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程力學

(中國力學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

鎖定
《工程力學》1984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力學學會主辦、清華大學土木系承辦的科學技術類學術期刊。 [1] 
據2022年9月《工程力學》官網顯示,該刊編委會有主編1位、副主編4位、編委35位、特邀編委19位。 [2] 
據2022年9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出版文獻量10756篇、總下載次數3626553次、總被引次數191683次、(2021)複合影響因子1.831、(2021)綜合影響因子1.344 [3]  ;據2022年9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發文量5313篇、被引量56460次、影響因子1.340819 [4]  ;據2022年9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文獻量8208篇、被引量158135次、下載量318442次、基金論文量6688篇、影響因子1.68,2019年影響因子1.68 [5] 
中文名
工程力學
外文名
Engineering Mechanics
語    種
中文
類    別
科學技術
主管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
中國力學學會
編輯單位
《工程力學》雜誌社
創刊時間
1984年10月25日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11-2595/O3
國際刊號
1000-4750
郵發代號
82-862
承辦單位
清華大學土木系
屬    性
科學技術類學術期刊、北大核心、JST、EI、CSCD、WJCI、卓越期刊
現任主編
陸新徵
編輯部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新水利館114室
主要獎項
2019年11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項目”
3度連續獲“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中國科協,2013,2015, 2018)
6度獲 “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信所,2006,2013-2018)
8度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 2012-2020)
連續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 展開
主要獎項
2019年11月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梯隊項目”
3度連續獲“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資助(中國科協,2013,2015, 2018)
6度獲 “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信所,2006,2013-2018)
8度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 2012-2020)
連續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項目來源期刊)
首批入選《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
2019年入選中國期刊協會主辦的“慶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精品期刊展” 收起

工程力學辦刊歷史

1984年10月25日,《工程力學》在廣西創刊,為季刊,批文為桂宣辦(1984)304號。
1988年11月10日,國家科委(88)國科發情字726號批准遷京,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掛靠北京輕工業學院
1991年6月,中國力學學會將《工程力學》掛靠清華大學土木系;7月9日,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局換髮期刊登記證,(91)新出期字第259號換髮。
1993年,首批進入《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數據庫(英文版)》(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 Abstracts,簡稱CSTA)。
1994年,被美國國際刊名代碼(CODEN)中心授予國際刊名代碼(CODEN)為“COLIEB”。
1995年,被評選為一般工業技術類核心期刊,O3力學類核心期刊,載入96年出版的《中文期刊要目總覽》。
1996年2月12日,科協發文[1996]科協宣發出字(003號),批准《工程力學》成立雜誌社;9月,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
1997年,經EI總部批准該刊被工程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收錄;美國工程信息(EI)公司頒發了收錄證書。
1999年,改為雙月刊;4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期刊出版許可證,京期出證字第2595號。
2003年11月,由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頒發事業單位法人證書(事證第210000003527號),單位名稱為《工程力學》雜誌社。
2004年,開始出版經過新聞出版署批准的正規增刊,該增刊亦被EI全刊收錄;封面根據國家規範漢字的有關規定,刊名改為簡化字《工程力學》,刊徽改為現在的圖案。
2006年,又升為月刊。 [1] 
2014年12月9日,該刊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定為第一批學術期刊。 [18] 
2015年6月11日,該刊入選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第四期(2015-2017)學術質量提升項目。 [32] 
2019年11月22日,該刊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 [19] 

工程力學辦刊條件

工程力學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工程力學》主要欄目有基本方法、土木工程學科、機械工程學科、交叉學科、其他學科、綜述。 [5] 
  • 報導內容
《工程力學》主要報導力學在工程及結構中的應用,刊登力學在科研、設計、施工、教學和生產方面具有學術水平、創造性和實用價值的論文,包括力學在土木建築、水工港工、公路鐵路、橋樑隧道、航海造船、航空航天、礦山冶金、機械化工、國防軍工、防災減災、能源環保等工程中的應用且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研究成果。 [1] 
  • 刊登稿件
《工程力學》刊登的稿件,有2/3是國家重點基金及省部委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研究成果大都有較強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是國民經濟中有發展前景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有的被認為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1] 

