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娜·卡列尼娜

(2007年8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安娜·卡列尼娜》是2007年8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俄] 列夫·托爾斯泰。 [1] 
中文名
安娜·卡列尼娜
作    者
[俄] 列夫·托爾斯泰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8月
ISBN
9787532132256 [1] 

安娜·卡列尼娜內容簡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説,創作於 1873—1877年。作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繫的線索構成:一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糾葛;一條是列文和吉娣的愛情生活及列文進行的莊園改革。安娜是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年輕漂亮,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性情冷漠的“官僚機器 ”。一次在車站上,安娜和年輕軍官伏倫斯基邂逅,後者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終安娜墮入情網,毅然拋夫別子和伏倫斯基同居。但對兒子的思念和周圍環境的壓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漸發現伏倫斯基並非一個專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繼失去兒子和精神上最後一根支柱 ——伏倫斯基後,經過一次和伏倫斯基的口角,安娜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在這個虛偽的社會中生活下去,絕望之餘,她選擇了卧軌自殺。小説揭露了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羅斯上流社會的醜惡與虛偽,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處在社會轉型期時所進行的複雜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1] 

安娜·卡列尼娜圖書目錄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附錄:《安娜·卡列尼娜》各章內容概要 [1]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羅斯文學大師。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在世界文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繪了俄羅斯民眾廣闊的生活場景,被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代表作為《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草嬰,原名盛峻峯,著名學者、翻譯家。草嬰先生系統地翻譯了列夫·托爾斯泰全部小説作品,包括三個長篇(《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六十多個中短篇和自傳體小説。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