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

鎖定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英語:William Richard Tolbert Jr.,1913年5月13日——1980年4月12日,又譯:小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陶伯特 [9]  ),利比里亞政治家、第20任利比里亞總統 [1] 
托爾伯特出生於利比里亞蒙特塞拉多州的本森維爾,1934年畢業於利比里亞學院,獲法學博士和神學博士學位,1934年—1943年在財政部供應局任職,1943年—1951年擔任蒙特塞拉多州國會眾議員,1952年—1971年擔任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1965年—1970年擔任世界浸禮宗聯盟主席,1971年接任總統職務,1975年連任總統職務,1979年出任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執行主席,1980年4月12日在塞繆爾·卡尼翁·多伊發動的軍事政變中被殺身亡。 [1] 
托爾伯特執政期間,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經濟上繼續推行“門户開放”政策,重視農村地區發展;對外實行多元化外交政策,保持同非洲國家間的友好關係,與中國、蘇聯、東德、羅馬尼亞和古巴等社會主義國家建交。 [2] 
中文名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
外文名
英語:William Richard Tolbert Jr.
別    名
小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陶伯特
國    籍
利比里亞
民    族
美洲裔利比里亞人
出生日期
1913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
1980年4月12日
畢業院校
利比里亞大學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世界浸禮宗聯盟主席(1965年—1970年)
利比里亞總統(1971年—1980年)
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執行主席(1979年—1980年)
出生地
利比里亞蒙特塞拉多州本森維爾
信    仰
基督教新教浸禮宗、泛非主義、非洲民族主義
政    黨
真輝格黨
學    位
法學博士、神學博士
代表作品
《改變時刻: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的精選演講》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人物生平

1913年5月13日,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以下簡稱:托爾伯特)出生於利比里亞蒙特塞拉多州的本森維爾,美洲裔利比里亞人,早年他曾在本森維爾小學、聖公會克魯梅爾禮堂高級中學就讀,1930年前往利比里亞學院(今利比里亞大學)學習。 [15] 
副總統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和總統威廉·杜伯曼 副總統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和總統威廉·杜伯曼
1934年4月,托爾伯特以最優異的成績從利比里亞學院畢業,獲法學博士和神學博士學位,不久後他加入了真輝格黨,並前往財政部供應局擔任職員。 [1] 
1943年5月4日,托爾伯特以真輝格黨黨員的身份當選為蒙特塞拉多州國會眾議員,正式就職後,歷任眾議院賦税委員會、商業委員會和農業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1]  擔任眾議員期間,托爾伯特積極支持威廉·杜伯曼總統所實行的各項改革政策。 [12] 
1951年5月1日,托爾伯特當選為新一任利比里亞副總統。 [1] 
1952年1月7日,托爾伯特正式就任副總統職務,同時兼任參議院議長職務。 [2] 
1955年5月3日,連任副總統職務。
1959年5月5日,再次連任副總統職務。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
1963年5月7日,第三次連任副總統職務。
1967年5月2日,第四次連任副總統職務。
1971年5月4日,第五次連任副總統職務,同年7月23日,利比里亞總統威廉·瓦坎納拉特·沙德拉奇·杜伯曼因病在英國倫敦逝世,副總統托爾伯特依照憲法規定,於次日在蒙羅維亞宣誓繼任總統職務。 [1] 
1972年1月3日,因當選總統杜伯曼逝世,托爾伯特以當選副總統身份正式就任總統職務,任期4年。
1975年10月7日,在當年舉行的總統選舉中連任總統職務。
1976年1月5日,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的誓言宮內正式宣誓就職,開始新一屆8年總統任期,同年9月29日,托爾伯特出席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舉行的第31屆聯合國大會並發表演講。 [2] 
1979年7月12日,托爾伯特開始出任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執行主席。
1980年4月12日,利比里亞武裝部隊軍士長塞繆爾·卡尼翁·多伊率領16名軍官和士兵發動軍事政變,攻佔了位於蒙羅維亞的總統府執政大廈,托爾伯特總統在這次軍事政變中被殺身亡。托爾伯特死後,其遺體被埋葬在蒙羅維亞的棕櫚林公墓。 [2]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為政舉措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政治方面

