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里茲·朗

鎖定
弗里茲·朗(Friedrich Christian Anton Lang,通常簡稱為Fritz Lang,1890年9月5日-1976年8月2日),出生於維也納的德國人,知名編劇導演。1920年代早期,他出品一系列的犯罪題材影片,開啓了世界電影的新風貌。1930年代,電影進入有聲黑白電影后,他也編導瞭如《M》的精彩劇作。之後,他屢屢嘗試新的電影劇種,如有機器人劇情首部出現於電影銀幕,就是他在1927年的作品《大都會》。戰後,他仍持續編導許多作品,並從事電影宣導工作。因其貢獻而常與希區柯克卓別林等人並列於電影百人之列,被認為是電影史上影響最大的導演之一。
中文名
弗里茲·朗
外文名
Friedrich Christian Anton Lang
別    名
弗裏茨·朗
國    籍
奧地利
出生地
奧地利維也納
出生日期
1890年12月5日
逝世日期
1976年8月2日
星    座
射手座
血    型
A型
身    高
180 cm
職    業
導演
代表作品
大都會
M就是兇手
主要成就
第13屆德國電影獎榮譽獎
第3屆土星獎終身事業獎
第9屆-最佳導演(提名)

弗里茲·朗獲獎記錄

德國電影獎
土星獎

弗里茲·朗家庭背景

1890年12月5日,弗立茨·朗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一個建築商的家庭,父親經營一家建築公司,母親是猶太人,後入天主教。朗自幼喜歡繪畫,少年曾在維也納學習藝術和建築,十分崇拜奧地利畫家E·L·阿道夫‧席勒(Egon Leo Adolf Schiele),席勒繪畫作品中對死亡的崇拜給朗日後的電影藝術風格帶來深遠影響。 [1]  1910-1914年,朗因拒絕承襲他父親建築師職業,離家出走,周遊世界,成了一個旅行畫家和流浪者,先後在德國慕尼黑、法國巴黎繼續學習繪畫,併到亞洲及北非旅遊,後在巴黎定居做畫家和設計師。第一次世界大戰爭爆發後,朗於1915年離開巴黎回到奧地利參軍,期間負傷三次,在負傷卧牀期間,朗學習電影劇本寫作。

弗里茲·朗初入影壇

初入影壇時的弗里茲·朗 初入影壇時的弗里茲·朗
1918年,朗在離開部隊之後,結識德意志閃電影片公司(簡稱DECLA,即德克拉公司)製片人埃立克·龐茂,他邀請朗從事編寫偵探片或恐怖片的劇本。朗寫的第一個投入拍攝的電影劇本是1916年阿道夫·加特內導演的Die Peitsche,而朗真正獲得好評的電影劇本則是由德國著名導演喬·梅伊導演《希爾德·瓦倫與死神》(Hilde Warren und der Tod),他本人也在本片出演了死神角色。此後他編寫了《狂人俱樂部裏的婚禮》(Die Hochzeit im Excentricclub)、《佛羅倫薩的鼠疫》(Die Pest in Florenz)等劇本。

弗里茲·朗愛情降臨

弗里茲·朗與娣婭·馮·哈布 弗里茲·朗與娣婭·馮·哈布
在編寫喬·梅伊導演作品的《印度墳墓》(Das Indische Grabmal: Der Tiger von Eschnapur)劇本時,結識了德國女作家娣婭·馮·哈布,兩人相愛並共同編寫這部巨型分集影片。 1922年,朗和娣婭·馮·哈布結婚,此後哈布在朗多部作品中擔任編劇工作。

弗里茲·朗大膽創新

1919年,朗拍攝自己第一部作品《混血兒》(Halbblut),並嘗試拍攝了《愛情大師》(Der Herr der Liebe)和《切腹》(Harakiri)等作品,其中分集偵探類電影《蜘蛛1:黃金湖》(Die Spinnen, 1. Teil - Der Goldene See)獲得很好的反響,並於1920年拍攝該片第二部分《蜘蛛2:鑽石船》(Die Spinnen, 2. Teil - Das Brillantenschiff)。按原計劃《蜘蛛》將拍攝四集。

