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小兒脱肛

鎖定
病證名。指小兒肛管直腸甚至部分結腸移位下降外脱。《諸病源候論》卷五十:“小兒患肛門脱出,多因利久腸虛冷,兼用躽氣,故肛門脱出。”小兒血氣未充,或因久泄久痢等,以致中氣下陷,不能攝納而致脱肛。治宜內服益氣升提之劑,如補中益氣湯。針灸:取百會、足三里長強承山等穴。
中文名
小兒脱肛
外文名
Children proctoptosis
病因分類
先天因素、後天因素
多發羣體
嬰幼兒

小兒脱肛原因

嬰幼兒的直腸與肛管上下處在一條直線上,其周圍組織比較鬆弛,肌肉比較薄弱(尤其是營養不良或有消化性疾病如肺結核患者),在2歲前後開始坐便盆排便,此時會陰底部所受腹壓要大,大便也硬一些,如有便秘需使勁屏氣,延長坐盆時間,或頻繁腹瀉,或有咳嗽,包莖尿道膀胱結石等增加腹壓的情況,均容易引起脱肛。脱肛初始僅在用勁排便時出現,便後可以自動縮回。後來可能要用手幫助送回去,不大便時(如哭鬧時)也可出現。如長時間不將它送回,可發生水腫、滲血、潰瘍而引起墜脹、疼痛、裏急後重,流膿血粘液。多發生在4歲以內的小兒,但1歲以內的嬰兒很少見到患此病,這個疾病隨着年齡的增長大多可自行痊癒,絕大多數脱肛的患兒可在5歲之前自愈。
1、先天因素:與上兒直腸的解剖特點有關,即小兒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組織結構發育未完善,支持直腸的周圍組織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2、後天因素:為腹腔內的壓力長期處於增高狀態,如用力排便、劇烈咳嗽、嘔吐、頻繁腹瀉;排便習慣不良,坐便盆時間過長等,都可以促使直腸脱重。這種情況不妨打個比喻,袖口看作肛門,如果夾裏與裏子連接不牢,夾裏就容易從袖口脱出,脱肛的發生就是這個道理。

小兒脱肛五大症狀

1、脱出:這是肛門直腸脱垂的主要症狀,初期排便時直腸粘膜脱出,便後自行復位;隨着病情的進展,身體抵抗力逐漸減弱,日久失治,直腸全層或部分乙狀結腸突出,甚至咳嗽、負重、行路、下蹲時也會脱出,而且不易復位,需要用手推回或卧牀休息後,方能復位。 [1] 
2、出血:一般無出血癥狀,偶爾大便乾燥時,擦傷粘膜有滴血,糞便帶血或手紙拭擦時有血,但出血量較少。
3、濕潤:部分病人由於肛門括約肌鬆弛,收縮無力,常有粘液自肛內溢出,以致有濕潤感。或因其脱出,沒有及時復位,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或糜爛,粘液刺激肛周皮膚而導致搔癢。
4、墜脹:由於粘膜下脱,導致直腸或結腸套疊,壓迫肛門部,產生墜脹,有的還覺得怎麼樣股部腰骶部瘓脹。
5、嵌頓:大便時,肛門直腸脱出未能及時復位,時間稍長,局部靜脈迴流受阻,因而產生炎症腫脹,並引發嵌頓。這時,粘膜由紅色逐漸變成暗紅色,甚至發生表淺粘膜糜爛壞死、或脱垂腸段因肛門括約肌收縮而絞窄壞死。病人症狀亦隨之由局部反響進展到全身,發生體温上升,食慾減退,小便障礙,大便於結,疼痛墜脹加劇,坐卧不安,甚者發生腸阻塞症狀。

