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客家排屋

鎖定
客家排屋是客家民居的樣式之一,它的功能與客家圍屋客家土樓相似,有很強的防禦功能 [1] 
這種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傳統民居建築,被專家命名為排屋樓,為客家人所獨有。
客家排屋的傑出代表就是東莞的大王嶺村油甘埔村黃洞村、大和村 [2] 龍背嶺村 [3]  、新圍場客家排屋 [4-5] 深圳觀瀾版畫村鹽灶古村、南嶺村、甘坑村(甘坑客家小鎮)、上圍藝術村鰲湖藝術村貴湖塘老圍玉田世居大芬油畫村凌道揚故居西埔新居還有惠州淡水老城。它是客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珍貴遺產,是客家民居中精彩的代表之作,是客家精神文化凝固的史詩。
中文名
客家排屋
別    名
客家排屋樓
含    義
客家民居
特    點
碉樓和排屋相結合的建築物
性    質
客家人所獨有
代    表
觀瀾版畫村甘坑客家小鎮鹽灶古村鰲湖藝術村上圍藝術村玉田世居豐田世居大王嶺村黃洞村油甘埔村淡水老城
分    佈
深圳惠州、鳳崗、河源梅州

客家排屋客家排屋特色

客家排屋歷來是客家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近日鳳崗編輯出版了《鳳崗文物與碉樓》一書,對該鎮120座碉樓及排屋等建築進行全面梳理,鳳崗碉樓及排屋再度受到遊客追捧。排屋是客家建築的延伸,從結構上很講究和諧對稱。排屋牆身厚、屋樑高,家家户户並排建屋,左鄰右舍牆瓦相連。排屋前有風水魚塘,中間有空曠的禾坪,四周種植芭蕉,加上雕樑畫棟,詩情畫意,美不勝收。
相對於碉樓的高聳入雲,不可觸攀,排屋更貼近百姓生活,顯得親和自然。
鳳崗現存最大的客家排屋羣位於黃洞田心村,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共有12幢38間,住宅每幢長約30米,深約11米,高9米,面積270平方米,每幢門前巷道長約30米,寬兩米多。這些排屋坐北朝南,巷巷相連,佈局整齊。位於油甘埔江屋村的“非”字形客家古建築羣同樣享有盛名,該建築羣始建於清末民初,保存十分完好,其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其形狀似“非”字形,村屋中央直道寬約2米,排屋分列左右各80間。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在農業文明的基礎上,歷經艱辛的長期遷徙,為適應新的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全面體現了客家人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精神文化面貌。
客家人從北到南,千餘年不斷遷徙,最終才尋到落腳生根之地。他們既要在深山野地開荒生產、建造家園,又要與當地土著鬥爭、磨合,乃至和諧相處。他們經過長期的顛沛流離,最後在山區定居生活,形成了吃苦耐勞、開拓進取、包容開放、團結奮進的客家精神,敬祖睦宗、重教崇文、誦詩放歌的客家文化。
建築是生活和藝術的結晶,是一個民族龢民系的重要標識。那些由客家人建造,用血汗淚水和着泥土沙石夯築起來,雄偉壯麗,傲然挺立,美輪美奐的客家排屋樓,就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的載體,閃耀着燦爛的光芒,有着客家民系獨特的風格。

客家排屋客家排屋特點

客家排屋
以家族為單位
我國從周朝時代起,就已形成“宗法制”社會,以血統來維繫國家、家族。遠至東漢魏晉時期,由於封建莊園經濟的發展,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式生活狀態逐漸形成。
最早的客家人就是從魏晉時期由中原向南遷播,他們基本上都是以一個家族為整體,到了新的落腳地,自然就聚族而居。所以每處排屋,基本上都是一個姓氏,由開基祖一直往下傳。隨着子孫的繁衍,再按規劃加建。江屋的祖先在擇地定居時,就選擇了可以大規模擴建的地方,並有許多鼓勵族人生育、建房的措施,經過近三百年的不斷擴充,擴展到住房160多間、三座碉樓的規模。