  • 新倡議
在政治領域,托爾伯特總統立下了“全體參與”的座右銘,提出了“自主發展”、“自力更生”、“團結時刻”、“更高的制高點”、“向愚昧、疾病和貧窮開戰”、“從草蓆到牀墊”和“集會時間”等主張或口號,強調所有利比里亞人機會平等,他譴責派系主義和部族主義,致力於權力的去中心化,放鬆新聞管制,並建議對憲法、國歌和國旗進行修改。 [9-10] 
托爾伯特任職後,從利比里亞各民族和各黨派中廣泛招募技術專家,以此實施其民粹主義政策,參眾兩院也在托爾伯特執政時期通過決議,將總統任期由4年改為8年。 [3] 
  • 廉政改革
托爾伯特總統執政期間,嚴厲打擊利比里亞國內的腐敗行為,堅決要求各級幹部嚴守法律和紀律,並首先以挪用公款的罪名拿下了兩名秘密警察首腦;他還在首都微服私訪,發現教育部長上班遲到便將其開除。此外,托爾伯特還變賣了前任的總統遊艇,把總統專車從凱迪拉克轎車換成大眾轎車。
托爾伯特的廉政決心雖然有目共睹,也受到了平民階層的一定擁護,但由於下台入獄的都被認為是總統家族的政敵,這些措施在民眾眼中的成色也不免打了折扣。而且,托爾伯特家族在此次改革中未受到絲毫影響,托爾伯特總統的親友依舊身居要職,其家族還壟斷了利比里亞國內的汽車和大米貿易,同樣,廉政改革也沒有削弱利比里亞國內嚴重的“總統崇拜”,蒙羅維亞街道上的標語牌依舊寫着“我們要感謝總統“等字樣。 [9] 
  • 高壓政策
20世紀70年代,利比里亞國內出現了以“非洲正義運動”和“利比里亞人進步聯盟”為首的針對托爾伯特政府的反對派運動,面對如火如荼的反對派運動,托爾伯特政府選擇對反對派實行高壓政策,雖然高壓政策能夠暫時穩定國內局勢,但托爾伯特的政權卻日漸不穩,反對派運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罷工此起彼伏,真輝格黨內部的強硬派也對托爾伯特總統的政策表示不滿,托爾伯特政權明顯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之中。 [3]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9張)
1979年4月14日,首都蒙羅維亞發生了因抗議大米漲價而引發的大型騷亂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事件過後,托爾伯特總統指責反對黨利比里亞人進步聯盟應當為此次暴力事件負責,下令逮捕了進步聯盟主席加布裏埃爾·馬修斯及一些其他反對黨的領導人,同時關閉了利比里亞大學,並在政府內新設立了一個負責國內安全的部門。
6月,托爾伯特對因4月“大米騷亂”而被關押的人實行大赦,並重新開放了利比里亞大學。 [3] 
10月,托爾伯特政府制定了勞工法,規定參與非法罷工的工人將面臨起訴和失業,企業經理要負責報告按照該法應受到的懲罰行為,並不得與僱工達成未經許可的協議。
1980年1月,利比里亞人進步聯盟改組為進步人民黨,3月,進步人民黨在羣眾集會上向托爾伯特政府發難,號召全國舉行總罷工並要求托爾伯特立刻辭去總統職務,托爾伯特政府隨即依照《騷亂法》逮捕了馬修斯等進步人民黨的領導人。 [3]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經濟方面

