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鎖定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貴州省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位於六沖河幹流、畢節七星關區納雍縣的界河上,壩址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壩鎮潘家巖腳,集雨面積為4306平方公里總庫容13.25億立方米,水利庫容8.48億立方米,預計總投資169.4億元。供水區域供水區涉及畢節 —大方城區、遵義市中心城區、黔西縣城、金沙縣城、納雍縣城、織金縣城、仁懷市等7個城鎮(區)。
2017年9月30日,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黔西北供水工程順利實現截流,標誌着該工程建設進入到一個全新階段,該工程系貴州省最大的水利工程樞紐。 [1] 
2022年10月,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壩後電站首台機組順利併網發電 [6]  。2024年1月15日,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王家壩隧洞全線安全勝利貫通。 [8] 
中文名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壩    高
154米
地    址
七星關區與納雍縣交界潘家巖腳處
功    用
城鄉供水和灌溉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歷程

作為貴州省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的重點工程,該省水利廳、省發改委等部門高度重視。省水利廳已先期拿出500萬元,畢節地區拿出上千萬元,進行工程項目前期工作。該項目設計單位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由院長親自掛帥,調集精兵強將進行項目設計、地勘等工作。計劃在2011年5月完成項目建議書,10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力爭到2012年4月完成初步設計報告,2012年6月完成招標設計,達到開工條件
2011年4月28日,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報告審查總結會在貴陽舉行。副省長祿智明出席並講話。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梅錦山代表專家組通報了評審意見。祿智明説,為做好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的審查工作,水利部的領導和專家們不辭辛勞赴畢節遵義等地實地考察,以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對規劃進行了詳細審查,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對更好地完善規劃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為規劃成果的批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祿智明指出,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對解決黔西北地區乾旱缺水問題,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至關重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將其列為我省“十二五”水利建設的重點。規劃編制單位要按照水利部專家的意見,對規劃進行認真修改完善,使規劃能夠得到早日批覆,為可研階段立項審批奠定基礎,梅錦山對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編制單位——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在短時間內完成規劃報告的編制給予肯定,並要求規劃報告編制單位對項目工程涉及的移民安置方案、工程如何分期實施、工程環評等要素進行修改和完善,使這一造福黔西北地區人民的工程早日通過立項審批。
2012年3月28日,國家水利部印發《關於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報告的批覆》(水規計〔2012〕127號),夾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的批覆,是水利部在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方面給貴州、特別是給畢節的一份厚禮,是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水利重點扶持對口支援工作的重要體現。規劃的批覆標誌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歷史性進展,為下階段相關前期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為加快推進項目立項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2年11月,項目建 議書通過水利部技術審查,水利部以“水規計〔2012〕469號文件”向國家發改委報送了項目建議書審查意見。
2013年3月,國家發改委委託國家投資項 目評審中心對項目建議書進行評審;
2013年4月,水規總院以“水總設〔2014〕297 號文件”將可研報告審查意見上報水利部;
2014年6月,水利部以“水規計〔2014〕198號文件”向國家發改委報送了可研報告審查意見
2013年8月,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農經〔2013〕1625號文件”對項目建議書進行批覆。
2013年9月,水利部委託水規總院對可研報告進行了預審
2013年10月28日,省委、省政府在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壩址處舉行了貴州省水利建設“三大會戰”啓動暨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動工儀式,工程“三通一平”等臨時工程正式動工建設。水源工程籌建期交通公路、交通洞、棄渣場施工等正在高效順利推進。
2014年6月,水利部以“水規計〔2014〕198號文件”向國家發改委報送了可研報告審查意見
2014年7 月,國家發改委委託國家項目評審中心對可研報告進行了評估。水土保持、移民安置、環境影響評價等各相關專題報告也已同步編制完成。 [2] 
2021年12月28日9點30分,貴州最大水利工程——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大壩正式下閘蓄水,從2015年12月開工,經過40多家參建單位,前後20000多名水利建設者,近6年的努力奮戰,設計年平均供水量6.88億m,初步設計概算總投資186.489億元、總工期66個月。 [3] 
2022年9月21日,經過建設者7年多的日夜奮戰,二公司參建的夾巖水利樞紐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全線最長隧洞——水打橋隧洞順利貫通 [4]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
2022年10月10日,日前,貴州省夾巖水利樞紐工程(下稱:夾巖工程)壩後電站首台機組順利併網發電,實現了夾巖工程建設又一里程碑節點目標,標誌着夾巖工程由建設階段向運營階段的轉變。
夾巖工程是 “十三五”時期國務院納入規劃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貴州水利建設“一號工程”,總投資186.489億元,工程任務以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壩後電站佈置3台機組,總裝機90兆瓦,多年平均發電量2.198億千瓦時,機組全部投入運行後將為畢節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振興注入綠色新動力 [5] 
夾巖工程壩後電站中控室 夾巖工程壩後電站中控室
貴州水投夾巖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譚其志介紹説:“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加大與地方政府、省電網公司及畢節供電局協調對接力度,開展電站聯調聯試和併網手續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了電站的併網發電。”
貴州水投夾巖公司總工程師楊文表示:“我們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調度現場施工進展情況,及時處理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調電站設備廠家遠程開展安裝調試技術服務和指導工作,為首台機組按期併網發電提供了技術保障。”
目前,夾巖工程其餘2台機組安裝調試工作正按計劃有序推進,全部投產運行指日可待。 [5] 
2022年11月,夾巖水利樞紐工程金遵乾渠石板溪隧洞襯砌全線完工,標誌着此條隧洞歷時14個月的緊張施工已全部完成。 [7] 
2024年1月15日,夾巖水利樞紐工程王家壩隧洞全線安全勝利貫通,實現了夾巖工程建設又一里程碑節點。 [8]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工程規模

夾巖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以城鄉供水和灌溉為主、兼顧發電併為區域扶貧開發及改善 生態環境創造條件的綜合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水源工程、畢大供水工程和灌區骨幹輸水工程等組成,壩址位於長江流域烏江一級支流六沖河中游、畢節市七 星關區與納雍縣交界的潘家巖腳處。按照審查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總投資172.58億元(其中靜態總投資168.16億元),水庫總庫容13.25億立 方米,最大壩高154米。渠道總長829公里,其中輸水乾渠6條長281公里,支渠26條長548公里,畢大供水工程線路總長26公里。供水區涉及畢節 —大方城區、遵義市中心城區、黔西縣城、金沙縣城、納雍縣城、織金縣城、仁懷市等7個城鎮(區),以及8個工業園區及七星關區火電廠、69個鄉鎮、 365個農村集中聚居點,工程年平均供水總量6.93億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90.42萬畝,水電裝機9萬千瓦。工程施工總工期66個月(5年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