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祖

鎖定
太平祖,又稱太平祖祠、太平祖宇、太平古屋,位於福建省南安眉山鄉天山村朝天山右側山腰。凌雲葉氏第二十三世大連公於明朝年間在此開基,繁衍子孫。太平祖祠距今有400多年,人口萬千,天山村後格、琦園兩個自然村系太平祖的分支。開基以來,太平祖人才輩出,凌雲葉氏家廟所掛顯貴牌匾“三元宗匠”葉期頤即出自於此。
中文名
太平祖
別    名
太平祖祠
太平祖宇
別    名
太平古屋
所屬宗族
凌雲葉氏
歷史名人
葉期頤

太平祖淵源

太平祖地理位置

泉州十三都名山之一的凌雲山,又名朝天山、金剛山、大營山,凌雲山西側高田村為凌雲葉氏開基聖地,南側天山村有凌雲葉氏二十世普公開基聖地孝徽祠,東麓右側的山腰中有一處聖地:背自凌雲山脈蜿蜒而聖,巍峨雄偉,厝後巨石疊嶂形似雄獅之首,庭下一片平坦開闊狀如雄獅唇面,前沿橫聳虎耳山、古井寨、大尖山,三山一脈,形似筆架、案桌、硯台、毛筆。景象顯然可觀。曾有流傳祖師公擇聖地看到此地有三盞火,準備在此建寺,到此地時忽見巖前有一處是五盞火(今仙境巖)又到了巖前,此時在巖前看到清水巖有七盞火,遂定址清水巖 [1] 

太平祖開基祖

俗雲:福人居福地。凌雲葉氏第二十三世大連公於明朝年間在此開基,繁衍子孫。
太平祖開基祖[諱]大連、[字]君授、[號]魁峯公,長濃公次子也。公忌炎暑,正直自持族事,任凌雲葉氏族長,爭復祀業。倡修墳墓,為慎齋公恢復祀業,美哉!光前裕後也。妣蘇氏,合葬本都石率山之原,坐乙向辛。庶妣梁氏,葬白塗隘下峯中。生二子:1、獻祿[學名]國籠,2、獻欽[學名]國榮。
太平祖分基祖[諱]獻祿、[學名]國籠、[字]堯徵、[號]心魁公,大連公長子也。公居參內嶺邊,妣黃氏何氏,合葬於參林城皇寮。生四子:1、彥琦,2、彥琰,3、彥玟,4、彥琠。(注:所有“彥”字本有王字旁,現電腦打字無法打出)
太平祖分基祖[諱]獻欽,[學名]國榮,[字]堯俞,[號]玉墀公,大連公次子也。治書經文宗方應選取入泉州府學生員,生於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年二月廿八卯時,卒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丙戌十一月十四巳時,壽七十九歲。生有十子,娶安溪益府林氏,生七子曰彥琛、彥瑋、彥璁、彥瑤、彥瑛、彥璿、彥璣(注:所有“彥”字本有王字旁,現電腦打字無法打出);續娶晉江温氏號慈懿,再生三子曰彥琯、彥瑞、彥璟(注:所有“彥”字本有王字旁,現電腦打字無法打出)。其後裔繁衍大致分為三部分:一仍居本發祥地的有後格支房與琦園支房,二移居安溪參內支房,三解放前及改革開放後二十一世紀初遷居閩贛、台灣、國內各地及東南亞各支房。公守性不誇,幼發白毛,倡修墳墓,修理魁躔祠堂,買兩大房,作縮通巷,築短牆關鎖。聰明理家,乃構大坪館,與四子居之。三子居參內。自冬往春,父往參內兄家避寒。自夏徂秋,父回家避暑。
彥瑤,後格支房開基祖,又名城,字珍甫,號八山,國榮公四子也。生於明萬曆廿七年(1599年)己亥六月初四申時,卒於清康熙十六年丁巳年(1677年)十一月廿九申時。娶林氏,續娶劉氏,三娶吳氏,生二子曰方悦、方肯。
彥琯,琦園支房開基祖,又名騧,字舜甫,號友齋,國榮公八子也。生於明泰昌元年即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庚申十月十四辰時,卒於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十月初一巳時,娶周氏號婦順,生二子曰方為、方好。
彥璟,三元宗匠葉期頤之曾祖父,又名爽,字宋甫,號明齋,國榮公十子也。生於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五月初十酉時,卒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十一月十三酉時,娶温氏,生二子曰方尊、方富。其後裔為族爭榮光,為國效忠榮,太平祖祠目前所掛顯貴牌匾皆出自其後裔。有清順治年間方富公及其子翼賽公父子同登科,有清進士、任河南陳州府西華縣知縣推陞雲南曲靖府宣威州知州誥授奉直大夫“三元宗匠”期頤公,有由國學生任江西九江府照磨陞廣信府經歷又遷寧州判後又升瑞州上高縣正堂的雲山公,有由國學生嘉慶十八年癸酉年科應順天鄉試中式舉人第二十九名揀選知縣、鄉進士的開祥公。

