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科特迪瓦

鎖定
科特迪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簡稱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科特迪瓦在法語的意思是“象牙海岸”,應該國政府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用音譯名為科特迪瓦。聯合國自1985年12月31日起使用此音譯名。是西非國家,與加納利比里亞幾內亞馬裏布基納法索相鄰。海岸線長約500公里,國土面積322463平方公里,首都亞穆蘇克羅,人口2700萬(2022年) [25]  ,全國有69個民族,分為4大族系:阿肯族系約佔42%,曼迪族系約佔27%,沃爾特族系約佔16%,克魯族系約佔15%。 [1]  [3] 
中世紀時期境內曾建立過一些小王國。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西非南北貿易中心之一。15世紀後半葉,葡萄牙、荷蘭、法國殖民者相繼入侵。1893年淪為法自治殖民地。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7日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翌年4月脱離共同體。
科特迪瓦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合作組織法語國家組織非洲聯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濟貨幣聯盟馬諾河聯盟等組織成員國。2022年科特迪瓦國內生產總值(GDP)651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2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6.5%。 [21] 
中文名
科特迪瓦 [3] 
外文名
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3]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3]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經濟首都阿比讓 [18] 
主要城市
亞穆蘇克羅、阿比讓
國慶日
1960年8月7日 [3] 
國    歌
阿比讓之歌
國家代碼
CIV
官方語言
法語 [3] 
貨    幣
西非法郎 [3] 
時    區
UTC+0
政治體制
總統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總統) [17] 
羅伯特·芒貝·伯格雷(總理) [17] 
人口數量
2938 萬(2022年) [16] 
人口密度
83.0 人/平方公里(2020年) [10] 
主要民族
阿肯族、曼迪族、克魯族、沃爾特族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基督教
國土面積
322463 km² [3] 
水域率
1.4%
GDP總計
651 億美元(2022年) [21] 
人均GDP
2200 美元(2022年) [21] 
國際電話區號
00225
國際域名縮寫
.ci
道路通行
靠右行駛
主要學府
科特迪瓦國立大學

科特迪瓦歷史沿革

中世紀時期,科特迪瓦境內曾建立過一些小王國。
11世紀,塞努弗人在北部建立的宮格城為當時西非南北貿易中心之一。
歐洲船隻大約於15世紀60年代到達科特迪瓦,而對於這個時代之前的科特迪瓦的歷史所知不多。科特迪瓦主要的族羣都是在較晚的時候才移入的:Kru族約於1600年從利比里亞移入,而Senoufo族與Lobi族則是從布基納法索與馬裏向南移入科特迪瓦。
直到18、19世紀後,Akan族以及屬於Akan族的其中的一支的Baoulé族才從加納移入科特迪瓦的東部地區,而Malinké族從幾內亞移入科特迪瓦的西北部地區。
19世紀40年代,法國對此地顯示出了興趣,並且誘使海岸地區的酋長給予法國商人貿易上的壟斷權利。自此之後,法國在當地建立了海軍基地,將他國勢力摒除於外,並且有系統地對內陸地區展開徵服行動。
一直到19世紀90年代,經過了漫長的戰爭,擊退了從岡比亞來的Mandinka族的勢力,才完成了對科特迪瓦的征服行動。
1893年3月10日科特迪瓦正式成為法國的殖民地。而對Baoulé族及其他東部地區的族羣遊擊式的戰事則是一直持續到了1917年。
1946年被劃為法國的海外領地。
1957年成為“半自治共和國”。
1958年12月,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年8月7日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
1961年4月脱離共同體。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曾7次蟬聯,直至1993年12月7日逝世。
1999年12月,前總參謀長羅貝爾·蓋伊發動軍事政變,自任總統和全國救國委員會主席。
2002年9月,科部分軍人發動兵變,引發內戰,政府軍與叛軍形成南北對峙局面。
2007年3月,巴博總統和叛軍領導人、“新生力量”總書記索羅簽署旨在結束內戰的《瓦加杜古協議》,宣佈進入政治過渡期,索羅隨後出任過渡政府總理。
2010年10月和11月,科先後舉行兩輪總統選舉,反對黨“共和人士聯盟”候選人瓦塔拉、人民陣線黨候選人、離任總統巴博進入第二輪。12月初,科獨立選舉委員會宣佈瓦塔拉當選,而憲法委員會則宣佈巴博蟬聯,二人隨後分別宣誓就職並組建各自政府,出現“一國兩主”的選後危機。雙方對立最終升級為全國範圍的武裝衝突。
2011年4月巴博被捕,選後危機宣告結束。 [3] 
2015年10月28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4] 
2017年6月2日,聯合國大會選舉科特迪瓦為2018年和2019年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5] 
2019年4月22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宣佈,亞投行理事會已經批准科特迪瓦為新一批成員。 [2] 

科特迪瓦地理環境

科特迪瓦區域位置

科特迪瓦位於非洲西部幾內亞灣畔,西與利比里亞和幾內亞交界,北與馬裏和布基納法索為鄰,東與加納相連,南瀕幾內亞灣,海岸線長約550公里。全國面積32.2萬平方公里,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600公里,東西寬500多公里。 [11] 

科特迪瓦地形地貌

科特迪瓦地勢由西北略向東南傾斜。沿海地勢低平,多紅樹林沼澤沙洲、潟湖;內陸多為海拔400米以下平原和低高原,西北邊境幾內亞高地和西南邊境寧巴山山地較陡峻。西北部為海拔500~1000米的芒達山和丘裏山地,北部為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東南部為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瀉湖平原。全境最高峯寧巴山(科幾邊境)海拔1752米。

科特迪瓦氣候特徵

科特迪瓦地處赤道附近,全年各地日照均衡,年平均温差和日平均温差都比較小,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温度26~28℃,2—4月氣温最高,平均24~32℃;8月氣温最低,平均22~28℃;月平均温差5℃左右。北緯7°以南為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温25℃,相對濕度大;北緯7°以北為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温略高於南部。全年分為4個季節:4月至7月中旬為大雨季,7月中旬至9月為大旱季,9月至11月為小雨季,12月至次年3月為小旱季。全國年均降水量約為1348毫米。 [11] 

科特迪瓦水系分佈

科特迪瓦境內主要河流有柯摩河、邦達河、沙桑特拉河和加瓦拉河等,都向南流。

科特迪瓦自然資源

科特迪瓦礦物資源豐富,主要礦藏有鑽石、黃金、錳、鎳、鈾、鐵、石油和天然氣等。
目前,科特迪瓦石油儲量約2.2億桶,天然氣儲量1.1萬億立方米,主要分佈在沿海幾內亞灣,整個油氣田面積5.3萬平方公里,80%油氣井深度在2000~3000米。科特迪瓦2020年日均原油產量約為2.9萬桶,天然氣日產590萬立方米。全部天然氣產量用於發電,科特迪瓦因此迫切需要滿足發電、出口、工礦領域的用氣需求。
鐵礦石儲量約27億噸,含鐵量33~46%,主要分佈在西部馬恩山地區(幾內亞寧巴山鐵礦餘脈);鎳礦石儲量約3億噸,主要分佈在西部圖巴和比昂庫馬之間,2020年產量為134.8萬噸;鋁土礦儲量12億噸,主要分佈在中南部圖莫迪、南部迪沃以及Bénéné地區,2020年產量為27.2萬噸;錳儲量3500萬噸,主要分佈在北部薩馬蒂格拉和濱海城市大拉烏附近,2020年產量為131.1萬噸,主要開採主體為印度Shiloh錳礦公司(Shiloh Manganese SA.)和由中國地質礦業總公司與科特迪瓦國家礦業發展公司合資成立的濱海礦業公司;鑽石儲量約1000萬克拉,主要分佈在西部波比和北部托爾蒂亞地區,2020年產量為4012.4克拉;黃金儲量約600噸,2020年全國黃金產量為38.3噸,主要開採主體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商加拿大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加拿大中型黃金生。
科特迪瓦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盛產非洲紅木、檀香木、伊羅科、阿佐貝、馬科雷、弗臘米雷和阿沃迪雷等珍貴樹種。全國有三大森林區。由於大規模採伐、毀林造田、乾旱和森林火災等原因,造成科特迪瓦森林面積鋭減。1960年,科獨立時有森林1500萬公頃。世界銀行數據顯示,科2016年森林面積約為105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7%。許多珍貴樹種已瀕臨絕跡,只能在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裏才能看到。林業在科特迪瓦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木材一直是科特迪瓦主要出口產品,科是非洲第三大木材出口國。2020年,科生產117.2萬立方米原木。
科特迪瓦有550公里海岸線、15萬公頃潟湖和約35萬公頃江河湖泊,漁業資源比較豐富,在沿海水域中有金槍魚、沙丁魚、鰻魚、鰨魚、鰩魚、鯖魚等海魚,在潟湖、江河湖泊中有梭子魚、冬穴魚和鯉魚等淡水魚。其中,金槍魚是科特迪瓦第一大出口水產品,科特迪瓦是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金槍魚出口國,年出口量約為27萬噸,主要出口至歐盟。 [11] 

