將 [37] 
河源文天祥屯兵遺址,甘泉勝蹟 河源文天祥屯兵遺址,甘泉勝蹟
客家作為漢民族中的一個民系,在中國近代歷史進程中佔有着重要地位 [45]  ,並在太平天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土地革命及抗日戰爭中逐步崛起,連戊戌變法這種一般人認為與客家關係不大的維新運動都有客家人在主事,不僅菜市口喋血的六君子中,有章京行走的劉光第是客家人,而當日唯一呼應變法的省份,即湖南新政,則完全是客家人在主事,其主帥為陳寶箴黃遵憲,為湖南日後出了一大批革命家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黃遵憲與戊戌變法的主帥梁啓超,更有不同一般關係。陳寶箴被賜死,黃遵憲也差點被殺。而在戊戌變法之前的洋務運動先驅即有客家人洋務派代表丁日昌。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十大戰區司令長官有六位是客家人(張發奎薛嶽等),共產黨兩大軍隊(八路軍與新四軍)均是客家人在主事,八路軍總指揮為朱德,參謀長為葉劍英,香港辦事處主任為廖承志新四軍軍長為葉挺,重建後的新四軍參謀長賴傳珠 [314] 

客家太平天國

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客家人組織發動,首領洪秀全以及六位最高決策的核心人物(楊秀清馮雲山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洪仁玕)均是客家人,後期主將陳玉成李秀成也是客家人。洪秀全、馮雲山等在宣傳、發動和組織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始終以廣西東南地區的客家人為基礎。而客家人大批加入太平軍是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勢力壯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45]  。太平天國之始終,濃縮了中國近代思想的歷史演進過程,從《原道醒世訓》、《天朝田畝制度》到《資政新編》,太平天國的思想甚至比稍後的洋務運動的思想還要先進,這代表了客家人從歷史的“自在”走向了“自為”,第一次在中國近代革命中崛起 [277] 
鴉片戰爭後,清朝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農民起義風起雲湧。1851年,洪秀全發動了金田起義,並建立了太平天國政權;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天京,頒佈了《天朝田畝制度》;1856年,太平天國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領導集團內部矛盾激化引發的天京事變大傷了太平天國的元氣;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體現了新時代農民戰爭的特點。太平天國的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勇敢地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務。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高峯 [259] 
客家人與太平天國運動的緊密聯繫,必然影響到太平天國的方方面面,使太平天國的政策、制度及其思想深深地打上了客家傳統文化的烙印 [45]  。太平天國失敗後,部分參加太平軍的客家人被迫外徙東南亞,一部分則隱於鄉間繼續從事反清活動。兩廣會黨當中有不少人曾與太平天國發生過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孫中山在初期籌劃革命時,已經注意到這一反清力量 [331]  。在孫中山有意識地吸收和培育之下,大批客家人加興中會和同盟會的組織,在以後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運動中起了重要作用 [331] 

客家中法戰爭

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正當法國侵略者吞併越南,威脅南疆安全的嚴重時刻,出現了一個震動中外,影響中、越、法三國政局的奇蹟,一度偃旗息鼓,避居越境的黑旗軍,奮起抗法 [276]  。黑旗軍和法國侵略者交鋒頻繁,較大的戰役共有六次。儘管具體情況不同,他們都能結合實際制定有效作戰方案戰勝敵人 [276] 

客家甲午戰爭

1894年甲午戰事起,丘逢甲出面號召,成立以客家人為主的團練,義不帝日,率領枱灣同胞英勇抗擊日本入侵 [325-326] 

客家戊戌變法

客家人在近代三大革命運動中有出色的表現,這些在太平天國、辛亥革命等文史資料中記述頗豐,可他們在戊戌變法中的業績卻鮮有提起。其實在京百日維新以及在地方上惟一呼應即湖南新政等重大事件中,客家人均不曾缺席,有的甚至擔當起領導與骨幹角色,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變革創新精神,歷史應當為他們添補上濃重的一筆 [46]  。如劉光第、陳寶箴、黃遵憲及其《日本國誌》、陳熾在戊戌變法中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47-50] 

客家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主要領導人孫中山及重要成員廖仲愷胡漢民鄧仲元何貫中鄒魯温靖侯温仲和之子)、謝良牧等都是客家人,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首先得到廣大客籍留日學生的大力支持,當時在同盟會的領導核心成員中,客籍留日學生佔46%,絕大部分是嘉應州大埔惠州等地的留學生 [348] 
此外海外革命經費的籌措也主要是在客籍華人華僑中進行;武昌起義前革命黨人在南方各地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主要集中在客家人的地區或以客家人為主。在1911年廣州起義壯烈犧牲的72烈士中,有林修明陳文褒饒輔廷周增張學齡陳文友等24名客籍人士,他們有的既是海外回國的客籍華僑青年,同時又是留日學生。可以説客家人對辛亥革命的組織領導、武裝鬥爭、宣傳發動、籌措經費等各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事例不勝枚舉 [51]  。如鄭士良領導惠州起義何子淵丘逢甲領導黃岡起義鄧子瑜陳純領導七女湖起義胡漢民姚雨平胡毅生鄒魯領導黃花崗起義
客家人逐漸在中國政治舞台崛起,對民國時期廣東革命形勢演變至關重要,也對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278] 北伐戰爭時期,鄧演達任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黃紹竑任第7軍黨代表。在戰鬥中葉挺獨立團戰功卓著,所在的張發奎第四軍被譽為鐵軍葉挺黃琪翔 [52-53]  更被譽為北伐名將。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胡漢民蔣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監察委員宣佈在南京組成國民政府,以胡漢民為主席。

客家土地革命

客家人聚居地是土地革命的重要發生地,客家人是土地革命的重要領導者和參與者 [54]  。土地革命中客家表現突出,中央蘇區所在地是贛南的客家地區 [55] 朱德 [56]  葉挺葉劍英盧德銘朱雲卿袁文才 [57]  等皆為客家人。

