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愛德華六世

鎖定
愛德華六世(英語:Edward VI,1537年10月12日—1553年7月6日),名叫愛德華·都鐸,是都鐸王朝的第三位英格蘭國王及第二位愛爾蘭國王(1547年1月28日—1553年7月6日在位)。他是亨利八世和第三個妻子珍·西摩的兒子。也是英格蘭首位信奉新教的統治者。
愛德華六世於1547年1月28日即位,同年2月20日加冕時,年僅九歲,由舅父薩默塞特公爵愛德華·西摩攝政。
愛德華六世堅持其父親的英國國教政策。1549年薩默塞特公爵在宮廷鬥爭中失勢,諾森伯蘭公爵約翰·達德利攝政。由於國王年輕病弱,在位六年便去世。由於愛德華並無遺下任何子嗣,便由他祖父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簡·格雷繼承王位。 [1] 
概述內圖片來源 [2] 
中文名
愛德華六世
外文名
Edward VI
別    名
愛德華·都鐸,愛德華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537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
1553年7月6日
職    業
國王
主要成就
進行宗教改革,確定新教為國教
並在英格蘭實施義務兵役
出生地
密德塞克斯郡漢普敦宮
信    仰
基督教新教
前任者
亨利八世
繼任者
簡·格雷

愛德華六世人物生平

愛德華六世出生

年幼的愛德華六世 年幼的愛德華六世 [5]
愛德華·都鐸,在1537年10月12日出生於密德塞克斯郡漢普敦宮他母親的房間中 [3]  ,是英王亨利八世和第三任妻子珍·西摩的兒子,也是英格蘭王室終於盼到的男性繼承人 [4]  。珍·西摩在產後恢復迅速,送出1536年簽署的第二部《王位繼承法》,正式宣佈“由國王陛下與我之間合法婚姻所孕育的王子”的誕生。英格蘭舉國歡騰,教堂內吟唱起《讚美頌》,城裏點燃篝火,慶祝著愛德華的誕生。愛德華在1537年10月15日受洗,由姐姐瑪麗公主(瑪麗一世)擔任教母、姐姐伊麗莎白公主(伊麗莎白一世)將聖油塗抹在愛德華的身上 [6]  ,英王亨利八世封愛德華·都鐸為康沃爾公爵和切斯特伯爵。 [7]  然而,1537年10月23日珍·西摩突發產褥熱,翌夜即過世。亨利八世在寫給法王法蘭索瓦一世的信中提到,“……她為我帶來喜悦,天主卻將它混攪着她的死所帶來的苦痛。 [8] 

愛德華六世童年

童年的愛德華六世 童年的愛德華六世 [2]
愛德華·都鐸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這並沒有阻止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伊利主教事後寫道:“他可以拒絕任何拉丁名詞和靈活運用的任何普通動詞。”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
劍橋學者理查德·考克斯正式負責愛德華的教育,而劍橋的希臘語教授約翰·切克則被任命為指導老師。 [9] 
愛德華每天都用大量的時間閲讀所羅門的箴言的一個部分。約翰爵士、安東尼·庫克爵士和羅傑·阿舍姆也幫助他學習拉丁文、希臘文和法文。
愛德華十三歲時,讀了亞里士多德倫理學原著,愛德華將它自己翻譯成希臘文。 [2] 
愛德華出生以後被封為康沃爾公爵和切斯特伯爵,但他從來沒有被封為威爾士王子。 [7] 

愛德華六世即位

1547年1月28日,在愛德華只有九歲的時候,他繼承了父親的英格蘭愛爾蘭國王以及英國教會的最高統治者,是為愛德華六世。 [1]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 [10]
愛德華即位時,由於年齡尚小,所以大權落到愛德華的舅舅愛德華·西摩手中,他被封為薩默塞特公爵,併成為英國的護國主。薩默塞特公爵希望愛德華六世和珍·格蕾結婚,還想勾引伊麗莎白公主,以求獲得權力。但最終,他在1549年以謀反罪的罪名被處死,這也就是所謂的西摩事件。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
西摩事件後,取代薩默塞特公爵並獲得勢力的是沃裏克伯爵約翰·達德利,即後來的諾森伯蘭公爵。他讓兒子吉爾福德與珍·格蕾結婚,密謀讓珍·格蕾成為愛德華六世的繼承人。
珍·格蕾(又譯作簡·格雷)是薩福克公爵亨利·格蕾之女,是亨利七世的外曾孫女,因此具有繼承王位的權力。 [11]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統治時期,英格蘭飽受經濟問題和社會動盪所擾,終在1549年爆發暴動和叛亂。在與蘇格蘭的戰役中,英格蘭起先取得優勢,但最後自當地和濱海布洛涅大舉撤軍。愛德華亦加強英國國教改革。亨利八世時期,英國國教會雖然脱離了天主教會,但他始終沒有宣佈廢除天主教教義或儀式。愛德華首度將新教定為英格蘭國教,廢除彌撒和神職人員的獨身制度,並在英格蘭實施義務兵役。這次改革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設計,他所編著的《公禱書》亦沿用至當代。 [12] 
1553年,愛德華得知自己的生命已到末期後,與議會擬定了“繼承案”,試圖阻止國家再度落入天主教勢力。愛德華任命簡·格雷為王位繼承人,將他同父異母的姐姐瑪麗和伊麗莎白都排除在外。然而,此舉引發極大爭議。
愛德華六世死於格林尼治時間1553年7月6日,1553年8月8日葬在亨利七世禮拜堂。 [2] 
珍·格蕾(簡·格雷)在愛德華逝後登基,不過九天便被瑪麗一世推翻,並被幽禁在倫敦塔。約翰·達德利則被處死。 [9] 

