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呂玉郎

鎖定
呂玉郎(1917年—1975年),原名呂庭鏡,出生於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雙橋五福廟。粵劇演員,工文武生
1930年,呂玉郎輟學從藝,學習粵劇 [4]  ,口頭拜正旦泉為師 [5]  。1931年,正式拜在王中王門下 [5]  。1932年,入日月星班當下層演員 [6]  。1937年,加入覺先聲劇團,任第四小生;同年,拜薛覺先為師 [4]  ,並開始以“呂玉郎”為藝名 [5]  。1940年,升至第二小生 [6]  。1943年,加入大中華劇團,任文武生。1949年,與楚岫雲陸雲飛合組永光明粵劇團 [6]  。1952年9月,參加中南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主演了粵劇劇目《平貴別窯》,憑藉該劇獲得了演員獎獎狀 [3]  ;10月,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3]  ,憑藉劇目《平貴別窯》獲得演員一等獎 [2]  。1956年,任太陽昇粵劇團團長。1957年6月7日,在《南方日報》舉辦的“選舉最受歡迎的粵劇和演員”投票活動“最受歡迎的10名演員”中排名第二 [3]  。1958年,太陽昇粵劇團併入廣東粵劇院,呂玉郎任三團副團長 [9]  。1959年8月,隨廣東粵劇團赴朝鮮演出44天 [4]  。1961年2月9日至3月28日,隨中國粵劇團赴越南訪問演出45天。1965年,參加了中南地區戲劇觀摩匯演。1966年,“文革”開始後,被下放到英德茶場改造種地4年 [1]  。1971年,回家鄉鶴山演出。1975年底,呂玉郎病逝,年僅58歲 [14] 
呂玉郎是文武生,最擅長演小生,在小生表演藝術上,繼承薛派的特長,有“半個薛覺先”之美譽。他技藝高超,腳門好,在舞台上體態輕盈、灑脱、身段優美、温文爾雅、落落大方。唱腔獨特,人稱“鏡腔” [12] 
中文名
呂玉郎
別    名
呂庭鏡、黃泡鏡 [5]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廣東省鶴山市古勞鎮雙橋五福廟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職    業
演員
代表作品
《拜月記》 《平貴別窯》《牡丹亭》
行    當
文武生