小兒脱肛治療

簡便療法
1.對營養不良,身體虛弱引起的脱肛要給以充足的營養食物,如雞蛋、蝦蟹、海魚、瘦肉、豆類、米麪、蔬菜、水果等,以增加營養,增強肛周肌肉收縮力,使脱肛好轉。
2.對於便秘、腹瀉或咳嗽引起的脱肛,把這些病治好了,脱肛亦可好轉。
3.小兒脱肛可用手按揉復位,遇有肛門周圍腫痛時,可用熱水坐浴,加速局部血液循環,促使脱肛復原。
4.中藥治療,可用五倍子研成細末,鋪在紙上捲成筒狀,放在便盆內點燃,讓小兒坐上使氣燻入肛門,肛門可自行收回。也可用五倍子煎湯燻洗。最後取白礬末搽在肛門上,可預防脱肛復發。
食療法
發生小兒脱肛後除必須及早治療、加強護理外,對由於體質虛弱而引起脱肛的患兒,必須配合飲食調養,以改善營養不良狀況,增強直腸、肛門組織的韌度、彈性及收縮力。
治療小兒脱肛有哪些方法
如果脱肛繼發於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病,原發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癒。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卧位仰卧位排便,小嬰兒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脱肛可以痊癒。如改變排便方法後脱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卧牀1 ~2周,堅持卧位排便,多可痊癒。
直腸脱出後,家長應及時使其復位,以免脱垂部位充血、水腫給復位帶來困難。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或麻油,然後緩慢地將脱出的套腸納入肛門內,然後清潔肛周皮膚,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於肛門兩側。若脱出時間長,脱出部位充血水腫,復位有困難,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對多次用保守治療仍有復發的脱肛小兒,直腸旁酒精注射療法有效。
(2)中醫治療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卧牀傷氣、大便乾結,均可以出現脱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
(3)注射療法
將藥液注射到直腸黏膜下層,使黏膜與肌層粘連,或將藥液注射到直腸周圍,使直腸周圍組織,經藥液刺激與直腸產生粘連而使直腸固定,不再脱垂而痊癒,如用藥過量或用刺激性過大的藥物,易引起黏膜壞死,也可因注射不當引起感染、膿腫、直腸壁壞死等併發症,故在應用注射療法時應慎重.
(4)手術治療
不能復位的嵌頓性脱肛,或脱出腸段發黑壞死者,可局部熱敷,用抗生素濕敷,插入肛管排氣洗腸,待其自行恢復或脱落.否則須切除脱出部,邊切邊縫,或用電刀切除,出血量均較多,並且術後感染與狹窄的機會很大.肛門括約肌鬆弛或收縮無力者,脱垂部分切除後仍可復發,如脊膜膨出術後形成的脱肛,須作肛門括約肌成形術.或用銀絲箍繞在肛門周圍的皮下組織內,稱肛門周圍箍繞術.對一些嚴重的直腸脱垂患兒,根據其具體情況可考慮行直腸懸吊術,或經骶肛提肌緊縮等手術. [1] 

小兒脱肛治療措施

1. 小孩脱肛的患者首先應該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對於反覆發作但能自動縮回的小孩脱肛病兒,應該改變大便時的體位,避免蹲着大便,讓小孩脱肛患者坐高腳痰盂或將痰盂放在板凳上大便.如能這樣堅持l~2個月,就可以治好脱肛.小孩脱肛怎麼辦?
2. 對於嚴重的小孩脱肛患者,您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小孩脱肛,對於大便後直腸脱出又不能自動縮回的嚴重脱肛病兒,家長可用右手拇指把脱出部位按壓回去,然後用紗布疊起來壓住肛門,再用膠布在臀部固定.這樣卧牀休息1~2個月以後,大部分孩子都能康復,是解決小孩脱肛怎麼辦的常用方法.
3. 如果脱肛與便秘、腹瀉和劇烈的咳嗽有關,就應先把這些病治好.
4. 改變大便的體位:改變其大便的體位,即避免蹲式排便,可由家長抱着排便,或讓其坐高腳痰盂或將痰盂被置在板凳上排便.
5. 手法復位與壓迫部法:排便後直腸脱出而不能自行回納的嚴重脱肛病兒,家長可用大拇指輕輕地,按壓在脱出的直腸然後稍稍用力將其回納,復位後用紗布疊韻成厚勢壓住肛門,用膠布將兩側臀部橫向拉緊粘固、大部分病兒都能康復.

