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

鎖定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英文名:Indawgyi Lake Wildlife Sanctuary):坐落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莫罕鎮境內,成立於1999年,圍繞着印多吉湖而成立,總面積77525公頃。印多吉湖是緬甸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內陸湖。在湖泊周圍有36個小村莊,最主要的部落為撣族克欽人,在此從事農業。 [1] 
該地區支撐着約50,000人的生計,生物多樣性極高,是大量哺乳動物、水鳥、魚類和爬行動物物種的家園。該保護區是濕地生態系統和有吸引力的棲息地;是候鳥、留鳥、水禽、稀有水生生物、稀有蝴蝶和昆蟲、稀有魚類、蘭花和竹子的保護區。 [1-2] 
中文名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
保護區級別
國家級 [1] 
地理位置
緬甸 [1] 
克欽邦 [1] 
區域面積
77525 公頃 [1] 
類    型
野生動物保護區 [1] 
保護對象
環境 動植物 [1] 
管理單位
緬甸自然和野生動物保護部 [1] 
批准時間
1999年 [1] 
外文名
Indawgyi Lake Wildlife Sanctuary [1]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歷史沿革

印多吉湖的首次保護活動可以追溯到殖民時期,當時在20世紀初建立了62000公頃的保留森林。由於當地社區的影響相對較小,印多吉湖盆地以前的孤立狀態自然會在幾十年內保護該地區。然而,1963年軍事統治的建立徹底改變了資源管理實踐。1990年代初該地區的開放也吸引了許多國內移民,導致印多吉湖自然資源迅速枯竭。 [3] 
印多吉湖的突出重要性在各種聲明中得到了認可,以保護其生態系統。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於1999年,總面積77525公頃,用於保護當地水禽及其棲息地,以及鄰近的集水區。該濕地保護區於2004年在緬甸憲報刊登,被公認為重要鳥類保護區和東盟遺產公園之一。2014年,該地區成為亞洲——澳大利亞遷徙路線夥伴關係站點。自2016年2月起,包括湖泊和周圍低地在內的77525公頃的區域成為國際重要濕地。 [3] 
該濕地保護區對這一地區野生動物和鳥類的保護起到了巨大作用。2017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圈保護區。印多吉湖的綜合保護戰略基於實用的綜合解決方案,並承認當地參與的重要性。多元化戰略側重於九個主要主題以及單獨的項目和方法。 [1] 
印多吉湖野生生物保護區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地理環境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位於海拔175米處。座標25°07′N96°22′E;座標25°07’N96°23′E。其中印多吉湖是緬甸北部克欽邦莫罕鎮境內的一個內陸湖,是緬甸同時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內陸湖泊。印多吉湖盆因地震斷陷形成,與實皆斷層相關的伸展斷層,實皆斷層是一條貫穿緬甸的活動走滑斷層。沿着斷層的運動形成了一個類似於美國加州薩爾頓海槽的拉分盆地。 [1] 
該公園的建立是為了保護水禽及其棲息地和鄰近的集水區;湖的東側是山地,北部和西部是丘陵地帶。棲息地類型包括:潮濕的上層落葉混交林;山地半常綠林;湖中的棲息地包括開闊水域、草本沼澤、浮墊、有限的出水牀和大面積的沉水水生植物。 [2]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區域範圍

該保護區位於一個南北狹長的盆地中,平原上有湖泊。印多吉湖面積12000公頃,是東南亞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世界第三大湖泊。湖的東側是山區,海拔1175米。西部和北部的丘陵面積更大,可達1500米。印多吉湖坐落於緬甸北部克欽邦莫罕鎮境內,東西長18千米,南北長24千米,在湖泊周圍有36個小村莊,最主要的部落為撣族和克欽人,在此從事農業。 [1]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地圖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地圖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目標

該地區支撐着約50,000人的生計,生物多樣性極高,是大量哺乳動物、水鳥、魚類和爬行動物物種的家園。旨在保護當地水禽及其棲息地以及鄰近的集水區。 野生動物保護區主要是山區潮濕的上層落葉和半常綠混合森林。湖泊本身的棲息地包括開闊的水域、草本沼澤、漂浮的墊子、有限的露出水面的河牀和大片的沉水植物。 [1-2]  [4] 
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生活着珍稀動物和瀕危鳥類,保護區的建立為它們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做出了貢獻。這裏生活有本地棲息的水鳥、遷徙候鳥和居住在森林中的鳥類,種類可達幾百種,其中居住在森林中的鳥類約120多種,瀕危鳥類約有10多種,因而成為緬甸遠近聞名的觀鳥勝地,深受鳥類愛好者和攝影者的喜愛。每年的一月份可在此觀賞到灰雁黑腹蛇鵜紫水雞等鳥兒,它們在此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無憂無慮的歌唱着。 [2] 
生活在保護區內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美洲豹金貓軟殼龜馬來熊印度野牛鬣羚喜馬拉雅斑羚禿鷹等。在這個保護區內共有:37種哺乳動物、80種兩棲爬行動物、60種蝴蝶、64種魚類、350種森林鳥類、99種水鳥、10種海龜和烏龜、69種蘭花、47種藥用植物、80種樹木、10種草和9種藤條。 [2]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管理措施

管理目標是保護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的生物多樣性以及相關的濕地和流域森林。提倡協作管理和生態系統服務方法,以實現有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改善生計、可持續自然資源利用和改善衞生條件。基於明確的森林和漁業使用權以及可持續的土地和森林管理,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當地居民的自然資源和生計得到保障。 [4]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開發建設

該地區支撐着約50,000人的生計,生物多樣性極高,是大量哺乳動物、水鳥、魚類和爬行動物物種的家園。野生動植物保護國際(FFI)通過建立社區林業和農林業、提供節能爐灶和引入有機農業實踐來支持可持續社區生計。自2012年以來,已成立超過25個社區林業小組,至少50%的家庭使用節柴爐灶。FFI還支持當地漁業社區的小額贈款計劃,以啓動替代生計和基於社區的生態旅遊。此外,還向湖泊管理當局提供技術建議,指導如何與這些基層組織合作,解決印多吉自然資源面臨的許多日益嚴重的威脅。 [4] 
印多吉湖野生動物保護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不可持續的漁業、不可持續的柴火採集和非法木材採伐造成的森林砍伐、北部草原土地侵佔造成的棲息地喪失、金礦開採造成的污染以及缺乏廢物管理和衞生設施,以及近年發生的在湖周圍的稻田中使用化肥和農藥。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