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通市圖書館

鎖定
南通市圖書館(The Library of Nantong),國家一級圖書館,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崇文路2號,是中國早期公共圖書館之一。 [9-10] 
南通市圖書館前身系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於1912年創辦的南通圖書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曾一度閉館;1952年,南通市政府決定重建圖書館,調撥古籍,購置新書,重新開放;1957年市政府又將濠南別業西樓租給圖書館使用,更名為“南通市圖書館”,郭沫若親筆題寫了館名;1979年建成了近2000平方米的綜合樓,1983年又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靜海樓,是解放後中國公共圖書館建造的第一座古籍專用藏書樓。
南通市圖書館共有員工60人,其中正、副研究館員9人,館員22人,大專以上學歷人數佔75%。藏書110萬冊,其中古籍16.8萬冊,32部入選全國珍貴古籍名錄、114部入選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每年接待讀者15萬人,流通書刊近50萬冊次,成為市知識信息情報中心。 [1] 
中文名
南通市圖書館
外文名
The Library of Nantong
建館時間
1912年
創辦人
張謇
所屬地區
江蘇省南通市
館    藏
通海新報等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崇文路2號
現任領導
季豐吉(館長)

南通市圖書館歷史沿革

南通市圖書館創建

南通市圖書館的前身是清末狀元、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於1912年創辦的南通圖書館,是中國早期公共圖書館之一。張謇在著述中記載:“民國元年,裏少年盡毀諸神祠。謇於是謀諸兄謀耆老……因岳廟為圖書館。”圖書館開創時,藏書、館舍規模已不算小,以後又進行了擴建。最主要的一次在1918年,張謇之子張孝若訪美歸來,敍述了國外圖書館得到重視的情況,張謇“乃拓地館西為樓,亦十有六,築複道以迎,庋書之架櫝,凡三百三十。先後凡用銀二萬六千二百四十三元。歲用之銀二千四百元或強。”相對閉塞落後的江北小城南通,辦起了頗具規模的圖書館,這不能不説是張謇對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傑出貢獻。

南通市圖書館經營

張謇邀請南通師範學校培養的中國近代建築史上最早的著名建築師孫支夏設計圖書館,他提出具體構想、要求,由孫支夏繪出設計圖紙,他再提出修改意見,這些珍貴的留有張謇墨跡的建築圖紙至今保留在南通博物苑。
張謇首先做出表率,他把自己的藏書整理後大部分送圖書館。張謇向來主張,國傢俬家藏書應“公諸於天下”,他總覺得藏書傳給自家子孫,總有一天不能保存,與其給子孫三文不值二文的零賣,不如供給地方多數人去享受。在張謇的努力經營下,圖書館開館之初,已有圖書近十萬卷,幾年後即增至十四萬卷。張謇非常重視目錄工作,並親自寫信,聘請碩學之士主持編寫,南通圖書館在20年代初藏書已達十四萬卷,大小館舍達67間,可謂中國縣級圖書館之最,私立公共圖書館之最。在1929年併入了南通學院。據理逸航(時任南通圖書館館長)年譜記載,當時圖書館藏書23萬冊。從此圖書館處於保管、封存狀態。1938年,南通圖書館為防止戰乩破壞,將8萬多卷古籍轉移至城內天寧寺光孝塔北側藏經樓保存,外面堆放一些佛教經書作掩護,並請寺內和尚看護。

南通市圖書館重建

1952年南通市政府決定重建南通圖書館。1953年1月,圖書館定名為南通市人民圖書館,劉穀風任副館長主持工作。並借用中蘇友協俄語教室(現南通博物苑張謇故居濠南別業)先行開展閲覽工作,有閲覽座位40多個。7月,省文化局指示圖書館定名“江蘇省南通圖書館”。圖書館館舍為四合院民居,閲覽室約30餘平方米,借書處60平方米,設置有圖書採編部、圖書推广部和閲覽室,訂有報紙20餘種,雜誌40餘種,閲覽座位40餘個,藏書1萬餘冊,發放借書證1500張。
1957年經南通市政府批准,南通圖書館更名為“南通市圖書館”,遷回市區,館址在原“南通圖書館”舊址偏北,濠面別業西樓及其附屬平房約40間,館舍面積約1000平方米。西樓二樓為借書處和書庫,三樓為閲覽室和辦公室。1957年,郭沫若為“南通市圖書館”題寫館名。在此先後,蔣雲卿、蔡觀明、閔成鈞、費範九、馮瀚飛等人贈送一批古籍給圖書館,其中蔣贈書2000餘冊,馮贈書中有元刻明印《隋史》1冊(後被定為全國善本)、明版《水經注》、《黃帝內經》等600餘冊。圖書館藏已達36萬冊,其中古籍10萬冊,發放借書證6千多張。圖書館還負責輔導建立工廠圖書館(室)43個,流通站49個,市圖書館室(站)達到281個。
改革開放後,老館煥發生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南通市圖書館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79年圖書館綜合大樓建成,新樓使用面積1500平方米,有書庫五層,閲覽室10個。1982年,圖書館古籍藏書樓靜海樓竣工,這是建國後全國公共圖書館系統建成的第一座專用古籍藏書樓。靜海樓使用面積1348平方米,底層設有500個座位的會場,三、四層為古籍書庫,五層為外賓接待室和小會議室。這一時期,南通市圖書館無論從館舍面積、藏書量、職工隊伍素質、讀者服務工作等等方面,在省轄市公共圖書館中都處於前列。在取得較好社會效益的同時,市圖書館還努力挖掘潛力,改善辦館條件,實現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化圖書館的轉型,建立了有30多台電腦的電子閲覽室,並在業務部門配置電腦,圖書借閲、分類編目首先實現計算機管理,開通了南通市圖書館網站,讀者登陸網站可以檢索部分館藏書目。 [2] 