客家抗日戰爭

客家人在中國抗日戰爭(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的表現
事件
客籍代表人物
張發奎廖磊薛嶽羅卓英;陣亡的客籍高級將領:黃梅興姚子青謝晉元宮惠民李友梅
朱德
朱德
朱德(八路軍總指揮)、黃紹竑(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黃紹竑(總指揮)
羅卓英(副司令);陣亡的客籍高級將領:羅策羣姚中英劉國用謝承瑞黃紀福陳節朱赤 [58] 
陣亡的客籍高級將領:王銘章
薛嶽(總指揮)
薛嶽、羅卓英、參謀長羅為雄
總指揮:薛嶽
總指揮:張發奎
中央集團軍(第11集團軍)總司令:黃琪翔
總指揮:朱德
總指揮:羅卓英
正副總指揮:薛嶽、羅卓英
總指揮:薛嶽
中國遠征軍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副參謀長温鳴劍
吳奇偉
張發奎
第一戰區第19集團軍總司令陳大慶
薛嶽、張發奎
總指揮:張發奎
總指揮:薛嶽
備註:客家人鄧演達堅持中間線路觀點 [59-60] 
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273] 張發奎早年是汪精衞的追隨者,以伺候孫中山的虔誠來效忠汪精衞,但1939年汪精衞降日後,張即動員在粵北的黨政軍要人簽署通電,還向廣東民眾發表廣播演説,譴責汪氏叛國投敵。雖然張本人對蔣介石有所不滿,但他堅持“民族大義重於私人恩怨”,“我敢毫無疑問地説,餘漢謀白崇禧薛嶽與我不顧及蔣先生的各種缺失,仍寄信心與希望於蔣先生,是因為他堅持抗日。國難應該重於一切私怨的” [274] 
1937年7月7日以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客屬華僑開展了更大規模的抗日救亡運動。一些旨在團結海外客屬僑胞為抗戰服務的客屬團體也相繼建立,而在此之前建立的客屬華僑組織也更好地發揮了其組織作用。其中如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馬六甲客屬公會、爪哇三寶壟客屬公會、蘇門答臘巨港客屬公會、旅美紐約崇正會以及香港崇正總會等,都是在這一時期發揮了較大作用的客屬團體。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是在新加坡客屬總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會長胡文虎的領導下,明確提出以抗日救亡為宗旨,即“以團結的精神,一致的動作,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原則下,表現吾屬人士救亡進行的熱烈” [275] 
客家華僑參加的回國抗戰飛行員和技師有多人,在國民政府空中佔有較大比重,比如駕駛驅逐機的飛行員幾佔同類飛行員的3/4。他們分別來自美國、菲律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加拿大等國,其中來自菲律賓的有62人,美國超過100人。1940年國內招考空軍。僅越南華僑就有145人報名。另外在美國,還有華僑創辦的衣館飛行學校、旅美華僑航空學校、中華航空學校、美洲華僑航空救國會波蘭特航空學校等專門學校。培養出來的飛行員和技師,先後有多批迴國參戰,以“戰績卓絕,尤其蜚聲於空軍界” [275] 

客家經濟

種植業
農業以種植糧、油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次之,稻米生產以水稻為主,兼有旱稻。還積極引種番薯、玉米、小麥等優良作物。贛南種茶業始於唐代,明清兩代更盛 [61] 
礦冶業
閩西是客家地區礦冶業主產地,宋朝時已開採,明清漸盛 [61]  馬坑鐵礦華東第一大鐵礦;紫金山銅礦是中國第二大銅礦;東宮下高嶺土礦是中國四大優質高嶺土礦之一 [62]  。江西贛州素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之稱 [63] 
手工業
閩西汀州在明代中葉已成為中國著名的產紙區,四堡地區所出產的玉扣紙是中國最富盛名的書畫印刷紙,四堡與北京、漢口滸灣並稱中國古籍雕版四大基地 [64] 
商業
贛州、汀州在明代,粵東的興寧在清初,先後成為客家地區最大的商埠 [65]  。客家人從中國遠渡重洋外出謀生,遍佈港台及東南亞,產生了一大批創富成功的客家商人。張裕集團張弼士,萬金油大王胡文虎,就是早期客商的代表人物;化工大王田家炳,領帶大王曾憲梓,東南亞鋼鐵大王何僑生,毛衫大王吳惠權,國貨大王餘國春等則是當代客商翹楚 [66] 

客家蘭芳共和國

曾與蘭芳公司多有接觸的荷蘭學者高延也在《婆羅洲華人公司制度》一書中説“湧入婆羅洲西部的移民,大部分是客家人。他們在炎熱的赤道,日復一日起早摸黑在金礦裏從事一種連當地人也難以忍受的苦,在完全沒有祖國的戰艦、士兵或大炮支持的條件下,離開美好的家園,到炎熱的熱帶和遙遠的海洋去謀生。他們並非以成千上萬的集體,以強力或全副武裝去開創自己的事業,而是一個接一個或以小組的形式前進,最勇敢的人當先鋒,每人憑藉自身的力量、機智與道義自力更生。難道這不是值得稱道的勇氣以及肉體、道義上的力量嗎?” [307] 
羅芳伯原是讀書人,後因科試不第而“懷壯遊之志”,於乾隆三十七年漂洋過海來到婆羅洲。不久羅芳伯在東萬律建立了一個名為“蘭芳會”的組織,一方面參與金礦的挖掘,另一方面也用以自保。後來在蘇丹平定土著人的叛亂中,羅芳伯因率領部眾參與平叛而受嘉獎,加之蘭芳會的勢力已大,東萬律遂被劃歸羅芳伯管轄。在此基礎上,羅芳伯成立了一個特殊的政治經濟實體,即所謂“蘭芳公司” [307] 
印尼蘭芳公館 印尼蘭芳公館
公司成立後,羅芳伯將此前互不統屬的各華人團體、商會、村寨等加以整合,蘭芳公司也由之前的幫會性質轉為政權性質。按羅香林在《西婆羅洲羅芳伯等所建共和國考》中的説法“芳伯乃為之奠都邑,定官制,修軍備,開商場,興礦冶,撫民庶,建元蘭芳,建國號曰蘭芳大總制。受推為大唐總長,蓋為一有土地、人民與組織,及完整主權之共和國焉” [307] 
羅芳伯以東萬律為首府,建立了"蘭芳公司",組織"蘭芳大總制",這是世界近代史上最早建立的民主政體雛型。羅芳伯在位期間,施行德政,領導人民改進落後的農耕技術、擴大礦產的開採,發展交通事業,創辦學校,鞏固防務,提高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 [306] 

客家客商

客商”,是客家人中的商人,以這個民繫命名的商幫,以福建、廣東、江西三地的商人為主,這種突破地域界限的商幫,以文化為紐帶,保留着中原文化,崇尚詩禮傳家,守望互助,共同守護精神家園 [309]  。客家人四海為家,足跡遍佈全球的每個角落,他們不畏困難,艱苦創業,大膽創新 [311] 
客家商幫在明清時期就已漂洋過海到世界許多國家去經商貿易,1840年以後,客商足跡逐漸遍佈全球,並且誕生了不少佼佼者,張弼士便是傑出的客商代表,他下南洋辦實業、搞航運、開鐵路,創立了歷經百年不衰的“張裕葡萄酒”著名品牌 [312]  。客商以誠信為道、知識為本、家國為魂、四海為商,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成為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勁旅 [310] 
梅州大埔張弼士博物館 梅州大埔張弼士博物館
近代民族工業的先驅者張弼士是客商文化的開拓者。他成功的一生和客商文化“崇名務實”的職業品質、“”“”相濟的人生理念、鮮明的儒商情懷以及深沉的家國意識緊密聯繫在一起。張弼士是近代敢於國際競爭並且取得成功的中國實業家之一。他是中國葡萄酒製造、農業機械製造業和玻璃製造業的創始人,是中國近代航運業、鐵路業、金融業和海外華文教育的奠基人之一,海外華商組織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者,他是中國最早注重營銷策劃品牌效應的企業家之一 [336] 
客商由傳統商幫發展成為今天跨國界的實業家組織,在近現代為國家復興與建設作為了傑出貢獻。客商不僅是實業救國和實業興國的重要力量,而且也是近現代民主革命和國家建設的積極支持者;客商為中國傳統儒商文化的現代轉型作出傑出貢獻,是現代儒商文化的積極踐行者 [335] 