突出防禦功能
排屋樓是客家人長期遷徙,與天鬥、與地鬥、與人斗的產物。客家人不僅面臨窮山惡水的自然環境(風雨、猛獸),而且要面對當地兵、匪的欺辱,為了站穩腳跟,必須以血緣關係團結起來,必須聚族而居,必須建造帶防禦性的排屋。所以就有了排屋,一遇事情,一呼百應。到了上世紀初,正是晚清時期,國家內憂外患,兵連禍結,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在海外打拼的鳳崗客家人,心繫故土,把積蓄寄回老家,在排屋旁建起了防禦性能更加堅固的碉樓。江屋的“永升樓”,建於1917—1920年間,由旅居牙買加的江麗堂兄弟出資修建,以祖父的名字命名。
樓佔地面積約四十平米,共九層,高三十多米,巍峨聳立,一時成為鳳崗一帶標誌性建築。牆厚一公尺多,用河沙、韌紅泥加石灰為原料,(有部分家庭富裕的,還加入糯米漿、蛋清等做粘合物),牆身異常堅固。窗小如炮眼,都用花崗岩為框,門為厚重的鐵製,內有大蓄水池,可供百人半月飲用。
抗日戰爭時期,江姓族人就在此躲過日軍的掃蕩。
講究風水朝向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風水學佔有一席之地。自古以來,人們無論是建房或修墓,都想謀得一塊風水寶地。 客家人在選擇建房地址時,以依山傍水、座北朝南為最佳,山以秀麗、逶迤者為吉。前面有平坦的耕地,中間有潺潺的溪流或者池塘,門前有樹木,屋後有山林。從江屋就可以看到,北靠有企牙山、獅嶺,南望梧桐山、梅花尖。這樣的建築,既符合天人合一的儒道理念,也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觀念。
佈局嚴謹功能齊全
客家排屋樓佔地面積一般都在一千平米以上,大的有數千平米,這是為適應宗族人口發展而形成的。其佈局按傳統禮制,以祖祠為中心,祖祠一般在排屋中軸線上堂屋的上堂,其他住房依長幼順序排列。江屋所有排屋如“非”字型排列,非常整齊。與單門獨户的民居不同,排屋是集生產、生活、文化、教育和防禦於一身的。
有加工農產品的風車、礱、碾、磨等;有公共水井、廁所、庫房、禽畜圈;有學堂、書房、議事廳,功能完備,是農業社會自然經濟的縮影。
內涵豐富自然和諧
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
客家排屋十分講究文化氣息,這與客家人知書識禮、重視精神修養的傳統有關。今天我們看到的江屋雖已破敗,但仍可以看到,門楣、窗欞、屋檐、廊柱等位置,有形形色色的繪畫、雕塑、木刻、詩詞楹聯等文學藝術作品,它們玲瓏剔透,生動細膩,歷經如煙歲月,仍傳遞着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所昭示的是客家人的人文素質。其中的碉樓部分,由於出資建造者長期生活在海外,受當地建築風格的影響,不免在客家傳統建築的基礎上,摻入了外來的元素。江屋“永升樓”,整座碉樓的建築精華在樓頂,帶有明顯的歐式建築風格,四面牆呈拱形,四角立有羅馬圓柱,牆體外向有漂亮的圖飾和浮雕,中間部分都有一塊凸出的裝飾物,又巧妙的成為窗户的蓬蓋。這種被建築設計大師龍炳頤戲稱為“下身穿唐裝,上身穿西裝”,中西合璧建築模式,是本地碉樓的一大特色,所展示出的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中形成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與殖民者強行在我國土地上修建的西洋建築不同,它是僑胞們主動吸收西方建築精華,兼容幷蓄的產物。
排屋樓建於明山秀水之間,內部舒適通透,外部與山水樹木相融,特色鮮明,外俊內秀,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中國文化史上的傑作,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結合。

客家排屋比較

客家排屋
客家圍屋與客家排屋的比較