弗里茲·朗創作年表

1921年,朗在拒絕埃立克·龐茂邀請他擔任《加里加利博士》(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導演的建議後,自己同樣放棄了《蜘蛛3、4》拍攝計劃,編寫並導演他電影生涯中第一部代表作品——同樣是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代表作之一的《三生記》(Der Müde Tod),本片通過一個少女為挽救自己的愛人,與死神進行對話的故事,死神通過三個不同國度裏發生的愛情悲劇,告訴少女必須一命還一命。在所有人拒絕了少女的請求後,在一場突發火災中,少女終於有機會用嬰兒去換取愛人的生命,但是最終她還是拒絕將嬰兒交給死神,最終她自己決定與愛人永遠在一起。本片從場景佈置到攝影,充分表現了朗對死亡、愛情等元素的理解,成為了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必看影片之一,該片其中第三個愛情故事發生在中國,可惜朗對中國的建築、服飾和文化等了解不多。
1922年,朗拍攝了第二部代表作《賭徒馬布斯博士》(Dr. Mabuse, der Spieler - Ein Bild der Zeit),在這部長達290min的影片中朗將具有表現主義風格的佈景和他所擅長的偵探故事結合了起來,通過通過一個高智商的罪犯刻畫的令人不寒而慄,馬布斯博士多少有着方·托馬斯(Fantômas)和加里加利博士(Dr. Caligari)的影子——如易容、催眠等,但是更多是反映當時德國現實社會中的陰暗面,這部電影奠定了朗在德國電影中的重要地位。
1923年,德國宇宙電影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烏髮公司,UFA)合併了德克拉公司,朗在烏髮公司鉅額投資下,拍攝了德國曆史神話史詩《尼伯龍根》(Die Nibelungen),該片分兩集——《齊格菲爾德之死》(Siegfrieds Tod)和《克利姆希爾德的復仇》(Kriemhilds Rache),上集講述英雄齊格菲爾德短暫卻偉大的一生,下集則描述了齊格菲爾德死後,克利姆希爾德公主瘋狂復仇,本片在造型和建築藝術包括特技等方面均有建樹,如齊格菲爾德穿越魔幻森林,勇鬥惡龍等場面,為他下一部作品《大都會》(Metropolis)奠定了基礎。 [2] 
1924年開始,德國經濟繼續惡化,烏髮公司為了避免倒閉同派拉蒙公司及米高梅公司簽訂了一個“派烏米協定”,根據這個協定,美國出資1700萬馬克併成立了管理機構,同時,德國應將它的優秀的電影創作者送往好萊塢去工作。同年,朗去美國進行考察,在紐約和好萊塢短分別暫停留後,朗回到德國。
弗里茲·朗在拍電影 弗里茲·朗在拍電影
1925年,朗着手拍攝了根據他妻子小説改編的《大都會》,這部耗資巨大的電影是德國乃至整個默片時代世界電影的重要作品之一,講述在未來的一個都會中,兩個不同階段之間的鬥爭的故事,本片很多場景、攝影攝手法等對此後科幻電影影響巨大,如其女機器人的造型等等,本片在上映後,引起很大爭論,不少影評家認為耗費如此巨大資金拍攝這樣的作品讓人難以置信,6個月後,烏髮公司將電影進行了重新剪輯,使電影從原由的210分鐘縮短成114分鐘,導致如今觀眾再也無法觀看當年真正的完整電影(本片曾經於30年代在中國上海上映,翻譯《科學世界》)。
