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關鎮

(湖南省茶陵縣轄原城關鎮)

鎖定
城關鎮是茶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106國道、320省道穿鎮而過,衡炎、嶽汝、泉南高速公路及衡茶吉、醴茶鐵路均交匯於此,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區東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陽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靠洣水河流,南宋古城、南浦鐵犀、國家3A級旅遊景點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歷代進士長廊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
2014年1月25日,成立雲陽街道辦事處,城關鎮被撤銷。 [1] 
中文名
城關鎮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茶陵縣
面    積
14 km²
政府駐地
茶陵縣城紫微路10號城關政府大樓三樓
電話區號
0731
郵政編碼
412400
著名景點
雲陽山風景區
神龜谷
火車站
茶陵火車站
車牌代碼
湘B

目錄

城關鎮簡介

城關鎮位於茶陵縣中部的雲陽山東麓,洣水西南濱,羅霄山脈中段之西坡,城關鎮是茶陵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轄6個社區4個行政村,106個村(居)民小組,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9萬餘。2009年城關鎮實現財政經常性收入306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6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5元。
城關鎮原名“茶陵鎮”,形成於唐代。南宋迄今為茶陵縣治。北宋時,因造船業的興起而發展。洣水南來,雲山北固,內有古城,外有雄關,因此得名。宋代鑄“南浦鐵犀”,又稱“犀城”。1955年改為城關鎮。
城關鎮素有“三路噤喉”之謂,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多次成為重要戰場。土地革命戰爭階段,毛澤東、譚震林等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裏從事革命活動,工農革命軍9克茶陵城,井崗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縣工農兵政府於1927年在這裏成立。中央電視台1997年10月27日特別節目《井岡山》中介紹説“井岡山根據地的紅色政權、中央蘇區的紅色政權、乃至今天的中南海國務院都是從井岡山洣水之濱的小屋裏走出來的”。為此,城關鎮又有“革命之城”的光榮稱號。
現今的城關鎮,106國道、320省道穿鎮而過,衡炎、嶽汝、泉南高速公路及衡茶吉、醴茶鐵路均交匯於此,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鎮區東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雲陽國家森林公園,西南靠洣水河流,南宋古城、南浦鐵犀、國家3A級旅遊景點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茶陵縣歷代進士長廊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商業步行城、工業品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建材市場、摩托家電市場、農貿市場等各種專業市場十分繁榮,是湘贛邊境的商貿物流中心。 [2] 

城關鎮景點

雲陽山景區
雲陽山景區(2張)
雲陽山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雲陽山風景區位於茶陵縣縣城北部,總面積8688.48公頃,其自然景觀秀麗神奇,神農文化源遠流長,宗教氛圍異常濃厚,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是一處難得的集生態旅遊、避暑度假、朝聖祭奠於一體的綜合性城市森林公園。
神龜谷:是全國離縣城最近的峽谷,因有一狀若烏龜的巨巖而得名,這裏有壽泉瀑布、靈龜巖、靈龜湖等自然景觀與步雲吊橋、龜壽亭等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是遊覽、探險、戲水、觀湖的綜合景點。
老君巖:相傳太上老君在紫微岩石窟“得道成仙”,因此得名“老君巖”,老君石像高6米,像座所刻《道德經》五千言,堪稱天下第一石刻《道德經》。
南嶽宮:知名道觀,主祀南嶽聖帝。據傳南嶽聖帝每年農曆六月、七月來此避署,湘、贛、浙、閩、粵等10多個地區的信徒到此朝覲攬勝,逐步形成“六月七月朝雲陽,八月朝衡山”的民俗。
祈豐台:史載炎帝的雨師赤松子曾在雲陽山第一高峯正陽峯的峯巔築祈豐台,通神靈,每遇久旱或久雨,赤松子就帶領子民上山祈求平安。
工農兵政府舊址
工農兵政府舊址(3張)
工農兵政府舊址(國家3A級旅遊景點、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茶陵縣工農兵政府舊址位於茶陵縣城關鎮前進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縣(州)署衙,佔地面積1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975平方米,它是毛澤東同志親自指導建立的中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也是中國革命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的第一個縣級工農兵政權,具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教育意義。
南宋古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古城始建於南宋紹定四年(即公元1231年),是一個“傍山為屏,憑江為險,以濠為塹,居城而守”的古代軍事防禦體系,同時也是一個“以堤護城、以城防洪、以濠泄洪、以犀示警”的堤防體系。
南浦鐵犀南浦鐵犀位於古城大成門外洣水河北岸。南宋紹定五年(1232),茶陵知縣劉子邁因“江水蕩決南城”,遂“鑄鐵犀數千斤置岸側壓之”。犀高1.1米,長2.1米,寬0.8米,重約7噸,系用亞共晶白口生鐵分三次澆鑄而成,其狀似牛,俗稱“鐵牛”,昂首而卧,栩栩如生,歷數百年不鏽不斑。正是由於南浦鐵犀的存在,茶陵有“犀城”之美譽。
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2張)
進士長廊茶陵進士長廊是全省唯一以介紹進士生平、佳句為內容的長廊,該廊始於茶陵縣第一中學,抵於南宋城牆,總長500米。廊內鑲有大理石碑97塊,石碑面積最大的8平方米,最小的4平方米,雖大小不一,但錯落有致,整齊劃一,遠眺猶如先賢前哲們佇立其上,凝望滾滾洣水東流去。茶陵進士長廊,融茶陵歷代進士名錄詩文、現代書畫篆刻藝術於一體,文化意藴深厚,構建恢宏磅磗,堪稱是湖南省第一進士長廓。
烈士陵園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位於城關鎮交通街西側山丘,佔地面積131畝,園內葬有茶陵籍革命烈士5000餘人,是我省建園最早的縣級革命烈士陵園,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政府投資對陵園進行了提質改造,清理了園內28家經營場所和單位,修繕了園內原有的紀念塔、語錄碑,擴建了瞻仰廣場,新增了烈士英名長廊、浮雕等建築。
洣江書院洣江書院始建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是茶陵歷時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官辦書院。書院建築系仿古風格,採用中軸遞進,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內設主敬齋、行恕齋、修德齋、大講堂、大成殿、御書樓、崇道祠、山長室等,共計房舍二十一間。歷代書院的山長都是名望之人,或知州或名儒,清末狀元蕭錦忠,翰林曹詒孫、經師尹學周、廉吏尹佔寅等數十位先賢,都曾在此執教,為國家培肓了大批濟世良才。書院在延續茶陵文化風氣、培養經世人才、促進道德教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在茶居室
1965年5月21日,毛澤東在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的陪同下來到茶陵,下榻在現茶陵縣縣委常委辦公樓。為了紀念此行,茶陵縣專門設立了陳列室,將毛澤東所住房間、設施、用具予以陳列展出,並將毛澤東與茶陵、與茶陵人的珍貴歷史照片一併展出。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