在中國古民居中,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閩西的土圍樓、廣東的客家圍屋,被人稱之為“四大天王”。有着“東方古堡”美譽的客家圍屋,則在南國大地獨領風騷,成為客家人的最具代表性建築。
一個多世紀來,客家圍屋以其科學而合理的工藝,美觀而獨特的佈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而作為客僑之鄉鳳崗,其建築結構則在客家圍屋的基礎上,盡情地演繹着客家文化與華僑文化,拓展兩者的文化內涵,成為其獨樹一幟的客僑文化建築特色。本文擬從文化的角度對客家圍屋與客僑排屋作一粗淺的探討。
客家圍屋與客僑排屋的歷史形成
客家,並非是指某一種民族,他是漢族眾多民系的組成的部落。據史學家羅香林先生研究考證,客家人在歷史上至少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徙。大約 1600 年前,為避戰亂,客家先民一步三回頭,淌着熱淚,戀戀不捨離開了中原故土,開始了艱難而遙遠的南遷之路;晉末的戰亂,為保全家族的香火延續,世代生活在中原的人們南逃避禍;唐代的“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持續的戰火離亂,讓久居中原的人們已經沒有了安土可依,不得不再次南遷;“靖康之難”後的北宋覆滅,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再次陷入災難與恐慌,南遷再次成為眾多中原人的無奈選擇。歷經五次大遷徙,客家人不僅在這塊南蠻之地開地拓荒,繁衍生息,更是將中原先進的文化和先進的生產力,傳播到了南方的山山水水,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元史·地理志》及《嘉應州志·方言》(温仲和著)曾闡述,此時的客家人口已大超過了土著,基本上取得了反客為主的地位。隨着遷徙的繼續,客家本身內部不斷向別的地方蔓延和浸透,致使客家地區不斷擴大和增廣,完成了今天客家人的佈局。客家圍屋就是在這種文化心理投影到現實生活中的一個典型事例。他們過着一種聚族而居的生活,一個大圍屋裏常常住着幾百甚至上千人,他們同姓、同宗,有的還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緣後代。
那麼,對於廣東省著名僑鄉鳳崗來説,她既有客家人的佈局,也有當地土著人的生活場景,形成了新的客家文化。再就是,不甘落伍的客家人,在歷經多次的遷徙生活中,為謀求更好的生活,他們遠涉南洋,在異國他鄉打拼。據鳳崗鎮志載,當地户籍人口只有2萬人的鳳崗,旅居海外的鄉親及港澳同胞就有3萬多人,分佈3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家與華僑,將鳳崗這塊只有8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進行文化交融,形成特色鮮明的客僑文化。
在這種文化大背景下,客僑排屋在繼承和發揚客家圍屋的基礎上而產生,形成了“客家第一珠璣巷,嶺南獨此排屋樓”(黃偉宗語)的格局。
客家圍屋與客僑排屋的建築特性
民系建築設計藝術史是一部由簡單到複雜,由萌動到成熟不同階段循環變異的歷史,而決定這一變異的因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文理念,另一方面則是各項社會要素構成。
那麼,對於遠涉千里的客家人和善於奔波海外創業的客僑人來説,圍屋和排屋也有着產生、成長、成熟、蜕變的過程。客家人在生活的各個地域範圍內的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地取材,根據其生活方式的需求、功能和審美的需求形成獨具特色的設計藝術傳統,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異域文化的特點,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中華民族建築風格的內涵和生命力。