呂玉郎人物經歷

呂玉郎原名呂庭鏡,自幼家境貧寒,從小喜愛粵劇,每逢鄉間有戲班演出,他就日夜守在戲棚中觀看,廢寢忘餐。7歲時隨父遷居廣州,在私塾讀書 [4] 
1928年,其父病逝。此後,只得靠其兄維持他讀書,靠其寡母縫衣餬口。1930年,呂玉郎輟學從藝,學習粵劇 [4]  ,口頭拜正旦泉為師 [5] 
1931年,通過粵劇醜生演員王中王的徒弟阿蘇的介紹,認識了王中王,王中王覺得呂玉郎有藝術天分,就表示願意收他為徒。於是,他正式寫師約,拜在王中王的門下 [5]  。1932年,入日月星班當下層演員 [6]  。1934年,隨新春秋班到上海演出,任第二小生 [6] 
呂玉郎(右)與老師薛覺先(左) 呂玉郎(右)與老師薛覺先(左)
1937年,在王中王的引薦下,加入覺先聲劇團,任第四小生。班主薛覺先對他十分器重,舉行隆重的拜師典禮,收他為徒 [4]  。在此期間,馬師曾替他起了“呂玉郎”這個藝名 [5]  。1940年,升至第二小生 [6] 
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略軍佔領。1942年,呂玉郎跟隨薛覺先冒着生命危險回到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先後在廣西、湖南等地演出,主要劇目有借歷史題材宣傳抗戰的《梁紅玉》《歸來燕》《暴雨殘梅》等 [4] 
1943年,加入半日安上海妹夫婦在澳門組織的大中華劇團,呂玉郎任文武生。到1945年間,隨大中華劇團在廣西和廣東西江一帶演出 [4]  [6]  。抗日戰爭勝利後,呂玉郎回到廣州,重入覺先聲劇團,當師傅薛覺先的副手,任正印小生 [6] 
1949年,與楚岫雲陸雲飛合組永光明粵劇團 [6]  ,先後演出《劉金定斬四門》《十三妹大破能仁寺》《嫦娥奔月》等劇目 [7]  ;同年11月11日,廣州市舉行各界人士慶祝廣州解放和解放軍入城儀式羣眾大會,會後進行了大遊行,呂玉郎帶領永光明粵劇團參加了遊行 [3] 
20世紀50年代,被選為西區(今廣州市荔灣區)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西區人民代表大會上又被選為西區人民委員會委員,參與區政府的領導工作 [9]  [11] 
1952年9月,隨廣東省、廣州市代表團前往武漢參加中南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呂玉郎主演了粵劇劇目《平貴別窯》,他在劇中飾演薛平貴,憑藉該角色獲得了演員獎獎狀 [3]  ;10月,隨廣東省代表團赴北京參加文化部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 [3]  ,呂玉郎憑藉劇目《平貴別窯》,獲得演員一等獎 [2] 
1953年,廣東省、廣州市戲曲改革委員會成立,呂玉郎任常務委員 [8]  。1956年,任太陽昇粵劇團團長,與林小羣等合作,演出劇目主要有《玉簪記》《附薦何文秀》《牡丹亭》《拜月記》等 [4] 
1957年6月7日,《南方日報》舉辦的“選舉最受歡迎的粵劇和演員”投票活動揭曉,呂玉郎在“最受歡迎的10名演員”中排名第二 [3] 
1958年,太陽昇粵劇團併入廣東粵劇院,呂玉郎任三團副團長 [9]  。期間,執筆對滬劇《蘆蕩火種》、錫劇《紅色的種子》進行了改編 [9]  ;同年,與林小羣、王中王等演員回沙坪、古勞、鶴城等地演出,並親自到金峽水庫、石門水庫工地為民工演唱 [4] 
呂玉郎劇照
呂玉郎劇照(3張)
1959年8月,廣東粵劇團應金日成元帥的邀請,由呂玉郎與馬師曾、紅線女、林小羣、靚少佳等演員組團參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14週年慶祝活動,先後到平壤、咸興、興南、元山、開城、新義州等地演出,歷時44天。在此期間,金日成元帥和崔庸健委員長等領導人曾上台祝賀他們演出成功 [4] 
1960年4月6日,隨廣東粵劇團赴河南鄭州演出 [13]  ;6月底至7月12日,隨廣東粵劇院演出團到上海公演 [3]  。1961年2月9日至3月28日,跟隨由廣東粵劇院組成的中國粵劇團,赴越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45天,演出結束後,受到了越南民主共和國國家主席胡志明的接見 [3]  。在越南期間,演出團觀看了越南嘲劇傳統劇目《神水瓶》,回國後,呂玉郎翻譯,並自導自演了該劇 [9]  [10] 
1963年,帶領廣東粵劇院三團回鶴山沙坪演出,他與鄭綺文等為觀眾加演了劇目《碧桃錦帕》 [4]  。1965年,參加了中南地區戲劇觀摩匯演,他在現代粵劇《阿霞》中飾演“四大伯”,以主要唱段“血濺蘭湖”受到大會表揚 [2] 
1966年,“文革”開始後,呂玉郎曾主演的劇目《賣胭脂》被指“販賣色情”,因此而受到審查,隨後被下放到英德茶場改造種地4年 [1]  。1971年,呂玉郎最後一次回家鄉鶴山演出,在曬穀場上為鄉親們清唱了一曲《沙家浜》 [4]  。1975年底,呂玉郎病逝,年僅58歲 [14] 

呂玉郎個人生活

呂玉郎與妻子兒女合照 呂玉郎與妻子兒女合照
老師
呂玉郎正式行過拜師禮的老師有王中王和薛覺先 [4]  [5] 
暱稱
呂玉郎自幼面形飽滿,且膚色偏黃。他的祖母便戲稱他為“黃泡鏡”,後來同行知道後也這麼稱呼他,後輩則稱他為“鏡哥” [5] 
子侄
呂玉郎有兩子兩女 [14]  ,長子呂洪廣、侄子呂雁聲都是粵劇演員 [2] 
弟子
呂玉郎的弟子主要有關國華、陳曉明 [2] 

