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長篇小説)

鎖定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説,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脱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説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1] 
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後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2] 
作品名稱
安娜·卡列尼娜
外文名
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
作品別名
安娜·卡列寧娜
作    者
[俄]列夫·托爾斯泰
創作年代
1873-1877年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877年
字    數
607000

安娜·卡列尼娜內容簡介

安娜·卡列尼娜出身貴族,氣質高雅,風度迷人,是彼得堡社交界著名的美人。她16歲時由姑母撮合嫁給了比她大20歲的卡列寧。卡列寧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醉心於功名,孜孜於公務,是一架十足的官僚機器。他生性古板,毫無生活情趣,也不知愛情為何物。年輕、熱情、生氣勃勃的安娜與卡列寧結婚8年多,在死氣沉沉的家庭裏備受壓抑,只有兒子謝遼沙能給她快樂和慰藉。
安娜的哥哥司忒潘住在莫斯科,由於與家庭女教師有曖昧關係,妻子杜麗跟他鬧起了矛盾。安娜為調解兄嫂矛盾,從彼得堡趕到莫斯科。在莫斯科火車站,安娜與“彼得堡的花花公子”渥倫斯基相遇。兩人不自覺地同時注視了對方一眼,在那短促的一瞥中,渥倫斯基已經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她的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弄彎曲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裏,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住她眼睛裏的光輝,但它卻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裏閃爍着。
當時,渥倫斯基正在向杜麗的妹妹基蒂獻殷勤。另一個貴族地主列文也愛着基蒂。基蒂迷戀於渥倫斯基,她拒絕了列文而滿心期待着渥倫斯基的求婚。然而,渥倫斯基一見安娜,便把基蒂拋在腦後了。在舞會上,他不顧期待着與他跳瑪佐卡舞的基蒂,而去邀請安娜對跳,把基蒂撤在一旁,使基蒂蒙受了羞辱,為此大病一場。
安娜意識到自己與渥倫斯基之間所產生的微妙感情,為了避免再與渥倫斯基見面,她提前返回彼得堡。但沒有想到,渥倫斯基竟然與她同車而行。在中途的一個車站上,當她下車去透透空氣時,一眼便看到了渥倫斯基。“她在最近幾天中不止一次地對自己説,就是剛才她還在説,渥倫斯基對於她不過是無數的、到處可以遇見的、永遠是同一模型的青年之一,她決不會讓自己去想他的;但是,現在和他遇見的最初的一剎那,她就被一種喜悦的驕矜的感情所襲擊。”她陷於緊張和矛盾之中。在彼得堡車站,她第一個看到的就是前來接她的丈夫的面孔,一種不愉快的感覺扼住了她的心,好像她期望看到的並不是這樣一個人。渥倫斯基看到卡列寧,同樣產生一種不快之感,正好像一個苦於口渴的人走到了泉水邊上,卻發現一條狗、一隻羊或是一隻豬已在飲着,把水弄髒了的時候所產生的感受一樣。
在彼得堡,安娜經常出入於可以見到渥倫斯基的社交場合。渥倫斯基對安娜更是如影隨形,緊追不捨。安娜得知基蒂患了重病,要渥倫斯基回到基蒂身邊去求得她的寬恕,渥倫斯基卻不顧一切地向安娜傾訴自己的愛情。安娜不許渥倫斯基提到“愛”字,她説:“我所以不喜歡那個字眼就正因為它對於我有太多的意義,遠非你所能瞭解的。”他們之間過分親熱的關係引起了社交界的紛紛議論。卡列寧決定要向妻子説明以下幾點:“第一,説明輿論和禮儀的重要;第二,説明結婚的宗教意義﹔第三,如果必要,暗示我們的兒子可能遭遇的災難;第四,暗示她自己可能遭受的不幸。”然而他的説明絲毫不起作用,安娜默默地認為“遲了,已經遲了”。從此以後,他們夫妻之間表面上一切如舊,但內在的關係完全變了。安娜終於成為了渥倫斯基的情人。
