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新邵縣

鎖定
新邵縣隸屬於湖南省邵陽市,位於邵陽市北部,湖南省中部,介於邵陽盆地和新漣盆地之間,地勢南高北低。資水縱貫全境。地理座標為東經111°8′~111°5′、北緯27°15′~27°38′。東北靠漣源市,東南鄰邵東市,南鄰邵陽市區和邵陽縣,西毗隆回縣,北連新化縣冷水江市;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總面積1763平方千米。 [11]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户籍人口811656人; [18]  截至2023年6月,新邵縣轄11個鎮、3個鄉; [15]  縣政府駐釀溪鎮大新街70號。
新邵縣,始建於1952年,由原新化縣、邵陽縣各析部分組成,並取兩縣首字以命名。初屬邵陽專區,1977年10月,改屬漣源地區,1983年,歸屬邵陽市。 [13]  2019年4月16日,新邵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脱貧摘帽。 [1]  境內景點眾多,如白水洞景區等。
2022年,新邵縣實現生產總值186.31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394081萬元,增長3.3%;第二產業562645萬元,增長5.6%;第三產業906429萬元,增長4.8%。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1.15:30.20:48.6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76%、32.95%、50.29%。 [18] 
中文名
新邵縣
外文名
Xin Shao
行政區劃代碼
430522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 湖南 邵陽市
地理位置
邵陽市北部
面    積
1763 km²
下轄地區
11個鎮、3個鄉
政府駐地
釀溪鎮大新街70號
電話區號
0739
郵政編碼
4229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811656 人(2022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點
白水洞
嶽坪峯國家森林公園
火車站
邵陽北站
車牌代碼
湘E
地區生產總值
186.31 億元(2022年)

新邵縣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屬楚國。 [13]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滅楚,初設楚郡,後置長沙郡,縣境屬之。
新邵縣
新邵縣(7張)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沙國,領13縣,縣境分屬昭陵縣和益陽縣。漢平帝元始五年析昭陵縣置昭陽候國,分屬昭陵縣、昭陽候國、益陽縣。
東漢,分屬昭陵縣、昭陽縣、益陽縣。 [13] 
三國初屬蜀,後屬吳。吳寶鼎元年(226年),置高平縣,縣境分屬昭陵、昭陽、高平縣。
晉武帝以父諱昭,改昭為邵,太康元年(280年),改高平曰南高平,後又複稱高平。縣境分屬邵陵縣、邵陽縣、高平縣。
南朝陳,邵陵、高平兩縣併入邵陽縣,縣境屬邵陽縣。 [13] 
隋煬帝大業年間(605年~617年),蕭銑佔邵陽。置建州,並復邵陵縣。縣境分屬邵陽、邵陵縣。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改建州為南梁州,武德七年(624年),又將邵陵併入邵陽,太宗貞觀十年(636年),更南梁州為邵州,領邵陽、武岡二縣,縣境太部屬邵陽縣,小部為梅山峒地。
五代後晉高祖天福年間(936年~941年),楚文昭王馬希範改邵陽縣為敏政縣,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楚廢王馬希廣複稱邵陽縣,縣境大部屬邵陽縣,西北部為梅山峒地。
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湖南轉運副使蔡煜重開梅山,以上梅山之太陽、永寧、石馬等地置新化縣。
、明、清,縣境分屬邵陽縣新化縣 [13] 
民國二年(1913年),廢寶慶府設寶慶縣,縣境分屬寶慶縣和新化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寶慶縣改名邵陽縣,分屬邵陽縣、新化縣。
1949年10月13日,成立邵陽縣人民政府;10月21日,成立新化縣人民政府。隨之,縣境分屬於邵陽縣和新化縣的區人民政府相繼建立。
1951年11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邵陽縣人民政府新邵辦事處,辦事處行使縣級政府職權。
1952年3月1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奉中南軍政委員會2月24日電轉中央政務院2月16日電令,批准設立新邵縣。4月1日,撤邵陽縣人民政府新辦事處,成立新邵縣人民政府,屬邵陽地區行政專員公署,縣治設釀溪。
1977年10月,劃屬漣源地區。
1982年12月,漣源地區改名婁底地區,屬之。
1983年8月,改屬邵陽市,至今未變。 [13] 
1997年,將陳家橋鄉(原屬釀溪鎮)劃歸邵陽市北塔區管轄。