愛德華六世為政舉措

愛德華六世宗教

愛德華六世 愛德華六世
英國宗教改革是由亨利八世發起的,他創立了英國國教,成為英國教會的最高首領,確立了王權至尊 [13]  1547年1月,五十七歲的亨利撒手而去,把王位留給了自己不滿十歲的兒子,這就是愛德華六世。
1547年11月,愛德華六世的第一屆議會開幕,原先的議會成員大約有三分之一仍在選。這屆議會最重要的措施是通過了一項關於廢除亨利八世叛逆與異端法的法令,這項法令取消了愛德華三世時期叛逆法的所有增加內容,但規定誰若是企圖改變亨利八世遺囑中所規定的王位繼承順序則為叛逆罪;同時,它雖然不再把佈道時口頭否定國王對教會的最高威權定為叛逆,但那些以文字或行動否決國王最高威權的人依然要受處罰,它還進一步規定對叛逆罪的告發必須在事件發生後的三個月之內,同時必須有兩個見證人,除非被告自願認罪 [14]  。除此之外,這屆會議還通過了另外兩個有關教會的議案。一項議案規定了主教選舉的形式,教會必須選舉由國王提名的候選人,如果在12天之內不予選舉則會受到罰款乃至終身監禁的懲罰。另一項議案是附屬教堂法案,它規定把亨利八世時期未被充公的附屬教堂和教會學院收歸國有 [15] 
1549年1月,議會通過了愛德華六世時期的第一部《劃一法》,責成各種神職人員在祈禱時向教民宣讀統一的公禱書。俗界人士如果僅僅拒絕參加禮拜並不受懲罰,只有那些干擾公共宗教儀式以及唆使教士採取其他禮拜儀式的教士,第一次將被剝奪其一個教職一年的薪俸,並判處六個月監禁,第二次則剝奪所有教職薪俸並判處一年監禁,第三次則判處終身監禁,但同時也規定大學或個人的禮拜可以採用希臘語、拉丁語、希伯來語或其他語言。該法令總的來説,除了規定使用公禱書外,並沒有樹立一個統一的教義標準 [16] 
與此同時,議會還通過了《愛德華六世第一祈禱書》,這本書大部分是薩默塞特公爵克蘭默編寫的。在新的祈禱書中他容納了原先天主教的彌撒書、每日祈禱書、主教儀典書的內容,並從其他教派中吸取有益的內容,最終在英國首次統一了禮拜儀式。新的儀式原先的八項每日儀式縮減為只有早課和晚禱兩種,但它當時也同樣保留了許多過去的禮拜儀式,如為死者祈禱,喪葬聖餐禮、施洗時塗油和驅邪等 [17]  。雖然作了妥協,第一祈禱書的通過還是經歷了激烈的鬥爭,在宣讀時有八名教界人士和三名俗界人士反對,但十二名主教和其他俗界人士都贊成,於是最終還是通過了。 [18-19] 
1549年第一祈禱書公佈以後,一直遭到激進新教徒的指責。1552年英國通過了一部新的《劃一法》,它比前一部《劃一法》更為嚴厲,希望增大壓力以使人們接受宗教改革的法令。它規定在星期日和節假日不去參加公共禮拜的人將被開除出教,而那些參加規定禮拜儀式以外的禮拜的人第一次將被處以六個月的監禁,第二次一年,第三次則將受到終身監禁的處罰 [20]  。同時議會對第一祈禱書作了修訂,修訂後的版本為《愛德華六世第二祈禱書》,它包括1549年第一祈禱書和1530年彌撒規則書的內容,但做了較大變動,它主要是由克蘭默與裏德利所擬,並得到了布瑟和彼得·馬特的幫助。第二祈禱書中一些措辭有了改變,比如原先的祭壇被改為聖餐桌,同時教士的法衣被規定為只能是寬大的白色法衣,原先具有天主教色彩的驅邪儀式和塗油儀式全部被取消。 [21] 
1552年5月,各地主教聚會坎特伯雷,討論克蘭默編纂的《主教書》和愛德華六世時代的《佈道集》中的一些觀點,寫成了四十五條款,遞交樞密院,11月在樞密院獲得通過,但建議作了一些修改。克蘭默修改後最終擬成《四十二條信綱》,概括性地全面闡發了英國教會的信仰原則,從教義上肯定了國教的地位。 [19]  [22] 