一次盛大的賽馬會,彼得堡所有上流社會的人們都聚集在這裏。安娜和卡列寧也來了。渥倫斯基是參賽的騎手之一,他在中途不慎摔下馬來,安娜不由得大聲驚叫,舉止失常,當眾哭泣。在回家的路上,卡列寧指責安娜舉動有失檢點,安娜絕望地望着丈夫冷冷的面孔説:“我愛他,我是他的情婦,我忍受不了你,我害怕你,我憎惡你……”卡列寧卻要求安娜“嚴格地遵守外表的體面”。他現在唯一關心的事就是,如何才能去掉由於她的墮落而濺在他身上的污泥。他想到了決鬥,但怕自己被打死或打傷,於是放棄了這個念頭,又想到了離婚或分居,但考慮到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得安娜自由地去與渥倫斯基結合,他便怒火中燒。最後他確信只有一個解決的途徑,那就是;繼續和她在一起,把發生的事隱瞞住世人,用一切手段去斷絕他們的私情,而更重要的一一雖然他自己沒有承認這點一去懲罰她。他把這一決定寫信告訴了安娜,安娜決心“不論怎樣,我都要衝破他想用來把我擒住的那面虛偽的蜘蛛網”。
安娜跟渥倫斯基有了孩子。安娜告訴卡列寧她即將分娩,請求丈夫同意和她離婚,並把兒子阿遼沙給她撫養。卡列寧不同意。她生下一個女孩,自己卻患產褥熱幾乎死去。她在病牀上乞求卡列寧的饒恕,並促使卡列寧與渥倫斯基握手言和。卡列寧感受到上帝賜予自己的一種饒恕的幸福,渥倫斯基也為此深受感動。渥倫斯基感到了卡列寧的崇高和自己的卑劣,又感到自己已經永遠失去了安娜,一切都完了,於是用手槍自殺。
安娜病癒後,儘管決心在卡列寧身邊做個好妻子,但是無奈一看見他就發生一種生理的反感,為他對自己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而憎恨他。渥倫斯基自殺未死,傷好後被派往塔什干,臨行前去與安娜告別,他們一見面便又無法分開了。基蒂到國外療養一段時間後,恢復了健康。列文再次向她求婚,得到允許。他們在莫斯科結婚後,便到鄉下去開始了幸福的家庭生活。列文在自己的莊園裏常常親身參加勞動,農民把他叫做“一位樸實的地主老爺”。他面對着農奴制改革後“一切都翻了個身,一切都剛剛開始安排”的現實生活,努力探索新的經營農業的辦法。他提出地主和農民都以同樣的股東的身份參與農業經營,“以利害的調和一致來代替互相仇恨”。但是他的這種新的經營方法不能得到農民的信任。他在農業經營改革方面的失敗,使他婚後一段時間的家庭生活並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樣美滿幸福。他精神困惑,被“人為什麼活着”的問題所苦惱,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從一個農民那兒得到了啓示:人活着不是為了個人的慾望,而是為了,上帝。列文終於獲得了信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安娜和渥倫斯基在歐洲旅行了3個月,厭倦了異國生活,匆匆回到俄國。她渴望見到兒子謝遼沙,但是,卡列寧在莉蒂亞伯爵夫人的慫恿下寫了一封措辭刻毒的信,拒絕了她的要求。她被那封信的惡意所激怒,決定第二天,即謝遼沙生日的那天直接去看他。第二天一大早她便趕到丈夫的家,走進育兒室去看兒子。母親和兒子緊緊擁抱,激動萬分,都止不住哭了起來。卡列寧每天9點鐘要來看兒子,為了避免與他相遇,安娜連給兒子帶的玩具都沒來得及拿出來,便匆匆離開了。但她還是和卡列寧碰了個對面。
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社交界一律對安娜關上了大門。只要她沒有與丈夫離婚,沒有與渥倫斯基正式結婚,她就不可能受到人們的接待。安娜為了向社交界挑戰,穿上她在巴黎定製的漂亮綢袍,去看歌劇。渥倫斯基苦苦勸她不要去,説這“等於向社交界挑戰,那就是説永遠和它決裂”,安娜堅定地説:“我後悔我所做的事嗎?不,不,不!假使一切從頭再來,也還是會一樣的。對我們,對我和你,只有一件事要緊:那就是我們彼此還相愛不相愛。”他對她保證了他的愛情,但是在心裏卻責備了她。果然,安娜在劇院受到了一位貴婦人的侮辱,這使她痛苦不堪。