新邵縣行政區劃

新邵縣區劃沿革

1952年,新邵縣有319個鄉、鎮。 [13] 
2005年,新邵縣轄10個鎮、5個鄉,659個村、25個社區。
2016年4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新邵縣大新鄉、太芝廟鄉建制,分別以原大新鄉、太芝廟鄉的行政區域為大新鎮、太芝廟鎮的行政區域。 [3] 

新邵縣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新邵縣轄11個鎮、3個鄉;釀溪鎮嚴塘鎮雀塘鎮陳家坊鎮潭溪鎮寸石鎮坪上鎮龍溪鋪鎮巨口鋪鎮新田鋪鎮小塘鎮太芝廟鎮大新鎮潭府鄉迎光鄉 [14-15]  縣人民政府駐新邵縣釀溪鎮大新街36號。 [16] 

新邵縣地理環境

新邵縣位置境域

新邵縣是湖南省地理中心縣,位於邵陽市北部,湖南省中部,地處湖南省雪峯山脈東側,資江中上游,邵陽盆地和新(化)漣(源)盆地之間。地理座標為東經111°8'~111°50'、北緯27°15'~27°38'。南抵邵陽市區和邵陽縣,西接隆回縣,北靠新化縣冷水江市,東北緊連漣源市,東南毗鄰邵東縣,與7個縣、市接壤,縣境線長358.94千米。東西68.6千米,南北43.6千米。總面積1763平方千米。 [11]  [17] 

新邵縣地質

新邵縣境內地層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白堊系等。其中震旦系主要出露於龍山、岱山、大形山、板子山一帶。寒武系主要分佈在震旦系周圍,以及白雲鋪—易家嶺和坪上的小河裏一帶。奧陶系零星分佈於下源、中源、楓樹坑、厚裏衝等地。志留系出露於中部山地邊緣部分地帶。泥盆系分佈於龍山山麓,新田鋪、龍溪鋪、龍口溪、筱溪、坪上、張家衝、嚴塘、高橋、易家嶺、曹家壩、陳家坊、扶錫等地。石炭系廣佈於縣境南部丘崗地區。二迭系主要分佈於雀塘鋪、陳家橋一帶。三迭系分佈於大花塘等地。白堊系分佈於縣南部崗地及釀溪至寺門前一帶。其它第三系、第四系僅見片段,稍有發育。
新邵縣境內岩漿岩主要有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崗岩。加里東期花崗岩見於縣境迎光一帶,面積較少。印支期花崗岩、燕山期花崗岩主要見於下源、迎光一帶。
新邵縣境內地層存有褶皺和斷裂。褶皺主要有:陳家坊以北、孫家橋以東的龍山穹窿,沿穹窿核部,金銻礦化普遍;大形山——龍口溪背斜;坪上——豹馬嶺半背斜;田心坪——庫裏向斜;長衝鋪——陡嶺向斜;十字路——鐵坑向斜。斷裂帶主要有:分佈在扶錫至太芝廟、麥子排一帶的龍山穹窿東緣沖斷帶;位於大形山、龍口溪背斜與財溪至豹馬嶺之間的銅柱灘——高橋沖斷帶;發育於五湖廟、龍溪鋪、中源鋪一帶的龍溪鋪——中源鋪沖斷帶。