工程力學人員編制

據2022年9月《工程力學》官網顯示,該刊有主編1位、副主編4位、編委35位、特邀編委19位。 [2] 
編委
陳仁朋
陳以一
杜修力(E)
範峯
方秦
葛耀君
韓林海
郝際平
何川
金峯
雷冬
李小軍
李忠獻
劉漢龍
呂振華
馬國偉
宋二祥
王琪
王濤
王世斌
吳智深
肖從真
徐世烺(S)
徐永君
楊慶山
楊亞政
葉繼紅
葉康生
袁駟
張建民(E)
張正威
支希哲
朱宏平
莊茁 [2] 
注:E為中國工程院院士,S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特邀編委
Steve C.S. Cai(美)
Wai-Fah Chen(美)
Ken P. Chong(美)
Hanbin Ge(日)
Hong Guan(澳大利亞)
Muneo Hori(日)
Sritawat Kitipornchai(澳大利亞)
Wing Kam Liu(美)
Kang Hai Tan(新加坡)
Man-Chung Tang(美)
Frederic W. Williams(英)
Yang Wang(美)
Cheng Yu(美)
Xiaolin Zhao(澳大利亞)
蔡克銓(中國台灣)
高贊明(中國香港)
滕錦光(中國香港)
王剛(中國香港)
楊永斌(中國台灣)
[2] 

工程力學學術交流

1999年10月,在昆明,《工程力學》編委會與結構工程專業委員會等共同主辦第一屆結構工程國際會議,到會代表69人,其中外籍19人(美國3人,加拿大1人,德國6人,荷蘭3人,日本5人,泰國1人),中國台灣地區1人,中國香港特區6人,中國兩院院士張維,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T.H.H.Pian,歐洲鋼協主席Joachin Lindner出席會議。出版會議論文集《Proceedings of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共收錄論文114篇,其中外籍論文19篇,中國台灣地區3篇,中國香港特區8篇。 [1] 
《工程力學》自1991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結構工程學術會議。 [1] 
歷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基本情況
屆次
時間
地點
收錄論文
特邀報告
中青年優秀論文獲獎
第1屆
1991.10.28~10.31
徐州,中國礦大
165
10

第2屆
1993.5.4~5.8
長沙,湖南大學
162
20

第3屆
1994.6.6~6.9
太原,太原工大
295
24

第4屆
1995.9.19~9.23
泉州,華僑大學
393
18
19
第5屆
1996.11.25~12.2
海口,海南大學
425
11
13
第6屆
1997.10.22~10.26
南寧,廣西大學
406
14
14
第7屆
1998.10.7~10.12
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學院
397
19
20
第8屆
1999.10.22~10.26
昆明,雲南工大
531
11
22
第9屆
2000.9.16~9.20
成都,西南交大
520
17
18
第10屆
2001.10.20~10.24
南京,河海大學
496
18
17
第11屆
2002.10.20~10.23
長沙,湖南大學
354
16
18
第12屆
2003.10.19~10.22
重慶,重慶大學
456
14
22
第13屆
2004.10.16~10.20
南昌,南昌大學(會址井岡山)
321
17
21
第14屆
2005.9.18~9.21
煙台,煙台大學
338
17
21
第15屆
2006.10.13~10.17
焦作,河南理工大學
274
16
20
第16屆
2007.10.19~10.23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304
14
42
第17屆
2008.11.8~11.12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352
18
63
第18屆
2009.11.27~12.1
廣州,廣州大學
348
20
95
第19屆
2010.11.05~11.09
濟南,山東建築大學
298
14
66
第20屆
2011.11.05~11.07
寧波,寧波工程學院
213
14
53
第21屆
2012.10.12~10.15
瀋陽,瀋陽建築大學
258
14
99
第22屆
2013.8.10~8.12
烏魯木齊,新疆大學
297
14
50
第23屆
2014.10.10~10.12
甘肅,蘭州理工大學
252
14
60
第24屆
2015.10.31~11.1
廈門,廈門大學
209
13
59
第25屆
2016.8.12~8.15
包頭,內蒙古科技大學
236
13
59
第26屆
2017.10.20~10.22
長沙,中南大學
301
14
65
第27屆
2018.10.12~10.14
陝西,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180
13
64
第28屆
2019.10.18~10.20
南昌,華東交通大學
216
13
64
第29屆
2020.10.16~10.18
武漢,武漢理工大學
125
11
44
第30屆
2021.11.12~11.14
廣州,廣州大學
178
12
62
累計
9135
442
1171 [1] 

