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台灣枇杷

鎖定
台灣枇杷(學名:Eriobotrya deflexa (Hemsl.) Nakai)是薔薇科、枇杷屬常綠喬木,高可達12米;小枝棕灰色,粗壯,葉片生小枝頂端,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短尾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微向外卷,上面光亮,下面隆起;葉柄無毛。圓錐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均密生棕色絨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外面有絨毛;萼筒杯狀,萼片三角卵形,花瓣白色,圓形或倒卵形,花柱在中部合生,並有柔毛,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黃紅色,無毛;種子卵形或長橢圓形,5-6月開花,6-8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廣東、台灣;越南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0-1800米的山坡及山谷闊葉雜木林中。
台灣枇杷的果實味甘美,含水分多,有治癒熱病之效。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台灣枇杷
拉丁學名
Eriobotrya deflexa (Hemsl.) Nakai
別    名
野枇杷
大葉春花木
枇杷山枇杷
夏粥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薔薇科
亞    科
蘋果亞科
枇杷屬
台灣枇杷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 Nakai, 1918

台灣枇杷形態特徵

台灣枇杷
台灣枇杷(6張)
常綠喬木,高5-12米;小枝粗壯,棕灰色,幼時密生棕色絨毛,以後脱落近無毛。葉片集生小枝頂端,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0-19釐米,寬3-7釐米,先端短尾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微向外卷,具疏生不規則內彎粗鈍鋸齒,上面光亮,彎達齒端, [2]  葉邊緣近基部全緣,初生葉片兩面被白絨毛。不久脱落無毛。葉脈10-14對,中脈在葉兩面隆起。葉柄初期被有棕色絨毛。後脱落無毛。具托葉,披針形,不久脱落。 [3]  葉柄長2-4釐米,無毛。 [8] 
圓錐花序頂生,長6-8釐米,直徑10-12釐米,總花梗和花梗均密生棕色絨毛;花梗長6-12毫米;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長4-6毫米,外面有絨毛;花直徑15-18毫米;萼筒杯狀,直徑6-7毫米,外面密生棕色絨毛;萼片三角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有棕色絨毛,內面無毛;花瓣白色,圓形或倒卵形,直徑7-9毫米,先端微缺至深裂,無毛;雄蕊20,長約為花瓣的一半;花柱3-5,在中部合生,並有柔毛,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直徑1.2-2釐米,黃紅色,無毛;種子1-2,卵形或長橢圓形,長8-15毫米。 [2] 
台灣枇杷花粉粒表面分佈有小孔穴,孔穴分佈不均勻,萌發溝附近孔穴分佈較多,遠離萌發溝則分而少。孔穴近圓形,部分孔穴未形成穿孔,呈淺小穴狀。條嵴較寬,隆起較明顯,有分叉,在赤道面中部呈縱向平行。花粉粒具3條萌發孔,萌發孔沿極軸方向以等間距環狀分佈,屬於N3P4C型花粉。從花粉赤道面可見1-2條萌發溝,極面可觀察到3條,溝長可達兩極。 [4] 

台灣枇杷近種區別

台灣枇杷和大花枇杷Eriobotrya cavaleriei (Lévl.) Rehd.)極為近似,唯大花枇杷的葉片鋸齒較淺而鋭,不如台灣枇杷葉片鋸齒粗鈍;花序外有稀疏短柔毛,而非密生棕色絨毛,花朵較大,直徑15-18毫米,可以區別。 [2] 

台灣枇杷主要變型

台灣枇杷恆春變型Eriobotrya deflexa f. koshunensis (Kaneh. et Sasaki) H. L. Li)葉片倒卵長圓形,長7-14釐米,寬3-6釐米。分佈於中國台灣。生長在低海拔林中。 [5] 
台灣枇杷武葳山變型Eriobotrya deflexa f. buisanensis (Hayata) Nakai)葉片長圓披針形,長9-14釐米,寬1.5-2.5釐米。分佈於中國台灣。生長在海拔2100米的闊葉林中。 [6] 

台灣枇杷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廣東、台灣;越南南部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1000-1800米的山坡及山谷闊葉雜木林中。 [2] 

台灣枇杷生長習性

台灣枇杷在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枇杷種質資源圃種植的物候情況。
抽梢期:台灣枇杷春、夏、秋季均可抽兩次梢,冬季只抽一次梢。冬梢時間在12月1日至次年1月5日。第一次春梢開始時間在2月11日至3月20日、3月20日至5月3日第二次春梢開始;6月5日至7月18日第一次夏梢開始、7月11日至8月28日第二次夏梢開始;8月31日至10月20日第一次秋梢開始、10月3日至11月19日第二次秋梢開始。
花期:正常年份花序出現時間為8月下旬到9月上旬(特殊情況也出現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初花期出現在3月19日至3月24日、8月31日和11月18日,對應的盛花期開始時間為3月31日、9月9日和11月26日,終花期開始時間3月17日、4月2日至4月10日、9月13日和12月4日。
果期:10月8日至10月12日開始坐果,坐果率為2.9-7.5%。 [7] 

台灣枇杷主要價值

食用:台灣枇杷的果實味甘美,含水分多。 [2] 
藥用:有治癒熱病之效。 [2] 
參考資料
  • 1.    台灣枇杷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6-08-08]
  • 2.    台灣枇杷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3-10-03]
  • 3.    楊向暉,林順權,何小龍.枇杷屬植物性狀的補充描述與商榷[J].果樹學報.2007年,第2期:151-156
  • 4.    楊向暉,吳穎欣,林順權.6種枇杷屬植物花粉形態掃描電鏡觀察[J].果樹學報.2009年,第4期:572-576
  • 5.    台灣枇杷恆春變型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20-10-19]
  • 6.    台灣枇杷恆春變型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9-12-19]
  • 7.    原遠,單偉,蔡俊錕,陳健,張志珂,林順權.枇杷屬野生植物生長結果習性觀察[J].福建果樹.2010年,第4期:4-11
  • 8.    台灣枇杷|Eriobotrya deflex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