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善姓

鎖定
善姓為罕有姓氏,漢唐之際在河南一帶發展,以河內郡為郡望。在江蘇等地有少量分佈。善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中文名
善姓
得姓始祖
善卷
主要郡望
河內郡 秦置,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相當今河南西北部一帶
主要堂號
河內堂
類    別
姓氏
分    佈
江蘇地區

善姓基本介紹

善(讀作shàn)姓為罕有姓,是中國前三百位外的姓氏。 [1] 

善姓姓氏源流

善姓起源主要有三:

善姓源流一

出自上古,始祖為善卷。

善姓源流二

出自羋姓。周代楚王同族有善姓。

善姓源流三

出自古樓蘭國。樓蘭國滅亡後,餘民成立鄯善國,生活在孔雀河沿岸。後來因為氣候變遷,孔雀河干涸,鄯善人移居吐魯番,居民稱善姓。如今善姓大部為樓蘭後裔。

善姓得姓始祖

善卷,遠古堯舜時代人。古籍《莊子》、《呂氏春秋》記載了他的主要事蹟。善卷居枉人山(或稱枉山),即今常德德山。堯帝南巡北歸時途經此地,以“北面而問”的大禮向善卷求教。隨行人員不理解:堯是天子,善卷是平民,為什麼這樣過分地禮遇他呢?堯帝解釋説:因為善卷是得道的人。對於得道的人,不可傲視。我的德行智謀不及善卷,所以向他行弟子拜師的大禮。從此,善卷以“帝者師”的美稱名聞天下。離德山不遠有一個地方自古就名堯天坪,相傳堯帝就是經那裏到德山的。舜繼位後,聽到很多關於“帝者師”善卷的事蹟,也在南巡的途中專程到枉人山拜會了善卷。經過交談,由衷佩服,要將天下禪讓善卷。善卷力辭:“我立身於宇宙之中,冬天穿着皮衣禦寒,夏天穿着精細葛布能夠防暑。春天耕耘播種,身體能夠勞動;秋天獲得豐收,糧食足夠一年的食用。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優哉遊哉,怡然自得。我哪裏會去想承擔治理天下的大任呀!哎呀,您真是太不理解我了!”説罷,善卷為避免舜帝的再三懇請,躲進深山之中去了。

善姓郡望堂號

善姓郡望

河內郡 秦置,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相當今河南西北部一帶。

善姓堂號

河內堂。

善姓善導

善導(612-681),唐高僧。俗姓朱,臨淄(今山東青州)人,一作泗州(今江蘇盱眙)人。唐初淨土宗僧人。幼於密州出家,後周遊各地。貞觀十五年赴幷州石壁山玄中寺,師從道綽。十九年後,入長安,歷住光明寺、實際寺,弘傳唸佛法門。調露元年,奉敕於洛陽龍門開鑿奉先寺,由其監造之大盧舍那佛像,為唐代佛教藝術傑作。永隆二年三月卒,年六十九。後世尊其為蓮宗第二祖。著有《觀無量壽佛經疏》、《往生禮讚偈》、《淨土法事贊》、《般舟贊》、《觀念法門》,又與道鏡合撰《唸佛鏡》,均收入《大正藏》。 [2] 

善姓善無畏

善無畏 (637-735),唐高僧。本中天竺人。十三歲繼為烏荼國王,後傳位其兄,出家那爛陀寺,受瑜珈三密之教。開元時,至長安。玄宗為開內道場,住西明寺,尊為教主,譯《大日經》等。是將印度佛教密宗傳入中國之第一人。與金剛智、不空齊名,並稱“開元三大士”。

善姓善會

善會(804-881),唐高僧。俗姓廖,漢廣峴亭(今湖北襄陽)人。九歲於潭州龍牙山出家。受戒後往江陵聽習經論,該練三學。後師華亭德誠。鹹通十一年卜居澧州夾山,世稱夾山和尚。從其受學者甚眾。中和元年十一月卒。諡傳明大師。

善姓善道

善道,五代南唐時禪僧。初謁樂普元安,後嗣盤龍可文。住袁州木平山,世稱木平和尚。南唐國主待以師禮,迎請供養。清涼文益有詩相贈。卒諡真寂禪師。

善姓善名

善名,北宋于闐國僧。乾德三年(965),以于闐國使者,與善法僧來朝,獻于闐宰相給宋樞密使李崇矩書,願與宋朝通好。太祖命崇矩以書及器幣回賜。開寶二年(969),復來朝,貢阿魏子,賜號“昭化大師”,歸國。