小兒脱肛費用

1、脱肛治療需要多少錢與患者的患病程度有關。通常情況下脱肛如果在早期就能夠得到很好地治療,那麼在治療費用上就會相比晚期少的多。如果脱肛在晚期才得以治療,那麼患者在忍受手術治療的同時,還會增加經濟的負擔。
2、是否存在併發症。如果單一的治療脱肛症狀,費用並不會很高。但是在患有脱肛症狀的同時,又因長期不治而引發出現肛裂、等常見的疾病,那麼多種疾病治療的費用也就會隨之增加很多。
3、治療方法也與費用有着直接的關係。在治療方法中,很多人會選擇藥物來進行治療,因為一般而言藥物治療是無痛苦、無需花費太高費用的方法,但是根據臨牀病例顯示,雖然藥物治療能夠起到緩解的效果,但是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治癒疾病,還是得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傳統手術治療,不僅手術治療痛苦而且治癒後還需住院,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術治療費用。

小兒脱肛危害

小兒脱肛 小兒脱肛
小兒脱肛初期,在排便後腸管從肛門內脱出,隨後會自動縮回。反覆發作後,每次便後都需要用手託回,常有少量黏液從肛門流出,患兒肛門處有明顯的不適感,十分怕解便,常伴有身體乏力、食慾不振、面色萎黃和消瘦。以後每當腹內壓增加時,如哭鬧、咳嗽、用力時就會脱肛。患兒的肛門括約肌鬆弛,只要讓孩子蹲下來就會看到脱肛。
如果脱肛久不能復位,被嵌頓的直腸會充血、腫脹、出血,甚至造成壞死等嚴重後果。
由於不少小兒脱肛有自愈傾向,所以在治療方面應採取保守療法。當直腸脱出後,家長應及時使其復位,以免脱垂部位充血、水腫給復位帶來困難。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或麻油,然後緩慢地將脱出的套腸納入肛門內,然後清潔肛周皮膚,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於肛門兩側。

小兒脱肛預防

1.加強肛門護理和清潔。每次大便後用温水先清洗肛門,並及時將脱出的直腸揉託還納
2.大便時間不能太長,更不要久坐痰盂。
3.加強營養和飲食衞生,防止腹瀉或便秘。
4.鼓勵患兒作提肛鍛鍊。

小兒脱肛復位

小兒脱肛 [2]  一定要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要盲目求治。平時多食新鮮蔬果,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對小兒脱肛的防治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小兒脱肛有自愈的傾向,所以在治療方面應以保守治療為主,大多以糾正造成脱肛原發因素和局部處理結合處理。
直腸脱出後應及時復位,以避免脱垂部充血、水腫等症狀給復位帶來困難。當小兒發生脱肛時,應讓患兒趴在家長的膝上,家長的手指塗上石蠟油或食用香油,然後緩慢地將脱出的直腸納入肛門,使脱垂的直腸復位,然後清潔肛周皮膚,然後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肛門兩側。若脱出時間較長,脱出部位充血水腫,用一般方法不能復位,應馬上帶孩子去醫院就診。脱肛一般經以上治療均能奏效。
局部處理包括糾正便秘,建立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避免蹲位姿勢排便。如便後直腸脱出後不能回縮,可用手指將脱出腸管的部分先輕輕推入肛門內。如復位困難,可先用温鹽水外敷脱出部分,再予以回覆。對脱肛小兒也可用吊帶將紗布墊固定在肛門兩側,以阻止肛門下移。隨着年齡的增長,骶骨彎曲度發育成形,輕度粘膜脱垂的部分患者可獲得治癒。

小兒脱肛飲食禁忌

1、 脱肛飲食忌辣椒、蒜、花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
2、 脱肛飲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如肥肉、多油湯類、糯米飯、餈粑等黏滯難消化食物。
3、 久瀉者忌蜂蜜、葱、蒜、豆類、土豆、蘿蔔、芹菜、韭菜等質粗通便食品。

小兒脱肛吃什麼藥

中醫認為脱肛是由於氣虛下陷,不能收攝,以致肛管直腸向外脱出。患有脱肛的病人平時宜進食滋補性食物,如豬、牛、羊肉、雞、蛋類、黃鱔等。也可以用黨蔘、黃芪、山要、蓮子、大米煮粥經常服食,還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煙酒,對生冷滑膩及寒冷性食物,亦應儘量少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