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巖,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會意字,讀作yán,最早見於秦代小篆 [2]  。本義為山高;引申義有險要等。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中文名
拼    音
yán
部    首
倉    頡
umr
鄭    碼
llg
字    級
一級字、常用字 [1] 
平水韻
十五鹹平聲 [4] 
注    音
ㄧㄢˊ
總筆畫
8
結    構
上下結構
異體字
巖、喦、嵒、嵓、巌、壧、巗
統一碼
基本區 U+5CA9
筆順號碼
25213251
四角號碼
22602
類    型
漢語漢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巖,本為“巖”,形聲字。從山,嚴聲。漢代隸書中,“巖”字的也可偏旁易為作異體字“巗”,而“巖””在東漢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異體“巖”(會意字)。這三種異體的並存一直持續到楷書階段。《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淘汰了“巖”“巗”兩個異體,而以“巖”字為正體字。 [2] 
巖的本義為山高。《詩·魯頌·閟宮》:“泰山岩巖,魯邦所詹。”孔穎達疏:“故言泰山之高巖巖然,魯之邦境所至也。”無極山碑:“巖巖無極,厥體魏魏。”引申為險要。《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杜預注:“虢叔,東虢君也。恃制巖險而不修德,鄭滅之。” [2]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án
名詞
崖岸,山或高地的邊。
cliff
《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潛處乎深巖。”郭璞注:“隱岸坻也。”
《文選·揚雄〈羽獵賦〉》:“凌堅冰,犯嚴淵,探巖排碕,薄索蛟螭。”李善注:“巖,岸側嶔嚴之處也。”
巖電;巖阿;巖徼;巖下
山峯。
peak
楚辭·天問》:“阻窮西征,巖何越焉。”
南朝宋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連巖覺路塞,密竹使徑迷。”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詩:“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高山
mountain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巖岫;巖隈
石窟;洞穴。
grotto
王先謙集解:“嵁,當為‘湛’……湛,深也。山以大言,巖以深言。”
杜甫《西枝村尋置草堂地夜宿贊公土室》詩之一:“昨枉霞上作,盛論巖中趣。”
五代齊己《贈巖居僧》詩:“石如麒麟巖作室,秋苔漫壇淨於漆。”
巖棲;巖穴隱相;巖房
高出水面較大而高聳的石頭。
tall rock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巖。”

構成地殼的石頭。

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其上則隱於篇肆之間,卧於岩石之下。”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蘇州滄浪亭﹞岩石玲瓏,水木清美,遂為城中名勝之冠。”
岩石
古地名傅巖的略稱。

《宋史·楊徽之傳》:“乃至周巖野以聘隱淪,盛科選以來才彥。”
清唐甄《潛書·用賢》:“二賢近在左右,人皆不知;其處於下位,淪於巖野者,又孰從而知之。”
巖野
形容詞
高險,險要。

劉庭信《寨兒令·戒嫖蕩》曲:“巖眉淡掃月初三,嚲烏雲斜墜金簪。”
徐渭《高皇帝像贊》:“上之巖也,天高以覆耶?下之豐也,地載以厚耶?”
巖邑;巖牆
參考資料: [3]  [5]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岸也。從山嚴聲。五緘切 [3] 

説文解字注

厓也。各本作岸也。今依太平御覽所引正。厂部曰。厓者、山邊也。厓亦謂之巖。故廠下雲。山石之厓巖。人可居也。戰國䇿。巖下有貫珠者。漢書。遊於巖廊之上。皆謂殿下小屋。如厓巖之下可居也。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其上曰巖廊。其下曰巖下。從山。山部之巖、主謂山厓。石部之礹、主謂積石。?聲。五緘切。八部。按此篆之上舊有峯篆。乃大徐所增。古只用夆。夆、啎也。 [3]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嵒字。巖俗省作巖。 [6] 
《唐韻》五銜切。《集韻》魚銜切。《韻會》疑銜切。《正韻》魚鹹切。𠀤音嵒。《説文》:岸也。從山嚴聲。《增韻》:石窟曰巖,深通曰洞。一曰險也。《左傳·隱元年》:制巖邑也。《公羊傳·僖三十三年》:餚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也。
又嶃巖,高峻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嶄巖嵾嵳。
又巖廊,殿廡也。《漢武帝·策賢良制》:虞舜之時,遊於巖廊之上。
又地名。《書·説命》:説築傅巖之野。傳:傅巖,在虞虢之閒。
又《集韻》魚杴切。《韻會》疑杴切。𠀤音嚴。巖巖,高貌。《詩·魯頌》:泰山巖巖,魯邦所詹。
又《正字通》:本作嚴。亦作巖。通作礹嵒碞。
按:巖與嵒同。《説文》:嵒,五鹹切,山巖也。巖,五緘切,岸也。同字分訓巖,專訓岸,𠀤非。嚴巖礹𠀤從𠭖作。
考證:《公羊傳·僖三十二年》餚之嶔巖,文王所避風雨處。
謹照原文三十二年改三十三年。處改也。 [4]  [7] 
《廣韻》五鹹切。《集韻》《正韻》魚鹹切。《韻會》疑鹹切。𠀤音碞。《説文》:山巖也。徐鉉曰:從品,象巖厓連屬形。嵆康《琴賦》:盤紆隱深,崔嵬岑嵒。郭璞《江賦》:碕嶺為之嵒崿。
又邑名。《春秋·哀十三年》:鄭罕達帥師取宋師於嵒。
又通作巖。《書·説命》:説築傅巖之野。《晉書·顧愷之傅》:千巖競秀。注:與嵒同,俗又作巖。
又《集韻》逆及切。音岌。地名。《正字通》:喦與嵒別。別詳口部喦字注。 [8]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字形書法

異體字

異體字 異體字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次濁
五銜切
ŋam
集韻

次濁
魚音切
ŋiem
𧟹

次濁
吾含切
ŋɒm

次濁
魚杴切
ŋiɐm

全濁
魚銜切
ŋɪam
韻略






魚衘切

增韻






魚杴切







魚銜切

中原

陽平
監鹹



全清

iam
中州

平聲
監鹹





移監切

洪武



次濁
魚鹹切
ŋiam



次濁
移廉切
oiem
參考資料: [9]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ŋ
am
先秦
王力系統
ŋ
eam
先秦
董同龢系統
ŋ
am
先秦
周法高系統
ŋ
ram
先秦
李方桂系統
ng
ram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rɑm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am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a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ŋ
a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ŋ
a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ŋ
a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ŋ
a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ng
a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ŋ
am
參考資料: [10-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3-05]
  • 2.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815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3]
  • 4.    十五鹹平聲  .搜韻[引用日期2020-03-05]
  • 5.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4284
  • 6.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248
  • 7.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263
  • 8.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256
  • 9.    「巖」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 10.    「巖」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 11.    「巖」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3-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