安娜再次向卡列寧提出離婚,遭到拒絕。她和渥倫斯基遠離社交界,到鄉村裏定居下來。她經常約一幫年輕人來搞各種娛樂。她的想法是“我們得把這裏搞得又熱鬧又有意思,使亞歷克賽(渥倫斯基)不要見異思遷”。然而渥倫斯基卻不能不為自己的將來顧慮。安娜把能夠博得渥倫斯基的愛情和補償他為她所做的犧牲作為自己生活的唯一目的,渥倫斯基很賞識她這一點,但是同時又很厭煩她想用來擒住他的情網。日子愈過下去,他就愈時常渴望着,倒不一定想逃脱,而是想試試這羅網到底妨不妨害他的自由。他們兩個愈是孤獨地過下去,就愈覺得受不了這種生活。他們之間的關係一天天惡化。在她那方面是由於他對她的愛情逐漸衰減,而在他那方面是懊悔為了她的緣故使自己置身於苦惱的境地中。
終於有一天他倆吵了一次架。渥倫斯基出外一整天沒有回家,晚上回家聽説她頭痛也沒有去看她,第二天他又外出。安娜痛苦地想:他一定愛上了別的女人,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我要愛情,可是卻沒有。那麼一切都完結了!她拍電報要渥倫斯基馬上回來,還親自去火車站接他。但是在火車站沒有看到渥倫斯基,她又繼續思索起來:“是的,我苦惱萬分,賦予我理智就是為了使我能夠擺脱,因此我一定要擺脱!如果再也沒有可看的,而且一切看起來都讓人生厭的話,那麼為什麼不把蠟燭熄了呢?……這全是虛偽的,全是謊話,全是欺騙,全是罪惡!”突然間她回憶起自己和渥倫斯基初次相逢那天被火車軋死的那個人,她醒悟到自己該怎麼辦了。她向迎面開來的火車走去,自言自語道:“到那裏去,投到正中間,我要處罰他,擺脱所有的人和我自……”
安娜死後,渥倫斯基痛不欲生。他抱着必死的念頭,參加了“志願兵”,投入了塞爾維亞人土耳其的戰爭。 [3]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的代表作,由兩條看似涇渭分明,其實內在聯繫緊密的線索展開。其中一條線索圍繞安娜的感情展開,講述了安娜與符朗斯基從相識、熱戀到毀滅的過程,以及這一事件在周邊社會關係網中激起的一個個漩渦;另一條線索則主要聚焦於另一位主人公列文,講述了他的生活、故事,以及他在宗教意義上展開的個人思考。
故事涵蓋了聖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及廣袤的俄國鄉村,作者通過安娜追求愛情失敗最後選擇卧軌自殺的悲劇和借列文的視角所展現俄國農村面臨的種種問題,還原了一個完整而逼真的俄國社會全貌。 [13] 

安娜·卡列尼娜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世紀後半期的沙皇俄國,當時正值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整個社會處於由古老、守舊的封建社會向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急劇轉變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在世界資本主義尤其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強力衝擊下,俄國封建農奴制度迅速崩潰,封建貴族地主日趨腐化墮落的思想與新興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發生了激烈的對撞,其政治、經濟制度,思想、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之中,歐洲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啓蒙、人性的自覺不自覺地覺醒,使人們要求人性解放、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擺脱封建思想道德的羈絆;另一方面,反動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對資產階級人文思想仍具強大的阻力。眾所周知,俄國的農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轉變過程,它不像法國大革命是自下而上的徹底革命,其新興的資產階級思想載體不是從平民階層、小生產者階層中產生的,而是由一批把持政權的封建官僚、大貴族地主階層轉變而來的。在轉變過程中所殘留下來的封建傳統、觀念在社會、人們的頭腦中仍然根深蒂固,誠如文中列文所説:“一切都是混亂的,一切都正在建立。” [4] 
個人背景