  • 綜述
在經濟領域,托爾伯特總統繼續推行威廉·杜伯曼執政時期的“門户開放”政策,致力於經濟的重組和多樣化,努力改善國內不同地區、民族間社會經濟結構不平衡的狀況,針對外資項目收益分配不公的現象,政府逐步建立特許經營權協議“再協商”制度,給予外國投資者税收減免等優惠;利比里亞積極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在托爾伯特執政期間,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等機構對利比里亞實行了援助。 [3] 
1972年—1976年,托爾伯特政府在蒙羅維亞的梅蘇拉多河修建連接布什羅德島和普羅維登斯島的“人民大橋”。
1974年,托爾伯特政府頒佈法令,設立利比里亞國民銀行。
1975年2月28日,利比里亞同40多個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區國家一道同歐共體簽署了《洛美協定》,該協定許諾給予“非加太”國家特惠貿易和經濟援助帶來的種種好處,同時歐共體國家在“非加太”國家享有最惠國待遇。
1976年,托爾伯特政府正式實行《1976年—1984年利比里亞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同年,利比里亞政府同費爾斯通公司展開新一輪談判,公司在談判結束後,承諾將遵守利比里亞現行的税收法律。 [4] 
1979年,為應對同年7月在蒙羅維亞召開的第16屆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托爾伯特政府斥資數億美元在蒙羅維亞聖保羅河北岸的布魯爾維爾修建豪華的統一會議中心(非統村)和非洲大酒店。 [9] 
  • 重視工農業
托爾伯特政府非常重視為農村一體化發展而制定的地區自助項目。政府加大對糧食和經濟作物的資助力度;1974年,政府制定了《1972年—1982年人力發展指令性計劃》,1978年,成立農業合作發展銀行。 [3] 
托爾伯特政府積極推動進口替代工業的發展,實行税收和關税刺激政策以促進製造業的發展,建立增加初級商品附加值的工廠,1975年,政府在蒙羅維亞自由港附近建立了自由貿易區。 [3] 
  • 經濟成果
托爾伯特執政期間,將國家的財政收入中的大部分用於發展經濟,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發展上,利比里亞的經濟在這一時期總體保持了正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1970年的3.231億美元增至1977年的6.15億美元,税收從1970年的6650萬美元增至1977年的1.77億美元。1977年,利比里亞的貿易總額達到9.11億美元,1980年,利比里亞的年人均收入達到630美元。 [4] 
1978年4月3日,托爾伯特宴請美國總統吉米·卡特 1978年4月3日,托爾伯特宴請美國總統吉米·卡特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社會方面

  • 社會保障
托爾伯特總統主張建立一個健康運轉的功能型社會,政府着重改善民眾的生活條件,併為此頒佈了一系列政策。
托爾伯特政府對利比里亞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一個金字塔形的醫療服務體系,塔基是農村衞生中心,中間是州一級的醫療中心,塔尖是位於首都蒙羅維亞的約翰·肯尼迪醫療中心(1971年7月成立)。
1971年7月成立的約翰·肯尼迪醫療中心 1971年7月成立的約翰·肯尼迪醫療中心
1972年,托爾伯特政府制定了利比里亞歷史上第一部有關養老、殘疾和死亡的立法律。
  • 文化教育
托爾伯特重視教育,強調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核心, [17]  托爾伯特執政期間,利比里亞政府於1978年在馬里蘭州建立了杜伯曼技術學院,不久後,確立了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製度,成立了教師合格證書協調機構,各師範院校在這一時期開設了在職教師資格培訓,中小學教育質量有所改觀。 [4] 
1979年,托爾伯特政府正式建立了官方通訊社——利比里亞通訊社 [8]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外交方面

