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四鎮之亂

鎖定
四鎮之亂,又稱建中之亂,是大唐建中二年(781年)發生的戰亂事件,主要人物是李寶臣、李惟嶽。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請為留後,實行藩鎮傳子。德宗不允,戰事遂起。李惟嶽雖兵敗被殺,但因在瓜分成德領地時,諸將不服,幽州朱滔又聯合魏博田悦、淄青李納和淮西李希烈等再次舉兵叛亂。建中四年,李希烈圍襄城,唐德宗急忙抽調涇原兵五千人赴援。由於沒有賞賜出界錢糧及犒師飯菜粗糲,涇原兵士譁變,並推原涇原節度使朱泚為帥,將德宗包圍在奉天(今陝西乾縣)城中達一月之久,後被入關赴援的神策軍李晟率部平定。朱滔等人亦相繼表示歸順朝廷,由傳子制之爭引起的藩鎮叛亂至此平息。
中文名
四鎮之亂
別    名
建中之亂
發生時間
781年
參戰方
大唐、藩鎮
主要人物
唐德宗
李惟嶽
李晟

四鎮之亂事件背景

在平定安史之亂過程中,為求得暫時苟安,唐代宗措置失當,“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將”,使安史降將搖身一變,成了由中央任命的地方節度使,保存了相當大的離心勢力。在平叛過程中,朝廷還對內地掌握兵權的刺史多加節度使稱號,造成了亂後“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字的藩鎮割據的嚴重局面。 [1] 
多數藩鎮在其割據地區實行暴虐統治。如田承嗣魏博“重加税率”,以“老弱事耕稼,丁壯從徵役”;李正己淄青“為政嚴酷,所在不敢偶語”;吳元濟在淮西甚至禁止人民夜間點燈,而有以酒食相過從者判以死罪。藩鎮節度使為了維護統治,都拼命擴充軍隊。還挑選精勇組成親信“牙兵”。牙兵是節度使武裝的核心,他們多“父子相襲,親黨膠固”,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節度使對牙兵供給豐厚,往往能得到他們的死力,但這也使牙兵驕橫異常,只要他們對節度使稍不如意,就或殺或逐,另立新帥,形成了“變易主帥,如同兒戲”的局面。牙兵的專橫難制,説明藩鎮割據勢力是根深蒂固的。 [1] 
藩鎮和唐中央以及藩鎮之間,都存在着矛盾。所以,它們經常“喜則連橫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使唐後期的政局極為動盪不寧,唐中央和藩鎮之間的鬥爭,在德宗朝有所謂“四鎮之亂”。 [1] 

四鎮之亂事件經過

建中二年(781年),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死,其子李惟嶽要求襲位,遭到決心削藩的唐德宗的反對。李惟嶽便勾結魏博鎮田悦(田承嗣之侄)、淄青鎮李納、山南東道(治湖北襄陽)節度使梁崇義共同起兵反抗中央,德宗調集軍隊,與四鎮展開了戰鬥,不久,梁崇義和李惟嶽兵敗被殺,田悦和李納也遭重創,削藩形勢一片光明。然而,在勝利面前,德宗對有功藩臣封賞失當,盧龍鎮節度使朱滔和成德鎮降將王武俊聯合田悦、李納再行叛亂,朱滔稱冀王、田悦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李納稱齊王,史稱“四王”。四王還共推也已反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為主,李希烈自稱天下都元帥。叛藩南北呼應,氣焰囂張。建中四年(783年),德宗徵調駐守京西地區的涇原兵出關平叛,但涇原兵經過長安時發生譁變,攻進長安。德宗狼狽北逃至奉天(陝西乾縣),涇原變兵擁立廢居長安的太尉朱泚為主。朱泚朱滔之兄,不久在長安稱帝,建國號秦(後改為漢)。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率兵勤王靖難,但到長安附近後遭奸臣盧杞陷害,反而與朱泚勾結在一起。 [1] 

四鎮之亂事件結果

興元元年(784年)初,德宗被迫從奉天南逃梁州(陝西漢中)。後來,德宗依靠李晟率領的軍隊才收復長安,逐殺朱泚,又與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納等相妥協,將事態平息下來,但削藩戰爭沒有取得最後勝利。 [1] 
參考資料
  • 1.    朱紹侯、齊濤、王育濟.《中國古代史(上冊)》 第5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583-5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