從19世紀70年代起,俄國鄉村遭到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到民間去”等活動的開展,使托爾斯泰開始了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惶惶不安,懷疑生存的目的和意義,因為自己所處的貴族寄生生活的“可怕地位”,深感苦惱,不知道“該怎麼辦”。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自己為了求得解脱而自殺。此後,他訪問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了農民、獨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這是托爾斯泰複雜的探索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5] 
創作過程
1870年托爾斯泰便打算寫一部出身高等社會的有夫之婦失足的小説,並打算把這個女人寫得可憐而無罪。1872年,離托爾斯泰的農莊五俄裏的地方,一個叫安娜茲科娃的婦女,發現她的情人另有新歡,向自己兒子的家庭女教師求婚,於是一氣之下取了一些換洗衣服到圖拉去,後來又返回村子,投身在貨車車輪下而死。托爾斯泰目睹了這出悲劇,深受觸動。托爾斯泰1873年動筆,1877年完成,小説先後用過《年輕太太》《兩段婚姻》《兩對夫妻》等書名,最後才用了明確而簡單的現名。 [5] 

安娜·卡列尼娜人物介紹

安娜
安娜美麗端莊、高貴典雅、聰慧善良、自然真誠、又富有激情,有着令人無法抗拒的美貌和深刻豐富的精神世界,在思想、感情、才智、品德等方面都遠遠高於當時一般的貴族婦女。
安娜的優秀和不同凡響首先在於她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對個性解放、生命意義、愛情自由的渴求。“我是個人,我要生活,我要愛情!”這是覺醒中的安娜的堅定的呼聲。她愛上渥倫斯基後,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輝而且要把幸福發散給別人的神態”,這是一種自己幸福也希望別人幸福的崇高境界。她對愛情自由的執着追求,體現了貴族婦女對生命意義的尊重,對個性解放的要求,她自我意識的覺醒,反映的是時代的進步,是對束縛女性思想的道德觀念和宗法制度的挑戰。從這個角度看,安娜確實是一個走在時代前列的貴族婦女。
其次安娜的優秀在於她勇敢、頑強的鬥爭精神。她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個性解放思想的貴族婦女,是整個貴族社會的叛逆者,她面對的並不是卡列寧一個人,而是她賴以生存的整個上流社會。她大膽地衝破社會輿論的壓制,公開追求自由的愛情,她用她的高傲和勇敢抵抗着上流社會的誹謗和侮辱,表現出她性格中堅毅、勇敢的精神。安娜的追求不僅是執着的,而且是大膽的,毫無隱瞞的。她是一個勇士,有着頑強的鬥爭精神,敢於義無返顧地與整個上流社會的虛偽抗爭,雖然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這種不同於其他的貴族婦女勇敢的精神卻是令人欽佩,值得充分肯定的。 [6] 
但是,安娜身上還負荷着傳統因襲的重負,她為情出走,追求個性解放,卻又始終掙脱不了貴族社會從法律、宗教、輿論等方面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鎖,時時升騰起犯罪的恐懼,隨着時間的推移,恐懼感、危機感愈演愈烈,讓她痛苦的掙扎於個性解放與傳統道德之間。這種內心矛盾與痛苦説明了她愛的追求的脆弱性,也是導致她精神分裂、走向毀滅的內在原因。
安娜由新生向絕望毀滅的轉化,是她性格發展的必然邏輯,這深刻暴露了安娜性格的巨大缺陷和近代婦女的可怕困境:想追求女性的個人獨立與自由,卻只能依附於男人的愛來實現,而未能解脱歷史因襲的男人則只能將其推向更加慘烈的境況。 [6] 
安娜的覺醒和愛情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只侷限在本能慾望的層面上。她的一見鍾情,帶有濃重的“本能原欲”色彩,而緊接着的,則是這種狂暴本能的宗教壓服。換句話説,安娜性格的矛盾,正是托爾斯泰本人瘋狂的縱慾與激烈的宗教否定之間矛盾的體現,而作者的這種性格分裂和矛盾又是分裂性民族文化在小説中的反映。 [6] 
渥倫斯基
