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原尾目

鎖定
原尾目指的是節肢動物門,六足亞門,內口綱的一目。通稱為螈或原尾蟲,學名蚖。是一類體形微小的無翅節肢動物。是較原始的類羣,起源很早,很可能與蛛形類、結合類、甲殼類等節肢動物具有共同的早期祖先 [1]  。1907年由意大利昆蟲學家F·西爾韋斯特里發現。尹文英(1983年)在對無翅亞綱各目和其他節肢動物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對精子超微結構的比較研究後認為,原尾蟲在節肢動物中應單獨作為一個類羣(原尾綱),其起源可能更早、更遠,很可能與蛛形綱、綜合綱甲殼綱等具有共同的早期祖先。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有500餘種。中國巳報道120餘種。
中文名
原尾目
別    名
螈或原尾蟲
拉丁學名
Protur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內口綱
原尾目

原尾目物種學史

原尾目動物 原尾目動物
原尾目Protura原為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現已重新劃分入內口綱。通稱原尾蟲。學名蚖。體微細,長0.5~2毫米。卵圓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前胸足長大,常向前伸舉,跗節上生有形狀不一的感覺剛毛數根至數十根不等。成蟲腹部分12節。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世界各大陸均有發現,已知有500餘種。中國已報道120餘種。紅華蚖為中國代表種。原尾蟲生活在腐殖質較多的濕潤土壤中、磚石下或樹皮裏,以植物根系上的附生真菌為食。一般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表土層。在未開發的森林土壤中,原尾蟲的密度可達每立方米數百至數千只。每年出現一個或者春秋兩季各出現一個高峯期。

原尾目簡介

原尾目(Protura,proturans)是節肢動物門有顎亞門六足總綱、昆蟲綱的一目,是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目。通稱原尾蟲。學名
原尾目昆蟲俗稱原尾蟲,統稱“蚖”,是昆蟲綱中最原始的一個目,1907年由意大利Silvestri建立。原尾目昆蟲由楊集昆1956年首次發現。
原尾目昆蟲身體微小,體長在2mm以下,於土壤中,尤喜潮濕而富有腐殖質的林區土壤,無觸角,第一胸足前舉似觸角,缺複眼和單眼。終生生活增節變態 [2] 
原尾目 原尾目

原尾目組成及特點

全世界共有原尾目昆目昆蟲10科69屬649種,全球廣泛分佈(尹文英,1999)。中國記載9科39屬213種,佔世界種類的32.8%,本研究記錄185種。
在185種原尾目昆蟲中,沒有廣佈種類,東洋種類和古北種類很少,東亞種類佔95%以上。根據全目分佈廣泛、種類分佈狹窄、種的數量少的特點,可以看出原尾目起源早、進化慢、擴散能力弱的發育特徵 [2] 

原尾目形態特徵

原尾目 原尾目
原尾目動物身體微細,長0.5~2.5毫米。淡白或黃色。頭錐形,口器內顎式,無觸角,無單眼複眼,具假眼一對和形狀各異的下顎腺一對。生有許多感覺器,代替觸角功用。前3個腹節各有一對小型腹足刺突),第一對腹足2節,第2~3對腹足2節或1節,上生1~5根剛毛。近腹部後端分別有雌性或雄性外生殖器,無尾須。

原尾目分佈地域

原尾目昆蟲在全國的分佈,28省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區都附人所在地的省份,下同)都有分佈。但各省區並不均勻。主要在西南和長江流域的省區,種類最多的省區依次是雲南、四川、廣西、貴州、浙江、湖南、安徽等,山東、內蒙古、山西、新疆、青藏高原最少,這與自然條件有關,也與調查的深度有關。
原尾目昆蟲各科在全國的分佈也不均勻,檗蜕科和古蜕科種類多,分佈廣,青海和山東沒有檗蜕科的分佈,青海和山西沒有古蜕科的分佈,其餘省區都有兩科的記錄。夕蜕科、始蜕科、蜕科分佈在一半以上的省區,主要在西南和中部以北,很少涉及華南地區。日本蜕科分佈在東北、西北及秦巴地區。富蜕科和華蜕科是東亞特有屬,分佈於中南部少數幾省。旭蜕科是中國特有科,分佈於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西、西藏等省區。
由於原尾目昆蟲通常棲息在富含腐殖質的濕潤、疏鬆的土壤中,在按生態環境劃分的基礎地理單元中,原尾目昆蟲的分佈更顯示出不均勻性。在185種原尾目昆蟲中有184種有省區下分佈記錄,全國64個地理單元中,有分佈記錄的45個單元,共有604種單元記錄,平均每種的分佈域為3.28個地理單元。除新疆、青藏高原的種類不和其他地理單元存在相似性關係以及一些地理單元種類很少(低於5種)外,其餘32個地理單元可以依據相似性關係進行聚類 [2] 

原尾目生活史

原尾目動物胎後發育屬增節變態,生活史一般分前幼期、第1幼期蟲、第2期幼蟲若蟲和成蟲期。若蟲5齡,與成蟲相似。在蚖科中,有的雄蟲還多一個前成蟲期。前幼期不活動,腹部9節,口器發育不全;1齡若蟲腹部僅9節,口器和腹足不發達;第2齡幼蟲10節,第2齡若蟲肛器和腹足發達,腹部仍為9節;第3齡若蟲腹部10節;第4齡若蟲腹部12節;第5齡為成蟲期,其後再脱皮變為成蟲。一年可發生多代,多以成蟲越冬。

原尾目生活習性

成蟲若蟲行動緩慢,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如土壤、泥炭、磚石下,樹皮內或林地落葉層、樹根苔蘚附近。一般分佈在30釐米以內的表土層。食腐木、腐敗有機質類等。
參考資料
  • 1.    龐世燁總編;成黎,周浩平主編,中國少兒百科全書 昆蟲世界,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02,第77頁
  • 2.    申效誠等著,中國昆蟲地理=Insect geography of China,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第2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