  • 綜述
1976年,托爾伯特在第31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 1976年,托爾伯特在第31屆聯合國大會上發表講話
托爾伯特政府實行多元化外交政策,強調同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保持友好關係,認同非洲統一組織不結盟運動的政治傾向,保持同鄰國幾內亞塞拉利昂科特迪瓦之間的友好關係,加強相互間經濟和文化聯繫。其中利比里亞同塞拉利昂兩國的關係的發展尤為顯著,雙邊關係朝着更為健康的方向發展,利塞兩國協商在兩國邊境地帶架橋、修路以及建立關税同盟。 [5] 
  • 地區事務
1972年,利比里亞同科特迪瓦簽署了貿易協定。
1973年10月,托爾伯特總統同塞拉利昂總統西亞卡·史蒂文斯簽訂了《馬洛河聯盟宣言》,該協議旨在促進兩國在經濟自由區內進行經濟合作,同年12月,利比里亞在多哥首都洛美簽署協議,正式加入了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
1975年,利比里亞政府在首都蒙羅維亞主辦了西共體第二屆部長級會議。
1977年,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兩國宣佈實行統一對外關税。
1978年3月18日,托爾伯特等西非六國總統在蒙羅維亞召開和平會議,期間托爾伯特總統促使久存芥蒂的幾內亞、科特迪瓦和塞內加爾間達成了和解。
1979年3月,利比里亞同幾內亞簽署了共同防禦條約,同年7月17日—20日,利比里亞以東道國身份在首都蒙羅維亞的統一會議中心組織召開了第16屆非洲統一組織首腦會議。 [5] 
  • 利比里亞—美國關係
1973年6月5日和1974年11月5日,托爾伯特先後兩次對美國進行了私人訪問,同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等政要舉行了會晤。
1976年4月30日—5月1日,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訪問利比里亞,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接待了到訪的國務卿基辛格, [12]  9月20日—27日,托爾伯特總統偕夫人對美國進行正式的國事訪問,期間他同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總統舉行會晤,並於9月23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
1978年4月3日,美國總統詹姆斯·厄爾·卡特訪問利比里亞,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接見了到訪的卡特總統,並在總統府內舉行工作午餐會來招待卡特總統及隨行官員。
1979年9月25日—10月2日,托爾伯特第三次對美國進行了私人訪問,10月2日,托爾伯特在白宮再次會見了卡特總統。 [5] 
1978年4月3日,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接待到訪的美國總統卡特 1978年4月3日,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接待到訪的美國總統卡特
  • 利比里亞—蘇聯關係
1962年8月,副總統托爾伯特率領利比里亞代表團訪問蘇聯,會見了蘇聯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米高揚
1972年6月,在托爾伯特總統的主持下,利比里亞政府同蘇聯政府簽署了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利蘇兩國建交後,蘇聯向利比里亞提供了大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
  • 利比里亞—以色列關係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非洲統一組織作出決議,要求會員國採取單獨的或集體的政治和經濟手段反對以色列,利比里亞等大多數非洲國家響應了這一號召,導致利比里亞同以色列的關係急轉直下。 [16] 
1973年11月2日,利比里亞斷絕了同以色列的外交關係,理由是以色列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拒不交還埃及被佔領土,利比里亞要維護非洲的統一與團結,以色列政府對此做出的反應是:永遠也不會忘記“在危難時刻被背叛的滋味”,從此,利以兩國關係凍結。 [16] 
  • 利比里亞—中國關係
托爾伯特總統會見華國鋒總理 托爾伯特總統會見華國鋒總理
1977年2月17日,利比里亞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建交後,中利兩國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1978年6月19日—29日,托爾伯特總統率團訪問中國,6月22日下午,托爾伯特在北京會見了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 [6]  訪華期間,中利兩國再次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1979年5月,中國貿易代表團訪問利比里亞,兩國簽訂貿易協定。
  • 利比里亞—其他國家關係
1972年,利比里亞與羅馬尼亞簽署了一項關於在博米山附近的木材加工綜合企業提供經濟援助的協定和其他項目,同年利比里亞還同希臘簽署了貿易協定。 [5] 
托爾伯特會見南非總理沃斯特 托爾伯特會見南非總理沃斯特
1973年7月,托爾伯特總統訪問坦桑尼亞,同坦桑尼亞總統朱利葉斯·坎巴拉吉·尼雷爾舉行會晤。 [5] 
1974年,首批來自阿根廷希臘幾內亞比紹古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朝鮮的大使向托爾伯特總統遞交了國書,同年4月1日,利比里亞同利比亞簽署了一項旨在促進兩國技術和經濟合作的協議。
1975年2月,托爾伯特在蒙羅維亞秘密接待了到訪的南非總理巴爾薩澤·約翰內斯·沃斯特 [11]  同年,利比里亞同捷克斯洛伐克簽署了貿易協定。 [5] 
1976年,利比里亞同墨西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14]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人物榮譽

