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愛軍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教授)

鎖定
中文名
孫愛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心力衰竭發病機制及轉化研究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職    稱
教授、研究員

孫愛軍人物經歷

1996-1999年,蘇州大學,心內科,碩士。
1999-2002年,上海交通大學,心內科,博士。
2002年8月-2005年4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2003年3月-2004年5月,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2005年5月-2011年10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9年5月-至今,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雙聘PI。
2011年10月-至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研究員。
2012年12月-至今,博士生導師;2014年8月-2015年7月,美國德克薩斯醫學中心,醫學院,訪問學者。
2015年5月-至今,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兼職教授。

孫愛軍研究方向

孫愛軍教授長期致力於心力衰竭發病機制及轉化研究,發現心臟鈉通道基因突變通過線粒體功能失調直接損傷心肌;繼之以乙醛脱氫酶2及線粒體代謝為切入點開展臨牀及基礎研究,闡明瞭其通過維護代謝穩態發揮心肌保護、促進血運重建從而延緩心衰進展的新機制,提出了改善能量代謝儲備及代謝微環境提高幹細胞移植療效的新思路,揭示了cheatocin通過干預線粒體代謝有望作為心衰治療的新藥物。研究成果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並完成臨牀轉化。目前,課題組以心肌損傷與修復為主要研究方向,圍繞各種病因導致的心力衰竭,擬通過基礎、 臨牀、流行病學相結合的研究途徑,探討調控心衰發生發展的分子調控網絡及作用機制,並從代謝角度遴選或修飾幹細胞,探尋影響其移植療效的關鍵因素,為心衰防治提供新靶點。

孫愛軍獲獎情況

2015年,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
2012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11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推廣類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2011年,上海市衞計委,上海市衞生系統銀蛇獎;
2010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
2010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2009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二完成人);
2009年,曙光學者,上海市教委;
2009年,上海市科委,啓明星跟蹤計劃;
2008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2006年,上海市科委,啓明星項目;
2006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孫愛軍代表論文

1. Guang Yang(#), Xinyu Weng(#), Yuhao Zhang, Xinjian Zhang, Yuanping Hu,Xin Dai, Peng Liang, Peng Wang, Leilei Ma, Xiaolei Sun, Lei Hou, HuihuiXu, Mingming Fang, Yuehua Li, Thomas Jenuwein, Yong Xu(*), Aijun Sun(*) The histone H3K9 methyltransferase SUV39H links SIRT1 repression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Nature Communations,2017 Mar 31;8:14941.
2. Xiaolei Sun(#), Hong Zhu, Zhen Dong, Xiangwei Liu, Xin Ma, Shasha Han, Fei Lu, Peng Wang, SanliQian, Cong Wang, Cheng Shen, Xiaona Zhao, YunzengZou, JunboGe, Aijun Sun(*) 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deficiency compromises therapeutic effect of ALDH bright cell on peripheral ischemia. Redox Biol. 2017 Oct;13:196-206.
3. Cong Wang(#), Fan Fan(#), Quan Cao(#), Cheng Shen,Hong Zhu, Peng Wang, Xiaona Zhao, Xiaolei Sun, Zhen Dong, Xin Ma, Xiangwei Liu, Shasha Han, Chaoneng Wu, Yunzeng Zou, Kai Hu, Junbo Ge*, Aijun Sun(*),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deficiency aggravates energy metabolism disturbance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diabetic mice,J Mol Med (Berl) ,2016;94(11):1229-1240.
4. Cheng Shen(#),Cong Wang(#),Fan Fan,Zhiyin Yang,Quan Cao,Xiangwei
Liu,Xiaolei Sun,Xiaona Zhao,Peng Wang,Xin Ma,Hong Zhu,Zhen Dong,Yunzeng Zou,Kai Hu, Aijun Sun(*),Junbo Ge,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ALDH2) deficiency exacerbates pressure overload-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by inhibiting Beclin-1 dependent autophagy,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2015,1852(2):310-318.
5. Xiangwei Liu(#),Xiaolei Sun,Hua Liao,Zhen Dong,Jingjing Zhao,Hong Zhu,Peng Wang,Li Shen,Lei Xu,Xin Ma,Cheng Shen,Fan Fan,Cong Wang,Kai Hu,Yunzeng Zou,Junbo Ge,Jun Ren, Aijun Sun(*),Mitochondrial aldehyde dehydrogenase 2 regulates revascularization in chronic ischemia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2015,35(10):2196-2206.

孫愛軍相關報道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孫愛軍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在心肌梗死後凋亡心肌細胞清除降解的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心臟原位巨噬細胞來源的legumain通過促進心肌梗死後凋亡心肌細胞的清除和降解來改善心臟修復“(cardiac resident macrophage-derived legumain improves cardiac repair via promoting clearance and degradation of apoptotic cardiomyocyt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為題,於2022年4月18日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if=30)雜誌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