新邵縣地貌

新邵縣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面積多,呈北高南低,南向敞開,逐級遞降形態。境內資江、湘江兩條水系縱貫,地表切割強烈,形成的山地、丘陵、平原、崗地等多種類型,俗稱“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莊園”。境內主要山脈有天龍山、大形山、板竹山、川巖山、金龍山、朗概山和龍山,海拔千米以上山峯136個,其中較大的31座,最高峯為龍山嶽坪峯,海拔1513.6米。 [17] 

新邵縣氣候

新邵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具有氣候温暖濕潤,光熱充足,降雨較多,生長期較長的特點,適宜雙季稻、春糧、油菜等多種農作物和柑桔、茶葉的生長,也適宜於中亞熱帶多針葉、闊葉林生長,還有利於養豬、養禽、養魚等養殖業生產。但“三寒”冷害(倒春寒、五月寒和寒露風)與夏秋乾旱,對早稻育秧、紅茹育苗、棉花播種、小麥灌漿成熟,晚稻的抽穗揚花等農業生產存在嚴重威脅,是影響新邵縣農業生產穩定發展的不利因素。
新邵縣年平均氣温16.6℃,主要農業區的年平均氣温在15.2~17.0℃之間,最冷一月,平均5.1℃,極端低温-8℃,最熱七月,平均27.4℃,極端高温38.8℃,全縣多年平均降水量1375.7毫米,年蒸發量1220毫米,歷年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10℃(縣站海拔220米)的天數為242天,全年有效活動積温5230.5℃;日平均氣温穩定通過0℃的天數為269天,活動積温為6089℃。全縣無霜期在247~258天之間,平均252天。全年日照時數在1320~1807小時,平均1569.2小時,平均日照率為35%。 [17] 
新邵縣是冬夏季風必經之地,也是冷暖氣團交鋒激烈的地區,加之南靠南嶺,西近雲貴高原,常受靜止峯的影響,雨量充沛,但時空分佈不均,年際變化大,年內變化大,暴雨強度大。地區分佈有差異。一年之中,以12月降水為最少,其次是元月,5月份降水最多,6月份比5月略減,7月份則明顯減少,8月份比7月份的降水有所增加,9月份比8月份又有減少,形成了新邵縣4~6月的雨季、7~9月旱季。在雨季中,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42.4%,有利防旱蓄水,但也造成早稻僵苗和小麥濕害;在旱季中,降水量只佔全年的23.7%,此時天氣炎熱,南風大,蒸發量大,作物處於旺盛生長時期,需水多,常導致乾旱的發生。濕度與蒸發全縣平均為84%;7月的相對濕度最低,為77%。全縣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220毫米,南大於北。一年中以7月蒸發量最大,為123.5毫米,2月蒸發量最少,只有29.8毫米。 [17] 
截至2022年9月25日,氣象乾旱監測顯示:湖南省新邵等90個縣市區達到特旱等級。 [12] 

新邵縣土壤

新邵縣土壤成土母質主要為石灰岩風化物、砂岩風化物、板頁岩風化物、近代河流沖積物和湖積物、紫色砂頁岩風化物、花崗岩風化物、第四紀紅色黏土。土壤類型涉及潮土、紅壤、黃壤、紅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紫色土和水稻土7個土類,14個亞類,49個土屬,91個土種。 [17] 

新邵縣水文

新邵縣屬資水、湘江水系,以天龍山東北部山脊——界江坳——高梓——梅寨一線為分水嶺,此線西南部佔全縣90.4%的面積,屬資水水系,佔全縣9.6%的面積,屬湘江水系。境內共有河流71條。其中資水水系64條,包括資水乾流1條,一級支流17條,二級支流28條,三級支流14條,四級支流4條;湘江水系7條,包括一級支流1條,二級支流1條,三級支流3條,四級支流2條。按流域水系劃分:資水水系64條,流域面積1619.9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0.4%;湘江水系7條,流域面積172.1平方千米,佔總面積的9.6%。按河溪長度劃分,長5到10千米的33條,10千米以上的38條。按流域面積劃分,5到10平方千米的25條,10到50平方千米的39條,50到100平方千米的6條,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資水及一級支流石馬江、西洋江(龍山河)、麻溪、漁溪。 [17] 