托爾伯特曾獲得聯邦德國的聯邦十字勳章(星級十字勳章)和英國的不列顛帝國勳章(爵級司令勳章,KBE)等榮譽。 [12]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個人作品

托爾伯特著有《改變時刻: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的精選演講》等著作。 [12]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人物活動

1945年4月12日,托爾伯特作為威廉·杜伯曼總統的個人代表前往美國華盛頓,出席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的就職典禮,後跟隨利比里亞代表團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 [12] 
1953年6月2日,托爾伯特作為利比里亞政府的代表前往英國倫敦,出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禮。 [12] 
1961年1月20日,托爾伯特作為利比里亞政府的代表出席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就職典禮。 [12] 
副總統托爾伯特會見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 副總統托爾伯特會見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個人生活

  • 宗教信仰
托爾伯特是基督教新教浸禮宗的信徒,同時也是一位廣受讚譽的浸禮宗牧師,他在1965年—1970年擔任世界浸禮宗聯盟主席職務,是首個擔任這一職務的非洲人。此外,托爾伯特還是利比里亞共濟會的總導師和費貝塔西格瑪兄弟會的成員。 [2]  [12] 
托爾伯特成為總統後,被利比里亞國內各地的“波羅會”(利比里亞內陸地區民族的秘密會社)尊為最高精神領袖。 [12] 
  • 家族成員
托爾伯特家族是一個龐大的美洲裔利比里亞人家族,是利比里亞國內最大的家族之一,在利比里亞國內擁有大量的土地、農場和牧場;當前,托爾伯特總統的後代主要生活在利比里亞、美國紐約、南卡羅來納州、馬里蘭州和英國等地。 [2] 
人物關係
姓名(生卒年)
備註
祖父
丹尼爾·弗蘭克·托爾伯特(1849年—1889年)
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黑人,1878年4月從美國的查爾斯頓市移民至利比里亞。
父親
老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1869年—1948年)
美國黑人後裔,1878年4月隨父親移居利比里亞,宗教神職人員,曾擔任蒙特塞拉多州國會眾議員
母親
夏洛特·奧古斯塔·托爾伯特
原姓霍夫,其祖先是來自美國弗吉尼亞州的黑人,她所在的霍夫家族是利比里亞大角山州最大的家族之一。
兄長
弗蘭克·伊曼紐爾·托爾伯特(1910年—1980年)
老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的長子,利比里亞政客,曾擔任國會參議員。
弟弟
斯蒂芬·艾倫·托爾伯特(1921年—1975年)
曾擔任利比里亞政府的財政部長,1975年4月29日因飛機失事而遇難。
妻子
維多利亞·安娜·托爾伯特(1916年—1997年)
原名維多利亞·安娜·戴維,是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女兒,1936年同小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結婚,她共為托爾伯特生育了8個子女,在政變後攜家人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州定居。
長子
阿道弗斯·本尼迪克特·托爾伯特
政治人物,曾擔任全國工會主席和利比里亞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在1980年4月的軍事政變中遇害身亡。
兒子
阿爾伯特·托爾伯特
軍事政變不久後被官方宣佈死亡。
兒子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三世
擁有美南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教育碩士學位和佩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蒙特塞拉多州本托爾錫安讚美浸信會牧師,現為利比里亞全國和平大使
女兒
維多利亞·托爾伯特·揚西
1971年11月27日離世
女兒
伊芙琳·托爾伯特·理查德森
1993年在紐約州的韋斯特切斯特縣離世。
女兒
沃基·羅莎琳·托爾伯特·杜伯曼(1938年—)
1961年8月同威廉·杜伯曼總統的長子小威廉·杜伯曼結婚
女兒
克里斯蒂娜·托爾伯特·諾爾曼(1943年—)
教育部副部長,壟斷了全國教科書的銷售。
女兒
威廉明娜·托爾伯特·霍爾德(1945年—)
醫生,曾在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和英國的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學習醫學,目前定居美國,擁有4個子女
侄子
理查德·V·托爾伯特、斯坦利·托爾伯特、弗蘭克·S·托爾伯特等
——
資料來源: [10]  [12] 
  • 人物軼聞
根據威爾頓·桑卡烏洛所著的傳記《利比里亞的托爾伯特》記載,托爾伯特在幼年時就展現出了超常的學習天賦,三四歲的時候就能夠背誦23首聖歌,托爾伯特童年時代過着基督徒式的家庭生活,他的一天從早上5點30的禱告開始,結束於晚上的經文課,托爾伯特像大多數利比里亞兒童一樣,每天用步行的方式去上學。 [12] 
少年時代的托爾伯特吃苦耐勞,經常從事體力勞動,每天一早他都會從小溪裏打水,有時他還會幫助父親,在父親的農場裏幫忙種植咖啡,收割稻穀和棕櫚仁;大學畢業後的托爾伯特並沒有聽從父親的建議去從軍,而是選擇去擔任公務員,這為他以後的政治生涯鋪平了道路。 [12] 
托爾伯特總統是繼史蒂芬·艾倫·本森後第二位能講土著語言的總統。 [17] 
托爾伯特成為總統後,患上了失眠恐懼症,他不在總統府執政大廈內居住,而是每天在工作結束後通勤往返於距離總統府25英里處的住所,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托爾伯特是在總統府內休息時被刺殺的(1980年4月12日)。 [13]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人物評價