文中的渥倫斯基同樣出身於一個貴族家庭,自小喪父,一方面具有聰明、富有同情心、樂善好施等優點,另一方面也具備愛慕虛榮、尋歡作樂、追求功名等紈絝習氣。他對安娜的愛是真誠的,為了能經常同安娜在一起,甚至拒絕了一項關係到他前程的重要任命;在他感到他們的愛有可能結束時,甚至不惜開槍自殺。然而每個人的觀念都是不同的,當他們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後,安娜甘守寂寞,而渥倫斯基心中空虛貧乏的生活與其不甘寂寞的心理發生了衝突,最後他妥協了,開始關心“自治委員會”“議會選舉”之類的上流社會活動,對安娜的愛也越來越冷淡了。 [4] 
渥倫斯基是帶給安娜生命活力和情感幸福的天使,又是把她推向毀滅深淵的惡魔。他風流倜儻,激情熱烈,激活了安娜的沉睡的愛情,並給了安娜極大的滿足,他與安娜之間的冷淡,並不是因為他愛上別的女人而感情破裂,而有着更深刻的社會內容,即為一個封建貴族社會的叛逆者與一個歸順者之間的不可避免的破裂。 [6] 
卡列寧
卡列寧在文中被塑造成了一名典型的封建官僚形象,在他的叔叔——一位先皇寵臣的撫養下長大,接受的是全套的封建貴族教育,因而“一個心思地追求功名”。長期的封建官場生涯已經腐蝕了他的心靈,使他思想僵化、感情麻木、虛偽庸俗、墨守成規。他的個人觀念與安娜追求愛情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正如文中安娜所言“他們不知道八年以來他如何扼殺我的生命,扼殺我身上的一切活力,他從來沒有想到我是一個需要愛情的活生生的女人”。當安娜爭取婚姻自主時,他也僅僅是出於本能,要求安娜和他達成默契:允許她做渥倫斯基的情人,以換取維持表面的虛偽的夫妻關係。當安娜要求婚姻自主的意願與他“維護神聖家庭”、保留“體面”的觀念發生衝突時,他不惜與狠毒的莉季婭伯爵夫人勾結,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家庭的羈絆、宗教的感化、輿論的譴責、法律的威脅、心靈的摧殘等等,以壓制安娜的合理追求。 [4] 
卡列寧虛偽而冷酷,他最感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貞,而是妻子不肯把這種感情掩飾起來,而使他的名譽、地位受損。他以家庭責任和宗教道德為盾牌,來折磨、威逼安娜,並拒絕同安娜離婚,這不僅僅是對婚姻的背叛者的懲罰,更是封建道德的維護者對叛逆者的懲罰。 [6] 
列文
文中的列文是屬於一種社會基層統治階級,他只是一名小地主,因而他必須從事勞動,而勞動的特性決定了他全部生活的性質。他的生活不僅僅是上流社會那紙醉金迷的“社交生活”,還包括了他在自己莊園裏所從事的富有活力的勞動生活和他因受資產階級思想而產生的勞動改革,因而在他與基蒂相愛、結合之後,他的生活不僅僅是愛,他的整個生活是充實的、幸福的。 [4] 
列文是托爾斯泰式主人公中自傳性特別強的一個人物,他在托爾斯泰的創作中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在他身上藝術地再現了作家世界觀激變前夕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感受,從結構安排來看,列文的幸福家庭與安娜的不幸家庭互為對照,但從思想探索來看,列文婚後卻產生了精神危機,他為貴族階級自甘敗落而憂心忡忡。他研究勞動力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方案,探討人生的目的,但卻毫無出路。 [7]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鑑賞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主題

安娜的選擇體現出人性的迷誤。為了實現狹隘的個人情愛,她不惜拋家離子,做了自我情慾的奴隸。列夫·托爾斯泰通過這篇恢弘鉅著深刻地揭示出安娜悲劇命運的根源,即非完整的感性人格決定了安娜的悲劇命運。儘管她的人生探索以實現精神的自我追求為目的,但其生命力的發揮缺乏理性的配合、支撐與調控,結果使得人生隨情慾而漂流落得悲慘的結局。 [8] 
