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坌坑遺址

鎖定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貝丘遺址。位於台灣省台北縣八里鄉,地處淡水河口。1964年台灣大學發掘。下層為大坌坑文化的代表性遺存,上層屬圓山文化。
中文名
大坌坑遺址
時    代
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貝丘遺址
地    點
台灣省台北縣八里鄉
發掘時間
1964年

大坌坑遺址簡介

大坌坑文化層出土的陶器質地鬆軟,以褐色砂陶為主。器腹普遍印有繩紋,口沿部分習見單線或雙線的刻劃紋,還有少量紅色條帶彩飾。絕大多數為圜底和平底器,圈足器較少,缺乏三足器。器形有甕、罐、碗等,以斜沿罐和短直領罐為大宗。石器的種類也不多,有磨製的錛、鏃和打製的斧、網墜等。當時人們的經濟生活以漁獵、採集為主,至今尚未發現有種植糧食作物和飼養家畜的明顯跡象。
圓山文化層中發現用碎石鋪基的房屋遺蹟,還有一座用草拌泥搭蓋的半圓形低屏壁,推測是擋風燒陶的遺蹟。陶器以棕灰色細砂陶為主,紋飾有錐刺紋、圓圈紋和紅彩平行條紋、卵點紋,而不見繩紋。常見器形為罐、碗、壺等。石鋤、台階形脊的有段石錛、雙肩石斧是較有代表性的石器。還發現一件兩翼式的青銅鏃。由於在圓山文化遺址裏未發現鑄銅遺蹟,而這件銅鏃的形制又與商、西周的相同,因此有人認為,圓山文化的青銅器當是從大陸傳入的。
遺址發掘過程簡介
大坌坑遺址的所在地是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側、觀音山的西北麓,正對大竹圍的緩斜坡上。該山麓之西側山峪,即名“大坌坑”,故依此命名。地表大部分為現代墳墓佔據。範圍約南北350米,東西500米。
在大坌坑附近,早年農民採竹筍時,由於挖掘到許多骨骸和陶器、石器,因此蓋了一間小廟集中祭祀,而終於在1958年由盛清沂所發現。1962年1963年,台北縣文獻委員會曾經做過發掘。1964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發掘,出土大量遺物。依國際通行的辦法,以最接近遺址的現代村落為該遺址命名,且以最先發現的遺址名稱為該文化命名。因此,該遺址被取名為大坌坑遺址(國際考古界代號“T. P. K”),而該文化也被命名為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遺址大坌坑文化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其命名雖然是來自首次發掘出該文化器物的大坌坑遺址,但是該文化卻廣泛分佈於台灣全島各地以及廣東福建的沿海地區。年代推測應該在距今7000年至4700年之間,到該文化晚期,不同遺址的區域性差異開始出現。我們至少可以辨認出大坌坑文化的幾個次類型,包括北部的大坌坑類型,南部較早的八甲類型、較晚的鳳鼻頭類型,東部的月眉類型等。
在大坌坑文化時期,其聚落還甚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台地上,以狩獵和漁撈營生,也採集野生植物種子、果實和其纖維,可能已經有種植芋頭、薯類等根莖類作物的初級農業。從比較研究推測,這個文化的主人可能是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而台灣少數民族正是南島語族的一支,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少數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
和這個文化相類似的史前文化,也出現在閩江口以南到雷州半島附近之間的大陸東南沿海地區。該文化與中國北方的“仰韶文化”同期。

大坌坑遺址文物發現

由大坌坑遺址出土文物來判斷,我們可以知道該遺址的主人在製陶及磨製石器的技術上十分發達,其中尤以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粗繩紋的陶器為代表,所以又稱為“繩紋陶文化”或“粗繩紋陶文化”。 這種陶器通稱為粗繩紋陶,多為手製,通常含沙,質地鬆軟,火候不高約攝氏400-500度,表面顏色呈暗紅、渾褐、淺褐色 。
繩紋陶器器型簡單,通常只有兩種。罐形器口部低,一種頸後唇薄剖面近於三角形,另一種在口部的外緣、唇頸之間有一條突脊。陶器口徑不大,一般在14-18釐米之間,寬肩、鼓腹,部分具有矮圈足。大部分陶器在口緣下方頸部以下施滿繩紋,但繩紋並不施於口緣之上。部分口緣上方或肩上施有篦劃紋,紋樣通常是兩條或兩條以上近於平行的線條,畫成間斷或連續的波折紋、直線紋、交叉紋等流暢的線條,甚具特色。
大坌坑遺址發現的石器數量不多,種類也較少,計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網墜、石錛、石簇、槽石棒等。由於發現過樹皮布打棒,推測當時已經有樹皮布。
值得注意的是,大坌坑遺址包含多層的史前文化層;除了屬於最下層的大坌坑文化以外,中間有圓山文化層、植物園文化層,最上面則是為十三行文化層。這表示在上述不同時代階段,都有人類曾經在此居住。
1992年1月10日,大坌坑遺址由台灣地區有關部門指定為一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