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吃學

鎖定
吃學是食事學的下屬三級學科, [8]  是研究揭示吃事與健康長壽之間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全稱“吃事學”,又稱“食物轉化學”。 [10] 
“吃出健康”是人們普遍的飲食訴求。現實生活中,吃的功能可以分為吃養、吃調、吃療三大類。 [4]  在體系上,包括吃方法學、吃美學、吃病學、偏性物吃療學和合成物吃療學五個組成部分。 [1]  [5] 
中文名
吃學
外文名
eatology [6] 
別    名
食物轉化學 [9] 
出    處
食學
全    稱
吃事學 [10] 

吃學吃學定義

吃學是研究揭示吃事與健康長壽之間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全稱“吃事學”,又稱“食物轉化學”。 [10]  吃學以吃事為研究對象。 [11] 
吃學(eatology)是研究吃事與個體健康長壽之間關係及規律的學科。是研究吃物、吃法與肌體健康長壽之間關係及其規律的學科。是研究如何吃出健康長壽的學科。是研究如何餵養好自己的學科。是研究解決吃事問題的學科。是研究吃物充飢、療疾作用與肌體健康關係及其規律的學科。 [1]  [3-5] 
吃學英文翻譯為“eatology”,是英語eat和-ology的組合。 [7] 

吃學吃的功能

吃的功能可以分為吃養、吃調、吃療三大類。吃養是指吃尋常食物,以維持生存與健康為目的;吃調是指攝入偏性食物,以調理肌體亞衡為目的;吃療是指攝入合成食物(也稱口服藥)和偏性食物,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認清吃的內涵,把握三者的內在規律,是吃出健康的首要問題。 [1-2]  [4] 

吃學吃學體系

吃學體系包括吃方法學、吃美學、吃病學、偏性物吃療學和合成物吃療學五個組成部分。吃方法學是研究最大限度滿足每一個人的食物轉化系統需求的學科,也稱吃事方法學;吃美學是研究進食行為與心理和生理之間和諧美好關係的學科,也稱吃事美學;吃病學是研究食物、吃法與疾病之間關係的學科,也稱吃事疾病學;偏性物吃療學是研究食物性格與肌體不正常狀態之間關係及其規律的學科;合成物吃療學是研究合成食物與肌體不正常狀態之間關係及其規律的學科(如下圖所示)。 [1]  [4] 
吃學體系圖 吃學體系圖 [9]

吃學核心概念

吃病:包括缺食病、污食病、偏食病、過食病、敏食病、厭食病六種。對國民危害最大的是過食病,既威脅健康帶來痛苦,又浪費食物和醫療資源。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