客家人經過歷代的遷徙,在其安樂之所裏不僅在潛意識裏搬用中原建築模式,更是將其極大發展和完善。客家圍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建設的。整個建築結構就像隆起平面是畫一個大圓圈:中間是一條十幾米寬的大灰場,其兩個半圓,一個是屋舍,一是池塘,屋舍後面是竹、樹木包圍,而池塘前面則是菜地,故俗稱圍龍屋。圍龍屋大小不一,小者有一圍,屋前設有大門一、小門二,可住幾十户人家;大者有數圍,屋前設大門一、小門四或六、住百多户或數百户人家。
圍屋則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輔助建築物,像城堡一樣將主體住宅包圍着的建築。屋內佈局“三堂四廊,九井十八廳”,進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風牆隔開;橫向是四排住房和過廳,坐落有致;後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圓形的房屋圍成天井,叫“花頭”,屋內房間數十百間,可以住上幾代數十百户人家。整個圍龍屋多靠山坡而建,前低後高,自成階梯形,最外圍牆築得很高,窗子開得很小,顯得壁壘森嚴。從低處往上看,圍龍屋層層迭迭,有盤龍之狀。它把生活起居,輔助勞作和飼養加工等統一在住宅內部,圍龍屋內部以天井為中心的,外部方整的規則大致不變,在那些村落裏,人們在這個有限的空間生活,雞犬相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意中把整個圍龍屋的氣質塑造得自然隨和,圍起了一屋渴求已久的安全感,圍起了閤家安詳,血脈延續帶來的踏實,但同時也圍起了一腔客居自閉的無奈。
客僑排屋,按儒家尊禮有序的方陣式建築,一般呈一個“非”字形,中間直線巷道都是3-4米寬,最具特色的是排屋都有碉樓相依託,如果説排屋像傳承了圍龍屋的建築,有着“龍”型建築的話,那麼,碉樓就如昂揚的龍頭,正在守護着家園。如油甘埔江屋,坐北朝南,中間直線主巷道3米寬,長約100米,分隔東西兩邊,前後屋有條近2米的小巷分隔,全村屋前後共建了8-9幢房屋,即東邊64間,西邊94間,其中有佔地800平方米的華慶書室。每間佔地面積為4×8米,每户少則2間,多則4-5間,佔地面積相等,共計158間,整個屋村,除3條南北走向直線主巷道,東西走向有15條直線小巷分隔前後屋。在江屋,就有9座碉樓相依託。
再如,官井頭小布排屋,依照輩分次序,以始祖建造的房屋為中心,依次向左右兩邊伸展,後輩村民則按此規則向後依序建房,像一個大大的“非”字,向兩邊排開,坐東向西南,共兩列七排,排與列之間的巷道2米寬,排屋總長和寬都是100米,形似一個正方形,總面積達1萬平方米,每户人家的居室都是三進,整體成“目”字狀,第一進是廚房和衞生間,分列大門兩邊,第二進是大廳,第三進是主人房,上面還有一個小閣樓,主要用於蓄放糧食和農具等物件。排屋整齊劃一,佈局嚴謹,體現了村民和諧共處、平安發展的理念。
深圳觀瀾版畫村 深圳觀瀾版畫村
客家圍屋與客僑排屋的文化內涵
客家是漢族人羣不斷遷徙的產物,他們大多在邊遠山區從事艱苦的開拓性事業。客僑則在客家的基礎上,將華僑文化進行有機地演繹。因此,他們在傳承中原文化、融合着華僑文化,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文化特色。
一是儒家文化傳承的彰顯。我國傳統倫理都是族羣為本位,在這種社會中,一切社會組織都以家庭為中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由此擴展而成,作為族羣生活的具主要特色的客家民系,更注重這一儒家的傳承,在客家圍屋建設中,均以傳統文化教化功能為中心,在圍屋這個大家庭裏,人們的言行舉止都要符合以儒家道家為基本的道德規範,集中地表現在上下尊卑觀念的延續。除居住房間、大小門進出的級別、雕塑的種類,還有的建有所謂的“會議室”進行議事,這個“會議室”應該是這座圍屋的核心,更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載體。