科特迪瓦行政區劃

科特迪瓦區劃

科特迪瓦行政區劃 科特迪瓦行政區劃
科特迪瓦政府的行政區劃共分為14個行政管轄大區、31個大區和107個。。 [3]  [11] 

科特迪瓦主要城市

經濟首都阿比讓
經濟首都阿比讓(2張)
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人口約25萬。經濟首都阿比讓(Abidjan),人口約551萬。2~4月氣温最高,平均為24~32℃;8月氣温最低,平均為22~28℃。1983年3月12日,科決定將首都遷往亞穆蘇克羅,但至今政府機構和外交使團仍留在阿比讓,2018年成立的參議院位於亞穆蘇克羅。 [3]  [22] 

科特迪瓦國家象徵

科特迪瓦國名

科特迪瓦國名原來的中文譯名叫“象牙海岸”,該國本身的名稱並沒有改,一直都叫Côte d'Ivoire,在其官方語言法語裏,Côte是海岸的意思,而Ivoire是象牙的意思。英語則寫做“Coast of Ivory”.其國名在各種語言中向來都是意譯,因而造成“象牙海岸”一詞的開頭字母在各種語言中都不同。而由於國際機構根據各國名字的首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順序排列,“象牙海岸”在國名排列中的位置也變動不定。在徵得聯合國同意後,從1986年1月1日起,這個國家的名字在各種語言(漢語)中一律改為音譯“科特迪瓦”。 [15] 

科特迪瓦國旗

科特迪瓦國旗採用於1959年,並於1960年8月7日獨立時啓用。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橙、白、綠三色。橙色代表北部的熱帶大草原,也象徵國家的繁榮富強與人民的愛國精神;白色象徵南、北方的和平團結的希望;綠色代表南部地區的原始森林中豐富的自然資源。橙、白、綠三色還分別解釋為:民族愛國精神、和平與純潔、對未來的希望。

科特迪瓦國徽

科特迪瓦國徽 科特迪瓦國徽
科特迪瓦國徽制定於1960年,中心圖案是綠色後面上的一具白色象頭,科特迪瓦原國名“象牙海岸”就來源於此。大象曾是領導人民爭取獨立的象牙海岸民主黨的黨徽標誌。
盾面上的葱翠綠意象徵茂密的熱帶雨林和無邊的大草原。盾徽兩側繪有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油棕樹,上端旭日東昇,預示着科特迪瓦的復興和發展,並將擁有一個陽光般燦爛輝煌的明天。盾徽下端的飾帶上書寫着法文國名“科特迪瓦共和國”。

科特迪瓦國言

團結,紀律,勞動(法語:Union, Discipline, Travail)

科特迪瓦人口

2022年,科特迪瓦人口為2938萬 [16]  。2020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約83人。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科特迪瓦0~14歲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41.72%,15~64歲的人口占比55.41%,65歲以上人口占比2.87%;男女比例分別為50.5%和49.5%。2020年,科特迪瓦勞動力人口約814.8萬。2017年,科特迪瓦大學以上勞動力佔勞動力總數的比重為42.01%。
近年來,來自布基納法索、加納、幾內亞、馬裏和利比里亞等國的外國僑民人口數目增長較快,目前非科特迪瓦籍人口約佔科特迪瓦總人口的24.2%。科特迪瓦人口分佈很不均衡,大部分人口集中在阿比讓、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布瓦凱(Bouaké)、戈霍戈等主要城市,特別是阿比讓地區人口密度最大,約佔科特迪瓦總人口的20%。
世界銀行2019年數據顯示,科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48.76%。北部熱帶草原地區人口密度低,西南部熱帶雨林地區和西部山區人口密度則更低。近幾十年來,隨着經濟發展和區域開發,人口分佈發生了較大變化。在修建一些水庫時,科特迪瓦政府還有計劃地將庫區居民移民到人口稀少的西南部熱帶雨林地區,建設一些新的居民點。 [11] 
科特迪瓦是一個多部族國家,全國有大小部族69個,這些部族保持各自地區特色,以其獨特的外部形象、語言特點、生活習俗、勞動習慣和宗教信仰而互相區別。按照聚居區域、語言文化、生活習俗、宗教信仰和歷史淵源,科特迪瓦的部族大致可分為四大族系:
阿肯族系共有17個部族,佔全國總人口比重42%。包括阿布隆族、阿尼族、巴烏萊族和瀉湖族等部族。主要分佈在科特迪瓦東南部,保存着完整的母系社會制度。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薯芋和香蕉等。
克魯族系共有16個部族,佔全國總人口的15%,主要分佈在科特迪瓦和利比里亞邊境至邦達馬河中下游的熱帶雨林地區。傳統上實行一夫多妻制,按父系續譜、居住和繼承財產。主要從事熱帶農業,沿海居民則以捕魚為生。
曼迪族系共有13個部族,佔全國總人口的27%,分北曼迪族和南曼迪族。北曼迪族主要居住在西北部奧迭內地區以及與幾內亞和馬裏接壤的邊境地區,按等級和年齡組成盟社組織,實行族內婚,盛行一夫多妻,男女均行割禮,依父系血統傳代繼承。南曼迪族主要居住在熱帶雨林北部地區,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部分信奉拜物教。實行一夫多妻制,按父系組織社會。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高粱、玉米、薯類、芝麻、棉花、秋葵等,也飼養牛羊。從南曼迪族的外貌特徵、宗教信仰等分析,許多人類學家認為,南曼迪族人很可能就是科特迪瓦最早的居民。
沃爾特族系共有14個部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6%。主要分佈在與布基納法索接壤的北部地區和與加納交界的東北部地區,主要部族有塞努弗族、庫蘭戈族、洛比族等。
近年來,來自布基納法索、加納、幾內亞、馬裏和利比里亞等國的外國僑民人口數目增長較快,目前約佔人口總數的26%。 [11] 

科特迪瓦政治

科特迪瓦政體

科特迪瓦憲法規定,科特迪瓦實行共和總統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享有最高行政權力,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 [3] 

科特迪瓦憲法

2000年7月全民公決通過科獨立後的第二部憲法。憲法規定,科實行共和總統制,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權分立。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享有最高行政權力,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一次。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 [3] 

科特迪瓦議會

實行兩院制,即國民議會和參議院,是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每屆任期5年。2021年3月科舉行新一屆國民議會選舉,在255個議席中,執政黨統一黨佔137席,反對派共佔91席(其中民主黨63席,人民陣線2席,其它反對黨26席),獨立候選人26席,空缺1席。現任議長為阿達馬·比克多戈(Adama Bictogo)。參議院共有99個席位,其中三分之二通過選舉產生,三分之一由總統任命。本屆參議院2023年10月成立,坎迪婭·卡馬拉當選新一任參議長。

