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坌坑文化

鎖定
大坌坑文化是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五千多年,以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兩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諸海岸最集中。遺址集中分佈在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東部沿海也有零星分佈,其中以台北八里鄉大坌坑遺址和高雄林園鄉的鳳鼻頭遺址為典型。 [1] 
中文名
大坌坑文化
性    質
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分    佈
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沿岸
典    型
高雄林園鄉的鳳鼻頭遺址

大坌坑文化地區分佈

大坌坑文化遺址 大坌坑文化遺址
大坌坑文化遺址位置大多在河口和河岸的低台地。原始居民們的生產活動為撈取魚類、獵取野獸、採集植物果實和種子等,並從事原始的農耕。
據推知,這個文化遺址的主人是大陸南部至東南亞最早從事農耕的居民的一支。大坌坑遺址中石器不多,遺物以陶器為主。年代約在1萬年前至公元前2500年,與華北地區的仰韶文化大致相當。
大坌坑文化遺蹟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發現。考古學家推測:“我國東南沿海在全新世初期有一片以粗糙的繩紋陶器為代表的一種古代文化”,大坌坑文化便是這種文化的一個環節。

大坌坑文化早期發現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種文化,因1964年發現於台灣台北八里鄉大坌坑貝丘遺址而得名。距今約五千多年,以台灣北部淡水河下游兩岸及西北、中部和西南諸海岸最集中。

大坌坑文化主要遺址

主要遺址有台北八里鄉大坌坑下層、台北圓山貝丘下層、台南歸仁鄉八甲村、高雄林園鄉鳳鼻頭等。出土有磨製的石斧、石鏟等。陶器手捏,含粗砂,火候不高,硬度低,質鬆軟,器形簡單,主要有罐、甕、碗,器壁粗厚,常飾繩紋和劃紋,少數有塗紅條彩飾,以粗陶繩紋圈底罐最有代表性。當時人們過着以採集和漁獵為主的經濟生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