在客僑排屋裏,除了建有祠堂外,也建有書室。如油甘埔江屋在總體規劃時,就規劃建設跨幢的書室,這個書室佔六間面積,除給子孫讀書之用外,還可以為江氏婚慶、禮宴之用。
二是客家人扺御外侮的彰顯。客家圍屋是以防衞性為主要特徵的民居,如何使圍屋易守難攻,是造圍屋者苦心孤詣之外所慮的重點。如厚實堅固的圍屋牆體,大多外包砌磚石,內皮三分之二厚的生土牆砌至頂層樓時,便收分成環形的“內走馬”,以便作戰時防禦用,即保證了易受攻擊部分牆體的堅厚度,又利用了上部不易受攻擊而顯得過厚的牆體,做成了一圈“內走馬”。
前文談到有着石樓俗稱的泰安樓,其一、二層外牆為石牆,三層外牆壁及內牆為磚牆。該樓一至三層四周向內設前走廊,一層走廊的柱子為上木下石,二、三層為木柱,三樓前排中廳設有祭壇,為防外患,三層除前廊外還設有後走廊。一、二層不設窗,三層才開窗,並設有槍眼,整座大樓只有一個大門出入,門板鑲上厚厚的鐵皮,大門頂有蓄水池,供滅火之用。
在客僑排屋上,每一排屋都有幾座相對稱的碉樓。每座碉樓就是堅固的防禦性碉堡,每層樓四面中間均有40×50釐米的採光窗口,窗口兩側有兩個內大外小的橫的或豎的射擊槍眼。樓與排屋之間有條小冷巷相接,冷巷裏設有水池,供飲水和防火之用,樓頂突出部分,有下望的窗口和射擊槍眼,樓頂也可堆放部分石頭,易守難攻。
三是客僑人文藝術的彰顯。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客家圍屋的朝廳堂開設的門,絛環板上均雕刻人物故事或花卉祥獸,風格接近徽雕;天井兩側的廂房,則用六或八扇格扇門,窗户多為各種枴子紋與雕花相結合使用。廳堂內用柱不多,且有木質和石質之分,石質的往往四面題刻對聯,柱子上都有雕飾,且形式多樣。此外,圍內用卵石拼鋪的室外鋪地花樣,以及懸挑的走馬樓也頗有些藝術特色。
客僑排屋全部建築規格化,巷巷相連,四通八達,建築質量一流。瓦面密桁密桷,蓋雙層瓦,屋內用白灰拌紅糠批檔,光滑雅緻,冬暖夏涼,令人心曠神怡,感覺舒適。屋外門額必有四個大字,配有吉祥壁畫及浮雕,這些壁畫或浮雕栩栩如生。
對於碉樓,更是將西方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進行了有機的融合,正所謂上身着西裝下身穿唐裝。如黃洞的觀合樓,每層樓棚、樓梯、扶手都是用進口的鋼筋、水泥、石粒混合澆灌而成,首層設有厚厚的鋼筋的鋼板門,二樓門板上雕有山水花鳥等各種圖案,廳、房兩邊書有“春風正綠樹,山色上紅樓”的對聯。
三樓屏風上有許多風景畫,畫的右聯是“美花交時節”,左聯為“好鳥自迎春”,每層樓都有屏風,七樓外牆上刻有“鷹擊長空”的提花圖案,栩栩如生。油甘埔村的冠英樓,建築設計別具一格,在四、五樓間猛然向南伸出一個陽台,成為其時甚至今天鳳崗“最牛”的建築。
客僑人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他們一方面樂於打拼,將客家人敢於創新的精神發揚光大,另一方面也盼望着有一個安樂之所。我們在黃洞村新圍場的排屋裏不難發現,門楣上還留有“爰得我所”四個鎦金大字,這是引用《詩經》裏的一句話,既可以説明客僑人崇尚中原文化,又可以看到他們在打拼之餘希望安居樂業。創業與守業,遷徙與守護,在這裏互融,相對益彰。
鳳崗油甘埔江屋村對於排屋規劃時就強調要屋外室內都裝飾許多山水、花鳥畫及書法,正門和屋頂都裝飾了浮雕及花紋圖案,集中國古典畫、書法、浮雕於一體,全村像個大型的藝術展覽館。全村坐北朝南,背靠企牙山、獅嶺,南望深圳梧桐山。
早晨,當太陽東昇,霞光萬道,每條小巷都是陽光普照,在左邊坐西向東處還建一幢橫巷,喻“紫氣東來”之意。你看,門檻上的雕刻,牆壁上早已朦朧的繪畫,甚至屋頂的瓦片,都銘記着歷史的絢爛。外門額上書寫的“福緣善慶”、“蘭桂騰芳”,及配有栩栩如生的吉祥壁畫及浮雕,讓我們再一次陶醉當年建設的情景,和對客家生活美好的祈願。
客僑排屋樓內外兼收、縱橫有序,既彰顯了客僑人厚德務實的精神,又顯現出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心態。這種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是世界建築的傑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