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源性蠕蟲

鎖定
土源性蠕蟲是一種不必經過中間宿主,而直接感染終宿主的寄生蠕蟲。生活史較簡單,蟲卵或幼蟲在土壤等外界環境中即可發育至感染期,並經口或皮膚等途徑感染人體。如蛔蟲、鈎蟲等腸道寄生線蟲。防治原則有糞便無害化處理,加強衞生宣傳,注意個人衞生和飲食習慣。
外文名
geohelminthes
中文學名
土源性蠕蟲
動物界
分佈區域
泥土
例    子
蛔蟲、鈎蟲、鞭蟲、蟯蟲
防治原則
糞便無害化處理等

土源性蠕蟲生活史

不需要中間宿主,其蟲卵或幼蟲直接在外界發育到感染期即可感染人的一類蠕蟲。包括蛔蟲鈎蟲鞭蟲蟯蟲等人體常見寄生蟲,主要為線蟲。

土源性蠕蟲感染途徑

1.超過12億的人有至少一次的蠕蟲感染史。
2.最常見的蠕蟲感染途徑是攝入蟲卵,但線蟲和鈎蟲感染是由人類皮膚與含有其幼蟲的土壤接觸所致。
3.螞蟲(Ascaris lumbricoides)生命週期包括:遷移到肺部,造成肺炎,患者可有肺侵潤、哮喘和痰中帶血的表現。然後,蛔蟲會遷徙到腸道,造成部分小腸梗阻。在兒童患者中,蛔蟲可侵入闌尾造成與闌尾炎難以分辨的壞疽。對成人而言,蛔蟲可侵入膽道導致膽道系統疾病和胰腺炎。發熱可促進蠕蟲的遷徙,使其由鼻咽或肛門排出。
4.鞭蟲(Trichuris trichiura)感染者可出現結腸炎或與炎性腸病類似的症狀。慢性感染者可出現貧血和杵狀指。重症患者可出現痢疾和直腸脱垂
5.鈎蟲(Necator americanus or Ancylostoma duodenale)也可影響肺部,只是症狀要比蛔蟲輕。最終會導致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它們可能是流行區妊娠期貧血的主要原因。
6.線蟲(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的臨牀表現相當廣泛,早期可有皮疹、幼蟲移行症。感染可以是亞臨牀性,也可侵潤到肺、腸壁或神經系統。最終會出現高度傳染,蠕蟲的大量快速增殖導致感染的擴散。
7.犬弓首線蟲或貓弓首線蟲已感染了大約14%的美國人口。這些蠕蟲在狗或貓體內繁殖,人類感染不是其正常生命週期的一部分。許多感染都是亞臨牀的,但可出現類似哮喘的輕型肺炎。當蠕蟲移動於各器官時(如肝臟或肺)可產生疼痛和炎症,這一過程叫內臟蠕蟲蚴移行症。蠕蟲也可能遷移到眼睛和視神經,導致眼部疾病,即眼部蠕蟲蚴移行症
8.蟯蟲(Enterobius vermicularis)是美國最常見的蠕蟲感染,表現為影響睡眠的肛門瘙癢。如確定感染,不論有無症狀,家裏的每個人都要接受治療 [1] 

土源性蠕蟲防治原則

糞便無害化處理,加強衞生宣傳,注意個人衞生和飲食習慣。

土源性蠕蟲與生物源性蠕蟲區別

在發育過程中只需一個宿主,蟲卵或幼蟲在外界環境發育後即具感染性,這類蠕蟲稱土源性蠕蟲,如蛔蟲、鞭蟲、蟯蟲和鈎蟲。
另一類蠕蟲在其發育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人的感染來源於另一生物,這類蠕蟲稱生物源性蠕蟲,如常見的吸蟲、豬帶和牛帶絛蟲、絲蟲等 [2] 
參考資料
  • 1.    (肖)肖鋒編著,美國急診臨牀必知200招=Emergency medicine practice in US 200 pearls,中南大學出版社,2015.09,第376頁
  • 2.    黃彩賢主編,6微生物、寄生蟲及免疫,人民衞生出版社,1990年08月第1版,第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