  • 正面評價
儘管利比里亞政府面對着通貨膨脹、國際油價飛漲等非常不利的經濟環境,但利比里亞的經濟在托爾伯特總統執政期間仍有着較大發展。(《197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年鑑:利比里亞部分》評 [3] 
托爾伯特無私的為國家服務,他追求的並非自己的利益,而是國家和人民的福祉。(利比里亞前總統威廉·瓦坎納拉特·沙德拉奇·杜伯曼 [12] 
他愛利比里亞,他愛他的家人。(托爾伯特總統之女威廉明娜·托爾伯特·霍爾德評 [10] 
托爾伯特總統應當被列入非洲偉人的行列當中。(尼日利亞前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 [12] 
1968年1月2日,副總統托爾伯特和杜伯曼總統開始新一屆任期 1968年1月2日,副總統托爾伯特和杜伯曼總統開始新一屆任期
  • 負面評價
托爾伯特執政期間未能遏制裙帶關係,無法解決腐敗問題和權貴家族相互攀比的風氣,他也解決不了利比里亞權力和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利比里亞的風俗與文化》評 [9] 
  • 綜合評價
托爾伯特“行事迅捷”,曾多次代表威廉·杜伯曼總統出訪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履新之時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公共服務經驗,儘管那時他的政治敏感度頗受懷疑。(《利比里亞的風俗與文化》評 [9] 
托爾伯特總統在許多方面保持了威廉·杜伯曼總統執政時期政策的連續性,但也有自己的建樹。同時,托爾伯特總統執政時期,利比里亞的社會和經濟也出現了一系列非常棘手的問題。(列國志:利比里亞》評 [3] 

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人物影響

  • 傳記
利比里亞作家威爾頓·桑卡烏洛在1979年曾為托爾伯特總統寫過一部傳記《利比里亞的托爾伯特》。 [1] 
  • 後世紀念
利比里亞大學下屬的本科學院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農林學院是為紀念托爾伯特總統而命名 [8]  ,2011年和2016年發行的兩版100利比里亞元的正面人物頭像為威廉·理查德·托爾伯特總統。 [7] 
2011年版100利比里亞元上的托爾伯特總統 2011年版100利比里亞元上的托爾伯特總統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