科特迪瓦政黨

1990年4月宣佈實行多黨制,現有150多個合法政黨,主要有:
科特迪瓦主要政黨
政黨名稱
政黨信息
統一黨即“爭取民主與和平烏弗埃主義者聯盟”(Rassemblement des Houphouëtistes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a Paix,RHDP)
執政黨。前身是以共和人士聯盟(Rassemblement des Républicains)為主體的政黨聯盟,以科開國總統烏弗埃·博瓦尼的治國理念為指導思想,目標是重建團結,服務國家建設,促進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實現國家繁榮。2018年7月,統一黨召開成立大會,定名為“爭取民主與和平烏弗埃主義者聯盟”,推舉瓦塔拉為黨主席並負責組建統一黨領導委員會和臨時機構。2019年1月,統一黨召開首屆黨代會,並正式確認瓦塔拉為黨主席。
科特迪瓦民主黨(Parti Démocratique de Côte d'Ivoire)
反對黨。1946年4月30日成立,創始人為科首任總統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是科成立最早的政黨。在阿肯族為主的中東部地區特別是亞穆蘇克羅和布瓦凱市影響較大。口號是和平、自由、務實、開放和對話,主張對內通過“對話”和“和解”,實現民族團結;對外通過“對話”和“和平”,在正義的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該黨曾於科1960年獨立後至1999年底執政。2010年該黨總統候選人貝迪埃與瓦塔拉結成競選聯盟,該黨成員加入了瓦塔拉組成的新政府。2018年9月,民主黨主席貝迪埃宣佈該黨退出執政聯盟和統一黨建設進程,但仍有不少民主黨人士繼續留在政府任職。前主席亨利·科南·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2023年8月去世。2023年12月,前瑞士信貸集團全球首席執行官譚天忠(Tidjane Thiam)當選為新任黨主席。
科特迪瓦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 Ivoirien)
簡稱人陣,主要反對黨。1983年3月在法國成立,骨幹力量為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在克魯族為主的中西部地區及經濟首都阿比讓影響較大。主張平等、自由、公正和多黨民主,奮鬥目標是建立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實行社會主義。1999年12月軍事政變後,參與過渡政府。2000年10月,該黨候選人巴博在大選中獲勝後上台執政。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後,巴博及黨主席恩蓋桑等被關押,部分骨幹流亡加納,原第二副主席、國民議會議長庫利巴利7月宣佈退出人陣並另立新黨。11月,巴博被科政府移交國際刑事法院。人陣抵制了立法選舉。2013年8月,人陣黨主席恩蓋桑獲釋。2019年1月,巴博被國際刑事法院有條件釋放,2021年6月巴博返科。目前人陣主席阿菲·恩蓋桑(Affi N'Guessan)。
其他政黨還有科特迪瓦民主愛國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Patriotique de Côte d’Ivoire)、公民民主聯盟(Union Démocratique et Citoyenne)、社會民主黨(Parti Social Démocrate)等。
參考資料: [25] 

科特迪瓦政府

本屆政府於2023年10月成立。現政府成員包括:總理,政府首腦兼體育與生活環境部長:羅貝爾·伯格雷·芒貝(Robert BEUGRE MANBE);國務部長兼國防部長:泰內·比拉希馬·瓦塔拉(Téné Birahima OUATTARA);國務部長兼農業、農村發展與糧食生產部長:科貝納·誇西·阿朱馬尼(Kobenan Kouassi ADJOUMANI);國務部長兼公職與行政現代化部長:安妮·德西蕾·烏洛託(Anne Désirée OULOTO,女);經濟、計劃與發展部長:尼婭萊·卡巴(Nialé KABA,女);掌璽,司法與人權部長:讓·桑桑·康比萊(Jean Sansan KAMBILE);內政與安全部長:瓦貢多·迪奧曼德(Gal Vagondo DIOMANDE);礦業、石油與能源部長:馬馬杜·桑加福瓦·庫利巴利(Mamadou Sangafowa COULIBALY);經濟與預算部長:阿達馬·庫利巴利(Adama COULIBALY);外交、非洲一體化與海外僑民部長:卡庫·瓦雅·萊昂·阿多姆(Kacou Houaja Léon ADOM);建設、住房與城市化部長:布魯諾·納巴涅·科內(Bruno Nabagné KONE);交通部長:阿馬杜·科內(Amadou KONE);財產、國有資產與公有企業部長:穆薩·薩諾戈(Moussa SANOGO);裝備與道路養護部長:阿梅德·科菲·誇庫(Amedé Koffi KOUAKOU);青年發展、就業安置與公民服務部長,政府副發言人:馬馬杜·杜爾(Mamadou TOURE);健康、公共衞生與全民醫療保險部長:皮埃爾·丹巴(Pierre DIMBA);水利、清潔與衞生部長:布瓦凱·福法納(Bouaké FOFANA);動物與水產資源部長:西迪·蒂耶莫科·杜爾(Sidi Tiémoko TOURÉ);國民教育與掃盲部長:瑪麗亞圖·科內(Mariatou KONE,女);新聞部長,政府發言人:阿馬杜·庫利巴利(Amadou COULIBALY);環境、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轉型部長:雅克·阿薩奧雷科南(Jacques Assahoré KONAN);數字化轉型與數字化部長:易卜拉欣·利勒·科納特(Ibrahim Kalil KONATE);旅遊部長:西安杜·福法納(Siandou FOFANA);貿易與工業部長:蘇萊曼·迪亞拉蘇巴(Souleymane DIARRASSOUBA);高等教育與科研部長:阿達馬·迪亞瓦拉(Adama DIAWARA);水資源與森林部長:洛朗·查巴(Laurent TCHAGBA);就業與社會保障部長:阿達馬·卡馬拉(Adama KAMARA);技術教育、職業培訓與學徒事務部長:科菲·恩蓋桑(KOFFI N’GUESSAN);婦女、家庭與兒童部長:娜塞內巴·杜爾(Nassénéba TOURÉ,女);民族團結、團結與減貧部長:洛博·米絲·貝爾蒙德·多戈(Logboh Myss Belmonde DOGO,女);文化與法語國家事務部長:弗朗索瓦絲·雷馬克(Françoise REMARCK,女);外交、非洲一體化與海外僑民部負責非洲一體化與海外僑民事務部長級代表:沃塔布納·瓦塔拉(Wautabouna OUATTARA);總理、體育與生活環境部長的負責體育與生活環境事務部長級代表:阿杰·西拉·梅奇(Adjé Silas METCH) [24]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6日,科特迪瓦總統府發表聲明説,科總統瓦塔拉已下令解散內閣並於當日生效。聲明説,內閣解散後,阿希將不再擔任總理,瓦塔拉將任命新總理並由其提名成立新內閣。在此之前,阿希及前內閣成員仍將處理國家日常事務。 [19] 

科特迪瓦司法

科司法機構主要包括初審法院、上訴法院、最高法院和特別最高法庭。各級法院設有相應的檢察院或總檢察院。現任最高法院院長尚特爾·納納巴·卡馬拉(Chantal Nanaba CAMARA),2020年5月就任。現任最高法院總檢察長哈達德·蘇珊娜(Haddad Suzanne,女)。 [3] 