客家社會

客家古村落

穿越萬頃碧波,在深圳這座奇蹟般崛起的城市,那瞬間凝固的是摩肩接踵的人羣和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城市景象。就在這塊版圖的中北部,有一方鍾靈毓秀的山水,龍華區觀瀾版畫基地,那裏仍保存着水塘、古井、宗祠、碉樓等客家村落的遺蹟,呈現了一幅田園式的原生態美妙圖畫 [282] 
深圳客家圍屋-鶴湖新居 深圳客家圍屋-鶴湖新居
深圳市龍華區的觀瀾版畫村是深圳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建築羣,建築年代從清朝中晚期至民國初期。至2012年05月存有古建築200餘間,包括兩座碉樓及附屬民房、祠堂等,由不同姓氏形成不同的自然村。屋內客家文化的細節也保存完好 [67] 

客家盛會

世界客家博覽會吉祥物亮相台北時裝週 世界客家博覽會吉祥物亮相台北時裝週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是海內外客屬鄉親聯絡鄉誼和進行跨國跨地區交往的重要載體,也是各國各地區客家人開展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緣起於一九七一年,基本上每隔兩年在世界各地有關城市舉行一屆 [332]  。世界客屬懇親大會自舉行以來,大會的規模、活動、內容和社會影響等都逐屆擴大,其功能也由單純的懇親聯誼,發展為融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和學術研討等於一體的活動載體 [332] 
客家文化節大多是客屬地政府或客屬社團推動,以客家文化為主題,以弘揚客家文化,發展創新客家文化為目的的盛會。知名度較高的有深圳客家文化節 [74]  、香港客家文化節 [75] 澳門客家文化節 [76-77] 台北客家文化節 [78]  、河源中國客家文化節 [79-80]  、中國鳳崗客僑文化節 [81-82]  、廣西博白客家文化節 [83]  、中國(贛州)客家文化節 [313]  、台灣桃園客家文化節 [84] 馬來西亞客家文化節 [85] 梅州世界客家文化藝術節 [86-88] 

客家團體

崇正總會是客家人的世界性組織 [333]  。崇正源出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的推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思想精髓,是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財富。客家人以"崇正"為天下客家的大旗,成為客家精神最精闢最集中也最有號召力的體現。考"崇正",《晉書·顧和列傳》"禮所以軌物成教,故有國家者莫不崇正明本,以一其統,斯人倫之紀,不二之道也" [334] 

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中有一種重要文化傳統就是崇文重教,崇文重教就是崇尚文治,重視教化,血緣是根,文化是魂,作為一種文化價值觀,已深深地紮根於客家羣體之中 [283]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前代聖賢,皆有家訓,以美德精神垂範後世。客家人秉承“崇文重教”的治家理念,客家家規家訓凝聚着客家人歷經兩千多年發展的生存智慧,有超越時空的生命力,是對傳統美德的生動詮釋 [284] 
台灣客家文化館 台灣客家文化館
中國上下五千年所形成的華夏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續至今的古文明。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傳承至今,是因為其所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包容性。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至此隱居,原生態地延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而兼容幷蓄形成客家文化,是華夏文明的託命人和守護者 [285]  。客家文化是華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對國內、國際的文化影響力深遠。在客家歷史文化豐富的地區,河南博物院與有志於弘揚客家文化的博物館、相關機構聯合起來,發起倡議,得到了業內的積極響應,成立了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為弘揚客家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傳承和創新華夏文明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286] 
中國·梅州“客都人家”康養文旅綜合體客鄉老街將客家特色展館、特色美食匯聚於此,近距離感受客家文化的精粹 [289]  。一條老街,點亮梅江花月夜。客鄉老街內,百年古宅與客家非遺、匠藝民俗、美食特產相互浸潤,讓人停下腳步、放飛心靈、感悟人生,是“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一台新劇,演繹客家千古情。《原鄉》原汁原味展示着崇文重教、源遠流長的客家人文,展示着愛國思鄉、自強拼搏的客家情懷,極具藝術性、震撼性、民族性,每一幕都深深打動人的心靈 [287] 
客都人家-萌寵樂園 客都人家-萌寵樂園
走進“客都人家”,古樸典雅的先賢堂首先映入眼簾,飛檐翹角,雕飾精美,建築規制,讓人眼前一亮。青磚灰瓦的客鄉老街在先賢堂兩側延展開來,百年古宅、客家非遺匠藝體驗、特色民宿等完美融合,與恢弘大氣的《原鄉》劇場連為一體,展現出別具一格的客家文化魅力 [288]  。穿過老街,來到了張裕酒文化體驗館。張弼士客商精神的代表人物,這裏展現了張弼士推動中國葡萄酒工業化發展的全過程,全景式還原了張弼士的家國情懷、民族氣節。距離張裕酒文化體驗館不遠的客家美食博物館,則是全球首個以“客家美食”為主題的博物館,整個展館分為“客家文化與美食”“客家餐具的展示”“客家飲食禮儀”等多個篇章。此外客鄉老街還有漢劇館、漢樂坊、木偶館和埔寨紙花等共13個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館 [289] 
客家院子沿襲典型宋制庭院風格,圍繞客家人“和”“興”“文”“美”的文化精神作為內核,以手工雕刻的泥塑畫龍點睛,形成“園林包圍建築”的自然生態文化景觀,傳統藝術與客家建築相互交融,有種賞心悦目的建築美。白牆、黛瓦、翠竹、碧水,構成一幅高雅幽靜的畫面,行走在一步一景的客家院子,觀者皆被眼前的精美設計所折服,越往裏走,越能看到精工匠造 [303] 
汀州八喜館-夢迴沈園 汀州八喜館-夢迴沈園
閩西長汀,古稱汀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客家首府”之稱,也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之一 [304]  。歷史要是能永遠定格在那個金髮碧眼的新西蘭人的描述中,這座城市也許不至於讓今天的很多人充滿鬱結與感喟。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尋找汀州,尋找汀州的美麗,事實上是在尋找客家先祖的審美與智慧,一批又一批客而家焉的先輩,為之梳妝、為之粉飾、為之營構、為之傳承。流水消逝了他們的青春韶華,孤雁帶走了他們宏願理想,只留下卧龍山松濤陣陣,汀江上白帆點點。“鄞江一尺水,清可照人心。”這是九百多年前文武奇才蔣之奇吟詠汀州膾炙人口的詩句,當我們今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迅猛發展的時候,我們有責任回頭深情地撫摸一下這綠水青山,那是千百年來客家文化的發祥地,是孕育客家文化的保姆與奶孃 [305] 

客家語言文字

客家語又叫客家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在粵中有部分地區叫水源音(一般歸入客家語粵中片),在粵東部分地區叫福廣話、嶺東語、廣東話(遷四川后裔之語言又被稱為土廣東話),閩、贛遷川的,同樣以廣東人自稱。在江西部分地區叫贛南話贛南客家語)、懷遠話。在粵桂交區叫涯話麻介話新民話、麼個話等。在浙江叫汀州腔(因浙江客家祖籍汀州)。通稱客家語,這是自稱和他稱的合一。
客家語對應古代韻書 客家語對應古代韻書
客家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語言。它穿過歷史的風煙而來,經歷過歲月的盪滌而來。它的許多詞彙即是古漢語的詞彙,許多語音即是古代的語音,許多表達方式即是古人的表達方式。聽其言彷彿是從時光隧道中直接穿越到我們面前的古人,又彷彿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中人 [260]  。於西安外語學院擔任教授的張崇指出,學院派公認,目前南方話,特別是客家話,相對今日中原話,保留古代的中原方言更多。也就是説,説一口地道西安方言的人聽不懂周、秦、漢、唐時的長安話,但客家人可能能聽懂一半 [270] 章太炎對客家語言系統作過一番研究工作,他選取了63條客家話詞語,用《説文》、《爾雅》、《方言》、《禮記》、《毛詩》、《戰國策》、《老子》等古代典籍加以印證,説明客家方言的詞彙與古漢語同源。客家話保留的中州音韻,歷時千年,至今基本不變 [271] 

