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夢中作

(清代龔自珍詩作)

鎖定
《夢中作》是清代詩人龔自珍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認為介入文壇的人本就寥寥無幾,即使名噪一時,終究也會歸於寂寥。雖然清王朝已日薄西山,但是在思想上仍然有束縛,詩人只好借吟詠風花雪月排遣情懷,抒發對現實的感慨和滿腹牢騷。此詩名為“夢中作”,實則借夢發揮,馳騁想象,運用象徵手法暗示現實,波瀾曲折,意味雋永。
作品名稱
夢中作
作    者
龔自珍
創作年代
清代
出    處
定庵文集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夢中作作品原文

夢中作
不是斯文擲筆驕,牽連姓氏本寥寥。
夕陽忽下中原去,笑詠風花殿六朝 [1] 

夢中作註釋譯文

夢中作詞句註釋

⑴斯文:語出《論語·子罕》:“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本指禮樂制度,後用來稱有道德、有學問的文儒之士。這裏為作者自指,也可指自己創作的作品。擲筆:扔下筆,此指戒詩。
⑵“夕陽”句:暗喻清王朝日落西山的政治局勢。中原:本意為平原、原野,舊時以今河南一帶,或黃河中下游地區稱中原。此處代指中國。
⑶風花:風花雪月,泛指詩歌題材。殿:殿後,在最後。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先後建都於建康(今江蘇南京),合稱六朝。 [3]  [4]  [5] 

夢中作白話譯文

近來懶發議論,卻並非冒充文雅之士,假裝斯文。現在與文壇有牽連的人本已寥寥無幾。
夕陽西下,中原冷落,四顧蒼茫。悵感六朝的風流韻跡,且自戲詠風花雪月聊遣情懷吧。 [3]  [4] 

夢中作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道光七年丁亥(1827),這年龔自珍再次提出戒詩。之所以屢言戒詩,一方面是迫於清王朝在思想界的高壓政策,使他有許多話不敢傾吐;另一方面也是不滿於當時文壇上形式主義和擬古主義文風的一種消極表現。詩人便以夢為題,一吐心聲。 [3] 

夢中作作品鑑賞

夢中作文學賞析

自從《莊子》中寫到夢蝶以後,詩歌中便常常寫到夢。詩人之所以寫夢,一方面是由於他們的理想在現實中無法實現,便到虛幻的夢境中尋求寄託;另一方面是因為夢境虛無縹緲,便於馳騁自己的想象,顯示自己的才華。龔自珍此詩則屬於前者,在清廷的黑暗統治下,他雖欲“慷慨論天下事”,卻感到“天下無鉅細,一束之於不可破之例”,為了衝破束縛,他便在自己的作品中寫到夢。
大凡寫夢境,總是迷離惝恍,充滿了神奇的浪漫情調。即以夢筆而言,《南史·江淹傳》便説過:淹嘗“宿於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此詩不寫筆在夢中被人索去,而説“斯文擲筆”,是詩人自己把筆扔掉。僅此細節,已把詩人的豪邁氣概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在描寫夢境上,詩人不着奇麗之字,出語平實,類似宋人的以議論為詩,不像在做夢,倒像在申辯,至多是在夢中發出“囈語”。這也許是龔氏獨到之處。“牽連姓氏本寥寥”一語,緊承前句,意謂一個人的名譽地位毫不足奇,即使名噪一時,終將歸於寂寥。他在《己亥雜詩》中抒寫了撰成《布衣傳》後的感想,也曾説過:“登乙科則亡姓氏,官七品則亡姓氏。”就是説即使考中進士,當了七品芝麻官,最終也名不見經傳,何況他才寫了幾篇自以為得意的詩文。這裏言簡意深,詩人不汲汲於名利的磊落胸懷隱然可見。
如果説前兩句描寫了灑脱而高昂的情致,到後兩句則來了一個跌宕,波瀾曲折,意味雋永。“夕陽忽下中原去”似乎是夢中景象,但也可能含有諷喻。夕陽西下總是沒落的象徵,漢代班婕妤自悼賦》雲:“白日忽已移光兮,遂晻莫而昧幽。”這是以夕陽西下自傷身世。龔自珍此詩則為現實而發感慨。此時清王朝日漸衰弱,猶如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詩人不便明説,只好以象徵手法加以暗示。在這黑暗的時代,詩人的筆不能寫《當世急務》那樣的政論文章,只好“笑詠風花殿六朝”。寫寫詩,飲飲酒,吟詠風花雪月,做一個“六朝文學”的殿軍,倒也自在。這是調侃語,也是牢騷語。雖然作於夢中,而對現實的不滿,悽然流於言外。在龔自珍的詩集裏,固然也有一些詠風花的作品,但他實質上並不以此為能事,更沒有沉湎其中。他雖詠花,但卻不像六朝人那樣以綺靡華豔取勝,而是重在寄託,通過花草風月,表現個人堅貞的品格,高尚的情操。透過這首詩中夢境的紗幕,也可以看到詩人一顆關情現實的心。 [2] 

夢中作名家點評

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朱則傑清詩選評》:龔自珍集中有好些詩歌題稱“夢中作”云云,這主要是便於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借夢境以擺脱束縛,馳騁想象。這首詩實際上是他對自身創作所做的一個總結。詩人為自己的詩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從根本上來説就在於它所達到的整體境界。詩人“生於末世運偏消”,他的詩歌也剛好是對這個“末世”所做的一個總結。仔細留心一下龔自珍以前的清王朝,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到這個時候的道光,正好是這首詩末尾所説的“六朝”。因此,“夕陽忽下中原去,笑詠風花殿六朝”,龔自珍的詩歌正可以看成是通常所説的清代詩歌的殿後;又由於清代本來就處於中國古代社會的末尾,因此實際上也就是整個古代詩歌的殿後。 [5] 

夢中作作者簡介

龔自珍 龔自珍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祚,號定庵,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九年(1829)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宗人府主事、禮部主事等職,道光十九年(1839)辭官南歸,兩年後暴死於丹陽雲陽書院。論學主公羊學派,講求經世致用,主張革新,與同時的魏源齊名,稱為“龔魏”,為近代思想界的先驅者。其詩多感時傷世的憂患意識和衝破沉悶、呼喚風雷的理想。既有斑斕變化、詭異譎怪的色彩,也有天然真率,淡宕清新的風致。對後世的黃遵憲譚嗣同梁啓超柳亞子等人,都有較大影響。著作有《定庵文集》等。今人輯有《龔自珍全集》。 [2] 
參考資料
  • 1.    (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490
  • 2.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明清詩鑑賞辭典 第1版 清、近代.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1565,1573-1574
  • 3.    (清)龔自珍著;郭延禮選注.龔自珍詩選.濟南:齊魯書社,1981:111
  • 4.    包傑編著.清人七言絕句選評 意譯新探 下.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107
  • 5.    朱則傑注評.清詩選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