科特迪瓦政要

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 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
總統:阿拉薩內·德拉馬內·瓦塔拉:1942年1月1日生於科特迪瓦丁博克羅。信奉伊斯蘭教。曾留學美國,獲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長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西非國家中央銀行工作。1990年11月被博瓦尼總統任命為科首任總理。1999年任“共和人士聯盟”主席。2011年5月正式就任總統。2015年10月,瓦塔拉獲得連任。2020年10月,瓦塔拉再次當選總統。 [3] 
副總統:達尼埃爾·卡布蘭·敦坎:1943年6月30日生,曾留學法國,獲國際商學工程師學位。民主黨政治局委員。曾任職於科政府財經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西非國家中央銀行。1990—1993年瓦塔拉任總理期間,任總理府負責財經事務的部長級代表。1993—1999年擔任科總理。瓦塔拉執政後於2011年6月出任外長。2012年11月起任總理。2017年1月出任科首任副總統。 [3] 
總理:羅伯特·芒貝·伯格雷。2023年10月16日,科特迪瓦總統府發佈聲明稱,總統瓦塔拉於當日簽署了一項法令,任命羅伯特·芒貝·伯格雷為新總理。 [20] 
國民議會議:索羅·基格巴福裏·紀堯姆。1972年生。信奉基督教。曾是科學生運動主要領導人,後赴法留學。1999年科軍事政變後回國領導“法語大學生國際論壇”。2001年創建科愛國運動組織。2002年內戰後,參與創建“新生力量”並被推舉為總書記。2007年3月任過渡政府總理。2010年12月科總統大選後被瓦塔拉任命為總理。2011年6月瓦組成新政府,索羅留任總理,2012年3月8日辭職並於12日當選議長。2017年1月連任議長。 [3] 

科特迪瓦經濟

科特迪瓦綜述

獨立後,實行以“自由資本主義”和“科特迪瓦化”為中心內容的自由經濟體制。20世紀60、70年代經濟發展迅速,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創造了“經濟奇蹟”。進入80年代後,受西方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狀況惡化。90年代中期曾一度復甦。1999年科發生軍事政變後,經濟急劇惡化。2007年內戰結束後,經濟低速回升。2011年4月科大選危機結束後,新政府積極開展恢復重建,大力扶持港口、石油等重點部門,振興咖啡、可可等支柱產業,整頓金融市場,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援和外資,取得一定成效。2012-2015年科經濟年均增長率約為9.2%。瓦塔拉連任總統後,提出經濟結構轉型,制定了2016-2020國家發展規劃,2021年提出2021-2025國家發展規劃(PND)。
2022年科特迪瓦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GDP)
700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250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6.7%
貨幣名稱
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franc de la Communauté financière d’Afrique),簡稱非洲法郎(FCFA)
匯率
1歐元=656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
4.4%
資料來源:2023年第三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25] 
據科特迪瓦經濟和財政部數據,2020年科特迪瓦第一產業(農業、林業和漁業)、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約佔其GDP總量的15.4%、21.1%和47%。投資、出口和消費總額分別佔其GDP總量的22.5%、21.6%和55.9%。 [11] 

科特迪瓦工業

農產品加工業是主要工業部門。其次是棉紡織業、煉油、化工、建材和木材加工工業。1996年新油田開採後,礦產能源業在工業領域所佔比重逐年增加。2015年科石油產量為1073萬桶,同比增加55.6%。科曾是西非電力大國,多餘電力向貝寧、多哥等國出口。受戰亂影響,電力行業一度發展緩慢,2010年甚至從周邊國家進口電力。2012年起發電量逐步增加,目標是到2030年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能源市場國家之一。2022年發電量為11145億瓦時,主要向馬裏、布基納法索和加納等國出口電力,出口量約佔發電量的8%。 [25] 

科特迪瓦農業

農業是科經濟基礎。全國可耕地面積為802萬公頃。農業從業人口占全國勞動力的49%。2022年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8%。主要經濟作物是可可和咖啡,種植面積佔全國可耕地面積的 75%。可可生產和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佔全球供給量的40%,2022年產量240萬噸。咖啡生產居非洲第三位,2022年產量9.5萬噸。可可和咖啡的出口佔出口總額的50%,國內生產總值的約15%。2011年11月以來,科着手改革可可行業,成立了可可咖啡委員會,負責行業的監管、穩定和發展工作。近年來,科腰果產量增加,現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的腰果生產國,佔全球產量的40%,年產量約100萬噸。棉花也是科傳統重要經濟作物,2019年產量達45.8萬噸,總產量居非洲第三。科是世界第五大、非洲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2018年產量為51.4萬噸。糧食不能自給,大米年消費50%需進口。主要作物有玉米、小米、高粱、稻米、木薯、山藥等。2022年科糧食總產量為100萬噸。近年來熱帶水果出口量有所增加,主要有香蕉、菠蘿、木瓜等。
森林資源豐富,木材一直是科主要出口產品。由於過量採伐、農業開發、乾旱和森林火災等原因,森林面積鋭減;1960年有1500萬公頃,1991年僅餘250萬公頃。當前森林面積約20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16%。畜牧業不發達。禽蛋基本自給,88% 的奶製品、56%的肉類依靠進口。漁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4%,就業人口10萬。2014-2021年捕魚量平均增速4.8%,峯值為2018年,總捕魚量約10.5萬噸。 [25] 

科特迪瓦服務業

服務業以商業和運輸業為主。2022年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4.8%。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電信業發展迅速,營業額由2007年的5440億非郎增至2008年度的6820億非郎,其中82%的營業額來源於手機通訊業務。科固定電話用户近年穩定在30萬户左右。2019年手機用户3400萬,手機普及率136%,1400萬人使用移動網絡,1350萬人使用手機支付服務,電信領域創造就業崗位20萬個。全國共鋪設2.5萬千米光纖。截至2010年年底,科共擁有23家信貸機構,其中22家銀行,1家金融機構。儲蓄額增長10%,達27330億非郎,貸款額增長13%,為24680億非郎。 [25] 

科特迪瓦旅遊業

重視發展旅遊業和開發旅遊資源。重要的景點有科莫埃國家公園、塔伊國家公園、寧巴山自然保護區和亞穆蘇克羅和平聖母大教堂。前三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歷史城鎮大巴薩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經濟首都阿比讓毗鄰幾內亞灣,環繞潟湖,風景優美。由於多年戰亂,旅遊業受到嚴重影響,自2011年選後危機平息後,科政府將旅遊業發展作為農業和工業之後的第三大產業,加大了對旅遊業投入。 [25] 

科特迪瓦金融

外匯儲備88.9億美元(2022年)。 (資料來源:2023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25] 
科特迪瓦是西非經濟貨幣聯盟成員國,該聯盟由統一的西非央行制定貨幣政策。主要商業銀行有英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美國花旗銀行(CITY BANK)、科特迪瓦國際工商銀行(BICICI,由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融資)、法國興業銀行科特迪瓦分行(SGBCI)、科特迪瓦銀行公司(SIB)、維爾西斯銀行(VERSUS BANK,由科特迪瓦和摩洛哥合資)以及非洲經濟銀行(ECOBANK)等。
科特迪瓦有自己的政策性銀行——科特迪瓦國家投資銀行(BNI),主要為本國項目提供融資。
科特迪瓦保險行業有21家非壽險公司和10家壽險公司,其中,Saham、Allianz和Sunu是保險業三大巨頭,在非壽險方面市場份額達47.5%。 [11] 

科特迪瓦對外貿易

外貿連年順差,在國民經濟中佔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可可、原油、咖啡、木材、腰果、金槍魚、棕櫚油、棉花、橡膠、黃金等,進口石油製品、機械設備、交通工具、化學制品、建築材料、電器、食品等。
2017年,科主要向以下國家出口:荷蘭11.8%,美國7.8%,法國6.5%,比利時6.4%;主要從以下國家進口:尼日利亞15%,法國13.8%,中國11.7%,美國4.4%。 [21] 
近年進出口情況(單位:百萬美元)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出口額
11918
12629
12500
15320
16614
進口額
9715
9477
9518
12267
16668
貿易順差
2203
3151
2982
3053
54
資料來源:2023年第二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21] 

科特迪瓦外資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組織數據,2020年科特迪瓦吸收外資流量為5.09億美元。截至2020年底,科特迪瓦吸收投資存量為122.37億美元。 [11] 