工程力學辦刊成果

工程力學出版發行

《工程力學》1991年剛由清華土木系承接時發行量僅為400份,郵局不予發行,經過連續幾年的努力發行量逐漸上升,1994年達到900份,繼而1200份,近年來(據2022年9月期刊官網顯示)逐漸穩定在1500份,郵局發行,郵發代號82-862。
《工程力學》原為季刊,1999年改為雙月刊並陸續將原來的9個印張(144頁)增至2005年的15個印張(240頁),載文量由1999年的年載文70篇左右增至2005年的240篇左右。2006年又升為月刊,12個印張(192頁),連同兩期正規增刊,年載文高達400多篇。2008年又由12個印張增為15個印張(240頁),這樣2008年《工程力學》的年載文可升至600篇左右。 [1] 
《工程力學》自1990年至2021年載文一覽表
年份
刊期
印張/頁數
年載文(篇數)
累積載文
1990
4
9/144
68
68

1991
4
9/144
61
129

1992
4
9/144
73
202

1993
4
9/144
72
274

1994
4
9/144
72
346

1995
4
9/144
75
421

1996
4
9/144
73
494

1997
4
9/144
75
569

1998
4
9/144
78
647

1999
6
9/144
120
767

2000
6
9/144
131
898

2001
6
9/144
121
1019

2002
6
11/176
191
1210
含扉頁(大16K)
2003
6
13/208
206
1416

2004
7
13/208
236
1652
增刊1期
2005
7
15/240
287
1939
增刊1期
2006
14
12/192
441
2380
增刊2期
2007
14
12/192
433
2813
增刊2期
2008
14
16/256
531
3344
增刊2期
2009
14
16/256
549
3893
增刊2期
2010
14
16/256
576
4469
增刊2期
2011
14
16/256
526
4995
增刊2期
2012
14
24/384
648
5643
增刊2期
2013
13
19/304
716
6359
增刊1期
2014
13
16/256
466
6825
增刊1期
2015
13
16/256
449
7274
增刊1期
2016
13
16/256
426
7700
增刊1期
2017
13
16/256
393
8093
增刊1期
2018
13
16/256
386
8479
增刊1期
2019
13
16/256
371
8850
增刊1期
2020
13
16/256
355
9205
增刊1期
2021
13
16/256
317
9522
增刊1期 [1] 
據2022年9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出版文獻量為10756篇 [3] 
據2022年9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發文量為5313篇 [4] 
據2022年9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文獻量為8208篇,基金論文量為6688篇 [5] 

工程力學影響因子

《工程力學》總被引頻次與影響因子變化情況(05-08年)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總被引頻次
786
1126
1246
2045
影響因子
0.439
0.524
0.479
0.667 [6]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公佈的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該刊總被引頻次1558,影響因子0.417,基金論文比80%,參考文獻量6414,學科擴散指標25.83,學科影響指標0.92 [7]  ;2011年,該刊總被引頻次1982(排名第2位),影響因子0.491,基金論文比85%,參考文獻量7926,學科擴散指標26.92,學科影響指標1.00,綜合評價總分43.0(排名第3位) [8]  ;2012年,該刊總被引頻次2018(排名第2位),影響因子0.359,基金論文比96%,參考文獻量6598,學科擴散指標27.00,學科影響指標0.92,綜合評價總分39.7(排名第4位) [9]  ;2013年,該刊總被引頻次2209(排名第1位),影響因子0.402,基金論文比84%,參考文獻量7170,學科擴散指標15.04,學科影響指標0.52,綜合評價總分68.3(排名第1位) [10]  ;2016年,該刊總被引頻次3885,影響因子0.810,比2014年0.598提高了0.212 [11]  ;2017年,該刊總被引頻次4055,影響因子0.747 [12] 
在力學類期刊主要指標中,2015年,該刊核心總被引頻次排名第三,核心影響因子排名第三,綜合評價總分51.14(比2014年46.9分提高了4.27分),排名第四 [11]  ;2016年,該刊核心總被引頻次排名第三,核心影響因子排名第四,綜合評價總分排名第四 [12]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期刊主要指標中,2015年,該刊核心總被引頻次排名第一,核心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綜合評價總分77.17(比2014年74.10分提高了3.07分),排名第一 [11]  ;2016年,該刊核心總被引頻次排名第一,核心影響因子排名第三,綜合評價總分排名第一 [12]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文獻評價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7》,該刊總被引14003次,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總數第一名;在《中國知網》CNKI的下載裏達到27.63萬次,繼續保持力學類下載裏第一名;被873種刊物引用,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刊物數第一名 [13]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文獻評價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 2019》,該刊總被引13269次,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總數第一名;在《中國知網》CNKI的下載量達到27.63萬次,繼續保持力學類下載量第一名;被873種刊物引用,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刊物數第一名 [14]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文獻評價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20》,該刊總被引29744次,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總數第一名;在《中國知網》CNKI的下載量達到31.42萬次,繼續保持力學類下載量第一名;被887種刊物引用,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刊物數第一名 [15]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文獻評價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21》,該刊總他引6274次,繼續保持力學類引用總數第一名;在年報統計年份中,在《中國知網》CNKI的下載量達到30.75萬次,被870種刊物引用 [16] 
據2022年9月30日中國知網顯示,該刊總下載次數3626553次、總被引次數191683次、(2021)複合影響因子1.831、(2021)綜合影響因子1.344。 [3] 
據2022年9月30日維普網顯示,該刊被引量56460次、影響因子1.340819、立即指數0.2225352、被引半衰期6.23、引用半衰期5.28、期刊他引率0.8447427、平均引文率24.78592。 [4] 
據2022年9月30日萬方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1.68、被引量158135次、下載量318442次。據2019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1.68。 [5] 

