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周永章

(中山大學教授)

鎖定
周永章,1963年生,廣西博白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中金嶺南股份有限公司(證券000060.SZ)第七屆董事局獨立董事,廣東省政府決策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3] 
中文名
周永章
外文名
Zhou Yongzha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3年6月
畢業院校
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Quebec大學(加拿大)
代表作品
低碳生活三字經
籍 貫
廣西博白
研究專長
低碳地質,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資源環境過程物聯網監測,地球化學、大數據與智能找礦

周永章人物經歷

周永章教育背景

1978年,考入中山大學。
1982年,獲中山大學學士學位
1987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碩士學位。
1992年,獲加拿大Quebec大學博士學位。 [1] 

周永章主要經歷

1993年起,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
1996年,任美國Stanford大學客座教授。
1999年,調任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 
2000年起,任中山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地球科學系主任。
2004年,任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高級訪問學者。
2022年起,任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周永章兼任職務

  • 中國礦物岩石化學地球學會,理事;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大數據與數學地球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數學地質與地學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數字地球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gital Earth)中國國家委員會空間地球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廣東省碳達峯碳中和專班技術支持單位,首席專家;廣東省碳達峯碳中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地質學會,常委理事;廣東省低碳產業技術協會,理事長;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廣東省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歐美同學會留學加拿大分會,理事;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常委;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委。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學科組,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部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第十、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中共廣東省委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理論宣講團,講師、輔導員。
  • 2000-2017,九三學社中山大學支社主委;2015-2018,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證券00。0060.SZ)董事局獨立董事;2016-2021,廣西粵桂廣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000833.SZ)董事局獨立董事1996,The 30rd IGC Geological Tourism Route T391,Leader;1997-2001,IAMG(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National Representative;2007-2011,IAMG Award Committee(國際5人組),Member;2008-2012,IAMG Nomination Committee(國際5人組),Member;2009-2016,IAMG China National Section,Chairman;2012-2016,IAMG Nomination Committee(國際5人組),Member;2017-,IAMG China National Section,Co-Chairman。

周永章研究興趣

低碳地質:應對氣候變化的地質解決方案——無碳或低碳能源元素礦牀地質調查、發現;地熱能的勘探、開發、綜合利用;二氧化碳捕集與地質封存(CCS)
可持續發展與低碳經濟
資源環境智能監測與評價
元素地球化學與智能找礦 [1] 
大數據與數學地球科學

周永章成果與榮譽

周永章總體概況

[2]  獲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1993)、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侯德封獎(1994)、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勵(1995)、“廣東省青年科技標兵”稱號(1997)、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參加,2005),中山大學卓越人才獎勵計劃獎(2010)、中山大學“十一五”優秀科研團隊獎(2012)、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2005;2009;2014)、國際數學地球科學協會Felix Chayes Prize(2015)。
入選國家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000)、廣東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2002)、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2001;2004年整合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2007)。
獲加拿大CIDA項目(1989-1992)、王寬誠基金會(香港)(1995-1996)、嶺南基金會(美國)(2004)出國留學和進修支持。 [1] 

周永章課程與培訓

周永章教授課程

地球化學》(本科生);
《環境地球化學》,《地球資源與地球環境》,《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區域可持續發展》,《地質數學研究案列分析》,《廣東地質》(研究生)。
自199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以來,先後招收和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100多人。培養畢業的研究生中,不乏成為教授或所在行業的中堅力量。

周永章演講培訓

2021年4月12日,廣東省碳中和管理師培訓班(第一期)在廣州順利開班。碳中和研究專家、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周永章教授任培訓班首席導師。

