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德不配位

(漢語成語)

鎖定
德不配位,漢語成語,意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無法與他的品德行為相匹配。
中文名
德不配位
拼    音
dé bù pèi wèi
釋    義
一個人自身的德行無法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及享受的待遇相匹配

德不配位名詞解釋

簡單概括:其中“德”即是對道,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理解,是人文精神的一種傳播。 “位”就是我們的待遇,就是我們的德行不配我們的福報。“配”就是相配、符合、相當、般配、匹配。 然而,對於德,我們還必須有個更加全面深入透徹的瞭解。 “德”的本意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規律去做事。不違背自然規律發展去發展社會,提升自己。

德不配位其他含義

同時,“德”的另外一個本意為道德、品行。
篇海類編》:德,德行。這裏的德行,於外之稱行,在心為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温良、恭敬、謙讓等。
荀子·非十二子》則言:“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後為德。” 就是説:一個人要做到“問”、“學”、“讓”才能算是有“德”。 西周文化的重要內涵的“禮樂文明”中,“德”是核心。德歸納為“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就是對德的最好總結。
《周易·繫辭》説:“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德”是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範疇。“德”的價值原則,被孔子發展為“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的王道原則;被孟子發展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原則;被《禮記·大學》發展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道德綱領。“德”成為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所以,“德”的外化即為禮,在心為“德”,發之於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周禮的誕生,為中國成功地建設文明社會奠定了基石,為文明社會道德政治秩序和倫理生活方式。
《易·乾卦》曰:“君子進德修業。”唐孔穎達注:“德,謂德行;業,謂功業。”由此可知,這裏的“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規範者的“操守”、“品行”,如“功德、品德、德才兼備、德行”等。從“德”字的構型來分析,這裏已包含有禁忌:要遵從一定的思想和行為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