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瑪格麗特·杜拉斯創作的小説作品)

鎖定
《愛》是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創作的中篇小説。
《愛》作為小説《勞兒之劫》的續篇,《愛》又被杜拉斯改編為電影《恆河女》。
作品名稱
外文名
L’amour
作    者
瑪格麗特·杜拉斯
文學體裁
中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71年
字    數
59000

內容簡介

《愛》的世界,從一開始就被某種滯重、遲緩、匿名籠罩着。一處海灘,一邊是城市,一邊是大海,遠處有個人海口,更遠處有座堤壩。有三個人,二男一女。一個男人站在沙灘的一條木板路上,看着沙灘和大海。另一個男人沿着海邊走着,邁蓄一成不變的步伐,來回行走在一段路程上。一個女人背靠城市和沙灘相接處的一堵牆,閉着眼睛坐着。
海灘上的這三個人無名無姓,只因此刻的最基本動作被指稱:“看着的男人”,“行走的男人”,“閉着眼睛的女人”。稍後,他們才有了較為清晰的面目, “看着的男人”將被稱為“旅行者”,“行走的男人”有時被稱為“瘋子”、“囚犯”、“閉着眼睛的女人”依舊身份不明,大多數時間在睡着。 [1] 

作品鑑賞

怍為獨立的文本,《愛》的可讀性是很勉強的。翻閲《愛》這本書,不僅塑造人物、設置情節、建構故事這些基本的小説手段幾乎不見了蹤影,就連常規的詞、句、段落結構關係也似乎被打亂。由幾句話構成的所謂標準段落寥寥無幾,複合句和簡單句都實踐着某種省約原則,一句話甚至一個詞就構成一個段落、佔據一行的文本空間。一些常見的動詞被不加修飾地反覆使用,捕摹着天空和大海的變化以及人物的基本動作,彷彿在貼近着瀰漫文本世界的荒蕪。而任憑敍事出現空白、幾乎完全消隱在人物後面的敍述者,似乎更多地追尋書中人物多少有些異常的感知狀態,而不是順應着讀者慣常的認知方式。《愛》的語言或許有一種直指存在的節奏和詩意,《愛》的文本卻像是丟失了句子、丟失了故事,處處透着殘缺和破碎。 [1]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1996),法國小説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説《情人》(1984年)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2] 
參考資料
  • 1.    (法)瑪格麗特·杜拉斯著;王東亮譯,愛[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05,第113-116頁
  • 2.    瑪格麗特·杜拉斯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7-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