客家客家文學

韶關雲髻山
韶關雲髻山(80張)
客家文學是隨着客家研究浮出水面併成為顯學而提出的概念。但作為學術概念是否成立、如何界定其內涵與外延,始終未達成共識。20世紀90年代末,有論者認為其內涵應包括如下幾方面:
興寧玖崇湖
興寧玖崇湖(80張)
所有以客家語為載體的文學作品,如客家歌謠、客家民間故事、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劇採茶戲,文人創作中的方言小説、方言詩等;客籍作家不論採用何種方法,只要在作品中描繪了客家人的生活環境,反映了客家人的社會生活,表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都屬客家文學;非客籍作家若深入客家地區,創作出反映客家人生活的文學作品,也可歸入客家文學 [89] 
代表作家有:中國大陸的黃遵憲李金髮張資平碧野 [90-91] 杜埃 [92] 鍾敬文(中國民俗學之父)等 [93] 
汀州八喜館
汀州八喜館(80張)
台灣的丘逢甲(台灣近代客家文學之祖)、賴和(台灣新文學之父)、吳濁流(日據時期的鐵血詩人)、龍瑛宗(寶島夜空中的孤獨彗星)、呂赫若(現當代之交的台灣第一才子)、鍾理和林海音(台灣女性文學的開拓者)、鍾肇政杜潘芳格李喬鍾鐵民謝霜天(鄉土女作家)、尹玲、小野(從實驗室走出的暢銷書作家)、吳德亮(寶島上的千手繆斯)、藍博洲、羅任玲。
港澳的黃谷柳(香港社會寫實文學的奠基者)、侶倫(貫穿香港現代和當代文學史的第一人)、曾敏之舒巷城戴天、藍海文(開啓新古典主義詩風)、陶然、林燕妮鍾曉陽李鵬翥(澳門當代文學的開掘和見證);海外的黃孟文、潘雨桐、吳繼嶽(泰華文壇老將)、李少儒(泰華文壇怪傑)、饒公橋、胡惠南、阿五、嚴唯真(印尼華文文壇的常青樹)、黃裕榮(海外華文作家中的保爾·柯察金)、立鋒、明芳袁霓、廖藴山、雲幻、劉放張奧列 [94] 

客家教育

歷代客家英才輩出,與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直接相關。在古代客家地區已形成了相當的教育規模,在現代則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究其原因與傳統的詩禮傳家的學風有關,也與當時府、州、縣的一些官員重視教育,持興學德政垂後世的觀點有關 [95] 
梅州東山書院 梅州東山書院
客家人崇文重教,孝悌觀念深入人心。孝是忠的基礎,忠是孝的延伸。“忠信”是客家家訓中又一貫穿始終的顯著特徵。家是小的國,國是大的家。客家先人歷經戰亂,他們以其獨特的生活方式與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輾轉奔波、歷經磨難,對“家”“國”懷着深厚的感情。客家先祖把這種“興家報國”的家國情懷用家訓的方式向後人生動詮釋、諄諄教導 [266] 

客家習俗

客家民俗,或稱客家習俗、客家風俗等,流派眾多,如贛南客家民俗等,它包括衣食住行、婚嫁生育、喪葬習俗、民間節俗、生產習俗、民間信仰、傳統會社、客家交際、地理風水、民間禁忌、宗教文化、尚武習俗、成年儀禮等方面。
福建客家撫市走古事 福建客家撫市走古事
客家民俗藝術伴隨着客家民眾的民俗生活延續至今,是客家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客家民俗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形象載體,它集中反映了客家人的精神生活和民俗觀念,是研究客家文化形成與發展的實物見證。然而隨着客家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孕育客家民俗藝術的土壤正在發生變化,客家民俗藝術需要藉助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迎接這種變化,從而適應時代的發展 [294] 

客家客家飲食

客家人的飲食,與其他民系地區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由於該民系發展有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歷史背景,其飲食文化也別具特色,口感偏重肥、鹹、熟,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豬肚雞 [96] 客家娘酒客家擂茶客家小吃客家美食客家黃酒客家盆菜客家湯圓客家生魚膾等均是客家飲食的表現。
贛南客家菜 贛南客家菜
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唐宋時期,伴隨客家民系的形成,它的雛形開始顯現 [299] 贛州是客家飲食文化發祥地之一,其客家飲食文化源於中原,是中原傳統文化交融的結果,它始於兩晉,成熟於明清。其中的客家菜文化內涵豐厚,從用料、烹製方法到風味自成一派,其味型以鮮辣醇厚見長,清淡脆嫩兼具,烹調方法精妙考究,人文氣息意藴深遠,比較符合現代“返璞歸真”的觀念,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四星望月釀豆腐小炒魚蘿蔔餃荷包胙鳳眼珍珠三杯雞肉丸子黃元米果魚脯擂茶等風味獨特,美味可口,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美食 [298] 

客家民間節俗

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節社日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 [349] 

客家宗族社會

客家傳統社會主要表現在客家祠堂方面 [343] 
客家人利用敬祖祭活動對其祖宗歌功頌德,視祖先為保護神,祈求祖先保佑,福廕子孫。所以,每逢較大節日,全族男女老幼便聚集一堂追思祖先,勉勵後人。請長輩講祖德,宣讀家訓族規,以激勵後輩忠以報國,孝以持家,睦鄰族內,光宗耀祖。客家人通過敬祖祭祀活動,成為溝通族人血親之情,鞏固族人之間團結和睦的凝聚力 [267] 
客家祠堂
客家祠堂(80張)
通過宗祠牌匾祭祖穆宗、上燈敬老和獨特的民俗節日等文化載體傳承優良家風,使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誨訓誡持久地在子孫後代的耳畔響起,在他們的心田培育良善的種子,使他們明是非、知廉恥、懂禮讓、守本分。城鎮化過程中傳統文化日漸衰落,客家傳統優良家風的傳承與弘揚,離不開民間團體發起的宗族文化復興活動,更離不開民眾日常生活對優良家風的堅持和守護 [265] 家風是家族世代積累、繁衍生息過程中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生活作風、傳統習慣和道德面貌。家訓族規是展示清白家風的載體。客家傳統文化注重宗族文化的傳承,所以長輩會盡心地把祖上世代積累的真知感悟記錄下來,並傳授給後輩,避免他們多走彎路 [300] 

客家婚嫁生育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327] 
客家人的婚嫁習俗基本上保留着古代的婚俗,提親、問名、送定、報日子、送嫁妝、接親與古代婚俗六禮大同小異,程序複雜,禮節講究。而別有風趣的當屬接親 [97]  ,有客家哭嫁 [344] 遮傘習俗 [345] 

