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家長委員會

鎖定
家長委員會是由學校組織家長,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本着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在自願的基礎上,選舉出能代表全體家長意願的在校學生家長組成。家長委員會成員應具有正確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熱心學校教育工作,富有奉獻精神,有一定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善於聽取意見、辦事公道、責任心強,能贏得廣大家長的信賴。 [2]  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嚴禁以家長委員會名義違規收費。 [3] 
中文名
家長委員會
外文名
patriarch committee
別    名
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 [2] 
組織成員
家長代表

家長委員會基本職責

家長委員會應在學校的指導下履行職責。
參與學校管理。對學校工作計劃和重要決策,特別是事關學生和家長切身利益的事項提出意見和建議。對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積極配合。對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監督,幫助學校改進工作。
參與教育工作。發揮家長的專業優勢,為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發揮家長的資源優勢,為學生開展校外活動提供教育資源和志願服務。發揮家長自我教育的優勢,交流宣傳正確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
溝通學校與家庭。向家長通報學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準備採取的重要舉措,聽取並轉達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學校及時反映家長的意願,聽取並轉達學校對家長的希望和要求,促進學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2] 

家長委員會發揮作用

家長委員會要針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重點做好德育、保障學生安全健康、推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與學校共同做好德育工作。要及時與學校溝通學生思想狀況和班集體情況,經常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的表現和對學校、教師的看法,與學校和教師一起肯定和表揚學生的進步,解決和化解學生遇到的困難和煩惱,做好思想工作。經常通過家長了解學生所在班級的情況,及時發現班集體風氣和同學之間關係存在的問題,推動形成積極向上、温暖和諧、互助友愛的班集體。
協助學校開展安全和健康教育。引導家長履行監護人責任,配合學校提高學生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支持學校開展體育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進行監督,與學校共同做好保障學生安全工作,避免發生傷害事故。
支持和推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引導家長積極支持教育部門和學校採取的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各項措施,監督學校的課業負擔情況,及時向學校提出意見和改進的建議,與學校共同推進素質教育。
營造良好的家校關係。把學校準備採取和正在實施的教育教學改革措施,向家長做出入情入理的解釋和説明,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及時向學校反映家長對學校工作的疑問,幫助學校瞭解情況改進工作。多做化解矛盾的工作,把可能出現的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2] 

家長委員會組織宗旨

小學校舉行的家長委員會 小學校舉行的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的宗旨是:堅持家校溝通與合作,讓家長充分參與學校管理,有效體現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知情權、評議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2010年起,山東省教育部門全面推動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建設工作,通過教育廳主導、北京關愛家庭中心承辦、愛心企業資助的三方合作形式,正在着力改變家長委員會普遍存在的空洞、形式主義和變形的問題。但在其他省份,家長委員會流於形式的還比較多,甚至有的變成“收錢會”。

家長委員會發展現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要求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以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綱要》第13章內容為“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其中提出:“適應中國國情和時代要求,建設依法治教、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係。”在該章第41條“完善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中,專門提出“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温家寶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所作的《強國必強教 強國先強教》的講話中指出:“中小學還要建立家長委員會,不斷完善學校科學民主決策和評價機制”。 建立家長委員會,必須從制度建設上打好基礎,並通過改革創新辦實辦好。2009年12月,山東省頒佈實施《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家長委員會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要求全省所有的中小學建立規範的家長委員會;2010年3月,山東省設立家長委員會建設管理研究項目組,省教育廳行政主導、青島出版集團資助、北京關愛家庭中心組織實施,以政府、企業、專業組織三方合作推進,已有一些學校從中得益。
教師節新規 家長委員會送禮也不行
2015年9月8日,長沙市教育局下發《關於加強2015年教師節期間師德師風建設的通知》,就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提出明確要求,明令禁止以家委會名義給老師送禮。

