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寧粳4號

鎖定
寧粳4號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利用越光和鎮稻99選育而成的中熟中粳型常規水稻。 [2] 
寧粳4號株高99.1釐米,穗長16.6釐米,每畝有效穗數21.1萬,每穗總粒數144.5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5克。株型較緊湊,分櫱力強,灌漿期間葉色較淡,轉色好,成熟期熟相好。 [1]  [4] 
中文名
寧粳4號
審定編號
國審稻2009040
品種來源
越光×鎮稻99
選育者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
作物名稱
水稻

寧粳4號選育過程

寧粳4號是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利用日本優質水稻越光與高產水稻鎮稻99雜交選育形成的中熟中粳常規水稻。2009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09040。 [3] 
2010年起,宿遷市開始示範種植,2011年大面積示範應用,表現出產量高、品質優、抗性強的突出特點,2012年被列為該市主導品種擴大推廣應用。 [3] 

寧粳4號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在黃淮地區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55.6天,比對照豫粳6號晚熟2.6天。株高99.1釐米,穗長16.6釐米,每畝有效穗數21.1萬,每穗總粒數144.5粒,結實率82.8%,千粒重25克。 [4] 
  • 抗性: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6,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 [4] 
  • 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7.7%,堊白米率33%,堊白度4%,直鏈澱粉含量16.7%,膠稠度83毫米。 [4] 

寧粳4號產量表現

2006年參加黃淮粳稻組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71.4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3.3%;2007年續試平均畝產601.2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10.4%;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6.3千克,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6.8%,增產點比例75%。2008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9.4千克,比對照9優418增產0.9%。 [2] 

寧粳4號適種區域

寧粳4號適宜在中國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2] 

寧粳4號栽培技術

寧粳4號技術要點

  1. 育秧: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種,播前用藥劑浸種預防惡苗病和幹尖線蟲病等種傳病害;濕潤育秧淨秧板播量20千克/畝左右,旱育秧淨秧板播量30-40千克/畝,大田用種量3-4千克/畝。 [2] 
  2. 移栽:秧齡30天左右移栽,栽插密度1.8萬-2萬穴/畝左右,基本苗6萬-7萬/畝。 [2] 
  3. 肥水管理:一般施純氮14.6-18千克/畝,基肥與穗肥之比以6∶4為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宜促保兼顧。水漿管理上,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淺水分櫱、深水抽穗揚花、後期乾濕交替,忌斷水過早。 [2] 
  4. 病蟲防治: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飛蝨、稻薊馬,中、後期根據當地病蟲測報綜合防治水稻紋枯病、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蝨等。 [2] 

寧粳4號高產栽培

  1. 適期播種育壯秧:肥牀旱育技術育秧的,寧粳4號在宿遷市適宜播種期為5月5-10日,秧齡35-35天,據2011年移栽期考察秧苗平均苗高22釐米左右,秧齡5.5葉左右,單株帶櫱2個左右,葉齡適宜,苗體素質較好,符合壯秧標準。 [4] 
  2. 擴行稀植控制基本苗:寧粳4號大田移栽基本苗數確定在7-8萬。在確定合理基本苗的情況下,實行寬行窄株的稀植少本的栽培方式,較易獲得高產,根據試驗表明寧粳4號適宜行株距為26釐米×10釐米,每穴2-3株。 [4] 
  3. 測土配方精確施肥:在肥料的施用過程中,結合秸秤全量還田技術,使用有機、無機、生物肥料混施,有利於提高稻米的品質。 [4] 
  4. 精確濕潤水層管理:在水稻栽培管理中採用“淺–擱–濕”灌溉模式,能有效地調節水稻植株器官生長和羣體結構,控制無效分集,控制節間長度和改善施肥做到氮、磷、鉀肥和中、微量元素配施,並做到合理運籌。根據田塊施用鎂、鋅等微量元素肥料。基肥全層施用,在翻田時施下,基肥掌握在全季總施氮量的40%,總施磷量的50%,總施鉀量的40%,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碳酸氫銨24-28千克,過磷酸鈣10-12.5千克,氯化鉀6.25-7.5千克。分櫱肥掌握施全季總施氮量的40%、總施磷量的50%,總施鉀量的40%,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碳銨24-28千克、過磷酸鈣10-12.5千克,氯化鉀6.25-7.5千克,或施水稻專用肥40-50千克。分櫱肥宜早施用,一般插後7-8天施,促進低節位分孽早生快發,利於形成足穗大穗。插秧後20天左右注意看苗補施平衡肥。穗肥掌握施全季總施氮量的20%,總施鉀量的20%,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5千克、氯化鉀2.5-3千克,在幼穗分化2-3期施用,促進穗大粒多。氮肥注意看苗施用,葉色濃綠的少施,葉色黃的多施,防止氨肥過多,造成後期貪青。作再生稻栽培時施足芽苗肥,培育壯芽,提高腋芽再生力,增加再生稻穗數,保證再生稻高產。掌握頭季稻收割前10天施促芽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2.5千克、氯化鉀4-5千克。頭季稻收割後及時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千克作發苗肥,促進再生季發苗。 [4] 
  5. 科學管水:根據苗情需要科學管水,適時促控,是建立適宜羣體的保證。分櫱期間,採用淺水勤灌和間歇濕潤的方法管水。每次灌水須待自然落幹、田面露土珠時,再灌第二次水,達到“以水調氣,以氣促根,以水調肥,水肥促集”的目的。分櫱末期,適時排水曬田,以控制無效分孽,為壯秤大穗創造條件。再生稻烤田期間正是梅雨季節,要清溝排水,幼穗分化2期時覆水。灌漿乳熟期乾濕交替,直至成熟前數天排幹水分。作再生稻栽培時,施促芽肥後讓其自然落幹直至成熟,增強土壤通氣性,以氣養根,提高腋芽再生力,增加再生稻穗數。頭季稻收割後及時覆水,施發苗肥,促進再生季發苗。 [4] 
  6. 綜合防治病蟲害:在做好種子消毒,科學施肥管水等農業措施預防的基礎上,根據預測預報,及時防治稻瘟病,水稻紋枯病水稻細菌性條斑病、二化瞑、三化蜈、稻縱卷葉蝮、稻飛蝨等病蟲害,保證高產穩產,增產增收。此外,作再生稻栽培時要留高樁,以留足芽量,留樁高度一般以留住水稻株高的1/3為宜。頭季稻在95%的穀粒黃熟時收割。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