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吉利鄉

鎖定
吉利鄉,隸屬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位於洛陽市東北方向的黃河北岸,西和西北與濟源市接壤,北和東與孟州市相鄰,南瀕黃河與孟津區隔河相望,總面積79.9平方公里。 [3] 
1958年,成立孟縣吉利公社。1984年,吉利公社改為吉利鄉。1982年,建立洛陽市吉利區,下設吉利鄉。 [3]  2012年,撤銷吉利鄉,分設吉利街道西霞院街道 [1]  2021年,撤銷孟津縣、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劃歸孟津區。 [2] 
中文名
吉利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區
面    積
35 km²
下轄地區
北陳、清莊、小川、橫澗等

吉利鄉歷史沿革

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裏開拓耕耘。
相傳唐堯,為孟塗國。虞舜,分衞水為幷州,此地屬幷州,《尚書禹貢》記大禹導河積石又東至孟津,即指此地。
夏,為冀州南境。
殷都朝歌,為畿內地。武王伐紂,大軍在此泛舟三晝夜橫渡黃河。又以武王會盟諸侯於此謂之盟津,也管稱孟。
周初,十二邑封蘇忿生,時稱"向”,稱"盟”。西周,為周都洛邑畿內地。春秋初屬鄭,後屬晉為河陽邑。戰國,屬魏,為垣雍地。
秦,為河雍縣,屬三川郡
漢高祖,封陳謂為侯國,武帝分天下為十三郡,此為河陽縣,隸河內郡。新莽改河亭,東漢復置。
三國、晉因之。北濟,廢縣為河陽關,有駐軍防守。
唐會昌三年(843),將河陽升為孟州
五代,孟州還屬河北道
金世宗大定年間,河陽城被黃河沖毀,州治向東遷徙,稱上孟州。後古城修復,復徙州治於故城,禰下孟州。
元朝初年(1271),又移州治於上孟州。
明代,改州為縣,廢河陽,始名孟縣,屬懷慶府。
清,因之。
吉利鄉 吉利鄉
民國3年(1914),屬河南省豫北道,後改為河北道。1927年,道廢,直屬河南省,後改屬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58年前,吉利鄉屬孟縣第五區。1958年8月,成立孟縣吉利公社。
1984年3月,吉利公社改為吉利鄉。
1978年1月,將孟縣的吉利公社和濟源縣坡頭公社的馬洞等7個大隊劃歸吉利工程指揮領導,實行政企合一,屬洛陽市管轄。
1982年8月,建立洛陽市吉利區,下設吉利鄉。 [3] 
2012年,撤銷吉利區吉利鄉,分設吉利街道西霞院街道 [1] 
2021年,撤銷孟津縣、洛陽市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劃歸孟津區。 [2] 

吉利鄉行政區劃

吉利鄉下轄29個行政村:北陳村、清莊村、小川村、橫澗村、坡底村、冶戌村、裏村、吉利村東楊村澗西村康窯村白坡村西莊村西楊村馬莊村、下柳村、上柳村六門村鄭莊村、韓莊村、南陳村、送莊村、權莊村郭莊村柴河村東寨村馬洞村、金娥村、濟澗村。56個自然村,195個村民小組。 [3] 

吉利鄉地理環境

吉利鄉位置境域

吉利鄉,位於洛陽市東北方向的黃河北岸,西和西北與濟源市接壤,北和東與孟州市相鄰,南瀕黃河與孟津區隔河相望,東西長13.9公里,南北寬11.16公里,總面積79.9平方公里。 [3] 

吉利鄉地形地貌

黃河出峽谷入平原、由急流變緩流的第一個開闊地段在吉利鄉,是華北平原的最西南端,地勢西北偏高,向東南逐漸降低,呈現出北嶺南灘中平原的特點,黃河就在階地面以下10米左右,排洪條件好。有丘陵19.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24.8%;平原28.7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35.8%;南部黃河灘面積31.5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39.4%。 [3] 

吉利鄉氣候

吉利鄉三面環山,氣候適中,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旱澇頻繁,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晝夜温差大,多季寒冷乾燥。 [3] 

吉利鄉榮譽稱號

2007年,吉利鄉榮獲“全國農業普查先進鄉鎮”、“河南省文明村鎮”、“河南省‘五個好’先進黨委”、“河南省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鄉鎮”、“河南省‘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活動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