家長委員會建立意義

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完善中小學學校管理制度,推進家長委員會建設是重要一環。其意義如下:
建設家長委員會是完善中小學民主監督制度的需要。中小學校作為以育人為宗旨的公共服務機構,是獨立的社會法人,其健康和諧運行,除了國家權力機關的依法監督、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管理之外,離不開外部力量的社會監督。《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要求 :“完善教育信息公開制度,保障公眾對教育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中小學生家長作為學校教育對象——學生的監護人,自然成為學校教育的利益相關方,有權利瞭解、監督學校的辦學狀況。
建設家長委員會是完善中小學社會參與制度的需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現代學校必然是一個自主開放的教育系統,社會教育資源的有序參與成為現代學校教育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內外的教育實踐證明,中小學家長委員會可以在協調社會資源參與學校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建設中小學家長委員會是不斷完善學校教育環境的需要。國內外大量的教育研究證明,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以及營造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影響巨大。
建設家長委員會,對於建立學校、家庭與社會教育協同機制,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家長也有參與權,除個人對學校教育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外,還可以通過家長委員會這個平台組織起來,行使集體教育參與權,促進學校民主管理、支持教育教學,提升家庭教育水平,這為現代教育史證實。家長委員會作為一個與學校教育機構相對獨立、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教育組織機構,有利於形成家庭、學校教育的合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

家長委員會未來展望

在中國的教育法律中,對於家長委員會沒有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據。如何具體落實這項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時,也離不開熟知家長委員會具體運作的各位專家的指導。
建立了規範的家長委員會制度,學校家長委員會作用就發揮得好,就有和諧的家校關係,《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才能更好地得到落實。
從山東等省市較成熟的家委會來看,家委會的機構設置是:家委會應制定組織章程,根據實際運作需要設立家長代表大會和常務委員會。家委會常務委員會設主任委員1名、副主任委員2名、秘書長1名、常務委員和委員若干名。常務委員和委員人數根據學校規模確定。
家委會的活動包括家委會定期會議。例如 :家長代表大會每學期至少舉行1次會議,聽取學校工作報告,就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聽取委員會工作報告,研究確定委員會各項工作。參加會議的家長代表應達到會員代表總人數的80%。必要時可以召開臨時會議,由家委會主任委員召集。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召集或不召集時,其他家長會委員可以1/3以上聯名召開,由家長委員共同推舉一人臨時組織並負責。
此外,應當包括各種專題活動。例如:在學校領導和班主任的協助下,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組織不少於兩次的家庭教育講座活動,可與家長會合並舉辦,也可單獨組織。
家委會的活動還可以包括家委會參加的其他活動。例如:家委會協助學校每年定期組織家長代表大會、家長會、家長接待日,舉辦家長學校,開展家庭教育諮詢,開辦家庭教育論壇、教育沙龍等活動。
有關專家認為,建立中小學家長委員會過程中,專家的指導舉足輕重。這些指導,即包括從理論上給予家長委員會以正確定位,也包括其具體運作,日常的活動內容及其培訓等等,可謂任重道遠。

家長委員會經驗做法

國外的家長委員會有其特有的獨立性和參與性,在某種程度上既解決了學校對學生管理的大包大攬,又減輕了學校管理的負擔。

家長委員會中國

2019年6月,哈爾濱市教育局提出,全市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幼兒園加快規範家長委員會建設,促進學校、家庭緊密合作,凝聚育人合力,進一步實現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1] 

家長委員會美國

美國的“全國家長教師協會”,會員總數超過500萬人。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它已成為全面維護學生利益的全國性志願者團體。它的使命,除了代表父母行使教育參與權,參與學校管理外,還在家教斡旋、家長教育、健康指導、學校安全、教育資助等方面發揮作用。

家長委員會日本

日本的家委會會員超過1000萬人,推動了義務教育教科書的無償化、學校保健安全法、學校午餐法等教育立法的制定,在日本戰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家委會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家長委員會歐洲

英國、法國等傳統的歐洲國家歷來很重視家長在學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在英國,長期以來,學校中的家長參與不僅被看做是一種權利,而且被各個學校看做是對社會資助者負責任的一種手段。20世紀中葉的英國教育法案(Education Act,1944)中已經為學校規定了建立有家長代表的管理委員會的基本準則。在法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鼓勵並指導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管理,各個學校針對自己學校不同的情況制訂相應的家校合作計劃和制度,對家長進行培訓,培養他們與學校合作、參與學校教育的興趣和意識,使家長和學校之間建立起和諧、發展的合作關係。1998年4月,歐洲蘇格蘭、奧地利比利時、法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七國開展了“關於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項目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目的旨在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