呂玉郎主要作品

呂玉郎代表作品

《牡丹亭》
《拜月記》
《玉簪記》
《紅色的種子》
《龍馬精神》
《平貴別窯》
《蘆蕩火種》
《神水瓶》
(以上參考資料 [3]  [8]  [9] 

呂玉郎導演作品

時間
劇名
主演
1961年
《神水瓶》
呂玉郎
(以上參考資料 [9]  [10] 

呂玉郎藝術特色

呂玉郎受薛覺先藝術影響頗深,在數十年的舞台生涯中,不斷探索、鑽研、努力創新,表演上形成了瀟灑倜儻、情致細膩、唱腔玉潤珠圓,吐字清新、情濃韻厚的藝術風格,創造了自成一派的“鏡腔”。“鏡腔”講究吐字清新玲瓏,唸白聲韻有節奏,唱曲時不會因腔蓋字或誤字,採用問字取腔的唱法,不論腔的長短,都基本上跟着該字同一韻母所衍生的餘音來拖腔,促使字音清楚準確,腔也拖得舒展順暢,跌宕自如。善於根據曲詞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並結合自己的演唱特點來設計不同的唱腔,是呂玉郎演唱藝術的重要特色。例如《牡丹亭》之“驚夢”的一段“長句二黃”就可作為他唱腔的代表,這唱段句數不多,行腔乾淨流暢,有濃郁的抒情色彩,真切地唱出了柳夢梅這個青年男子渴望自由戀愛的純真感情 [1] 

呂玉郎人物評價

玉郎雖然接受學校教育時間不長,但由於他勤學苦練,虛心向別人求教,因而博學多才 [4]  (江門文化館原館長陳一峯評)
呂玉郎主演過《牡丹亭》《拜月記》《玉簪記》等根據古典名著改編的劇目,成功塑造出柳夢梅、蔣世隆、潘必正等為人們熟知的人物形象,他的演唱藝術對後輩很有影響 [2] (中國粵劇網評)
呂玉郎與薛覺先同飾文萍生(粵劇《胡不歸》中角色),兩人的演技水平都臻上乘,難分軒輊,薛覺先演來温柔細膩,呂玉郎演來有威儀氣概,都贏得觀眾喝采,稱讚他們各有千秋 [4]  (粵劇演員上海妹評)

呂玉郎後世紀念

2007年8月,為紀念呂玉郎,廣東省中山市粵劇團在南方劇院舉辦了“紀念一代粵劇小生王——呂玉郎名劇專場”演出 [15] 
參考資料
  • 1.    鄭培英著.梨園未了情:羊城晚報出版社,2013-08:第73-75頁
  • 2.    呂玉郎  .中國粵劇網[引用日期2021-12-06]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劇紀事  .中國粵劇網[引用日期2021-12-06]
  • 4.    王曙星主編.江門五邑名人傳 第3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6:第211-214頁
  • 5.    駱文靜.雅號·逸名:廣州出版社,2017.07:第114-117頁
  • 6.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 廣東卷:中國ISBN中心出版社,2000.07:第543頁
  • 7.    楊柳主編.羊城後視鏡 8:花城出版社,2017.11:第194頁
  • 8.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編.廣東省民間藝術傳 承人志: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12:第228頁
  • 9.    胡大同,胡文中,潘廣慶主編;廣州市荔灣區逢源街道辦事處,廣州市荔灣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西關逢源: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10:第84-85頁
  • 10.    賴伯疆著.粵劇海外萍蹤與滄桑:羊城晚報出版社,2008.09:第154頁
  • 11.    秦其明主編;《中國新編地方誌總目提要》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新編地方誌總目提要 1:方誌出版社,2006.03:第759頁
  • 12.    廣州市荔灣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文華主編).西關名人選介:廣東省地圖出版社,1997.01:第146頁
  • 13.    陳月英編.河南戲劇記事:河南省戲劇研究所 中國戲曲志河南卷編輯部,2015年9月:第121頁
  • 14.    鶴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鶴山文史資料 第16輯:鶴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2.10:第23-26頁
  • 15.    張少華演出 紀念呂玉郎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1-12-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