新邵縣自然資源

新邵縣土地資源

據新邵縣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新邵縣土地面積共計171932.56公頃,其中,林地面積最大,達114547公頃,佔比66.62%;耕地面積34951.11公頃,佔全縣土地面積的20.33%;園地1697.29公頃,佔比0.99%;草地411.22公頃,佔比0.24%;商業服務業用地92.86公頃,佔比0.05%;工礦用地857.79公頃,佔比0.5%;住宅用地10031.26公頃,佔比5.83%;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465.74公頃,佔比0.27%;特殊用地154.04公頃,佔比0.09%;交通運輸用地3344.03公頃,佔比1.94%;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5241.13公頃,佔比3.05%;其他土地139.14公頃,佔比0.08%。 [17] 

新邵縣礦產資源

2011年,新邵縣金、鎢、鉛、鋅、銅、、銀、硫鐵礦及石灰岩保有儲量居湖南省第一,銻居第二。1995年境內藴藏礦產資源總潛在價值達8899.67億元,按年採千分之一計,年礦產值可達8.8億元。至1995年縣境共發現礦種33個,其中有色金屬有金、銀、銅、銻、鉛、鋅、鎳、鉻、鈷、鎢、鉬、汞等;黑色金屬有鐵、錳、釩;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半煙煤、煙煤、石煤;非金屬礦有石灰石、花崗岩、白雲石、硅石、重晶石、大理石、陶瓷土;化學工業礦有硫、磷、鉀、砷、維尼龍石灰石等。新邵縣有礦區(點)139處,其中大、中型礦牀15處,礦點108處。有開發價值或前景的33處。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境內地處湖南省第二成礦富集地帶,礦藏資源極其豐富,是湖南省“有色金屬之鄉”。共發現的礦種34種,共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7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金屬礦產4種、非金屬礦產2種。 [18] 

新邵縣水資源

新邵縣地下水分佈於資水、石馬江及其支流階地的鬆散堆積層孔隙水,湧水量較大,埋藏較淺,容易開發,主要作為生活用水;分佈於山區的基岩裂隙水新邵縣1958~2013年本地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04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13.5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2.50億立方米(全部為重複計算量),多年平均入境水總量1.35億立方米(不含資江客水水量),資水入境客水資源量為120億立方米。2020年,新邵縣人均水資源1810立方米,年降水量1479毫米。 [17] 

新邵縣植物資源

新邵縣植物資源有被子植物243科868種,含喬木86科336種,灌木50科147種,藤木19科41種,草本88科344種;裸子植物7科42種,主要有馬尾松、黃山松、華山松、油松、雪松、黑松、杉木、柳杉、水杉、池杉、落羽杉、柏木、側柏、雲柏、羅漢松、三尖杉、銀杏等;還有蕨類植物、菌類植物(蘑菇、草菇、平菇、金針菇、木耳、茯苓、靈芝等)以及苔蘚、藻類等植物。新邵縣自然植被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並有部分熱帶林成分。隨着海拔高度變化,植被垂直差異明顯。除農業植被外,主要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竹林,灌叢,草叢8個羣落類型,9個羣系型,24個羣叢。原始植被無存,分佈上的連續性與完整性被打亂,相互參雜,羣落界限不很明顯。 [17] 

新邵縣人口

新邵縣人口數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邵縣常住人口為612943人。 [10]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户籍人口811656人,比上年末減少3566人。全年出生人口5383人,出生率為6.62‰;死亡人口5840人,死亡率為7.18‰;自然增長率為-0.56‰。 [18] 