善姓善洪

善洪,北宋名僧。襄陽鷲嶺沙門。真宗鹹平五年(1002)春往天竺(今印度)取佛經及佛牙、舍利,自秦州(今甘肅天水)永寧寨出發,經過三十九國,入屍毗國,得佛牙五枚。舍利五十粒。途經大小雪山七十五座,江河不見底者大小三十三渡。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四月還京(開封)。真宗到便殿親迎,並賜紫衣銀絹。後往隨州(今湖北隨州)大洪山,合佛牙、舍利並葬於此。

善姓善權

善權,宋高僧。俗姓高,字巽中,靖安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徽宗崇寧中前後在世。落魄嗜酒。與祖可同學詩,詩名稱次,而自負甚高。體貌清懼,人稱為懼權。著有《真隱集》三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善姓善住

善住,元高僧。《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善住,字無住,別號雲屋。嘗居吳郡城之報恩寺,往來吳淞江上,與仇遠、白珽、虞集、宋無諸人相酬唱。遠贈詩有云“閶門北去山如畫,有日同師步翠微”。無答其見寄詩,亦有“句妙唐風在”之語。蓋雖入空門,而深與文士同臭味也。集中《癸亥歲寓居錢塘千頃寺述懷詩》,有“高閣工書三十年”句。從英宗至治三年癸亥,上推三十年為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距宋亡僅十四年。其《贈隱者詩》,有“對食慚周粟,紉衣尚楚蘭”句,蓋猶及見宋之遺老,故所作頗有矩矱。觀其論詩有云“典雅始成唐句法,粗豪終有宋人風”,命意極為不凡。及核其篇什,則但工近體,大抵以清雋琱琢為事,頗近四靈、江湖之派,終不脱宋人窠臼,所言未免涉於過高。然造語新秀,絕無蔬筍之氣,佳處亦未易及。在元代詩僧中,固宜為屈一指也。

善姓善啓

善啓,明高僧。據《釋氏稽古略續集》載:曉庵禪師,諱善啓,字東白,別號曉庵,長洲人,楊姓。甫能言,即通釋典,如舊熟投入永茂院。剃染受具,屏跡龍山,研窮大藏,百氏諸子無不精究。永樂戊子出世郡之延慶寺,明年應召纂修《永樂大典》,並校《大藏經》,賜金僧伽黎。一時名士皆為方外交。或辯儒釋之異,師曰:“無論聖人理同,且各為其教。”又曰:“東魯乘道西竺見性,皆莫先於厚本,故吾儕雖離父母,而養生送死率皆從厚。”正統癸亥示寂。

善姓善慶

善慶(?―1888),姓張佳。滿洲正黃旗人。黑龍江駐防。咸豐、同治中,先後從勝保等鎮壓捻軍,轉戰安徽、河南、湖北、山東、江蘇諸地,擊敗任柱等部,賜號“濟特固勒忒依巴圖魯”,封二等輕車都尉世職。歷官吉林雙城堡總管、杭州副都統至杭州將軍。後調任綏遠城、寧夏、江寧、福州各地。曾充御前侍衞,佐辦海軍事務。光緒十四年卒。諡勤敏。

善姓善耆

善耆(?―1922),清末滿洲鑲白旗人。肅親王。曾任鑲紅旗漢軍都統宗人府宗正、參預政務大臣。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進犯北京,他奉命與李鴻章辦理議和事宜。三十三年任民政部尚書。宣統二年(1910),黃復生、汪精衞等謀刺攝政王載灃未遂被捕,他建議取“懷柔”政策,清廷遂將黃、汪改為終身監禁。次年任理藩部尚書。武昌起義後,奏請將黃、汪釋放。南北議和,他與良弼堅決反對溥儀退位。民國建立後,遷居旅順,公開投靠日本。1914年發起組織宗社黨,進行復闢活動。次年,與巴布扎布等人在哈拉哈河等地發動武裝叛亂,企圖奪取奉天(今遼寧)。後病死。

善姓善姓宗祠通用聯

真隱文集傳宋世;
大藏經典賜伽黎。
上聯:宋朝善權,有《真隱集》。下聯:明朝善啓,永樂間應召纂修《永樂大典》。
元代詩壇,首屈一指;
明朝翰苑,精通百家。
上聯:元朝僧人善住,工詩,有《谷響集》。下聯:善啓。
盛世帝師,入深山高隱;
煕朝士子,游上國揚名。
上聯:堯舜時隱士善卷。下聯:清朝善慶,官至福州將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