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常規水稻

鎖定
常規稻即可以留種且後代不分離的水稻品種。常規稻不像雜交稻必須雜交第一代種子才能留種,而是通過選育、提純、能保持本品種的特徵特性不變,自交可以留種。常規稻和雜交水稻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可以自交留種,雜交水稻特指不育系水稻,無法自交留種,必須雜交第一代才能留種,雜交育種也是常規水稻選育方法之一,例如丁穎1927年利用栽培稻和野生稻雜交育成的中山1號常規稻。 [1]  黃耀祥1959年用矮仔佔4號和 廣場13號雜交育成的廣場矮常規矮杆水稻。 [2]  但常規稻不用不育系,雜交育種後特性特徵穩定,可以自交留種。 [3] 
中文名
常規水稻
別    名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科
稻亞科
稻屬
亞    種
粳稻 秈稻
水稻分秈稻、粳稻、糯稻。 育種科學家和種業資本家為了獲得種子壟斷收益,推廣不能留種的雜交稻(雜種一代),摒棄能留種的常規稻種子。如果有一天碰到天災的話,農民補種將非常困難。
前些年在南方水稻種植區域,由於常規稻種子價格低廉而且可以留種,幾乎沒有種子公司主動銷售常規稻種,即便是新培育出的常規稻品種,也不會主動推廣。最近,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5號公佈了2018年國審水稻品種名單,新審定品種268個,其中三系雜交稻95個,兩系雜交稻94個,常規水稻69個。審定名單顯示了國內水稻生產的兩個趨勢:兩系雜交稻正逐步替代三系雜交稻,常規稻審定品種數量快速增加。而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潘國君領銜培育的常規優質稻品種龍粳31在18年1月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些釋放了一個信號,中國水稻生產適應市場的節奏加快,在品種研發上表現出快速去雜交化的趨勢。
新世紀以來新育成的常規稻品種逐年增加,2014—2017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前三名都是常規稻,順序為龍粳31中嘉早17寧粳4號 [4] 
隨着優質高產常規稻品種的選育和推廣,雜交稻面積逐年減少。2016年全國水稻播種面積4.45億畝,雜交稻為2.億畝,常規稻為2.45億畝,常規稻面積超過了雜交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