科特迪瓦外國援助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2013年科獲得的官方發展援助為21億(美元,下同)。主要捐助方為:德國5.1億,美國3.05億,日本2.42億,法國2.39億,西班牙2.34億。2009年3月,科特迪瓦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債窮國”減債計劃決策點,被正式列入減貧促進增長計劃。2012年6月,科達到“重債窮國”減債計劃完成點,獲得減免總計44億美元債務(“重債窮國”減債計劃和“多邊債務”減債計劃合計)。2013年2月,歐盟宣佈將向科提供1.15億歐元(約合756億非郎)的預算援助,支持科政府鞏固和平、減少貧困、實現經濟增長。3月,聯合國與科方簽署聯合國援助發展框架計劃(2013-2015),聯合國將向科提供3.426億美元的援助,用於增加就業、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教育、衞生、防治艾滋病、飲用水安全等。3月,日本政府決定免除2012年6月1日到期的1100億非郎(約合2.2億美元)債務,要求科政府將其用於減貧和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6月,德國政府免除科2521億非郎(約合5.04億美元)債務,其中2389億非郎(約合4.78億美元)立即免除,另131.2億(約合2624萬美元)以轉移支付方式免除,希科政府將轉移支付部分的資金用於市鎮環境保護項目。2014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科期間承諾日將向科提供770萬美元援助。2017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向科提供1.365億美元貸款。據科特迪瓦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科共獲得3.76億歐元國際發展援助。2023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佈向科提供35億美元貸款。

科特迪瓦文化

科特迪瓦語言

科特迪瓦的官方語言是法語。科特迪瓦的69個部族都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通用迪烏拉語,因為迪烏拉人善於經商,頻繁的貿易往來把迪烏拉語傳播到科特迪瓦全國各地的各個部族。 [11] 

科特迪瓦宗教

科特迪瓦42%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34%信奉基督教,16.7%無宗教信仰,其餘信奉原始宗教(拜物教)等。伊斯蘭教集中在北部地區,基督教在南部,拜物教則遍及全國各地。居住在西部林區、中部河谷地帶和北部邊境地區的各部族大部分信奉拜物教。他們篤信萬物皆有其靈,信天地、拜鬼神、祭祖先。科特迪瓦的拜物教和氏族社會合二為一,既是宗教組織又是社會組織。因此,在拜物教傳播地區,族長、酋長、部落首領就是政權、族權和教權三位一體的化身。 [11] 

科特迪瓦節日

科特迪瓦節假日較多,不管伊斯蘭教、基督教還是其他各種名目繁多的節日,一律全國放假。1月1日:元旦;4月20日:復活節;復活節後第七個週日:聖靈降臨節;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29日:耶穌升天節;8月7日:獨立日;8月15日:聖母升天節;11月1日:萬聖節;12月7日:國慶節;12月15日:和平節;12月25日:聖誕節;伊斯蘭教新年;伊斯蘭教歷3月12日:聖紀節(真主生日);伊斯蘭教歷10月1日:開齋節;伊斯蘭教歷12月10日:古爾邦節(宰牲節)。每週六、日為公休日。 [11] 

科特迪瓦風俗

【服飾】在科特迪瓦城市和沿海地區,人們在重要場合一般西裝革履。平時大部分人主要穿傳統民族服裝,男人穿“布布”肥袍,女人無論老幼一律用花布齊兩腋或在腰間一圍,垂及腳踝。這塊做“圍裙”的布叫“帕涅”。科特迪瓦各部族人民都有佩戴飾物的傳統,而且歷史悠久。
【飲食】因居住地區和宗教信仰而有所區別。科特迪瓦自古以來有食用刺激食品的嗜好,喜歡將烤魚、雞、牛肉、蝦等與辣椒同食,而且當地辣椒以香辣著名。科特迪瓦西餐很發達,阿比讓有很多法國餐館,此外也有不少越南、阿拉伯、印度、意大利和德國餐館。中餐館有七八家,頗受歡迎。
【居住】科特迪瓦的經濟首都阿比讓、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等城市居民住房和室內設施都比較現代化。但是在廣大農村,各部族居民仍居住在沿襲了幾個世紀的單調劃一、泥土做牆、結草織葉為頂的傳統茅屋棚户中。
【禮儀】科特迪瓦人素以樸實誠懇、注重禮儀、熱情好客、善交朋友著稱,見面時總是主動熱情打招呼,一般情況下握手相互致意,説一些友好和祝福的話語。科特迪瓦社會歷來有尊老敬老的習俗,把是否尊老敬老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講禮貌的基本道德標準。遇見年長來客時彬彬有禮,問候時多稱“爸爸”或者“媽媽”,冒犯長者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科特迪瓦非常講究稱謂,對男士一般稱“先生”,對已婚或者戴着結婚戒指的女士稱“夫人”,對未婚女子統稱“小姐”,對那些婚姻狀況不明的女人稱“女士”。在科特迪瓦同朋友約會必須事先聯繫,確定時間地點並準時赴約。應邀到朋友家中做客,主人都會在家中或者門外恭候。進入主人家時,如見客廳裏鋪有地毯,最好一進門就脱鞋。如果是赴宴,一般都帶些禮品。科特迪瓦人常用咖啡、茶水、果汁等飲料招待客人。宴會上,穆斯林家庭一般用礦泉水等飲料招待客人,而非穆斯林家庭則多用啤酒、威士忌等酒類。科特迪瓦人一般不勸酒,但敬酒的方法比較特殊,主人首次為客人斟酒後,客人需自斟自飲。在科特迪瓦,人們交談時,一般都注意聆聽對方的言談,不打斷對方正在談論的話題,不貿然評論對方的談話內容,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地提出來。人們在交談中經常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但是對於初次見面的官員或者長輩,一般慎用幽默風趣的方式,否則會讓對方感到唐突,或者認為你在耍小聰明、不實在。另外,科特迪瓦人交談中一般不談論對方的工資、年齡、家庭情況以及男女之間的特殊關係。 [11] 

科特迪瓦軍事

科特迪瓦國防

全國武裝力量 全國武裝力量
全國武裝力量創建於1960年7月27日,由武裝部隊、憲兵和共和國衞隊組成。國防委員會為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總統兼任武裝力量總司令,國防部長具體負責武裝力量的管理。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6個月。武器裝備主要由法國提供。2011年3月,瓦塔拉宣佈組成“科特迪瓦共和力量”(Forces républicaines de Côte-d'Ivoire),以原北方叛軍“新生力量”為主,並吸收了支持瓦的其他武裝力量。“共和力量”隨即向支持巴博的政府軍發動攻勢,並迅速控制全國。6月新政府成立後着手進行軍隊整合工作。現任總參謀長拉西納·杜姆比亞中將(Lassina DOUMBIA),2019年1月任職。泰內·比拉伊馬·瓦塔拉(Téné Birahima OUATTARA)任國防部長。

科特迪瓦軍力

科特迪瓦全國設4個大軍區。2009年,武裝部隊共8400人:其中陸軍6800人,裝備有輕型坦克5輛、裝甲車21輛,火炮10餘門、火箭筒300餘枚、高射炮19門;海軍900人,配備有巡邏艇10艘,輕型艦隻4艘,水陸兩用飛機1架;空軍700人,配備有各種作戰飛機19架、直升機8架。憲兵4400人。共和國衞隊1100人,由總統直接指揮。民兵1500人。另有預備役人員12000人。武器裝備主要由法國提供。 [6] 

科特迪瓦交通

科特迪瓦海運

科特迪瓦有阿比讓和聖佩德羅兩個港口。阿比讓港是非洲第二大港、西非第一大港,位於科特迪瓦工業活動最集中的地區之一,承擔着科特迪瓦90%以上的進出口任務,2020年貨物吞吐量達2535萬噸。
聖佩德羅港為世界第一大可可出口港,2020年貨物吞吐量為476萬噸。 [11] 

科特迪瓦鐵路

科特迪瓦只有1條鐵路,從阿比讓到布基納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其科特迪瓦境內全長660公里。負責鐵路運營的公司SITARAIL是法國波洛萊集團下屬子公司。該鐵路主要從事貨運,客運份額較少。2020年,其貨運量為98萬噸。由於年久失修,該鐵路目前貨運速度僅為50千米/小時,客運速度為40千米/小時。
科特迪瓦目前沒有建成的地鐵和城鐵。 [11] 