太平祖重建歷程

四百多年來,祖祠幾經修葺。民國十五年至十七年間,因祖祠破舊由春香公倡議帶領宗親,把原祖祠基址降低一級原向重蓋,牆基已完成過半,材料也備好,無奈春香公於民國十七年戊辰年六月過世,祖祠就此荒廢。改革開放後九十年代末,春香公之孫彥修自香港回鄉探親與祖珍公閒聊時,祖珍公回顧太平祖祠的歷史,鼓勵彥修兄弟孫承祖志,為重建太平祖祠盡心盡力。彥修返回香港向父親瓊堯稟告此事後,瓊堯召集兒子安其、彥熹、彥修、輝彥為重建太平祖祠慷慨解囊。經過後格、琦園眾宗親同心協力,眾志成城,祖祠終於一九九九年翻建落成,雕樑畫棟,重煥榮光。

太平祖祖祠榮光

右龕 右龕
中龕太平堂 中龕太平堂
左龕 左龕
顯貴牌匾2 顯貴牌匾2
三元宗匠 三元宗匠
顯貴牌匾1 顯貴牌匾1

太平祖歷史名人

葉三光:皇恩寵賜“授賜頂帶榮身”(清康熙)
葉方富:舉人、“貤贈文林郎西華縣知縣晉贈宣威州知州、娶温氏號順美貤贈太孺人晉贈太宜人”
葉翼賽:舉人、“貤贈文林郎西華縣知縣晉贈宣威州知州”
葉期頤:字孝受,號淡江,眉山鄉天山村人。生時父母共百歲,故小名“百生”。少年時代孤苦貧困,隨母攜筐乞討,鄉鄰多可憐而施捨。而期頤若見不設座、不給筷子就不吃。有人嘲笑他,而村中長者卻認為他有志氣,將來必成大器。10歲時隨叔父到台灣。叔父耕作,期頤放牧。放牛的草場靠近村塾,期頤常在窗外跟着學童一齊朗讀。塾師感到奇怪就教他,他能過目成誦。15歲時入淡水縣學。乾隆三十八年(1771)領鄉薦。乾隆四十五年(1780),天下大比,選授河南西華縣令。受命之際,立誓“不負君、不負民、不負所學”。到任以後,他寬嚴互濟,以息事寧人為本,不苛求;遇到水旱災害,總是力請上司蠲免租賦,放糧銀賑濟,幾次因此觸怒上司,也不計較。因幾次黃河決口,河南省癸卯科(乾隆四十八年)、戊申科(乾隆五十三年)的鄉試不能如期舉行。至五十四年(1789)巳西,才三科一齊考試。解元孟藻、張克廣、周開謨皆出自西華,人稱期頤訓導有方。巡撫梁肯堂特贈匾額“三元宗匠”表彰他。他任西華縣令十年,民生得安,很受敬重。乾隆五十五年(1790),期頤奉命護餉至甘肅,歷時三個月才返回。縣人聞訊,奔走郊迎數十里,置酒設樂迎接他。不久,調升曲靖府宣威州知州,未赴任而卒於西華。其次子葉昌,官至上高縣知縣,遷居台灣,子孫繁衍於台。
葉雲山:由國學生任江西九江府照磨陞廣信府經歷又遷寧州判後又升瑞州上高縣正堂。(清乾隆)
葉開祥:由國學生嘉慶十八年癸酉年科應順天鄉試中式舉人第二十九名揀選知縣。(清乾隆) [1] 
參考資料
  • 1.    凌雲葉氏天山太平祖支系譜志, 20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