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芝廟鄉

鎖定
太芝廟鄉地處新邵縣最東部,位於天龍山的東南部地帶,政府位於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部腳下,北接漣源市,東南與邵東縣相鄰,東北與雙峯縣接壤,俗有“一朝走四縣”之説。古稱易鄉、龍山鎮,全鄉面積128.4平方公里。天龍山擋住了冬季從北方刮來的強大冷空氣,在冬季天龍山南部地區的太芝廟鄉温度比北部地區的漣源市温度平均高2度以上,相對温暖一點很適合生物避寒。
2016年4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新邵縣大新鄉、太芝廟鄉建制,分別以原大新鄉、太芝廟鄉的行政區域為大新鎮太芝廟鎮的行政區域。 [1] 
中文名
太芝廟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邵陽市新邵縣
地理位置
新邵縣最東部,天龍山的東南部地帶
面    積
128.4 km²
電話區號
073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機    場
邵東機場
火車站
邵東站邵陽站邵陽北站
車牌代碼
湘E
方    言
邵陽話
主要公路
008縣道、E29縣道

太芝廟鄉行政人口

轄18個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具體為:
蘇燦村,村部選址原蘇家村。村民小組25個,人口1073人,面積5.9平方公里。
扶錫村,村部選址原扶錫村。村民小組24個,人口1889人,面積4.62平方公里。
童家村,村部選址原上童村。村民小組20個,人口1654人,面積6.05平方公里。
龍山村,村部選址原龍山村。村民小組18個,人口1403人,面積7.21平方公里。
聚澤村,村部選址原油菜村。新村村民小組12個,人口853人,面積2.5平方公里。
新馬嶺村,村部選址原新嶺村。村民小組21個,人口1483人,面積6.97平方公里。
黃梨村,村部選址原黃泥洞村。村民小組29個,人口2665人,面積8.88平方公里。
風高村,村部選址原風高村。新村村民小組20個,人口1867人,面積4.73平方公里。
太芝廟社區居民委員會,社區選址原社中村。居民小組32個,人口2981人,面積8.69平方公里。
太芝廟的鄉政府駐天龍山南部腳下 太芝廟的鄉政府駐天龍山南部腳下
總人口3.1萬人。 [2] 

太芝廟鄉歷史傳説

相傳西漢一太子(王太子而非皇太子,西漢時期有長沙國衡山國等)來此訪貧問苦拯救百姓,當地為其紀念建“太子廟”;至明朝時期名醫申泰芝為拜祭藥王孫思邈也來到此地,為當地百姓尋藥診病,大家為紀念他建“泰芝廟”,後合建於廟邊村稱為太芝廟。文革時期,該廟遇到破壞,至今一直沿用作為地名。

太芝廟鄉自然資源

太芝廟鄉境內資源豐富,具有巨大的開發前景。全鄉森林面積60.08平方公里,是全縣竹木資源最豐富的鄉。藥材種植面積3000餘畝,藥材品種20餘種,是湘中南聞名的“尾參之鄉”。境內堯虞塘引水工程——高壩氣勢宏偉、風景迷人,龍山森林公園峯巒疊嶂、峻峭雄偉,此處還有獅子石、仙人石、雪帽嶺、揚旗寨、獅象鎖水、烏鴉潭、貓公洞和青龍橋等優美景點。鄉域內礦產資源豐富,富含銻、金、砷等有色金屬。開採歷史悠久,品位較高,境內國有控股企業新龍礦業至2007年產值達2.3億元,年税收實現3200萬元,已成為邵陽市三家上市公司之一。
太芝廟鄉

太芝廟鄉經濟發展

為了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太芝廟鄉大力發展藥材、香菇生產和竹木加工,逐步形成了“山上擴林、地裏種藥、家裏加工”的生產新格局。全鄉尾參、百合、青蒿等藥材種植面積6060畝,藥材加工户72户,藥材加工企業1家,新發展反季節香菇生產基地200畝。太芝廟鄉加大了開發竹木資源的力度,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4500畝、幼林撫育6300畝、楠竹低改12000畝,發展新時代竹製品廠等竹木加工廠(户)40餘家,利用礦產、山泉水資源等優勢,還發展了太芝廟聯合金銻礦、靖龍山泉水廠等鄉域骨幹企業。

太芝廟鄉先進典型

太芝廟鄉擁有悠久的革命英雄歷史。
大革命時期,中共湘西南特委戴世榮和跟隨毛澤東同志考察過農運的陳新憲在天龍山山脈建立龍山支部,後來黨又在龍山建立特區委,組織龍山暴動。支部書記陳致清等6名黨員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生命。解放初期,黨領導的聲勢浩大的龍山剿匪,消除了百姓匪患。
1983年8月,公社書記肖良才帶領幹部羣眾奮勇撲救山火,壯烈犧牲。
2005年5月31日深夜,新邵縣龍山區域暴發300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湧現出鄉長唐飛、黨委副書記李映輝等“新邵七子”英雄羣體。
2006年1月5日,中央委員、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在視察太芝廟災區後,高度讚揚太芝廟鄉黨委經受住了危難的考驗,是“一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並於同年7月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鄉黨委書記黃建祥光榮地當選為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2007年12月,太芝廟鄉人民政府榮獲湖南省首屆“富民強省”明星單位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