新邵縣民族構成

截至2005年,新邵縣民族25個,總人口739159人,其中漢族人口占99.75%。新邵縣少數民族按人數多少排列為:回族865人,苗族528人,土家族281人,侗族179人,布依族69人,滿族40人,傈僳族38人,壯族36人,彝族34人,土族32人,維吾爾族22人,藏族19人,水族15人,佤族12人,瑤族11人,朝鮮族9人,怒族7人,納西族6人,哈尼族6人,白族5人,傣族、畲族仫佬族各2人,黎族1人。

新邵縣經濟

新邵縣綜述

2022年,新邵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6.31億元,同比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394081萬元,增長3.3%;第二產業562645萬元,增長5.6%;第三產業906429萬元,增長4.8%。一、二、三產業比重為21.15:30.20:48.6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6.76%、32.95%、50.29%。 [18] 
財政收入
2022年,新邵縣實現財政總收入132112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147萬元,增長9.6%;上劃中央收入38486萬元,下降3.4%;上劃省級收入5479萬元,下降44.9%。全年一般預算支出510304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9940萬元,下降15.4%;教育支出98026萬元,增長1.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4703萬元,增長22.9%;醫療衞生支出73124萬元,增長1.2%;農林水事務支出73377萬元,增長0.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1775萬元,增長44.2%;交通運輸支出18969萬元,增長7.9%;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8058萬元,下降62.6%。 [18] 
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新邵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7.8606億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工業投資538169萬元,基礎設施投資190085萬元,民生投資83570萬元,生態投資69384萬元,高新技術產業投資54324萬元,工業技改投資56167萬元,房地產開發投資230031萬元。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30944萬元,比上年下降14.1%;第二產業投資538169萬元,增長6.3%;第三產業投資609493萬元,增長14.2%。 [18] 
人民生活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40元,比上年增長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47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工資性收入18515元,增長7.1%;經營淨收入4914元,增長6.1%;財產性淨收入2585元,增長10%;轉移淨收入8833元,增長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75元,比上年增長7%。其中,工資性收入6222元,增長6.6%;經營淨收入2391元,增長6.3%;財產性淨收入167元,增長19.9%;轉移淨收入7094元,增長7.5%。 [18]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406元,比上年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022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食品煙酒支出6732元,增長4%;衣着支出1524元,增長6.1%;居住支出4616元,增長10%;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1215元,增長2.6%;交通通信支出1905元,增長4.6%;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812元,增長3.7%;醫療保健支出857元,下降11.5%;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361元,增長3.8%。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3.6%。城鎮居民人均擁有房屋面積93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4536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食品煙酒支出4981元,增長2.5%;衣着支出722元,增長19.7%;居住支出3692元,增長9.1%;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592元,增長10.4%;交通通信支出1201元,增長18.8%;教育文化娛樂支出2027元,增長16.7%;醫療保健支出1083元,下降21.4%;其他用品和服務支出237元,增長26.4%。農村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4.3%。農村居民人均擁有房屋面積92平方米。 [18] 

新邵縣第一產業

2022年,新邵縣落實糧食種植面積48.99千公頃,實現糧食總產量31.0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4%、-1.4%。油料種植面積9803.08公頃,油料總產量1.79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2%、2.9%。水果總產量7.6萬噸,比上年下降5.2%。蔬菜種植面積13059.5公頃,蔬菜總產量25.43萬噸,分別比上年增長0.6%、2.2%。全年出欄肉豬80.13萬頭,比上年增長2.4%;出欄牛2.46萬頭,比上年下降2.4%;出欄羊9.3萬隻,比上年增長3.6%。禽蛋產量2500噸,與上年持平。水產品產量11220噸,比上年下降1.5%。 [18] 
2022年,新邵縣農產品加工企業達520家,其中國家級及省級龍頭企業7家。實現銷售收入1089699萬元,實現利税14260萬元。
2022年,新邵縣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647公頃,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67公頃。全縣農作物遭受自然災害面積6989公頃,成災面積2732公頃。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14648噸。 [18] 
2022年,新邵縣開工各類水利工程7處,水利工程投入資金13128萬元,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78.6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7.36平方千米。
2022年,新邵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59824千瓦,農村用電量32354萬千瓦時。 [18] 
2020年8月,入選農業農村部“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縣名單。 [4] 