安娜極力追求感性生命的舒展,努力探求生命原生態的存在方式,熱切呼喚人性的迴歸,這種行為方式和人生理解本無可厚非,但並不意味着要完全拋棄哪怕一丁點理性的束縛。安娜在追求精神自由與實踐人性解放的同時,矯枉過正地陷入了縱慾的感性誤區。她為擺脱社會的枷鎖卻又陷入另一桎梏,她所追求的自由,是一種自私的自由,是一種毫無顧忌的自由,是一種情感佔有慾望的滿足。自由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我行我素、隨心所欲,而是一種理性意義上的積極的生命舒展。如果拋棄理性原則,只認可個人的自由,那麼個人的自由很容易構成對另一個人的自由的侵害,對周遭人羣利益的傷害,導致矛盾與衝突,並最終使個人的自由變得不牢靠、不穩固。個人自由的實現正像經濟學上的帕累託原理所要求的那樣必須受到理性的約束,才能保證整體社會的自由的不降低,即個體自由的增加必須以尊重其他相關個體的自由為前提。只有在理性的指導下,每個人尋求自己的自由才會被社會主體所認可。自由必須與理性相結合來展現與實現,這樣才能構成道德自律的完整概念。相反,缺乏理性的自由至多算是一種經驗的自我,絕非積極意義上的生命舒展。用理性的力量約束自己,實現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建立健全的理想人格,才能達到真正自由的狀態,才是人類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 [8] 
而且,托爾斯泰看到,在俄國隨着城市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發展,人的天然情感被壓抑,主體性逐漸喪失,成為私慾的奴隸。在小説中,卡列寧就是一個在官場傾軋中喪失自我的人,作者通過這個人物表明了自己對理性的反思,對人性異化的深深憂慮。
在小説中,托爾斯泰還通過列文和安娜的生活軌跡塑造了兩個環境,兩種貴族。一是城市,在那裏生活着卡列寧、奧布隆斯基、渥倫斯基式的貴族;二是農村,在那裏生活着列文式的貴族。前者遠離自然,為了私慾慢慢喪失了人的天然情感,在人的“獸性”和“人性”的角逐中,他們為了一己的私慾漸漸拋棄了善性的自我。而後者正是在自然環境中,在真正的勞動中鍛鍊了體魄、淨化了心靈、獲得了真正的快樂。托爾斯泰通過不同貴族對自然的態度表明了自己反對城市文明的觀點。 [9]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安娜的悲劇應該是俄羅斯文化悲劇的顯現。安娜掙扎於情感滿足和宗教壓抑之間,缺乏理性調節的環節,這種心智缺陷顯示出俄羅斯文化的分裂性。俄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維持國家運轉的是長達千年的宗教制度專制制度,科學啓蒙運動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才在俄國緩慢興起,而且往往被統治階級引導到為專制制度服務上去,這就造成了整個民族缺乏真正的理性精神和法制意識,更不用説民主意識。在俄國,受到西方科學民主和理性精神影響的只是極少數知識分子(如普希金別林斯基、屠格涅夫等“啓蒙者”),而大部分知識分子頭腦中固有的都是濃厚的宗教意識(如最能代表俄羅斯文化特色的托爾斯泰、陀思託耶夫斯基等),對於整個俄羅斯人而言,他們看待問題、處理事物的方式,要麼遵從本能慾望,要麼遵從道德信仰,其本能和信仰處於對峙分裂狀態,正如著名的俄羅斯文化專家尼·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中所説:俄羅斯民族性格中存在着深刻的“兩極性”和“矛盾性”,是一個“分裂性”的民族,“這種內在的分裂性將一直持續到俄國革命。”在安娜身上,就體現了俄羅斯文化這種本能與信仰的斷裂性。 [6] 

安娜·卡列尼娜藝術特色

出色的心理描寫是《安娜·卡列尼娜》藝術魅力的精華所在,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整個作品描寫的重要組成部分。託翁喜愛的主人公列文是個精神探索型人物,對社會問題特別是農民問題的探索和對個人幸福、生命意義的探索。他的心理過程是沿着兩條路線發展的:在農事改革上,他經歷了理想的追求到失敗後的悲觀。列文看到農民的貧困,向農民建議合夥經營各種農業,他夢想“以富裕來代替貧窮,以利害的一致來代替互相敵視。總之,在他看來,這將是一場不流血的革命,但是極其偉大的革命,先從我們一個縣的小範圍開始,然後擴展到全省,然後全世界。”但列文這個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首先在他自己的村子就處處碰壁,農民對他的計劃毫無興趣,這使列文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和絕望;在個人生活上,他經歷了愛情上的迷戀、挫折、失望到婚後的快樂、焦慮、猜忌、痛苦,最後在宗教中找到了心靈的寧靜。列文愛上了純潔少女基蒂,因基蒂心有所屬而遭到拒絕,這使列文非常失落,當基蒂被渥倫斯基拋棄後,他們結了婚,基蒂給列文帶來了快樂。