科特迪瓦公路

據科特迪瓦公路管理局資料顯示,科特迪瓦公路四通八達,承擔全國貿易運輸量的90%。公路總里程為8.2萬公里,佔西非經貨聯盟公路總里程的50%。其中,瀝青公路約為6500公里,土路約為7.55萬公里。
科特迪瓦高速公路約為230公里,佔全國公路總里程的0.3%。從經濟首都阿比讓至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約為200公里的收費高速公路於2013年底正式通車投入使用,從經濟首都至大巴薩姆地區約為17.5公里的城際高速也已於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 [11] 

科特迪瓦空運

機場可供大型飛機起降。阿比讓機場是非洲法語國家最大的機場,於1999年底完成商業化改造。據科特迪瓦經濟和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科特迪瓦空運貨物吞吐量達2.7萬噸,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空運商務旅客人次僅為84萬,同比下降59.4%。科特迪瓦已開通3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有可直達布基納法索、馬裏、加納、貝寧、幾內亞、塞內加爾、多哥、尼日利亞、尼日爾、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喀麥隆、中非、加蓬、剛果(布)和剛果(金)等中西非國家的航班。 [11] 

科特迪瓦社會

科特迪瓦科教

科特迪瓦政府非常重視教育事業。學制與法國類似,小學6年,初中4年、高中3年,大學一般院系學制3年、專業技術類3—4年,大專學制2年。學校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公立大學只要交註冊費6萬西非法郎(相當於900元人民幣)。私立學校教學質量較好,但收費昂貴,年學費為200萬~400萬西非法郎。法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印度等國在科特迪瓦都辦有學校,這類學校的學費也非常昂貴。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2018年科特迪瓦學前班入學率為8.2%,小學入學率為99.8%,中學入學率為51.03%。2018年,科特迪瓦政府在教育領域的支出達到當年GDP的4.37%,較2016年和2017年分別下降了1%和0.77%。 [11] 

科特迪瓦媒體

科特迪瓦新聞出版業比較發達,有自己的通訊社、廣播電台、電視台,出版眾多的報紙、期刊、圖書等。科特迪瓦媒體界受西方尤其是法國媒體影響較深。
科特迪瓦國家電視台 科特迪瓦國家電視台
科特迪瓦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1961年6月2日成立。在全國各地設10個分社和6個省級記者站,同法新社、路透社及泛非國家通訊社有業務聯繫。
全國有報刊20餘種:主要報紙有《博愛晨報》(發行量約3萬份)、《科特迪瓦晚報》(發行量約2萬份)、《我們的道路》、《愛國者》、《民主黨人》、《今日報》、《陣線》和《24小時》等日報。 [14] 
科特迪瓦國家廣播電台是國家電台,分1台和2台,用法語、英語和當地語言廣播。“希望電台”為私營的天主教電台,1991年3月開播。科特迪瓦電視台為官方電視台,主要頻道是RTI 1和RTI 2。RTI 1於1963年8月開播,RTI 2原為RTI 1的第二套彩色節目,1973年8月開播,1991年11月正式獨立成台。2011年戰後,RTI 2作為科特迪瓦瞭解世界的窗口,大部分時間播放外國文藝和綜藝類節目。2016年初,中國四達時代集團中標科特迪瓦衞星電視頻段,使得中國電視節目在科特迪瓦落地成為可能。
綜合門户網站“阿比讓網”(Abidjan.net)是科特迪瓦影響力較強的純網絡媒體,每日發佈或轉載大量新聞資訊,並提供各類生活、商業、娛樂等服務信息,內容豐富。此外,科國家電視台RTI官網、國家通訊社AIP官網、《博愛晨報》官網FratMat以及《國際報》《信息晚報》的官網Linfodrome也是影響較大的新聞網站。 [11] 

科特迪瓦醫療

科特迪瓦除公立醫院,也擁有條件較好的外資醫院,如位於阿比讓的Farah和Pisam醫院;醫務人員多為赴美、法等西方國家留學人員。自2020年3月31日起,科特迪瓦“全民疾病保險”(Couverture maladieuniverselle)在經過三年試推行後開始正式運行,旨在保證全民能夠以低廉的價格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該保險系強制性基礎保險,由國家疾病保險局(IPS-Cnam,2014年成立)主管,包含兩套參與體系:一是基本參與體系(RGB),每人每月通過工資直接扣除、電子支付或在指定銀行轉賬等形式,繳納1000西郎(約合1.53歐元)的費用;二是針對貧困人口設立的醫療救助體系(RAM),無須繳納保險費用。科特迪瓦商業醫療保險通常以家庭為單位投保,年保費約30萬西非法郎(約合4800元人民幣),一般普通百姓較難承受。
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科特迪瓦平均預期壽命約58歲,在非洲國家中較高。科特迪瓦為瘧疾高發國家,瘧疾患病率為16%,病患死亡率約為18%。據世界衞生組織2016年統計數據,科特迪瓦致死率統計中主要傳染性疾病除瘧疾外,還包括艾滋病、下呼吸道感染、腹瀉類疾病(如痢疾、霍亂等)、肺結核、黃熱病、登革熱等。
2017年5月,科特迪瓦清潔和衞生部證實阿比讓發生登革熱疫情,班熱維爾地區是此次疫情最為集中的區域,病例數量佔到阿比讓登革熱病例總數的78%。據世界銀行統計,2017年,科特迪瓦醫療衞生支出佔GDP比重為4.45%,人均醫療衞生支出69.75美元。 [11] 
電力
科特迪瓦電力資源比較豐富,除滿足國內基本需求外,還可出口到利比里亞、加納、馬裏、布基納法索、多哥和貝寧等周邊國家,未來還將出口到幾內亞和塞拉利昂,但科特迪瓦電力設施陳舊老化。科政府目標是未來實現裝機容量達到4000MW,到2030年預計需投資204億美元。
據科經濟和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科全年發電量為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其中69.6%來源於熱電,30.4%來源於水電。火力發電燃料主要為天然氣,科政府計劃到2030年實現發電來源的42%為可再生能源。2020年,科特迪瓦電力出口量為12.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 [11] 

科特迪瓦通訊

科特迪瓦目前有3家移動運營商:法國Orange、南非MTN和 摩洛哥Moov。其中Orange和 MTN同時提供固定電話服務。據科特迪瓦經濟和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科特迪瓦電信行業營業額達17.8億美元,同比增長8.9%,其中移動電話業務營業額佔比89%。截至2020年12月31日,移動電話用户約為3940萬,同比增長5.6%。據科特迪瓦電信管理局數據顯示,目前2G信號覆蓋全國97.55%的人口,3G信號覆蓋94.62%的人口,4G信號覆蓋59.99%的人口,經濟首都阿比讓3G信號覆蓋率基本達到100%。 [11] 

科特迪瓦外交

科特迪瓦外交政策

科特迪瓦奉行獨立、主權、平等和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強調國際合作夥伴多元化。堅持睦鄰友好,重視非洲團結與合作,積極參與次地區和非洲經濟一體化,呼籲國際社會增加對非援助,減輕非洲債務負擔。同約9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不結盟運動、伊斯蘭合作組織、法語國家組織、非洲聯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西非經濟貨幣聯盟等組織成員國。 [25] 