新邵縣第二產業

2022年,新邵縣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分門類看,採礦業增長6.5%,製造業增長6.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5%。 [18] 
2022年,新邵縣獨立核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164家。規模以上工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523957萬元,比上年增長14.1%。規模工業產銷良好,產品銷售率98.8%。
2022年,新邵縣建築業總產值2678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83%。資質等級內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983.4萬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1萬平方米,增長0.65%。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14.34萬平方米,增長11.73%。 [18] 

新邵縣第三產業

2022年,新邵縣實際利用內資947233萬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工業實際利用境內省外資金765509萬元。實際利用外資200萬美元,下降92.7%。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個。
2022年,新邵縣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7881萬元,其中出口66074萬元,進口1807萬元。
2022年,新邵縣税收入庫101315萬元,下降0.96%。按税收體制分,中央税38960萬元,省級税5482萬元,縣級税56873萬元。 [18] 
2022年,新邵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75.3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2.44%。其中,單位存款300065萬元,下降3.26%;住户存款245.3379億元,增長14.72%。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94.174億萬元,比上年增長15.24%。其中,短期貸款580334萬元,增長21.64%;中長期貸款126.1761億元,增長12.5%。
2022年,新邵縣郵電業務總量38966萬元,固定電話用户7367户,移動電話年末用户459030户。電話普及率為77部/百人,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户320053户。
2022年,新邵縣共接待國內旅遊者24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6.33億元。 [18] 

新邵縣交通運輸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公路里程2631.1千米。全縣公路貨物週轉量30.9萬噸千米,比上年增長7.6%;公路旅客週轉量10.8萬人千米,比上年增長5.9%。 [18] 

新邵縣鐵路

新邵縣境內東西走向的滬昆高鐵邵陽北站設站該縣坪上鎮,南北走向的呼南高鐵即將動工,“一縱一橫”兩條高鐵大動脈有望在該縣境內交匯而過。懷邵衡、長婁邵城際高鐵連南接北和承東啓西,新邵縣城距邵陽南站僅12千米。湘黔鐵路跨縣而過,在境內設有石泉貨運車站;洛湛鐵路邵陽北火車貨運車站毗鄰該縣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 [11] 

新邵縣公路

新邵縣境內滬昆高速、二廣高速、婁新高速、衡邵高速、邵坪高速等高速公路四通八達,320國道、207國道、217省道等貫穿全境,新邵,已成為湖南交通最為便捷的縣(市)之一。 [26] 

新邵縣航運

資江自南向北貫穿縣境54千米,直達洞庭湖。 [11] 

新邵縣政治

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縣委書記
縣委副書記、縣長
僅列黨政主要領導,截至2024年2月 [19] 

新邵縣社會事業

新邵縣教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擁有各類學校305所,其中高中10所、職業中學3所、初中39所、小學162所、幼兒園90所、特殊教育1所。年末在校學生109719人,其中在校高中生、職業中學、初中生、小學生、幼兒園分別為15110人、4104人、26774人、46611人、1705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100%、100%。各類民辦學校78所,民辦學校在校學生15302人。 [18] 

新邵縣科學技術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高質量發明專利申請133件,簽訂技術合同327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94700萬元。2022年,全縣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企業86家,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品產值1673756萬元,比上年增長26.2%。 [18] 

新邵縣文化事業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擁有藝術表演團體6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放映農村公益電影4476場。縣級電視台1個,電影院2個。 [18] 

新邵縣體育事業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共有體育場9個,體育館2座,運動場724個。開展全面健身項目8次,全面健身運動參加人數23.1萬人。 [18] 