周永章科研與智庫項目

先後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土資源部地質調查項目、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廣東省科技攻關、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廣東省重大決策諮詢研究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60多項課題研究。
承擔的代表性科研項目
社會科學項目:
珠江河口區人口資源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研究(國家水利部《珠江河口整治規劃》項目專題);
珠江三角洲地區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研究(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建設珠江三角洲區域和城市優質生活圈的研究(中山大學985-II期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重點項目);
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與其他法律法規的銜接、整合(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專題);
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發展模式、途徑與對策研究;
改革開放30年廣東科技發展軌跡與模式研究(廣東省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
節約型社會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廣東省重大決策諮詢研究課題);
創新之路——廣東科技創新發展30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特別委託項目);
廣東發展低碳經濟研究(廣東省高校重大攻關課題招標項目)。
地球環境研究項目
珠江三角洲肝癌-鼻咽癌高發區生態地球化學環境與人羣健康調查研究;
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農業地質與生態地球化學環境預警預測(國土資源部生態地球化學調查專項);
若干重要非平衡體系地球化學問題初步研究(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基金);
粵西河台金礦牀礦山清潔生產示範研究;
熱濕地區含硫化物礦山環境地球化學效應與礦山清潔生產技術研究;
廣東大寶山礦山地區生態環境系統治理關鍵技術開發與示範(廣東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
礦山污染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
地球資源研究項目
欽杭成礦帶龐西垌地區礦產資源遠景調查(中國地質調查局重大專項);
藏南伸展與拆離系統貴金屬和稀有金屬成礦作用;
西秦嶺造山帶硅質岩及富SiO2流體演化與成礦作用;
粵西超大型礦牀形成的地質背景;
古海洋熱水流體沉積體系及其演化(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題);
雲開地區元古宙晚期熱水沉積作用;
華南三層位硅巖建造地球化學多樣性深度分析;
藏南中新生代硅質岩微組構信息提取及應用於含SiO2流體沉積體系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古海洋熱水沉積及其金屬成礦作用(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
熱水沉積硅巖地球化學與古海洋流體地質作用示蹤(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
華南低温熱水沉積建造的地球化學及成礦作用;
印-亞大陸碰撞帶南段中新生代硅質岩沉積建造研究(全國高等學校博士學科專項科研基金)。

周永章社會活動

周永章心繫綠美廣東 “碳”路先鋒傾獻金點良策

2023年4月12日,周永章參加第二屆廣東“雙碳”達標先鋒生態峯會。他提出,要真正畫上多種樹和實現“金山銀山”的等號,離不開“雙碳”實踐,“綠美廣東”建設和生態系統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的實現同樣至關重要。

周永章南沙綠色金融論壇攜手“碳中和”

2021年11月4日,由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融工作局指導,廣州市南沙區金融行業協會和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主辦的“氣候投融資 南沙在行動”廣州南沙綠色金融論壇活動在明珠金融創新集聚區舉行。中山大學地球環境與地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永章從大國經濟利益、碳中和的政治共識、科學共識以及國內外企業與資本市場實踐案例及節能減排技術等重要維度,分析、展示碳中和的宏大視野、挑戰和機遇。

周永章跨學科視野

跨學科視野是周永章的重要個人特質。他是LEAD班成員,是SSRC健康、環境與發展論壇指導委員會核心專家。他認為,許多社會需求是一個大的綜合研究領域,它不專屬於哪個學科,更不是單一學科可以解決的。比如全球的資源環境問題,它需要多學科協同攻關。作為一個有抱負的學者,應該把自己的專業放在資源環境領域這個大視野、大平台來考量。這促使他進而涉獵區域可持續發展及資源環境經濟學等跨學科問題。有了這些亟待解決的現實社會需求,他不斷從自己的領域出發,延伸到其它領域形成跨學科背景的綜合優勢。
作為廣東省政協常務委員、廣東省政府決策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廣東省委參政議政委員會主任,他充分利用瞭解廣東省情和區域發展的有利條件,立足自己的學術專長,向周邊學科滲透、交叉、融合。承擔了一批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廣東省重大決策諮詢研究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軟科學)等科研課題。
他應邀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發展和新聞傳播高層研討會主旨演講人,為中山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官員培訓班講授中國國情,為廣東省廳級幹部和廣州市局級幹部授課,應邀擔任《嶺南大講壇》、《羊城學堂》、《中山大學中外優秀文化講座》主講嘉賓。他提出的“讓經濟與環境由仇家變親家”等觀點,被列入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全真模擬試卷。
他在中山大學跨文、理科,在三個不同學科招收和指導研究生:地球化學(礦產資源與環境地球化學方向);自然地理(資源環境一體化與可持續發展方向);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