科特迪瓦對外關係

同中國的關係
1983年3月1日,中國外長吳學謙與科外交部長西梅翁·阿克在北京簽署建交公報。兩國於1983年3月2日建交。建交以來,兩國關係發展順利。 [23] 
建交以來,中國為科援建了議員之家、劇場、格格杜農田水利整治、外交部會議廳、農村學校、加尼瓦醫院、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場等項目。
1984年和1996年,兩國政府簽署貿易協定。中國投資開發貿易促進中心於1997年12月在阿比讓開業。2022年,雙邊貿易額為44.6億美元,同比增長18.8%,其中中方出口34.9億美元,同比增長12.1%,進口9.7億美元,同比增長51.2%。中方主要出口化工產品、鋼材、建材等,進口農產品、錳礦石、木材等。
1992年,中科簽署文化合作協定。2004年 10月,科文化部長瑪蘭·梅蘇來華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世界文化政策論壇部長級年會”,並率科藝術團參加了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節。2012年6月,科文化與法語國家事務部長莫里斯·誇庫·班達曼來華出席中非合作論壇—文化部長論壇會議。2013年2月,為慶祝中科建交30週年,中國南京市藝術團赴科訪演。2016年5月,河北省藝術團赴科訪演。6月,科文化與法語國家事務部長班達曼訪華。8月,科“愛之聲”木琴樂團來華參加“非洲文化聚焦”活動。2017年1月,中國文化部副部長丁偉率團訪科。2018年2月,為慶祝中科建交35週年,河南省藝術團赴科訪演。2018年8月,中科簽署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定。2019年1月,東方歌舞團赴科訪演。2020年1月,中國煤礦文工團赴科訪演。
中國自1985年起開始接收科獎學金留學生。2020-2021學年年科在華留學生912名。2015年5月,阿比讓博瓦尼大學孔子學院正式掛牌成立。2020年,天津理工大學同科國立理工學院共建魯班工坊舉行“雲揭牌”儀式。2023年11月,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同科雅克維爾職業學院簽約啓動共建魯班工坊。 [26] 
2011年5月3日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魏文華在科經濟首都阿比讓重申,中國將致力於幫助科特迪瓦着手國家重建和恢復經濟發展。 [8] 
2013年,中國向聯合國駐科特迪瓦行動團派有6名軍事觀察員。 [7] 
新冠疫情在科暴發以來,中國政府和民間各界先後向科提供多批抗疫物資援助,派遣抗疫醫療專家組赴科,同當地機構深入交流,分享抗疫經驗,培訓醫護人員,對話社區民眾,協助抗擊疫情。
同法國的關係
科法於1961年5月18日建交。兩國長期保持特殊關係,簽有外交、軍事、經濟、文化、技術等合作協定。2010年12月科發生選後危機後,法國率先承認瓦塔拉為當選總統,並推動歐盟對巴博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2011年4月,法國駐軍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第1975號決議採取行動,摧毀了巴博陣營的重武器,並協助瓦塔拉方面抓捕巴博。科法高層往來頻繁。2011年5月,薩科齊總統出席瓦塔拉總統就職典禮。同月,瓦塔拉總統應薩科齊邀請赴法出席八國集團峯會有關活動。6月,法國防部長隆蓋訪科。7月,法國總理菲永訪科。11月,法國內政部長蓋昂訪科。2012年1月,瓦塔拉總統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2012年7月,科議長索羅訪法。2012年7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國出席科法雙邊免債協議簽署儀式。12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出席科特迪瓦國家發展計劃協商小組融資會議。2013年1月,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赴科出席西共體阿比讓特別首腦會議。3月,敦坎總理訪法。6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國出席烏弗埃·博瓦尼和平獎頒獎儀式。9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國出席第七屆法語國家運動會開幕式並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會晤。10月,敦坎總理赴法出席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第13屆世界非洲經濟論壇。11月,法國內政部長瓦爾斯訪科。12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出席非洲和平與安全問題法非峯會。2014年7月,法國總統奧朗德訪科。8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出席紀念二戰盟軍普羅旺斯登陸70週年活動。2015年1月,科國防部長科菲代表瓦塔拉總統赴法參加巴黎反恐大遊行。 2015年2月,瓦塔拉總統訪法。2016年11月,法國總理瓦爾斯訪科。2017年3月和6月,瓦塔拉總統兩次訪法。同年10月,法外長勒得里昂訪科。11月,法總統馬克龍訪科並出席在科舉行的第五屆歐盟—非盟峯會。12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出席“一個星球”氣候變化融資峯會。2018年4月,瓦塔拉總統訪問法國。同年11月,瓦塔拉總統赴法出席紀念一戰結束100週年活動。2019年2月和7月,瓦塔拉總統兩次訪法。同年12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科。2020年9月和11月,瓦塔拉總統兩次訪法。2021年2月,瓦塔拉總統訪法,5月瓦赴法出席非洲經濟體融資峯會。6月,法國外長勒德里昂訪科。2022年9月,法國內政部長達馬南訪科。 [13] 
法是科最大援助國、投資國和貿易伙伴,在科投資佔科外資的60%。2009年科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債窮國”減債計劃決策點後,法免除科2063.9億西非法郎債務。2011年4月,法國宣佈向科方提供4億歐元用於科戰後重建。7月菲永總理訪科時決定在“重債窮國”減債計劃框架內免除科10億歐元債務。2012年7月,科法簽署雙邊免債協議,法免除科債務37.6億歐元。2012年12月,法科在阿比讓簽署了總額4132.5億非郎的首期減債促發展合同,包含5個合作協議,為期20年,涉及教育、培訓、衞生、交通、基礎設施及農業等領域。2014年7月奧朗德總統訪科期間,承諾免除科對法全部剩餘債務。 2017年,法宣佈未來三年向科提供20億歐元資金支持。同年11月,由法國提供融資的阿比讓地鐵一號線開工。
2012年1月瓦塔拉總統訪法時雙方簽訂了新的防務協定。2012年8月,法科簽署新防務協定下的4個軍事合作協定書,法向科提供15億非郎(約合285萬美元)用於軍事指揮、軍隊及海軍組編和軍官培訓等。2013年,法為科赴馬裏參加“非洲領導的駐馬裏國際支持特派團”部隊提供了培訓。2014年1月,法國自2002年科內戰後派出的“獨角獸”部隊在科任務結束,法軍繼續在科駐紮並升格為“駐科法國軍事力量”。法軍基地升格為“前進行動基地”。
2016年3月科特迪瓦大巴薩姆發生恐怖襲擊後不久,法國外交部長埃羅和內政部長卡澤納夫聯袂訪科表示慰問。 [3] 
同美國的關係
科美於1961年11月21日建交。美近年對科投資和援助增加較快,雙邊交往密切。2009年科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重債窮國”減債計劃決策點後,美免除科1231.4億非郎債務。2010年12月科選後危機後,美國亦率先承認瓦塔拉為科當選總統。2011年7月,瓦塔拉總統應邀訪美。2012年1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科。2012年6月,阿胡蘇總理赴美出席第11屆美國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貿合作論壇。2012年9月,美向科提供總額64億非郎援助,用於加強科議會立法機構建設和司法機構的辦公樓修繕與設備購置。2013年2月,瓦塔拉總統會見來訪的美國非洲司令部司令卡特·哈姆。3月,敦坎總理訪問美國,出席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5月,國民議會議長索羅與美國駐科大使分別代表科美政府簽署協議,美國將在5年內向科議會提供1350萬美元援助。2014年1月,美國副國務卿威廉姆斯率企業家代表團出席科2014年投資論壇,並會晤了瓦塔拉總統和敦坎總理。8月,敦坎總理代表瓦塔拉總統赴美出席美國與非洲領導人峯會。 2016年9月,瓦塔拉總統赴美參加第71屆聯大會議,並出席第二屆美非商務論壇。2017年11月,瓦塔拉總統訪美。雙方簽署千年挑戰計劃一攬子協議,科獲得美5.27億美元援助,涉及教育、培訓、交通等領域。2019年2月,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黑爾訪科。8月,第18屆《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論壇在阿比讓舉行。2022年3月、9月,阿希總理和科內副總統先後訪美,9月,美國助理國務卿莫莉·菲訪科。
2012年至2013年,美同科等多國在塞內加爾、佛得角海域連續舉行了代號為“撒哈拉快車”的年度海上軍事演習。 [3]  [13] 
同非洲國家的關係
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尤其是西非地區各國的關係。瓦塔拉就職後,先後訪問了西非經貨聯盟的所有成員國和西非經濟共同體的大部分成員國。2012年2月17日,瓦塔拉在西共體第40屆首腦會議上當選為執行主席。2013年1月、2月,西共體特別首腦會議、第42屆首腦會議分別在科經濟首都阿比讓和政治首都亞穆蘇克羅召開。瓦塔拉在第42屆首腦會議上連任西共體執行主席,並擔任此職至2014年3月。 2017年12月,科工業和礦業部長讓-克勞德•布魯出任西共體委員會主席。
同布基納法索歷史上關係密切。布在科僑民約有300萬。布總統孔波雷積極調解科危機,於2007年3月促成科有關各方簽署《瓦加杜古協議》。2008年5月和8月,布總統孔波雷兩度訪科,並於8月30日出席了在布瓦凱市舉行的焚槍解武一週年紀念儀式。8月,巴博總統對布進行首次國事訪問,雙方簽署了兩國和平友好協定並發表了聯合公報。2009年3月,科外長巴卡約科訪布。9月,布總統孔波雷對科進行首次國事訪問。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共同主持召開了科布混委會首次會議。2010年2月,布總統孔波雷訪科。2011年5月,瓦塔拉總統赴布進行工作訪問,7月在赤道幾內亞首都馬拉博出席第17屆非盟峯會期間與孔波雷總統舉行會晤。11月,瓦塔拉總統再次訪布。2012年3月和4月,孔波雷總統兩次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首腦會議。2013年1月、2月,孔波雷總統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首腦會議和42屆首腦會議。2月,布總理蒂奧訪科。3月,科外交國務部長迪比訪布。7月,布總統孔波雷赴科出席科布友好合作第三屆峯會並與瓦塔拉總統會晤。10月,瓦塔拉總統赴布出席非洲經濟法協調組織成立20週年慶祝活動並與孔波雷總統會晤。2014年1月,科國民議會議長索羅訪布。3月,布總統孔波雷赴科進行工作訪問。7月,瓦塔拉總統赴布出席科布友好合作第四次峯會。10月底布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孔波雷被迫宣佈辭職後,在法軍幫助下赴科居留。2016年7月,科布兩國簽署友好合作協議。2016年10月,布基納法索總理蒂耶巴訪科,會見瓦塔拉總統。2017年11月,布基納法索總理蒂耶巴訪科,會見瓦塔拉總統。2017年12月,連接兩國首都的阿比讓—瓦加杜古—卡亞鐵路整修項目開工。2021年4月科、布兩國外長出席《友好合作條約》成果落實評估會議。
同馬裏關係密切。科曾是馬第一大貿易伙伴。科內戰後,馬積極參與推動和平解決科危機。2007年5月,巴博總統出席馬總統杜爾連任就職儀式。7月,杜爾總統赴科出席“和平之火”解武焚槍儀式。2009年7月,科總理索羅訪馬。2010年4月,巴博總統赴塞內加爾出席塞獨立50週年慶典期間會見了杜爾總統。2011年10月,瓦塔拉總統赴馬進行工作訪問。 2012年3月馬裏發生軍事政變後,瓦塔拉以西共體執行主席身份積極參與馬憲政危機調解。2012年4月,馬裏過渡期總統特拉奧雷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峯會,5月特訪科。2012年9月,科外長敦坎和非洲一體化部長庫利巴利拜會馬過渡期總統特拉奧雷,就西共體向馬派兵等問題交換意見。2012年12月和2013年7月馬裏過渡政府總理西索科訪科。8月,馬新任總統凱塔訪科。9月,科總統瓦塔拉出席馬總統凱塔就職儀式。 2015年5月,瓦塔拉總統訪馬。2018年5月,馬裏總統凱塔訪科。2019年6月,馬裏總理西塞訪科。
同幾內亞關係密切。2008年2月,幾內亞總理庫亞特訪科。10月,巴博總統出席幾獨立50週年慶典。2009年1月和4月,幾外長洛瓦兩度訪科,同巴博總統就幾局勢、雙邊關係等交換了意見。2010年4月,幾軍政權領導人科納特訪科。2011年5月,幾內亞總統孔戴赴科出席瓦塔拉總統的就職典禮。12月,瓦塔拉對幾進行工作訪問。2012年2月,科總理索羅訪幾。2012年4月,科幾合作混委會第二屆會議在科納克里召開。同月,孔戴總統赴科出席西共體特別峯會。2013年1月、2月,孔戴總統赴科出席西共體阿比讓特別首腦會議和42屆首腦會議。3月,瓦塔拉總統赴幾參加馬諾河聯盟元首定期會晤。2014年幾內亞爆發埃博拉疫情後,科於8月宣佈關閉同幾邊界,但為人道主義援助提供空中走廊,並向幾提供100萬美元援助。2017年10月,瓦塔拉總統訪問幾內亞。
同加納存在領海爭議。兩國海岸相鄰,但未劃定海上邊界。2007年,加納在“西區”海域發現油氣資源,科特迪瓦則主張該區域屬於科領海。圍繞該爭端,兩國展開多輪談判,並於2010年設立爭端解決委員會。2014年9月,加政府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提起強制仲裁。科表示不反對通過仲裁解決該爭端。2017年9月,國際海洋法庭作出裁決,科加雙方均表示接受。2016年6月,加納總統馬哈馬正式訪科。2017年11月,瓦塔拉總統訪加,同加總統阿庫福會談,雙方簽署了科加戰略伙伴關係協定,合作覆蓋可可經濟、國防安全、礦產能源、環境交通等領域。2021年7月,瓦塔拉總統出席加納當選總統阿庫福就職儀式。 [3] 
同烏克蘭的關係
2022年10月3日,在俄烏衝突愈演愈烈之際,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正式開啓了自其上任以來的首次非洲之旅,6日在科特迪瓦,庫列巴會見了科特迪瓦副總統蒂耶莫科·科內。雙方沒有發表聯合聲明。 [12] 