1928年,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相繼拍攝了偵探片《間諜》(Spione)和科幻片《月裏嫦娥/月宮女》(Frau im Mond),這兩部作品與此前朗電影相比,水平明顯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在《月裏嫦娥》中,朗設計了火箭發射倒計時,至今在現實中仍然襲用。
1932年,朗拍攝了他自己第一部有聲電影《兇手》(M)。本片是以轟動一時的“殺人惡魔杜塞爾道夫”的犯罪事件為題材而攝製的,朗本想把影片題名為《殺人犯就在我們中間》(M - Eine Stadt sucht einen Murder)。但據説他的製片人從納粹黨那裏獲悉希特勒在大選中可能獲勝,因擔心該片有被禁的危險,建設朗放棄了這一片名。這部影片被公認為朗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藝術手法,將人物形象、音響和象徵等細節結合在一起,如母親的喊叫、兇犯口中輕輕吹着的葬禮進行曲、象徵死去的孩子氣球等等,同時,對政府冷酷的嘲諷可謂是開創黑色幽默電影的先河,如通過對比手法,將政府官員開會與非法組織聚會剪輯在一起,達到一種極其巧妙的諷喻作用。 [3] 
1933年,朗繼續拍攝犯罪類型電影《馬布斯博士的遺囑》(Das Testament des Dr. Mabuse),本片延續了他在1922年拍攝的《賭徒馬布斯博士》故事,講述了馬布斯博士在關閉精神病院後,仍然有人在利用他的思想指揮手下犯罪的故事,當時德國納粹執政,負責宣傳的戈培爾禁止了該片的上映。此後,朗曾在美國作過這樣的聲明,説這部影片的故事描寫一個瘋狂的強盜賄賂瘋人院院長收容他,然後躲在病房裏指揮着一批強盜行劫,用意是譴責“希特勒的恐怖主義,第三帝國的口號和教條,納粹黨企圖毀滅一切對人民有益的事物的理論”,但這種事後的解釋卻很難使人相信,因為該片的劇本是由他的妻子娣婭·馮·哈布編寫的,而馮·哈布那時
作品《M》海報 作品《M》海報
已經加入了納粹黨。同年,馮·哈布和猶太人的朗離婚,朗發現此時德國形勢危險,決定流亡法國。
1934年,流亡法國的朗拍攝了根據匈牙利劇作家莫爾納(Franz Molnár)原作改編的電影《利里奧姆》(Liliom),該片描述了一個因現實生活壓力大而犯罪的故事,同樣是死亡與救贖的故事,據説朗本人很滿意該作品,但是評論界並非認為如此。
1934年中期,朗去美國,此後在相繼在米高梅等公司拍攝了《狂怒》(Fury)等21部作品,但是在美國商業環境下,朗的電影風格無法真正得到發揮,僅僅有數部電影有他當年的風采,但新浪潮派的評論家認為在美國時期的朗,真正將他藝術才華展現,而不是一味地對迷戀死亡與犯罪。 [4] 
1958年,朗回到德國,續拍了他早年與喬·梅伊合作的《印度的墳墓續集》(Das Indische Grabmal)以及《孟加拉虎》(Der Tiger von Eschnapur),1961年,朗拍攝了《馬布斯博士一千隻眼睛》(Die 1000 Augen des Dr. Mabuse)。
1963年,朗接受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的邀請,在其作品《輕蔑》(Le Mépris)演出一位電影導演的角色。

