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説三要素

鎖定
小説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或通過情節的展開和環境的渲染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小説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中文名
小説三要素
定    義
小説是以刻畫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或通過情節的展開和環境的渲染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
核    心
人物
骨    架
情節
背    景
環境
主要手段
塑造人物形象

小説三要素概述

人物是小説的核心,情節是小説的骨架,環境是小説的背景。 [1]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説中的人物稱為典型人物,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進行描寫。
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故事情節包括序幕, 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小説三要素三要素

小説構成要素指構成小説這種文學形式並顯示其基本特徵的主要因素。在小説理論中,構成小説形象的因素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小説的內容因素,包括小説的素材、題材、主題、人物、環境、情節等;一是小説的形式要素,包括小説的語言、結構、體裁、表現技巧等,在通常情況下,人們又把最能顯示小説獨特性的人物、情節、環境稱為“小説三要素”。 [1]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側面描寫(又叫側面烘托)指以他人言行來反映人物等。
故事情節: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作品主題。
環境描寫: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係等作描寫。

小説三要素典型人物

這個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作出來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小説塑造人物的手段可以是概括介紹,可以是具體的描寫,可以寫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既可以人物的行動對話,也可以適當插入作者的議論;既可以正面起筆,也可以側面烘托。小説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

小説三要素社會環境關係

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小説的環境描寫和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係。在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它揭示了種種複雜的社會關係,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時間、季節、氣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環境描寫對錶達人物的心情、渲染氣氛都有不少的作用。
小説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敍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虛構性”,是小説的本質。“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小説竭力要挖掘的藝術內容,其感覺經驗愈是新鮮、細微、獨特、準確、深刻,就愈是小説化。“虛構性”與“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覺經驗”,是上述要素中最能體現小説性質的東西。

小説三要素來源

小説有哪三要素
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説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
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1.人物 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閲讀技巧。
2.情節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説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 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發展 刻畫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 表現衝突,揭示主題。
結局 深化主題,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敍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兩種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幫、長衫主顧)來往的情景,交代了當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背景,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鋪墊。
發展部分敍寫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刻畫孔乙己的肖像、神態、動作、語言等,揭示其貧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惡勞的思想性格。
高潮部分敍寫孔乙己最後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恥笑的情景,通過側面反映丁舉人的橫行霸道、心橫手辣和正面描寫孔乙己的身殘氣微,表現其悲慘遭遇,從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結局部分以“大約”、“確實”這樣一組意味深長的詞句,不僅為孔乙己的悲慘命運增添了悲劇意味,還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思考。
3.環境 主要理解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作用。
自然環境 描寫自然景觀,渲染氣氛、襯托情感、預示人物命運、揭示社會本質、推動情節發展。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通過描寫秋天悲涼的景象,渲染了淒涼的氣氛,預示着孔乙己即將死亡的悲慘結局。
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結局部分通過描寫兩處對比鮮明海上景象,分別襯托出人物歡快和失落、沮喪的心情。
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極力描寫烈日、狂風暴雨,不僅步步亦趨地推動着情節發展,還表現了拉車人牛馬不如的悲慘命運,更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炎涼。
社會環境 描寫社會狀況,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會本質,鋪墊下文內容。
例:《孔乙己》開端部分通過描寫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來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當時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為下文孔乙己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場作下了鋪墊。 [1] 
小説必須要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可以是反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一篇小説可以塑造一個人物形象,也可以塑造多個的人物形象。
情節是小説的另一個要素。人物的性格必須在相應的活動中表現出來,而這些活動就構成了小説的情節。小説的情節既要吸引人,又要合乎情理,安排情節不能脱離生活。
環境是小説的第三個要素。環境分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環境要和人物的表現、心情、身份和時代相適應。

小説三要素問題解惑

小説人物到底能不能和明星同名
首先,從法律層面來看,中國現行法律保護文學藝術的創作自由,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前提下,小説情節、人物、語言修辭等並未受到特別限制,根據“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就可以做”的原則,創作者對小説中虛擬人物的名字享有充分的自主命名權,而不必受其他外部限制。另外,根據《户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而侵害姓名權的具體表現有三種情況,分別為: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從這一點來看,小説人物如果只是名字和明星相同,虛擬人物沒有隱射、誹謗現實人物,甚至沒有任何關係,那麼單從名字上來説,是可以和明星同名的。
其次,從道德層面來看,創作者應自覺遵守基本的創作道德,即小説創作的基本價值觀是弘揚真善美、抨擊假醜惡,不用小説作工具去醜化現實人物,不用小説去傳播一些低俗、惡俗甚至涉嫌淫穢、暴力、血腥的東西。從這一點上來看,如果小説人物與明星同名,而實際上塑造的人物和現實中的明星本人並無關係,也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從民俗層面來看,中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由於命名規則簡單(一般為單姓+單字名/雙字名),重名現象不可避免,據相關機構調查取證,截止2015年,全國僅叫“張偉”的人就多達299025人,叫“王偉”的也有290619人,甚至連“王秀英”這樣看上去不是很熱門的名字全國都有241189人,由此可見,在中國,重名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現實生活中都無法避免與他人重名,更別説小説中虛擬的人物了。
最後,從創作原理來看,小説人物姓名固然重要,但並未重要到必須給主角取一些冷僻到無人問津的名字以示特別,大多數時候,名字只是一個代號,雖然很多作者在為人物取名時都會刻意避開那些知名度較高的明星名字,避免“撞名”引發誤解,但如果小説人物和現實明星僅名字相同,其他均無任何對應關係,只要讀者和作者接受,也並無不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