南通市圖書館機構設置

辦公室 負責組織人事、職稱、工資、文秘、檔案等行政管理,財務、物品採購、車輛、固定資產管理等後勤保障,讀者辦證服務,安全保衞、綠化保潔等社會治理創新、安全生產綜治管理,外事聯絡與接待,內部貫徹落實與協調,《文獻與信息》編輯與出版
文獻採編部 負責文獻採購(徵訂、徵集)、分類、編目與分配,藏書體系建設
社會工作部 負責總分館、圖書流動點建設,圖書館學業務培訓與輔導,公共圖書館調查研究,館際協作,圖書館學會,相關社會教育
信息技術部 負責現代化、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等信息技術管理、服務與研究、開發,數字圖書館建設,南通市圖書館網站建設與維護
共享工程市支中心 負責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傳播,地方文化信息資源採集、製作與傳播
歷史文獻部 負責歷史文獻閲覽與諮詢,古籍普查、保護、修復、開發、利用,古籍文獻專題研究,珍貴古籍文獻數字化
信息資源部 負責參考諮詢,文獻檢索,專題諮詢,定題、跟蹤、決策服務,文獻開發保護
借閲服務部 負責圖書外借、閲覽、檢索等流通服務,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圖書流動車服務,典藏期刊閲覽與管理,開展館際互借、目錄諮詢、流通統計、新書推薦、讀者俱樂部活動
少兒借閲部 負責少兒讀物借閲、諮詢、流通統計
少兒活動部 調查、研究與開展少兒讀書活動 [3] 

南通市圖書館所獲榮譽

2021年8月,南通市圖書館借閲服務部被命名為“第20屆全國青年文明號“。 [6] 
2022年1月,入選2019-2021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候選名單。 [11] 
2022年1月26日,擬表彰為江蘇省三八紅旗集體。 [7] 
2023年12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評定為一級圖書館。 [12] 

南通市圖書館館內佈局

外借部:辦理讀者卡,提供外借、閲覽、檢索,於綜合樓一樓。
採編部:做好中外文文獻的採購與加工工作,於綜合樓二樓。
參考諮詢部:科參閲覽室為讀者提供科技類圖書的檢索與查詢,於綜合樓三樓。
社參閲覽室為讀者提供科技類圖書的檢索與查詢,於綜合樓四樓。
期刊典藏部: 為讀者提供各類期刊雜誌,於綜合樓四樓。
期刊閲覽室:為讀者提供最新的期刊報紙雜誌,於靜海樓一樓。
古籍部:普通古籍圖書,閉架閲覽,於靜海樓三樓。

南通市圖書館特色館藏

南通市圖書館 南通市圖書館
通海新報:南通市圖書館藏有民國時期南通地方報紙。其中較為完整的是《通海新報》。 《通海新報》創刊於1913年,1929年停刊。是南通第一張對開大報,雙日刊,闢有社論、命令、要電、本地新聞、雜著、告白等欄目和專版。是研究張謇和這一時期南通地方政治、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
鄉賢遺篇 :金滄江(即金澤榮,號滄江)是韓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定居南通,和張謇結下終生友誼。他在南通編纂了30多部著作,其在詩文集《滄江稿》中題道,“此是正誤最精之本也 復贈吾嗇庵老人 澤榮 癸丑五月十八日”。
張謇資料:南通市圖書館前身是張謇於1912年創辦的南通圖書館,開館之初藏書已達十三萬卷,其中張謇捐贈達8萬多卷。藏有張謇日記手稿(15冊),1961年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和張謇研究中心聯合編輯了《張謇全集》7卷本,400多萬字,1993年由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
靜海樓藏書:古籍部“靜海樓”為時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小組組長李一氓所題。“靜海樓”藏古籍和地方文獻16萬餘冊,其中被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有100多部,2000餘冊。 靜海樓藏書目錄正在逐步錄入電腦,讀者可在市圖書館網站查閲。