弗里茲·朗主要作品

弗里茲·朗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1963 蔑視 ---- ----
1919 Der Herr der Liebe ---- ----
1917 希爾德沃倫與死亡 ---- ----
1964 Das war die UFA ---- ----
參考資料 [6] 

弗里茲·朗參與紀錄片

時間
作品
備註
2018年
The Directors Season 1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2011年
太空探索之路
Павел Тупик
2010年
通往《大都會》的旅程
Artem Demenok
2007年
Deutsche Lebensläufe: Fritz Lang
Artem Demenok
1995年
歐洲電影史
凱文·布朗洛
1975年
與弗裏茨·朗一席談
William Friedkin
1974年
Die schweren Träume des Fritz Lang
弗裏茨·朗
1972年
75 Years of Cinema Museum
Roberto Guerra
1967年
Le dinosaure et le bébe, dialogue en huit parties entre Fritz Lang et Jean-Luc Godard
André S. Labarthe
1964年
Paparazzi
雅克·羅齊耶
1964年
芭鐸與戈達爾
雅克·羅齊耶
1964年
我們時代的電影
安德烈·S·拉巴爾特
1956年
Screen Snapshots: Hollywood Goes a Fishin'
Ralph Staub
參考資料 [6] 

弗里茲·朗幕後作品

時間
作品
備註
2018年
馬布斯博士的一千個泡泡
原片重製
1960年
失落城市之旅
導演、編劇
1960年
馬布斯博士的一千隻眼
導演、製片人、編劇
1959年
印度墳墓
導演、編劇
1959年
孟加拉虎
導演、編劇
1956年
高度懷疑
導演
1956年
夜闌人未靜
導演
1955年
慕理小鎮
導演
1954年
人之慾
導演
1953年
大內幕
導演
1953年
藍色梔子
導演
1953年
黑色吸血鬼
編劇
1952年
夜間衝突
導演
1952年
惡人牧場
導演
1951年
M就是兇手
編劇
1951年
Grande Teatro Tupi
編劇
1950年
還我河山
導演
1950年
漲潮小屋
導演
1947年
門後的秘密
導演、製片人
1946年
斗篷與匕首
導演
1945年
血紅街道
導演、製片人
1944年
恐怖內閣
導演
1944年
綠窗豔影
導演
1943年
劊子手之死
導演、製片人、編劇
1942年
月亮潮汐
導演
1941年
西部聯盟
導演
1941年
萬里追蹤
導演
1941年
肯定或否定
導演
1940年
弗蘭克·詹姆斯歸來
導演
1938年
你我之間
導演、製片人
1937年
你只活一次
導演
1936年
狂怒
導演、編劇
1934年
利力姆
導演、編劇
1933年
馬布斯博士的遺囑
導演、製片人、編劇
1933年
馬布斯博士的遺囑
導演、編劇
1931年
M就是兇手
導演、編劇
1929年
月裏嫦娥
導演、製片人、編劇
1928年
間諜
導演、編劇
1927年
大都會
導演、編劇
1924年
尼伯龍根2:克里姆希爾德的復仇
導演
1924年
尼伯龍根:西格弗裏德之死
導演、編劇
1922年
玩家馬布斯博士
導演、編劇
1921年
印度墳墓第二部:孟加拉虎
編劇
1921年
三生計
導演、剪輯、編劇
1921年
戰鬥的心
導演、編劇
1921年
印度墳墓第一部:苦行者的使命
編劇
1920年
移動的影像
導演、編劇
1920年
蜘蛛2:鑽石船
導演、編劇
1920年
Die Herrin der Welt 8. Teil - Die Rache der Maud Fergusson
編劇
1919年
切腹
導演
1919年
Der Totentanz
編劇
1919年
佛羅倫薩的瘟疫
編劇
1919年
蜘蛛1:黃金湖
導演、編劇
1919年
Der Herr der Liebe
導演
1919年
混血
導演、編劇
1919年
Wolkenbau und Flimmerstern
編劇
1919年
Lilith und Ly
編劇
1919年
Die Frau mit den Orchideen
編劇
1919年
Mistress of the World, Number Two: The Race for Life
副導演
1919年
The Mistress of the World, Part Three: The City of Gold
副導演
1919年
Die Rache ist mein
編劇
1919年
Bettler GmbH
編劇
1917年
希爾德沃倫與死亡
編劇
1917年
狂人俱樂部裏的婚禮
編劇
1916年
Die Peitsche
編劇
參考資料 [6] 

弗里茲·朗逝世

1976年8月2日,朗在好萊塢貝弗利山去世,享年86歲。 [5] 
參考資料
  • 1.    "Architekturzentrum Wien". Architektenlexikon.at. Retrieved 2010-03-06.
  • 2.    Havis, Allan (2008), Cult Films: Taboo and Transgressi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page 10
  • 3.    Michel Ciment: Fritz lang, Le meurtre et la loi, Ed. Gallimard, Collection Découvertes, 04/11/2003. The autor think that this meeting has, in fact, never happened.
  • 4.    David Kalat, DVD Commentary for The Testament of Dr. Mabuse. New York City, United States: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2004)
  • 5.    Krebs, Albin (August 3, 1976). "Fritz Lang, Film Director Noted for 'M,' Dead at 85". New York Times. Retrieved 2009-01-22. "Friz Lang, the Viennese-born film director best known for "M", a terrifyin
  • 6.    弗裏茨·朗 Fritz Lang的全部作品  .豆瓣電影[引用日期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