愛德華六世經濟

愛德華六世新教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其統治很快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宗教上反對力量的存在僅僅是一個方面,更為嚴重的危機出現在經濟方面。由於農業歉收,導致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在貧困之中。同時,由於羊毛紡織業的發展,圈地運動越演越烈,這進一步加深了原有的危機。1549年英國爆發了諾福克郡的凱特起義,這使政府大為恐慌。薩默塞特由於同情和猶豫而沒采取什麼措施,但其他貴族還是設法鎮壓了這次起義,凱特和50餘名領導人被逮捕處死,沃裏克伯爵更是通過鎮壓凱特起義增加了自己的實力和聲望。 [23] 

愛德華六世人物成就

愛德華六世宗教改革其主要舉措雖然是由薩默塞特與諾森伯蘭先後實施,但愛德華六世本人的作用也不應忽視,這位被稱為“上帝之子”的王子出生後,亨利八世為他設計了良好的教育計劃,他的指導老師是當時的劍橋學者理查德·考克斯,和劍橋的希臘語教授約翰·切克則。這兩人都是具有伊拉斯謨傳統的人文主義者,他們的教育對日後愛德華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9]  。此外,亨利晚年所娶的最後一個妻子凱瑟林·珀爾也是一個新教的擁護者,在她的身邊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教傾向的學者,這樣在宮廷內部形成了一個具有新教氛圍的圈子,這對於在這兒長大的愛德華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4]  。當亨利八世去世時,愛德華還不到十歲,這時圍繞在他身邊的都是一批具有新教傾向的大臣,在這種環境下,愛德華也逐漸形成了激進的新思想,作為一名堅定的新教徒,愛德華本人堅持禁止瑪麗進行她個人的宗教儀式。 [25] 

愛德華六世人物影響

愛德華六世雖然在位時間很短,但他對近代英國的影響很大。愛德華鞏固了亨利八世所建立的英國聖公會,為英國宗教改革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愛德華六世宗教改革有其獨特的意義,它既是對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一種發展,更為以後伊麗莎白一世的宗教改革鋪平了道路。 [19] 

愛德華六世家族成員

愛德華六世文學形象

《王子與貧兒》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描寫王子愛德華(愛德華六世)和貧兒湯姆通過一個陰差陽錯的偶在機會互相換了位置。貧兒湯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宮裏盡享榮華富貴,還當上了英國的新國王。而真正的王子愛德華卻在外四處流浪,不得不忍受貧窮和乞丐們的欺凌和嘲諷。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愛德華王子經歷了重重劫難,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後終於回到了王宮。而貧兒湯姆在良心的譴責下,將不屬於自己的王位還給了真正的王子。此後,愛德華成了一位仁慈的君主,和他的子民一起過着幸福的生活。故事的想像極其豐富、語言幽默風趣,在帶給兒童快樂的同時,能極大地激發兒童的想像力和對純潔、善良、美好事物的嚮往。 [27] 
參考資料
  • 1.    Alison Weir .亨利八世:國王和宮廷:Ballantine Books ,2002-10-29:216
  • 2.    EDWARD VI (1537-1553)  .luminarium[引用日期2013-11-28]
  • 3.    Loach.愛德華六世.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1999:4
  • 4.    埃裏克森.Bloody Mary.紐約: Doubleday,1978:181
  • 5.    華盛頓國立美術館,1538年,木板畫:年幼的愛德華六世
  • 6.    Loach.愛德華六世.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9:5-6
  • 7.    Loach.愛德華六世.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9:182
  • 8.    Loach.愛德華六世.美國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1999:20
  • 9.    弗雷.歷代英王生平.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33-238
  • 10.    Edward VI  .shakespeareandhistory.[引用日期2013-11-28]
  • 11.    (日)海野弘.世界醜聞史:中國書籍出版社,2010-5-1:第三篇 中世紀基督教與醜聞
  • 12.    派崔克·弗雷澤·泰特勒.愛德華六世和瑪麗一世統治下的英格蘭.倫敦市: 理查德·本特利,2008-08-17:1839
  • 13.    J.Guy.Tudor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198
  • 14.    A.F.Pollard.The Political History ofEngland:Longmans,1910:15-26
  • 15.    G.R.Elton.The Tudor Constitution:Cambridge Vniversity Press,1982:393—394
  • 16.    H.Gree and W.J.Hardy.Doiuments Iuustrative of English church History:Macmillan and Co. Ltd,,1914:358—365
  • 17.    K.S.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Row Publishers,1975:806
  • 18.    A.F.Pollard.The Political History ofEngland:1910, Longmans, Green:24
  • 19.    蔡騏.《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1997 年05期
  • 20.    G.R.Elton.The Tudor Constitution:Cambridge Vniversity Press,1982:406—408
  • 21.    K.S.Latourette.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Row Publishers,,1975:807
  • 22.    J.Guy.Tudor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203
  • 23.    S.Atkins. England and Wales Under therTudors:Arnold Ltd,1875:120—121
  • 24.    J.Guy.Tudor 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195
  • 25.    G.R, Elton.Reform and Reformation.倫敦:愛德華· 阿諾德出版社,1977:371
  • 26.    愛德華六世  .英國皇家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13-11-28]
  • 27.    王子與貧兒  .豆瓣[引用日期2022-09-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