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玉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鎖定
張玉華(1916年—2017年),山東文登人,1916年出生。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天福山起義的領導人之一。 [4]  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中隊政治指導員、大隊政治委員、營政治委員、營政治教導員、團政治委員、軍區後勤處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雷神廟、大青陽、蓬萊城、孫祖、青駝寺蘇家崮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職,參加了遼河、遼陽、本溪、四平、臨江、遼瀋、平津、衡寶等戰役戰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炮兵副軍長,瀋陽軍區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湖北省委書記、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抗美援朝,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中共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  1986年離休後,積極投身慈善事業。2012年,獲得“中國好人”。 [4]  2015年,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閲兵。2016年,參加2016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  2017年9月1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1週歲。 [2] 
中文名
張玉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2017年9月10日
職    業
解放軍少將
主要成就
領導天福山起義
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12年“中國好人”
出生地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
性 別

張玉華人物生平

1916年生於山東文登縣。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文登以經營書店作掩護從事秘密革命工作。
1937年12月參加文登縣天福山起義後。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1大隊中隊政治指導員、大隊政治委員,第61團營政治委員。
1938年12月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支隊63團政治委員。
1940年入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學習。同年12月起,分別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特務團、特務1團、第1旅3團政治委員,魯中軍區後勤處政治委員。先後參加了膠東雷神廟戰鬥、魯中孫祖戰鬥及1944年、1945年對日軍的攻勢作戰。
解放戰爭時期赴東北,先後任東北民主聯軍第3縱隊8旅22團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8師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戰軍40軍119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衡寶戰役廣西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任第40軍118師政治委員。參加了海南島登陸戰役
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第一次至第五次戰役。1953年回國後,任副軍長。
1955年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1956年入高級炮校學習。1956年11月起,任瀋陽軍區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
1967年9月任武漢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後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南京軍區副政治委員、顧問。
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5] 
1986年離休後,張玉華將軍投身慈善事業,用自己的收入先後向全國各地貧困羣眾、學校捐款捐物。2012年,獲“中國好人”殊榮。
2015年9月3日,年近百歲的張玉華受邀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閲兵。 [6] 
2017年9月1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101週歲。 [2] 
張玉華將軍 張玉華將軍 [7]

張玉華人物事蹟

張玉華恩記心間

據張玉華將軍的侄子張錫文介紹,當年,張玉華將軍在天福山參加起義後,為逃避追捕,曾躲藏於附近村落的村民家中。後來,他參加革命離開文登,很多年都沒有回過故鄉,但對於這些幫他藏身的恩人,他始終記在心上。 
張錫文回憶,2013年,張玉華回到文登,特意給當年的恩人家中送去物品和錢款,表達自己多年來深埋在心中的感激之情。  
“哪怕當年的人都已經去世了,他也能找到他們的後代,把這份恩情還上。”張錫文介紹,説來也奇怪,那些人叫什麼名字,住在哪個村,張玉華都記得清清楚楚。 [7] 

張玉華“敬禮老兵”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9·3”閲兵中,山東40餘名抗戰老戰士、支前模範、英烈子女代表將與全國各地的代表組成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閲。其中就有抗戰老戰士張玉華。 [3] 
在受閲的老兵方隊中,他是唯一的開國將軍,他用曾被子彈打穿的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6] 
“敬禮老兵” “敬禮老兵” [6]

張玉華三個媽媽

身為戰功赫赫的將軍,張玉華卻一直稱自己只是戰爭年代的倖存者,勝利要歸功於自己的兩個母親:黨和人民。
張玉華在採訪中説:三個媽媽,生母,生母沒生我我能有今天嗎,我孝敬她走了,民母,人民是我的媽媽,為什麼,人民是我的養母,我到今天,吃公糧,住人民的房子,我能活到今天嗎,人民是養活我的媽媽,黨母,黨母是領導我共產主義道路,……,沒有三個媽媽沒有今天。
張玉華將軍説,對生母,自己是盡到責任的,問心無愧。對民母,他永遠也報答不了,只要自己喘着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做一些事情。對黨母,他的信念是,要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 [8] 

張玉華“慈善將軍”

張玉華將軍始終想着人民羣眾,想着黨,老想為黨做點事情,老想着困難羣眾,看到一些生病的、自然災害的地方,毫不猶豫的把工資捐出去。
張玉華將軍自離休以來,30多年如一日,堅持捐款助學,捐資扶貧,西到新疆、西藏,南到海南島,北到東三省,累計捐款近百萬,被親切地稱為“慈善將軍”。 [8] 

張玉華發揮餘熱

除了捐助困難羣體外,張老雖已離休但並未真正休息,他總想着儘自己的能力發揮餘熱,為大家做點實事。“我現在有‘四為’,一為青少年下一代服務,二為在職人員服務,三為老年人服務,四為老區服務。”張玉華説。 [10] 
張玉華先後擔任了家鄉山東文登市幾所小學及南京市二十九中等十幾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定期去這些學校為學生們做報告。他經常給孩子們上課,還經常給在職人員和老年人做講座。這幾年張玉華通過自己的思考,向有關部門反映的情況很多,寫的材料有厚厚一大摞,不少部門還給他寫來感謝信。張老將這些“回報”看得很重,特別是一些他資助過的學校的孩子逢年過節會來看他,讓他很高興。 [9] 

張玉華看淡生死

17年前,張玉華就寫好了遺囑。他説:“我活着為人民,我的後事也要為人民着想,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不去做於死者無益、於活者有損的事。”他要求死後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把有移植價值的器官捐獻給國家。
張玉華將軍在南京逝世,享年101歲,家人遵照老人的遺願,將眼角膜捐獻給了南京市紅十字會眼庫,骨灰撒在了當年他起義的天福山上。老將軍一輩子留給子女的,沒有金銀錢財,只有戰功赫赫的勳章,以及這顆在老人體內留存了77年、直至火化才取出的子彈。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