但家庭生活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它不能遊離於社會生活之外,如果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孤立的一個家庭是沒有幸福可談的。內省的列文再次陷入焦慮、痛苦之中。他那無法排解的莫名其妙的苦悶、煩膩的情緒和騷動不安的追求,正是風雲變化時代再不想混沌活着的一代人心靈上留下深深印記,最後在“為上帝,為靈魂而活”信條中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10] 
小説對安娜的心理過程的描寫,則側重於展示其情感與心理矛盾的多重性和複雜性:她一方面厭惡丈夫,安娜覺得“沽名釣譽,飛黃騰達——這就是他靈魂裏全部的‘貨色’,‘他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機器’。”另一方面又時有內疚和負罪感產生,安娜畢竟是一個傳統女性,並不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女人,背棄丈夫,拋棄心愛的兒子,這對着有宗教意識的安娜來説是很難心安理得的;一方面憎恨虛偽的上流社會,安娜經過同上流社會形形色色的人物、思想、道德規約撞擊之後,對這個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出一個深刻的認識:“生存競爭和互相仇恨是人與人之間的唯一的關係。”在告別人世的時候,安娜懷着對罪惡世界滿腔仇恨,從心底發出了悲憤的呼喊:“一切都是虛偽,一切都是謊言,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罪惡!……”另一方面她又依戀這種生活條件,安娜畢竟是留裏克皇室的後裔,她的身上不可能不留有貴族階級的烙印,並且,上流社會一直是她生活的環境;一方面不顧一切的追求愛情,安娜喊出“罪不在我,我是個活人,我要愛情”,勇敢地衝出了了無生趣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斷為之感到恐懼不安,安娜的行為觸動的不止是卡列寧這個官僚的個人體面,而是觸犯了整個上流社會的虛偽道德,動搖了統治階級“合法”婚姻的基石,作者把她內心的愛與恨、希望與絕望、信任與猜疑、堅定與軟弱等矛盾和複雜的情感與心理流變詳盡地描述出來。
小説還有許多對人物瞬間心理變化過程的描述,準確、深刻地批露了特定情境中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小説在寫到列文第一次向基蒂求婚時,基蒂在見到列文前後這短暫時間內的心理流程,是多層次的。作者對基蒂內心的把握十分準確,在列文到來之前,基蒂滿心歡喜地等待着,從外表的平靜、從容顯示了內心的鎮靜。當奴役通報説列文到了時,她頓時臉色蒼白,血液湧到了心頭,那內心是驚恐萬狀的,以至於想逃開。 [10] 
其次,小説善於描寫人物的外部特徵來揭示人物內心:一個笑、一個眼神和動作都成為傳達心靈世界的媒介。托爾斯泰認為人的感情的本能和非語言的流露,往往比通常語言表達的感情更為真實,靈魂深處藴蓄着激情的安娜,因其具有被壓抑的生命意識,時不時通過無言的外在形態流露出來,使她富有超羣的風韻。
在《安娜·卡列寧娜》中,托爾斯泰是通過兩條情節線索展開小説的,有人認為這兩條線索缺乏聯繫,這部書是兩部小説的撮合。托爾斯泰本人批評了這種意見,指出這大概是由於“在瀏覽小説時,沒有看出它的內在內容”所致。表面上看,安娜的愛情悲劇和列文的精神探索兩條主線平行獨立的發展,缺乏內在聯繫,但事實上它們是巧妙地聯結在一起的,這也正是《安娜·卡列尼娜》的結構獨特之處,它表現出作者謀篇佈局上的縝密與嚴謹。首先,小説在兩條主線之間穿插了司忒潘和多麗的家庭生活這條主線,它在外部結構上成了兩條主線的拱形結合處。其次,小説運用人物向心對照法溝通了兩條主線間的內在聯繫。男女主人公列文和安娜的對照貫穿了小説的始終,此外,安娜和多麗、列文和渥倫斯基、渥倫斯基和卡列寧等也形成對照,共同表現着小説深刻的主題。 [10] 

安娜·卡列尼娜作品影響

