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成蟲

鎖定
成蟲(adult,imago)生物學概念,為幼蟲若蟲的對應詞。昆蟲個體發育過程中的性成熟的階段。複眼出現,觸角更發達,形態固定;有翅種類,翅形成,其他特徵也發育成熟;生命活動包括獲取營養、交配、生殖等。其特徵是昆蟲分類的主要依據 [1] 昆蟲在從幼蟲發育至成蟲時,通常會經過稱做變態的過程。有些昆蟲的幼蟲和成蟲形態差異很大,這些昆蟲經歷的是完全變態;有些的幼蟲則與成蟲差異不大,這些昆蟲所經歷的是不完全變態
中文名
成蟲
外文名
adult,imago
領    域
生命科學
定    義
昆蟲個體發育過程中的性成熟的階段

成蟲簡介

成蟲泛指某些無脊椎動物個體發育過程中性成熟的階段。通常用於指昆蟲綱昆蟲個體發育的最後一個階段和扁形動物中吸蟲類,絛蟲類和線形動物中某些種類的成熟個體。成蟲的生殖器官發育完全,雌雄性別已顯示出來,有繁殖後代的能力,形態特徵和內部構造在某種程度上比幼體複雜,達到了高度的發展和固定,不再發生變化。在昆蟲中,有翅的種類,翅已完全長成。如蠅為蛆的成蟲、蚊為孑孓的成蟲。對一般動物而言,這個性成熟的階段不稱成蟲而稱成體 [2] 
成蟲 成蟲

成蟲形態特徵

一般昆蟲的一生要經過四種形態:卵、幼蟲、蛹、成蟲(不完全變態類昆蟲為卵、若蟲、成蟲);有的昆蟲的成蟲沒有進食器官,只能活數小時至數天,目的是完成交配、產卵。
成蟲期的昆蟲通常具備昆蟲的全部身體構造。它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3部分,頭上長有單眼、複眼觸角,胸部長有3對足。大多數成蟲有1-2對翅,鞘翅目昆蟲的翅可分為前翅和後翅。前翅特化為角質,具有保護身體的作用,而真正使其飛行的翅是後翅。

成蟲成蟲壽命最短的昆蟲

最短命的昆蟲非蜉蝣莫屬,它的成蟲往往活不到1天,一般只有幾個小時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儘管蜉蝣成蟲壽命很短,但其幼蟲壽命卻很長。蜉蝣成蟲經過交配,把卵產在水中。幼蟲要變成亞成蟲,必須先在水中生活1-3年,爬出水面蜕過皮後才變為蜉蝣成蟲。如果把它在水中生活的時間算在一起,壽命還是不短的。
蜉蝣早在3億多年以前就已經出現,是比較古老的昆蟲。世界上的蜉蝣有2000種左右,分佈極其廣泛。它身體軟弱細長;頭小,複眼大;兩對翅膜脆弱,極易脱落;足細弱,只用於停息時攀附,不用於行走。
蜉蝣的稚(幼)蟲一般在日落後羽化為亞成蟲,這時的蟲體與成蟲相似,但由於全身被半透明薄膜覆蓋,使它顯得有些發暗,翅膀暗淡,不活潑,也不能交配。只有經過最後一次蜕皮,它才成為翅膀透明、色彩較鮮的成蟲,這種現象在昆蟲中是絕無僅有的。在成蟲階段,它不吃不喝,主要任務是交配產卵,產卵後就死去。蜉蝣卵在水中孵化後,一般蜕皮20-24次,多的達40次。蜉蝣的稚蟲是魚類的美餐。
蜉蝣的成蟲短命的原因在於,它的嘴已經退化,不能再吃任何東西 [3] 
參考資料
  • 1.    糧食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糧食大辭典,中國物資出版社,2009.12,第49頁
  • 2.    湖北辭書出版社編,常用百科辭典,湖北辭書出版社,1991.07,第292頁
  • 3.    任中原編著,世界之最,中國華僑出版社,2015.01,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