客家藝術

客家傳統戲劇

主要有閩西漢劇閩西山歌戲廣東漢劇贛南採茶戲、閩西採茶戲、粵北採茶戲桂南採茶戲花朝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此外還有客家大戲客家山歌劇提線木偶戲龍川手擎木偶戲等。廣東漢劇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瑰寶,其悠久的發展歷史和獨特的表現形式深受老一輩的喜愛。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徽劇就是廣東漢劇發展的源頭,在徽劇的基礎上廣東漢劇吸收了廣東客家的廟堂音樂以及小調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 [295]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
湖北安徽等省流入廣東的皮簧劇種,以西皮二簧為主要聲腔,用中州官話演唱,遵循中州音韻,以音樂唱腔優美動聽著稱 [296]  。廣東漢劇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歷多地流轉,形成了豐富而深刻的藝術表現與內涵。在新時代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牡丹"的廣東漢劇再次起航。2019年在廣東漢劇院成立60週年暨振興大會上,廣東漢劇院發起倡議,聯合湖北漢劇院、福建龍巖漢劇傳習中心、常德市漢劇高腔保護中心、陝西安康漢調二黃研究院共同推動漢劇申報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牽頭聯合五省漢劇劇院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傳承與振興傳統文化的一重大舉措 [297] 
戲劇劇院: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 [98] 

客家民間舞蹈

被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有:豐順浦寨的火燒龍舞、南雄的香火龍舞、大埔與饒平的花環龍舞,梅州市槐店的文獅子舞、大埔清溪的仔獅燈舞、東源的金龍獅舞,饒平的布馬舞、五華的竹馬舞、紫金的紙馬燈、平遠的船燈舞、紫金的花船舞、興寧的杯花舞、韶關的犁春牛、大埔的鯉魚燈舞、以及席趣舞、蓮池舞、織女穿花舞、落地金錢舞 [99] 

客家音樂曲藝

民間音樂
客家博物館
客家博物館(80張)
客家諺語,是客家熟語的一種,通俗易懂,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而且一般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客家人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總結與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語言生動,內容豐富,韻味雋永,耐人尋味 [100] 
客家諺語大致可以分為生產諺語、社會諺語、生活諺語三類。客家童謠客家民歌一樣語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韻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時念熟到老不忘。與客家民歌不同之處就是客家童謠只朗誦而不唱。
客家語的聲調有六或七個,頗富音樂韻味。民間音樂興國山歌梅州客家山歌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廣東漢樂(如客家箏)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還有竹板歌粵西客家情歌等。
流行音樂
客語影視
電影
全球首部客家語電影《一八九五 [101] 
中國內地首部純客家話電影《圍屋喜事 [102] 
電視
台灣第一部純客語發音的八點檔連續劇《老嫩大細》 [103] 
首部客家青春偶像劇《花樹下的約定

客家工藝

據《中國書法工具手冊》記載,將樂是中國南方最早出產毛邊紙的地方。唐憲宗元和年間,將樂的龍棲山已開始生產毛邊紙。至北宋時,將樂、寧化等地造紙術更臻完備,將樂的西山紙、寧化的玉扣紙等名聞中外。明清時代,三明各縣的造紙業已相當繁榮且久負盛名 [104] 

客家社會科學

主詞條:客家學 [105] 
傳統手工技藝客家土樓營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28] 
客家添丁燈
客家添丁燈(10張)
制畫工藝:制畫工藝在客家民間流傳甚廣,名家輩出。如長汀上官周,寧化黃慎,上杭華巖,武平李燦均馳譽中外。尤以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頗有影響。制畫主要有版畫,壁畫,字畫,蛋畫,鐵畫,畫像等 [106] 
剪紙工藝:汀州剪紙工藝源於清代帝后生日擺萬壽,民間張貼剪紙圖案以表慶賀。後來逢春節或新婚喜慶,紅紙剪成的各種藝術圖案或文字,寓慶賀祝福之意。傳統圖案有鸞鳳和鳴、松鶴延年、梅蘭菊竹、壽星等,文字有福,祿,壽,喜等,多出自巧婦之手。民間剪紙不限於婦女,有專門剪紙刻紙的藝人。各種圖案應手而成,巧奪天工 [106] 
手扎工藝:客家手扎工藝品種繁多,依物施藝,各具特色。主要有彩扎,燈扎,紙紮和花扎四種 [106] 

客家傳統民居

客家民居分為贛南客家民居、閩西客家民居、粵東客家民居、粵北客家民居等幾大流派。
客家民居建築有較多講究,營造前必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理想格局,踏勘選址。根據“涉水藏鳳”的要求“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由大的四境到具體界址,分步確定居住的方位朝向,最後選好吉日時辰立“泰山石敢當”,開工動土。房屋結構分前後棟,中間設天井,中軸設正廳,其餘的叫偏廳或橫廳,房間均為二層,樓上供儲藏之用,樓下為卧室或書房。門前一般有一塊大的場地,稱為“禾坪”,供曬物之用 [279] 
梅州圍龍屋-仁壽莊 梅州圍龍屋-仁壽莊
圍龍屋是一種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有的人家在圍龍屋建好後,會請人在桁桷底面及兩側面刷上褐紅色的漆,讓其表面光滑,方便以後打掃灰塵。瓦當下面釘有遮掩桷頭的“裹口”,邊下面釘有遮掩桁頭的“飄峯”。裹口和飄峯都是刨得光滑的長木板,其中飄峯一端還做成雲紋形狀。拗溝出口的瓦當下面也釘有幾十釐米長的裹口木塊,但這左右兩塊稍大的短木塊上面分別刻有“日”和“月”字。這是客家先祖傳統的自警碑,意為人雖住在堂屋內,但日月高懸於上,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能做昧良心的虧心事。圍龍屋從後俯視,瓦面高低有序,瓦坑排列整齊,屋棟邊帶對稱,再加瓦當、煙樓堂屋橫屋棟兩端翹起的“鵝頭”等的裝飾點綴,倒也能給人一種美的視覺享受 [280]  。其中一些家族還把家訓楹聯的形式鐫刻,張貼在圍龍屋門框及廳堂牆上,教育族中子弟奮發。因此在許多的客家建築中,都能看到家訓家風的內容,客家的先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美好的品質綿延下去 [300] 
客家圍屋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261]  。客家人具有兩個基本特徵,其社會特徵是宗族共同體聚居,其建築特徵是圍堡式大屋。前者淵源於漢魏晉北朝中原宗族共同體聚居制度和塢堡宗族聚居方式,後者淵源於漢魏晉北朝中原大宅與塢堡建築。中原地區這兩種居處制度與南遷後的生存、發展需要相結合,從而形成了具有客家特色的住宅和居處方式 [291] 客家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之一。客家先民,因戰亂、災荒等原因輾轉南遷贛、粵、閩交界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遷定居南方後,不但傳播了中原的先進耕作技術,而且建築民宅保持了原有風格。
出土的西晉陶塢堡模型 出土的西晉陶塢堡模型
漢魏之際,天下亂離,原先的鄉官系統早已蕩然無存,各地出現大量塢堡。塢堡是特殊歷史條件下基本上以家族為核心建立起來的一種莊園組織,既帶有軍事色彩,又表現出相當強的政治性 [290]  。塢壁主是鄉里大姓豪族的代表人物。十六國時期,在社會動亂的時代,塢壁獲得空前發展。塢壁不僅是軍事組織與生產組織的結合體,而且兼具地方社會基層組織的職能。十六國統治者從塢壁攫取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故優撫塢壁主,承認塢壁主的合法身份和塢壁作為社會基層機構的地位,使塢壁經濟得以繼續發展,依附關係走向普遍化和完全合法化。因此十六國時期大族塢壁經濟及依附關係的發展,對十六國封建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92]  。塢堡內部自行制定了一套規章制度,組織較為嚴密。塢堡下有邑、裏之類的基層組織,選賢任能、秩序井然。塢內統一進行組織生產、徵收賦税、進行公共積累,實際上代替了被打亂的地方行政組織的職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293] 
客家圍屋大致可分為:閩西的方形、圓形土樓,贛南的口字、國字型土圍子,粵北的四角樓碉樓(如翁源的湖心壩高圍牆)、粵北大圍樓(以始興隘子鎮的滿堂客家大圍樓和翁源江尾鎮思茅嶺的張姓八卦圍最具代表性),粵東梅州的圍龍屋(如棣華居仁厚温公祠榮祿第何子淵故居光裕廬原膴隆基光祿第等)、帶有碉樓的圍龍屋(如興寧躲世圍)、圓圍、半月樓(新月樓)、八角樓(如大埔道韻樓)、多角圍屋和方、圓土樓(如大埔花萼樓),粵中惠陽深圳的城堡式圍樓(如鶴湖新居龍田世居田豐世居大萬世居環水樓)和圍村,香港圍村(如新界曾大屋)等10餘種類型 [108] 永定客家土樓被譽為世界建築史上奇葩,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07] 
贛州是客家先民中原南遷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發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市客家人口占95%以上,世稱客家搖籃。仍存有600餘幢神奇的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有龍南關西新圍燕翼圍和安遠的東昇圍,走進圍屋就走進古老的城堡。這裏有規模宏大的客家文化城,是客家後人尋根祭祖的聖地;還有那塵封已久的客家古村落——白鷺村 [109] 
贛州宋城文化節 贛州宋城文化節
史學大師陳寅恪有一著名論斷“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贛州,恰好得名於宋代,沿用至今已近千年。宋代贛州,居中原通往嶺南之要衝,借“長江鄱陽湖贛江章江”水利交通之便,成就了“商賈如雲,貨物如雨”,是全國三十六大名城之一,至今保存了宋代的城牆、樓台、石窟、窯址、碼頭、浮橋、佛塔等眾多名勝古蹟,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宋城博物館”。其中,開中國“八景文化”之先河的八境台,以名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而聞名遐邇的鬱孤台,中國唯一仍在發揮作用、福澤千年的宋代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福壽溝,藏有宋代大量珍貴文物的慈雲塔,開鑿於唐代、興盛於宋代的通天岩石窟,全國唯一保存完整的宋代磚砌城牆,宋代江西四大窯場之一的七里窯,周敦頤曾幾蘇東坡辛棄疾岳飛文天祥洪邁等宋代名人在贛州吟詠留下的詩詞歌賦,無不書寫着贛州這座宋城的獨特魅力 [281] 