南通市圖書館數據庫資源

中國資訊行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國研網
龍源電子期刊
全國各省市主要報紙
慧科報紙
中國基本古籍庫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標準全文數據庫
數字動漫書庫
央視教育視頻資源庫
庫客數字音樂圖書館
萬方視頻數據庫
地方文獻數據庫
長江口民俗文化
隨書光盤檢索系統
南通地方性法律法規庫

南通市圖書館讀者指南

南通市圖書館入館須知

1、本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讀者可憑身份證、社保卡、軍官證等有效證件辦理讀者證。
2、嚴禁攜帶危險品入館,館內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
3、請自覺愛護公共環境,嚴禁攜帶寵物、食品或飲料入館,用餐僅限六樓食堂。
4、本館免費存包處位於二樓主入口西側,如有需要請前往寄存。本館不提供過夜寄存服務,貴重物品請自行妥善保管。
5、注意着裝、文明舉止,不穿着拖鞋、背心入館;嚴禁攀爬扶手、欄杆,嬰幼兒及未成年人在館需監護人全程陪同。
6、保持安靜,切勿大聲喧譁,入館後將手機調至靜音狀態,接打電話請至借閲區外。
7、愛護公共資源,請勿塗抹、刻畫、撕扯文獻,不得佔座、橫卧或隨意挪動閲覽桌椅,圖書館對佔位物品不負保管責任。
8、未經許可,禁止在館內散發廣告或其他宣傳品。
9、請自覺遵守本館各項規章制度,支持並配合工作人員按章辦事。
10、團體參觀者,請提前與本館聯繫。 [4] 

南通市圖書館讀書卡辦理

讀者卡種類
讀者卡使用範圍
讀者卡申請條件
讀者卡辦理手續
可外借圖書外借庫藏書三冊,並自動取得基藏書刊閲覽功能。
年滿18週歲的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
持本人身份證(軍人證、護照)。
可進入期刊閲覽室、科參閲覽室、社參閲覽室以及古籍各普通閲覽室閲覽。
年滿18週歲的中國公民與外籍人士。
持本人身份證(軍人證、護照)辦理閲

南通市圖書館服務規範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南通市圖書館“服務立館”戰略,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根據《中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準則(試行)》和《圖書館員工文明行為規範》,特制定《南通市圖書館服務規範》。
一、 規範條文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精通業務,開拓創新。
尊重讀者,服務規範。
保護文獻,傳承文明。
二、規範説明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要求明確職業責任,維護職業尊嚴,珍視職業聲譽,遵守職業道德。以從事圖書館服務工作為榮,以樹立南通市圖書館社會形象為己任,牢固樹立讀者第一的服務理念和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無私奉獻、甘為人梯,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二)精通業務,開拓創新
要求做到熟知館內業務格局,精通本崗業務領域,為人找書,為書找人,努力為讀者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更要適應圖書館事業發展,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科學文化素 [5]  養和專業理論水平與技能,開拓進取,創新服務,不斷滿足公眾全面、便捷、高效和精準地獲取文獻、信息與知識的需求。
(三)尊重讀者,服務規範
要求做到尊重讀者的閲讀權利,滿足讀者的文獻信息需求,積極採納讀者對圖書館工作的合理化建議。不隨意簡化手續,不謀求個人或集體的不當利益,嚴格遵守規章制度,自覺執行崗位職責、工作標準和勞動紀律,規範操作流程,努力為讀者提供利用圖書館和享用文獻信息資源的便利條件,並保密讀者的個人信息和借閲傾向。
(四)保護文獻,傳承文明
要求正確認識並宣傳南通文獻信息資源保護的意義和作用,保障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安全和可利用。在保護文獻的基礎上,更要以服務社會、服務讀者為己任,以促進文化交流、傳承人類文明為目標,以期滿足公眾的文獻信息資源需求,促進文獻信息資源的有效傳播與長期保存,從而實現現代圖書館的核心價值觀。

南通市圖書館機構領導

季豐吉,南通市圖書館館長。負責全面工作,分管信息技術部和信息資源部;
李羣,南通市圖書館副館長。分管辦公室和歷史文獻部;
王俊,南通市圖書館副館長。分管社會工作部、借閲服務部和共享工程市支中心;
趙毅菲,南通市圖書館副館長。分管文獻採編部、少兒借閲部和少兒活動部。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