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寄宿制學校

鎖定
寄宿制學校,分為全封閉型和半封閉型。全封閉型指學生整學期都不離開學校,一切生活統一由學校組織安排,“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式的寄宿制學校就是這類學校的典型代表。而半封閉式寄宿制學校則指學生周內(週一至週五)在學校,週末回家的一類學校。
中文名
寄宿制學校
外文名
boarding schools
定    義
能為在校生提供食宿服務的學校。
起    源
保證西部地區學齡兒童正常入學
根    據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目錄

寄宿制學校起源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佈局分散、教職員工水平參差,教學質量難以提升是不爭的現實。數字顯示,2004年之前,西部地區有一師一校點約9萬個,佔全國校點的80%以上;一些高山、高原、高寒及牧區、半農半牧區和荒漠地區,80%左右的初中生、50%左右的小學生需要寄宿。
教育部門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設的初衷,正是為了“優化農村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寄宿制工程”的實施,對擴大“兩基”攻堅縣義務教育規模,保證西部地區學齡兒童正常入學,並完成義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無論是支持者抑或質疑者,都會承認這樣一個事實: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有效改善了一批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對擴大中西部地區義務教育規模,保證中西部學齡兒童入學並完成義務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

寄宿制學校存在問題

隨着大規模“撤點並校”,國內農村寄宿制學校已成農村學校主體。教育部規劃司2011年的數據顯示,全國農村中小學生總體寄宿率達到26.6%,2011年全國農村初中生總體寄宿率達52.88%,廣西初中寄宿率甚至達88.03%。(《中國教育報》2013年9月26日)從分散辦學到集中辦學,固然改善了學校的硬件設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但也帶來了管理上的諸多問題。著名學者楊東平教授此前撰文指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低齡寄宿影響兒童身心健康,中西部農村的寄宿制學校學生住宿條件較差,等等,特別是,寄宿制學生長期處於缺乏家庭情感呵護及文化生活的封閉校園環境中,在情感、心理和安全等方面出現多種問題。 [1] 
現實也表明,作為一種辦學模式,寄宿制學校的有效運行並非僅僅“蓋房子”那樣簡單。由於配套政策及投入銜接不力,許多農村寄宿制學校常掣肘於人員編制不足、經費匱乏、管理薄弱等現實困難,進而帶來的低齡兒童心理健康、學生厭學輟學的問題。無論對於學校還是家庭,寄宿制都意味着經濟成本的增加,這部分成本該如何消化,如何合理分攤,現實中尚需有效探索。
2001年以來,農村義務教育辦學體制逐步由“三級辦學,(縣鄉)兩級為主”變為“以縣為主”,基層教育管理重心上移意味着管理半徑的擴大,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提高。對於基層教育部門而言,進行教學網點撤併,推廣寄宿制學校,顯然符合方便管理的考量。寄宿制學校是否是普適的萬能靈藥尚存疑問。

寄宿制學校探索

事實上,寄宿制學校並不是緩解原有義務教育困境的途徑。對原有教學網點師資加強培訓、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校車系統措施,以及合理引入社會力量均應納入決策選擇視野。應更加強調“因地制宜”的重要性,鼓勵基層教育部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當地條件的義務教育發展模式。此外,儘快加強現有寄宿制學校的政策配套工作,完善寄宿制學校的師資配備、經費投入體制,保證農村學齡兒童真正因此受益,亦是教育部門刻不容緩的要務。
選擇寄宿制學校的原因
  1. 雙職工無人接送孩子
  2. 鍛鍊孩子自理能力
  3. 躲避大班額
  4. 擇校
  5. 學困生的“救星” [2] 

寄宿制學校分類

從學校的封閉程度劃分,寄宿制學校分為全封閉型和半封閉型。所謂全封閉型指學生整學期都不離開學校,一切生活統一由學校組織安排,目前比較流行的“全封閉軍事化管理”式的寄宿制學校就是這類學校的典型代表。而半封閉式寄宿制學校則指學生周內(週一至週五)在學校,週末回家的一類學校。從學校層次看,寄宿制小學、寄宿制中學(亦可再細分為寄宿制初中和寄宿制高中)都廣泛地存在於我們周圍。從開辦學校的主體可分為公立、私立以及公辦民助等多種形式。按學校所處地域劃分,可分為城市寄宿制學校、農村寄宿制學校和少數民族寄宿制學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