客家分佈

主詞條:客家地區

客家全球

2011年據有關客屬機構非正式保守統計中國國外客屬人口約1200萬人左右,港澳台客家約600萬人。香港(約125萬)與澳門(約10萬)的客家雜居各處,並且佔了當地居民相當的比例。合計客家華人華僑及港澳台同胞1800餘萬。分佈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屬社團多達數百個。陝西、江蘇(約2萬)、安徽(約2萬)、湖北、貴州、新疆(0.5萬)等也有客家分佈。
印尼客家人祖籍多為廣東、福建兩省,廣東籍的主要來自梅縣、蕉嶺、惠州、陸豐,福建籍的則大都來自龍巖市永定縣,而且尤以下洋、大溪兩鎮居多 [24] 
全球客家分佈一覽(均為約數)
國家或地區
客家人
國家或地區
客家人
國家或地區
客家人
國家或地區
客家人
亞洲
印尼
800萬 [110] 
馬來西亞
150萬
美洲
美國
30萬
秘魯
4-5萬(2008) [111] 
泰國
100萬
新加坡
40萬
加拿大
10萬
牙買加
8萬
越南
30萬
緬甸
5.5萬
古巴
0.81萬
圭亞那
0.7萬
印度 [112-113] 
2.5萬
韓國
2萬
阿根廷
0.5萬
蘇里南
0.41萬
日本
1.5萬
柬埔寨 [114] 
1萬
巴西
0.24萬
厄瓜多爾爾
0.2萬
文萊
0.9萬
菲律賓
0.68萬
委內瑞拉
0.2萬
多米尼加
0.12萬
老撾
0.5萬
尼泊爾
0.24萬
智利
0.12萬
墨西哥
0.1萬
沙特阿拉伯
0.22萬
巴基斯坦
0.2萬
玻利維亞
0.01萬
危地馬拉
0.01萬
朝鮮
0.1萬
土耳其
0.05萬
大洋洲
澳大利亞
4萬
/
/
孟加拉國
0.05萬
斯里蘭卡
0.017萬
歐洲
英國
15萬
荷蘭
約10萬 [25] 
科威特
0.017萬
東帝汶
0.1(2007) [115] 
法國
5萬
德國
1.2萬
非洲
毛里求斯
3.5萬
南非
2.5萬
葡萄牙
0.5萬
瑞典
0.24
留尼旺
1.8萬
塞舌爾
0.05
前南斯拉夫地區
0.24萬
比利時
0.2萬
莫桑比克
0.03萬
馬達加斯加
0.02萬
西班牙
0.2萬
盧森堡
0.2萬
尼日利亞
0.02萬
加納
0.02萬
丹麥
0.12萬
俄羅斯
0.1萬
民主剛果
0.02萬
安哥拉
0.02萬
意大利
0.1萬
瑞士
0.1萬
肯尼亞
0.01萬
塞拉昂
0.006萬
奧地利
0.05萬
挪威
0.03萬
贊比亞
0.006萬
/
/
捷克
0.01萬
冰島
0.01萬
備註:海外客家人分佈數據來源:1994年梅州市為在梅州舉行第12次世界客屬懇親大會,通過多渠道,包括國內外函調、採訪、採摘報刊材料等方面彙總統計,保守估計客家人在國內外分佈人數共6562.429萬人,其中國內(包括港澳台)6107.8萬人,國外約454.629萬人 [329] 
客家源守望閣 客家源守望閣
旅居大洋洲的客家約12萬人,分佈在1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澳大利亞約8萬人,主要居住在墨爾本悉尼、新威爾士、維多利亞以及南澳洲,培斯及大尼亞洲;另外在大溪地(約2.5萬)、斐濟新西蘭 [116] 所羅門馬紹爾羣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瑞魯、西薩摩亞也有客家人聚居 [117] 

