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蘇鐵

鎖定
印度蘇鐵莖直立,葉子堅硬,雌毬果開放,具鋸齒,尖端尖鋭;雄毬果呈卵形。
印度特有種。
中文名
印度蘇鐵
拉丁學名
Cycas indica A. Lindstrom & K. D. Hill
植物界
亞    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輪藻總門
裸子植物門
蘇鐵綱
亞    綱
蘇鐵亞綱
蘇鐵目
蘇鐵科
蘇鐵屬
印度蘇鐵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9年 ver 3.1——瀕危(EN)、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印度蘇鐵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9年 ver 3.1——瀕危(EN) [1]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Ⅰ。 [2] 

印度蘇鐵基本信息

印度蘇鐵
印度蘇鐵(5張)
印度蘇鐵Cycas beddomei)是原產於印度的一種蘇鐵。它們只生長在安得拉邦古德伯山上的細小地區。

印度蘇鐵特徵

印度蘇鐵
印度蘇鐵(5張)
印度蘇鐵有直立的莖。它們有20-30塊堅硬的葉子,每塊葉子長90釐米,形狀像尖槍。它們有50-100對小葉,長10-17.5釐米及闊3-4毫米,並向前傾斜45°。葉柄有細小的刺。
雌毬果開放,孢子葉長15-20釐米,有粉紅色至褐色的棉毛下垂及兩個小卵。松果於11-12月間長出,於3-5月成熟。葉面邊有鋸齒,尖端尖鋭。外種皮呈黃色至褐色。雄毬果呈卵形,長30釐米及闊7釐米,孢子葉面呈菱形。
印度蘇鐵果實的外種皮及硬果皮之間有一層肉質,可以提供水份予種子。由於其種子沒有休眠狀況,故這是對種子重要的生存條件。

印度蘇鐵保育

印度蘇鐵生長在乾旱及炎熱的印度東部。它們稍具抗火性,但種子及苗卻易受草火的影響。當地人會採集雄毬果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及肌肉疼痛。由於對其藥性的需求,它們現正處於極危狀況。

印度蘇鐵生長習性

喜光,稍耐半陰。喜温暖,不甚耐寒,在冬季採取稻草包紮等保暖措施。喜肥沃濕潤和微酸性的土壤,但也能耐乾旱。生長緩慢,10餘年以上的植株可開花。
印度蘇鐵生長緩慢,壽命長達2000年以上,每年自莖頂端能抽生出一輪新葉。盆栽印度蘇鐵開花常無規律,且不易看到開花,故有“千年鐵樹開花”的説法,言其開花較少,如果栽培得法,有15-20年樹齡的老樹,也可數年開花1次,在南方生長環境良好時,每年可見開花,花期可長達1個月之久,一般在6-8月間開的是雄花,10-11月開的雌花。雌雄異株,花期又不一致,在北方不易收到種子。
在南方,人們一般把它栽種在庭院裏,如果條件適合,可以每年都開花。如果把它移植到北方種植,由於氣候低温乾燥,生長會非常緩慢,開花也就變得比較稀少了。

印度蘇鐵蟲害防治

1、在高温、乾燥、通風不良時,葉片易受介殼蟲危害,防治可用毛筆刷除或及時用50%氧化樂果乳劑或50%久效磷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
2、在高温、空氣濕度大時,易發生白斑病、煤污病,可用多菌靈50%可濕性粉劑或託布津70%可濕性粉劑兑水1000倍,在清晨給病株噴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