1877年,小説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彷彿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鉅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峯,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瞭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裏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覆閲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
100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熒光屏。 [11] 

安娜·卡列尼娜出版信息

序號
中文譯本
1
1956年,《安娜·卡列尼娜》,周揚、謝素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2
1981年,《安娜·卡列尼娜》,草嬰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3
1988年,《安娜·卡列寧娜》,靳戈譯,陝西人民出版社
4
1989年,《安娜·卡列寧娜》,周揚、謝素台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5
1992年,《安娜·卡列尼娜》,力岡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6
1996年,《安娜·卡列寧娜》,智量譯,譯林出版社
7
1996年,《安娜·卡列尼娜》,裴家勤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8
2002年,《安娜·卡列尼娜》,克冰譯,文化藝術出版社
9
2003年,《安娜·卡列尼娜》,楊楠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10
2003年,《安娜·卡列尼娜》,齊博雅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11
2004年,《安娜·卡列寧娜》,鍾錫華譯,花城出版社
12
2004年,《安娜·卡列寧娜》,葛崇嶽譯,安徽文藝出版社
13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高惠羣、石國生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4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利春蓉譯,湖北人民出版社
15
2006年,《安娜·卡列尼娜》,易俊譯,廣州出版社
16
2014年,《安娜·卡列尼娜》,草嬰譯,譯林出版社

安娜·卡列尼娜作者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年—1910年),俄國小説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
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一個地主的早晨》等。 [12] 
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一直嘗試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早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並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後來多次去往歐洲考察學習社會改革經驗。再幾次文學創作嘗試後開始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創作除了長篇史詩鉅著《戰爭與和平》,隨後又創作了反映俄國社會生活的小説《安娜·卡列尼娜》一舉震驚歐洲成為世界文學的發展過程中的第三座高峯。晚年創作了《復活》同樣是經典作品中的典範。托爾斯泰是公認的俄國文學的泰斗,世界文學史中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至今被人們傳閲並不斷從中汲取新的思想養分。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