客家廣東

關於廣東客家,農村沒有客家聚居村落的只有汕尾城區、南澳縣、澄海區、順德區、吳川市、江城區,其他均有不同比例的客家村落分佈。其中,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五市以及揭西縣陸河縣英德廉江等以客家為主。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數達到2500萬左右 [22] 
廣東客家縣域分佈
地級市
客家為主縣域
客家佔比縣域
/
/
龍崗區 [121] 鹽田區 [122-123] 龍華區 [124]  坪山區 [125]  大鵬新區 [126]  羅湖區 [127] 
南山區 [128] 福田區 [129] 寶安區 [130] 
英德市 [132] 連南 [133-134] 
陽山佛岡(1/3)、清城區清新區連州22%
/
7區:增城區花都區1/3、從化區、白雲區7%、天河區越秀區番禺區
莞城、東城、南城厚街虎門大嶺山塘廈黃江謝崗 [135] 
陸豐海豐20%弱
普寧揭東區(1/10)
/
/
饒平20% [138] 潮安區 [139] 
/
南朗三鄉神灣坦洲 [141] 
/
肇慶10% [142] 
/
端州區9% [143] 鼎湖區8% [144] 大旺 [145] 四會40%、高要 [146] 廣寧9.45% [147] 封開 [148-149] 德慶 [150] 懷集 [151] 
/
/
雲安30%弱、羅定 [152] 新興縣 [153] 
/
陽江 [154] 
/
陽春1/3強、陽西(塘口鎮為代表)、陽東
市轄區(8.96%)、遂溪(2.3%)、徐聞雷州 [155] 

客家江西

江西客家人數僅次於廣東,贛州全市總人口974.25萬人(2017年) [156]  ,客家人佔贛州總人數的95%以上,位居全球地級市首位,囊括江西16個純客家縣(市、區)世稱客家搖籃 [157]  [313]  。另外在吉安、宜春、萍鄉、九江、臨川、上饒等地也有所分佈 [158] 
江西客家縣域分佈
地市
縣域
遂川縣2/3,井岡山40%,萬安40% [159]  ,散居泰和(6%)碧溪、橋頭、老營盤、上圯、水搓、中龍、小龍、沙村 [160-161] 吉安縣 [162] 永豐縣 [163] 永新縣三灣鄉坳南鄉、曲江和白沙塘 [164-165] 青原區 [166] 
銅鼓縣萬載 [167]  、奉新 [168-169]  、靖安 [170]  (1/3)、宜豐
修水縣東南部及中部鄉鎮 [171] 武寧縣石門鄉
廣昌縣是客家人散居之地,南部驛前鎮、高虎腦鄉語近石城、寧都話。部柯樹鄉、頭陂鎮語近寧都,但有特異性詞彙。廣昌話為半客家方言和半贛方言 [172]  。黎川方言同時帶有贛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口音 [173]  。南豐方言屬贛方言區撫廣片,與廣昌最近似,兼有贛語和客家話的特點,是贛語和客家話的過渡地帶 [174] 

客家廣西

遷桂的客家人,主要來自廣東嘉應州、惠州府、潮州府和福建汀州府,也有少數從江西、湖南遷來 [175]  。廣西客家祖籍在粵、閩、贛客家地區,以客家語方言為母語並認同於客家歷史、文化的,最遲在宋朝已有客家落户廣西。境內除桂林市的全州縣、興安縣、資源縣和河池市的鳳山縣沒有客家居住外,其餘均有客家分佈,人數約600萬(2013年)。
廣西客家達10萬以上的縣市區
地級市
轄區
市區、賓陽
市區、桂平、平南
市區、柳城
市區、浦北靈山
遍佈全市
市區、陸川、博白、北流 [176-177] 

客家福建

福建客家分佈於龍巖三明漳州南平等市。
純客家縣市有:永定區長汀縣寧化縣清流縣明溪縣連城縣上杭縣武平縣 [178-180] 
非純客家縣市有:建寧將樂泰寧崇安、光澤、邵武順昌沙縣永安、南靖、平和詔安等10個。
龍巖市是客家民系重要的形成地和聚集地,全市人口80%是客家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汀州城(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有54個姓氏的居民遷往台灣,台灣500萬客家人中,祖籍龍巖的有70多萬人。在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累計超過120萬人。胡文虎吳伯雄等名人政要的祖籍地就在龍巖 [181] 
漳州市的南靖、平和雲霄詔安等縣客家人口約幾十萬,使用受漳州話影響的客家語
南平市有客家人20多萬,以順昌分佈最多,約5.7萬人 [182]  。在客家人的歷次遷徙中,閩西北一直是重要的中轉地和居住地。武夷山遺產地及周邊縣市如南平順昌邵武等地仍有不少客家人聚族而居,境內有大量的客家文化遺存。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天上宮(原汀州會館)就是典型的一例。
福建客家縣(市區)域分佈
地級市
縣級
鄉鎮
客家人口
代表口音
所有鄉鎮 [178] 
54.5萬(2017年)
長汀話
所有鄉鎮 [178] 
49.2萬人(2013年)
永定話
所有鄉鎮 [178] 
37.4萬人(2010年)
上杭話
所有鄉鎮 [178] 
39.9萬(2017年)
武平話
所有鄉鎮 [178] 
33.3萬(2010年)
城關話等
3000人以上
梅縣話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100人以下
漳平畲家客
注:漳平方言屬閩語系統,但受到客家方言的一些影響,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1.24萬人
萬安話
近1400人
雙車話
5000人
大池話
2000人以上
營話、梅縣話
不詳

不詳

不詳

不詳

注:龍巖話具有閩南方言向客家方言過度的特點。
注:龍巖地區客家語使用人數為179.2萬人(1985年底),而閩南語使用人數為59萬。
所有鄉鎮 [183] 
37.66萬(2014年)

所有鄉鎮 [180] 
15.2萬
所有鄉鎮 [179] 
12萬(2006年)
閩、客、贛方言過渡區
(將樂縣為主)

將樂話


閩中方言區
小陶鎮上、下户口


羅坊鄉吳坊、橋頭、左拔等


安砂鎮坑口等


廣平鎮桃源鎮等客家方言島

數千人
閩中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閩贛方言為主,客家方言島


中村鄉客家方言島


陳大鎮客家方言島


西部


西部


北部





城關鎮等客家方言島
5.7萬人(2009)

