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召南·小星

鎖定
《召南·小星》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寫一位下層小吏日夜當差,疲於奔命,而自傷勞苦,自嘆命薄,體現了當時社會環境下的小吏之悲。全詩二章,每章五句,每章的前兩句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後三句主要是言情,但情中也復敍事,詩人將主人公放在暗夜冷星的特定環境下,倍顯淒涼。
作品名稱
召南·小星
作品別名
小星
出    處
《詩經》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周代
作品體裁
四言詩

召南·小星作品原文

召南·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 [1] 

召南·小星註釋譯文

召南·小星詞句註釋

⑴召(shào)南:《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召南指周朝召公統治的南方地域。
⑵嘒(huì):光亮微弱的樣子。
⑶三五:形容星星稀少。一説參三星,昴五星,指參昴。
⑷肅肅:急忙趕路的樣子。宵征:夜間趕路。宵,指下文夙夜,天未亮以前。徵,行。
⑸夙(sù)夜:早晚。公:公事。
⑹寔(shí):“實”的異體字。是,此。或謂即“是”。
⑺維:是也。參(shēn):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昴(mǎo):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柳星。
⑻抱:古“拋”字。錢大昕聲類》:“抱,古拋字。《史記·三代世表》:‘抱之山中,山者養之。’《集解》:‘抱音普茅反’。”衾(qīn):被子。裯(chóu):被單。
⑼猶:若,如,同。 [2]  [3-4]  [5] 

召南·小星白話譯文

小小星辰光朦朧,三個五個閃天東。天還未亮就出徵,從早到晚都為公。彼此命運真不同。
小小星辰光幽幽,原來那是參和柳。天還未亮就出徵,拋撇香衾與暖裯。命不如人莫怨尤。 [5] 

召南·小星創作背景

歷代對《召南·小星》的創作契機及意旨多有爭議。《毛詩序》認為“《小星》,惠及下也。夫人無妬忌之行,惠及賤妾,進御於君,知其命有貴賤,能盡其心矣”。韓詩説與毛異,《韓詩外傳》卷一引“曾子仕於莒”以説詩,謂“家貧親老,不擇官而仕”。《容齋隨筆》以為此詩是“詠使者遠適,夙夜徵行,不敢慢君命”之意。《白帖》引“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入“奉使類”。姚際恆詩經通論》雲:“章俊卿以為‘小臣行役之作’,是也。”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此詩是一位下層小吏日夜當差、疲於奔命而自傷勞苦、自嘆命薄的怨歌。 [4]  [5] 

召南·小星作品鑑賞

召南·小星整體賞析

此詩凡兩章,每章的前兩句主要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後三句主要是言情,但情中也復敍事,所謂情景交融也。全詩寥寥十句,就將主人公星夜趕路,為公事奔忙的情況,描繪得十分生動。
第一章之前兩句雲:“嚖彼小星,三五在東。”徵人奔走,為趕行程,凌晨上道。忽見小星,三五在天,睡眼惺忪,初亦不知其星何名也。言在東者,東字與公、同趁韻,不必定指東方。第二章雲:“嚖彼小星,維參與昴。”徵人睡夢才醒,故初見晨星,不知何名。繼而察以時日,然後知其為參星與柳星。第一章只言小星,三五在東,不言星名;第二章既説小星,又説乃參乃柳,這就是詩分章次的道理。詩雖寫景,而情亦隱見其中。
詩之每章後三句主要言情者,第一章雲:“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夙夜”舊釋“早夜”,“日未出,夜未盡,曰早夜”。夙夜或早夜都不是兩字平列,而是上字形容下字的偏正結構。徵人天不明即行,可見其不暇啓處,忙於王事。《北山》詩云:“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或不知叫號,或慘慘劬勞;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可見同為“王臣”,同為“職司”,工作並不相等,遭遇並不相同。第二章後三句雲:“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改第一章的“夙夜在公”為“抱衾與裯”。又改“同”為“猶”。改“同”為“猶”者換字叶韻。改言“抱衾與裯”者,則由於上章之“夙夜在公”,凌晨上道,棄室家之好,“拋衾與裯”也。“夙夜在公”是“拋衾與裯”之因,“拋衾與裯”是“夙夜在公”之果。文心極細,章序分明。徵人之“不已於行”,較之“息偃在牀”者,是“寔命不猶”。寫役夫之悲,真是詞情並茂。 [4]  [5] 

召南·小星名家點評

南宋·朱熹詩集傳》:“呂氏曰:夫人無妒忌之行,而賤妾安於其命,謂上好仁而下必好義者也。”
清·姚際恆詩經通論》:“山川原隰之間,仰頭見星,東西曆歷可指,所謂戴星而行也。”
清·牛運震詩志》:“三五在東,寫得歷歷如畫。”
近代·陳延桀《詩序解》:“此詩寫徵行夜景,寥落可念,後代詩人莫不宗之矣。” [1]  [2] 
參考資料
  • 1.    朱 熹.詩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8-9
  • 2.    李山 解讀.詩經.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53
  • 3.    周明初等 註釋.詩經.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12
  • 4.    王秀梅 譯註.詩經(上).北京:中華書局,2015:39-40
  • 5.    姜亮夫 等.先秦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