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靜

(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

鎖定
張靜,博士,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化學生物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入選“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計劃”、“福建省衞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者”拔尖人才和學術新秀、“福建農林大學傑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 [1] 
中文名
張靜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福州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任職院校
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職    稱
副教授

張靜從事工作

主要從事納米電化學、光學可視化生物傳感技術和電致化學發光生物傳感技術及其在真菌毒素、腫瘤相關基因、蛋白和金屬離子檢測方面的研究。 [1] 

張靜教育經歷

1997年9月-2001年7月,山西大學,應用化學系,學士。
2001年9月-2004年7月,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碩士。導師:莊惠生。研究方向為環境激素的分析檢測。
2007年9月-2011年7月,福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博士,導師:付鳳富。研究方向為電化學生物傳感器。 [1] 

張靜工作經歷

2004年8月-2011年10月,福建衞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講師。
2011年10月至今,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張靜個人成果

已成功設計了短直鏈型、髮卡型、“Y”型交聯、G-四倍體型、鎖核酸等各類核酸探針,並將其與核酸適配體、DNA自組裝、納米金屬簇、DNA模擬酶和目標序列誘導循環信號放大等技術相結合,開發了多種高靈敏、高特異性的納米生物傳感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醫學創新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SCI論文二十多篇,累計被引用800多次,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訊作者的SCI總影響因子達92,單篇影響因子大於5.0的有11 篇。一區的8篇。獲“福建省優秀博士論文學位論文三等獎”、 “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福建農林大學嚴家顯最高獎教金”、“福建省技術發明獎”(排名第四)。 [1] 

張靜科研項目

1、基於無酶循環放大策略的多通道納米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肝癌多元腫瘤標誌物的聯合檢測(2120501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3.1- 2015.12。
2、基於DNA自組裝和DNA模擬酶技術的多通道電化學適體傳感器用於農產品中多種真菌毒素的協同檢測(JA13088),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4.1- 2016.12。
3、超靈敏非標記型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唾液中乳腺癌相關基因的非創傷性檢測(2011J01028),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 2011.4-2014.3。
4、用於唾液快速檢測乳腺癌的生物傳感器的研製(2011-CX-22),福建省醫學創新基金,2011.9-2014.9,主持人。
5、拉鍊核酸探針納米電化學生物傳感器測定轉基因植物特定序列的研究(JA10295),福建省高校傑出青年科研人才計劃,2010.3-2013.3。
6、用於快速檢測肝癌相關蛋白的核酸適配體生物傳感器的研製(2010126),福建省衞生廳青年基金,2010.3-2013.3。 [1] 

張靜獲獎情況

1、2014年,《基於限制性內切酶與髮卡式適體探針的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用於赭麴黴毒素A的檢測》,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2、2014年,《主要生物毒素的系列檢測方法及其檢測試劑盒》,福建省技術發明二等獎(排名第四)。
3、2014年,福建農林大學嚴家顯最高獎教金。
4、2014年,《切刻內切酶循環切刻及脱氧核酶輔助電流放大技術的超靈敏高特異性非標記型DNA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研製》,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排名第二)。
5、2013年,《基於G-四倍體和三臂交聯結構的DNA生物傳感器的研製及其應用》,福建省優秀博士論文學位論文三等獎。
6、2012年,福州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7、2012年,《目標誘導適體片段連接技術構建信號放大的超靈敏核酸適體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第二作者)。
8、2010年,《多巴胺在膜修飾電極上的電化學催化及抗壞血酸和尿酸同時存在下的測定》,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二作者)。
9、2008年,《雙吖啶衍生物與核酸作用的光譜分析》,福建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第二作者)。
[1] 
參考資料
  • 1.    張靜  .福建農林大學[引用日期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