新邵縣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共有衞生機構30個,其中醫院27個、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計生綜合執法局1個。全縣衞生機構擁有3980張牀位,衞生技術人員354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17人、註冊護士1666人。 [18] 

新邵縣社會保障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72434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633876人、職工醫療保險人數為38558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為22504人。 [18]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為4336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456757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為47259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為24080人,領取失業保險金職工人數209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為2.9%,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3599人。
截至2022年末,新邵縣城鎮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384元,保障對象已達到3457人,全縣城鎮低保金共發放1757.8萬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245元,全縣農村共有18504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全年低保金共發放5413.1萬元。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559萬元。 [18] 

新邵縣歷史文化

新邵縣地名由來

新邵名縣,始於1952年,因系新化和邵陽縣地析置,故取兩縣縣名的首字命名。 [13] 

新邵縣非遺

截至2021年,新邵縣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2項(新邵孫氏正骨術、龍山藥王醫藥文化),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1項(石馬河號子),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項目9項。 [30] 
新邵孫氏正骨術
新邵孫氏正骨術誕生於清晚期,龍山腳下的孫氏家族將家傳的武傷醫術、古代神秘的梅山醫學和道教醫學相結合,倡導“筋骨並醫”“正骨先理筋”“形神並重”“期位辨治”“整體調治”,臨牀強調“一保肢體、二恢復形體結構、三恢復功能”,具有簡、便、廉、驗的特色與優勢,形成了以邵陽正骨醫院為傳承基地的傳承體系,有學術傳人百餘名,成為湖湘傳統骨傷醫學中主要的醫學流派,形成獨具特色的正骨術,並代代秘傳,在省內外家喻户曉、眾人皆知。
2008年,孫氏正骨術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邵陽正骨醫院為保護主體。
2014年,新邵孫氏正骨術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並被國家中醫醫藥管理局確定為首批重點發展的中醫骨科流派。 [31] 
龍山藥王醫藥文化
龍山藥王醫藥文化誕生於新邵縣龍山地區,以唐代藥王孫思邈醫學為核心,內涵豐富,包括了孫思邈醫學、孫思邈養生思想和養生術、道德思想、藥王孫思邈傳説及民間對藥王的信仰,藴含着極其豐厚的傳統人文精神,是傳統醫藥文化的傑出代表。生活在龍山腳下的村民,也十分懂得中醫草藥,素有“十民九醫”之説。村民代代相傳,掌握了不少神秘的巫醫療法和中醫藥秘方。千百年來,新邵縣龍山地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和文化信仰。2019年,新邵傳統中醫藥文化(龍山藥王文化)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項目名單。 [32] 

新邵縣文物

中共湘西南特委舊址
中共湘西南特委舊址坐落於龍山之腳、太芝廟鎮旗形山下,俗稱“新花院子”,系清朝道光四年當地進士陳祿林修建。民國十五年(1926年)秋,中共湘西南特委特派員鄔建農、顧憲成、戴世榮、陳新憲、賀旭、謝晉凡等同志來龍山地區組織領導農民運動。民國十六年(1927年)春,由於寶慶縣委機關遭到破壞,中共湘西南特委由寶慶龍王橋遷入龍山,機關設在此院。此後,發動太芝廟、扶錫、嚴塘、小合田、團山等地成立了農民協會,組織開展龍山工人運動,並在此院成立了第一支部委員會,是為邵陽地區第一個農村地下黨支部。湖南省南學會邵陽分會會長樊錐在這裏傳播進步思想,石醉六、陳錫、賀恕、戴世榮等一代又一代革命先驅和共產黨人在這裏譜寫革命壯歌。該院於2012年被納入湖南省革命遺址名錄,是新邵縣幹部黨性教育現場教學點、邵陽市黨性教育基地;2022年,入選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33] 
新邵旅遊地圖 新邵旅遊地圖