科特迪瓦旅遊

和平聖母大教堂 和平聖母大教堂
和平聖母大教堂是科特迪瓦行政首都亞穆蘇克羅的一座羅馬天主教次級聖殿,從1985開始興建,歷時4年,耗資3億美元,面積30,000平方米,是聖彼得教堂的4倍,長195米,高158米。教堂內共有7000個座位,站立室內另可容納11000人,即總共可容納18000名信徒。 [9] 
邦科國家公園位於阿比讓以北,佔地面積3000公頃,地處熱帶雨林區。邦科國家公園於1953年建為自然保護區。大部為高大雨林樹覆蓋。公園植物豐富,有多羚羊、長頸鹿、豹、獅等野生動物。
塔伊國家公園(Parc National de Taï)是科特迪瓦的一座國家公園,位於科特迪瓦西南部的塔布省、蘇佈雷省和吉格洛省內,也是西非地區最後較為完整保留的熱帶雨林之一。佔地面積33.5萬公頃,周圍另有約15.6萬公頃的森林保護區,其中9萬公頃位於塔伊國家公園北部,塔伊公園北鄰吉格洛水庫,卡瓦利河的兩條支流在其間流過,並形成塞萊迪奧瀑布和納瓦瀑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當地動植物種類繁多,於1982年將其列為世界遺產。當地共有5種哺乳動物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分別是倭河馬、綠疣猴、豹、黑猩猩和珍氏遁羚。
科莫埃國家公園 科莫埃國家公園
科莫埃國家公園(Como National Park)距阿比讓(科特迪瓦首都)600公里,佔地面積為1150000英畝。1983年,該公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生物圈保護計劃”和“世界自然遺產”。
科莫埃國家公園是植被由森林到稀樹大草原過渡的典型代表。森林裏的植物以豆科類為主。
科莫埃國家公園是西非最大的保護區。科莫埃河是黃背小羚羊和非洲大羚羊等動物活動的最北界限。公園裏生活着大量哺乳動物。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