工程力學收錄情況

《工程力學》被EI Compendex、Scopus、ISI web of knowledge文摘數據庫收錄;全文被中國知網、萬方、重慶維普、超星、EBSCO數據庫收錄。 [17] 
其他:
  1. 1993年首批被《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數據庫(英文版)》收錄
  2. 1995年~2018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為O3類核心期刊
  3. 1996年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收錄,此後又先後被中國多個期刊光盤信息部門收錄
  4.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22)
  5. EI工程索引(美)(2022)
  6. 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21-2022年度)
  7. 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報告(2021)來源期刊
  8.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2020年版
  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10. 哥白尼索引
  11.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12. Scopus數據庫(2020) [3-4]  [17] 
  13.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2020年12月)(2021年12月) [46]  [49] 
  14. 世界期刊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2020科技版) [47] 
  15. 2021《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2021年10月9日至2022年10月) [50] 

工程力學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07年11月
2006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37] 
2011年6月
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24] 
2013年
2012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10]  [29] 
2013年4月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23] 
2013年12月
2013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 [20] 
2014年9月
第3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8] 
2014年9月
2013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41] 
2014年12月
2014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31] 
2015年3月
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 [27] 
2015年9月19日
2015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 [22] 
2015年10月
2014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40] 
2015年12月
2015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21] 
2016年10月
2015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39] 
2016年11月
2016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30] 
2017年10月
第4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25] 
2017年10月
2016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38] 
2017年11月
2017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33] 
2018年9月15日
2018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學術類期刊) [26] 
2018年10月
2018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34] 
2018年11月
2017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36] 
2019年8月20日
入選2019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BIBF)“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精品期刊展” [35] 
2019年10月
2019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43] 
2019年11月
2018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42] 
2020年10月
2020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44] 
2020年12月
第5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45] 
2021年12月
2020年“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 [48] 

工程力學文化傳統

工程力學形象標識

  • 刊徽
刊徽逆時針轉90°可視為《工程力學》的縮寫“工力”;順時針轉90°可視為英文字母E,轉180°可視為英文字母M,EM是Engineering Mechanics的縮寫;正面一眼看去一個“工”字橫卧在山顛亦可想象為工程實踐相對於力學理論總是第一位的。 [1] 
《工程力學》刊徽 《工程力學》刊徽

工程力學精神理念

  • 辦刊宗旨
反映力學在工程中的應用及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力學與工程結合,發揮力學在工程領域的主導作用,增強力學與工程的相互滲透,共同提高。 [1] 

工程力學期刊領導

工程力學現任領導

《工程力學》第八屆編委會
職務
姓名
主編
副主編

工程力學歷任領導

《工程力學》歷屆編委會主編名單
屆次
時間
主編
第一屆
1984.10~1990.3
第二屆
1992.4~1994.4
第三屆
1999.4~2003.4
第四屆
2003.4~2007.4
崔京浩
第五屆
2007.4~2011.5
第六屆
2011.5~2015.6
袁駟
第七屆
2015.6~2020.7
陸新徵 [1] 

工程力學社會評價

《工程力學》與美國土木工程協會辦的《工程力學雜誌》相比無論是論文的深度和廣度都毫不遜色。而且也不僅限於土木工程,還包括了航空、機械、化工、船舶等專業領域,遠較它們為寬。注意發表近年來經濟與工程建設碰到的最新學術問題與研究成果,有的成果可以直接供工程師參考和利用。(前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力學專家武際可教授評)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