注:西北部為閩、客、贛方言過渡區;東南部為閩北方言區。
茂蕩鎮等4個客家方言島


注:大部分為閩北方言區,市區及西芹鎮為北方方言區。
閩贛方言區


閩北方言區


閩贛方言區


忠信鎮客家方言島


社口鎮客家方言島


磻溪鎮點頭鎮客家方言島


客家台灣

客家基本法定義:具有客家血緣或客家淵源,且自我認同為客家人者。2011年,台灣客家人佔台灣總人口的18.1%,約419.7萬人,其中新竹縣71.6%、苗栗縣64.6%是客家人。其次桃園縣39.2%、花蓮縣31.7%、新竹市30.1%、屏東縣23.7%、台東縣19.9%、台中市16.4%、台北市16.4%(42.9萬)、南投縣16.0%、新北市14.1%(54.9萬)、高雄市11.6%、基隆市10.0%(3.1萬),其餘縣市比例不足10%(嘉義市8.7%,2.4萬;宜蘭縣8.5%,3.9萬;雲林縣8.1%,5.8萬;彰化縣5.7%,7.4萬;台南市5.4%,10.1萬;連江縣5.2%,0.1萬;澎湖縣2.5%,0.2萬;金門縣1.5%,0.1萬)。客家人口數最多的縣市依序為桃園縣(78.5萬人)、新北市(54.9萬人)及台中市(43.6萬人)。
台灣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區劃
轄區
新屋鄉(77%)、楊梅市(68%)、平鎮市(59%)、龍潭鄉(59%)、中壢市(57%)、觀音鄉(48%)、大園鄉(26%)
北埔鄉(94%)、峨眉鄉(92%)、新埔鎮(92%)、關西鎮(89%)、橫山鄉(89%)、芎林鄉(84%)、竹東鎮(78%)、寶山鄉(76%)、湖口鄉(75%)、新豐鄉(66%)、竹北市(57%)
東區(37%)、香山區(27%)
公館鄉(91%)、頭屋鄉(89%)、三灣鄉(88%)、大湖鄉(88%)、銅鑼鄉(87%)、苗栗市(87%)、南莊鄉(82%)、三義鄉(81%)、獅潭鄉(79%)、卓蘭鎮(79%)、頭份鎮(78%)、造橋鄉(77%)、西湖鄉(76%)、泰安鄉(41%)、竹南鎮(38%)、通霄鎮(33%)、苑裏鎮(30%)、後龍鎮(29%)
東勢區(77%)、石岡區(46%)、新社區(45%)、和平區(34%)、豐原鎮(27%)
國姓鄉(58%)、水里鄉(27%)
崙背鄉(39%)
美濃區(87%)、杉林區(51%)、六龜區(44%)、甲仙區(28%)
竹田鄉(71%)、麟洛鄉(68%)、內埔鄉(64%)、新埤鄉(54%)、萬巒鄉(49%)、長治鄉(43%)、高樹鄉(42%)、佳冬鄉(41%)
池上鄉(43%)、關山鎮(41%)、鹿野鄉(33%)
鳳林鎮(66%)、富里鄉(50%)、瑞穗鄉(42%)、玉里鎮(39%)、壽豐鄉(34%)、吉安鄉(33%)、花蓮市(32%)、光復鄉(30%)
注:括號內數據為當地客家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客家港澳

香港客家
客家香港新界原居民之一,惜日在新界大埔北區 [184] 沙田西貢荃灣屯門九龍香港島的村落皆可見客家人的足跡。香港的客家村落分佈,集中在新界的東、東北、中和西南部。新界東部主要是西貢和清水灣半島一帶,新界東北部主要是指沙頭角鹿頸新娘潭一帶,沙田大埔都在新界中部,新界西南部的荃灣區擁有30多條古村,但居然無一是本地村(按:石碧新村是本地村,但五十年代才由大嶼山遷入) [185]  。目前尚存典型的客家村落,包括元朗崇正新村八鄉吳家村、沙田曾大屋、屯門大欖村、大埔林村、荃灣三棟屋、大美督村等。目前香港的客家人約200萬 [341]  ,約四個香港人中就有一個客家人 [186] 
澳門客家
據有關調研結果顯示,澳門有客家人已超過10萬人(2013年),約佔澳門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77] 

客家川渝

四川客家
四川是中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區)之一,客家人數大約300萬,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老移民的後裔。四川客家人的祖源在閩粵贛,主根在中原,而成都龍泉驛區是四川境內客家人居住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 [187]  。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語方言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地保留了客家語言和文化生活方式。四川省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語 [188] 
非純客家縣市:通江達縣巴中儀隴廣安瀘縣瀘州內江富順隆昌威遠資中安嶽仁壽簡陽成都新津雙流、新都、温江、金堂、廣漢、彭縣、什邡西昌會理等32個。

客家湖南

湖南中和客家小鎮
主要分佈在該省東部和南部,具體情況如何,則語焉不詳。各種論及客家的著作,也鮮有涉及湖南客家者。
湖南客家縣域分佈(17縣市)
地級
縣級
安仁縣東南部部分;資興市;桂東縣東北部部分;汝城縣南部;宜章縣桂陽縣永興縣零星分佈
注:資料來源 [190] 
衡陽市代管的耒陽和常寧情況不詳。

客家浙江

非純客住縣有:雲和、松陽、青田麗水蓮都)、宣平(現為蓮都、松陽和武義所分轄)、龍泉遂昌景寧縉雲泰順蒼南湯溪金華)、江山衢州龍游常山開化建德淳安長興、於潛(臨安)、新城分水桐廬)、昌化杭州)、玉環等縣市。總人口100萬人以上。

客家海南

至2008年,海南客家後裔已達40多萬人,還能講客家語的約有20多萬 [191]  。分佈於儋州 [192] 澄邁定安、臨高、瓊海文昌 [193] 萬寧三亞等8個縣域。

客家人物

主詞條:客家人物列表
客家歷史源遠流長,培育了大批對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出類拔萃人物,如: [194] 

客家江西

江南第一位宰相鍾紹京、贛南客家辦學第一人温革、陸游最敬重的老師曾幾、江西山水畫派的開派畫家羅牧、才高行獨的寧都三魏(魏禧魏際瑞魏禮)、一門四進士的西江四戴(戴第元戴均元、戴心享、戴衢亨)、義寧陳氏四傑(陳寶箴陳三立陳衡恪陳寅恪)、戊戌變法的重要理論家陳熾、血寫工雲春秋的英烈陳贊賢、《資本論》中文全譯本的第一個譯者郭大力 [195] 
文藝界:羅晉
科教界:陳封懷、動物遺傳育種學家黃路生 [197] 賴遠明 [197]  、分子生理學家李蓬 [197] 孫金聲

客家福建

1955~1965年間,閩西客家有65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佔福建省籍將軍總數的78.3%,被譽為紅軍之鄉,將軍之鄉。
福建客家籍中國科學院院士有地層古生物學家盧衍豪;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盧嘉錫;高分子化學家林尚安;分析化學家盧佩章;植物遺傳育種學家謝華安等。
企業經濟類:胡文虎陳景河李新炎
體育競技類:林丹何雯娜 [199] 張湘祥石智勇
科學教育類:林寶樹丘復温聯星

客家嶺南

注:
1.姓名帶*者選自《先導影響中國近現代化的嶺南著名人物》一書。
2.梅州名人不枚勝舉,孕育出545位將軍、34位兩院院士 [200]  、340位大學校長。
3.文學人物詳見客家文學
廣東客家、廣西客家海南客家香港客家人物:
政治軍事界:
思想知識界:
科學技術界:
文教藝術界:
工商實業界:
體育武術界:

客家四川

四川籍傑出的客家人物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變法維新志士劉光第,收功彈丸的大將軍彭家珍,抗日愛國將領王銘章,辛亥西昌首義志士張耀堂,當代文豪郭沫若,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梓州詩人謝緒岷,厚黑教主李宗吾,現代天文學家劉子華,土壤農化科學開拓者彭家元,紅燈女傑廖九妹,朱德母親鐘太夫人,中共第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汝岱,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九十五軍軍長黃隱,現代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唐君毅、建築學專家鄭時齡 [197]  [233-237] 

客家台灣

台灣客家人物主要有:
軍政界:
文藝界:

客家湖南

湖南客家人物:
瀏陽:胡耀邦楊勇 [248]  李志民 [248-249]  王首道李貞 [248] 
炎陵:張平化 [248]  張經武 [248]  邱創成郭春濤 [248]  何孟雄 [248]  鄧公玄 [248]  凌兆堯 [248] 
平江:張震(本姓吳) [250] 

客家海外

政治界:他信·西那瓦 [251] 英拉·西那瓦李光耀羅芳伯李顯龍葉亞來吳元盛阿披實·維乍集瓦 [252]  、素帕差·巴尼巴滴 [253] 鍾萬學吳奈温欽紐陳亞先 [254] 鍾亞瑟 [255] 朱梅麟 [25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