新邵縣風景名勝

白水洞景區
新邵縣風光
新邵縣風光(14張)
白水洞景區位於新邵縣嚴塘鎮白水洞村,距縣城釀溪鎮12千米,區域以白水洞村為主體,包含洞口村、岱山林場部分土地,總面積11.90平方千米。精彩景點有:白龍洞、吸潮巖、簡氏節孝坊、卓筆峯、武士崖、飛虹瀑布、銀濤峽、水簾洞瀑布、羅山洞水庫、七仙瀑布、雷公山等。 [22]  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 [27] 
白水洞景區 白水洞景區
白雲岩景區
白雲岩景區,國家3A級旅遊景區,坐落在新邵縣巨口鋪鎮白雲鋪村,總面積12.82平方千米,距S217兩千米,始建於南宋寶佑年間,續建於明清。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全國各地前來拜佛祈福的香客絡繹不絕。白雲岩古建築羣由妙音寺毗廬寺、牧雲寺、關龍亭、會仙橋等組成。 [23]  [26] 
嶽坪峯國家森林公園
嶽坪峯國家森林公園即是百里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新邵縣東北部,距邵陽市50千米,其東西長50千米,南北寬25千米,號稱“百里龍山”,歷史上藥聖唐朝孫思邈和御醫申泰芝曾在此採藥煉丹,留有“藥王殿”和“煉丹池”古蹟,故“百里龍山”又稱“藥山”。龍山主峯嶽平雲頂海拔1513.6米,比南嶽衡山祝融峯還高223.6米,為寶慶十二景之一。境內有人文景觀8處,自然景區37處。包括有數百年曆史的香楓、銀杏、搖錢樹,壯觀的天然瀑布、峽谷、溶洞,數百年曆史的風情山寨和工農運動的革命遺址等。總面積3835公頃,公園有藥用植物87科207種。 [24-25]  [28] 
青龍首峽谷
青龍首峽谷位於新邵縣潭府鄉大團年村,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區規劃面積6平方千米,海拔1100多米,全長7千米。峽谷內茂林修竹、石橋清溪、泉水叮咚、鳥語蟬鳴,銀瀑飛濺,保存了萬畝竹海和大片的原始次森林。可遊覽的景點有神仙橋、仙鵝塘,嵩山庵、十八瀑布羣、老虎巖、猴子石等。此外,峽谷內1000多畝原始次森林,夏天氣温保持在22攝氏度左右,較周邊地區低8攝氏度以上,風貌保持完好,隱世清幽,空氣清新,負離子高,水質優良,大氣中平均每立方含氧離子16萬個,享有“天然空調”“天然氧吧”之雅稱。 [29] 
資江風光帶
資江是新邵的母親河,幹流由南向北貫穿全境,途經縣城及釀溪、新田鋪、嚴塘、大新、坪上等5個鎮鄉,流程54.5千米。境內的資江素有“小三峽”之稱,沿途景點有賽雙清、將軍石、護江石林、石門獻翠、清溪灘、銅柱灘、水洞巖、巖鷹石、金猴迎客、海豹出江、蛇形山、駱駝峯。

新邵縣地方特產

新邵縣有龍山臘肉和豬血丸子、潭溪鎮玉竹、小塘麻鴨、巨口鋪豆腐、黃心生薑、坪上牛席、下源水酒、桂丁茶。 [21] 
桂丁茶 桂丁茶

新邵縣著名人物

新邵縣榮譽稱號

2020年3月,新邵縣入選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5] 
2020年7月,新邵縣被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縣城。 [2] 
2021年1月29日,新邵縣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全省信訪工作“三無”創建達標縣市區)。 [6] 
2021年2月18日,新邵縣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7] 
2021年3月,新邵縣入選教育部公示的“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8] 
2021年3月25日,新邵縣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湖南省文明城市”稱號。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