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

鎖定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原名南海經貿學校)是南海區直屬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佔地280多畝,分為大瀝校區和獅山校區。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加強學生全面素質,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並向高等院校輸送合格的新生。
中文名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
外文名
Nanhaiinformationtechnology school
簡    稱
南信
校    訓
崇德 明志 樂羣 善技
創辦時間
1981年
類    別
中專,中職
現任校長
楊柏弟
所屬地區
大瀝鎮,獅山鎮
原    名
南海經貿學校
佔    地
280多畝
校    歌
五彩的夢想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辦學歷史

校創辦於1981年,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廣東省首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南海區職業教育集團龍頭學校 [1]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面積280多畝,分為大瀝校區和獅山校區,現在校生5000多人,教職工300多人。南海區級以上名師12人,雙師型教師佔80%以上。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專業設置

學校交通便利,環境優美,設施精良。開設了會計、市場營銷、金融事務、動漫遊戲、電子商務、商務英語(含新西蘭留學預科班)、物流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文秘、計算機應用、軟件與信息服務、機電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模具製造技術、數控技術應用等15個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是佛山市骨幹專業,數控技術應用、軟件與信息服務、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南海區職業學校培訓中心設在獅山校區,設備先進,技術力量一流,可同時容納2500名學生進行實訓。
2010年,學校制定了“一年時間領跑佛山,兩年時間在省內有影響力,第三年開始朝着全國聞名的目標去奮鬥”的發展目標。2011年,學校成為廣東省首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全省八所,佛山唯一;2012年,我校又在佛山率先成為第二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創建單位,獲1020萬中央財政資金支持;2013年,學校繼續加強機制、體制的完善,把發展專業、關注全體師生、提升整體內涵作為學校的短期目標,以數控、物流、計算機、動漫四大專業建設為突破口,深入推進學校各項工作的創新和改革。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大瀝校區教學樓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大瀝校區教學樓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獅山校區教學樓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獅山校區教學樓
大瀝校區坐落在經濟繁榮的大瀝鎮,佔地近20畝,是一個設備完善的精品式學校,有氣勢恢宏的科技實驗大樓、全塑膠的運動場、先進的校園網,開設有四個專業,財會和美術專業是該校區傳統的骨幹專業。獅山校區毗鄰南海軟件科技園、東軟軟件園、中望信息產業園等著名科技園區,學校附近雲集了東北大學東軟學院、華南師範大學南海學院等高等院校,整個地區有濃郁的科教學術氛圍。校園佔地260多畝,開設有九個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專業是佛山市中等職業學校示範專業。
學校一方面狠抓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初、中級工證、裝璜美工證、財會電算化證,計算技術等級證、英語等級證的考試等,領證率均達100%。畢業生專業技能紮實,受廣大用人單位的歡迎,每年就業率不低於96%。
同時,自1998年起,該校組織部分畢業生參加高考,成績驕人,每年的升學率都達到98%以上,歷年受到上級的嘉獎。 [2-4]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學校發展

一、創新管理體制,深化改革,激發活力
在校部二級管理體制的基礎上,我校繼續深化改革,充分放權,把專業發展的話語權真正放給專業部長和專業負責人,能力標準、課程設置、培養方式、師資配備、場室建設等以部長、專業負責人的意見為重,營造了敢説、敢幹的務實工作氛圍,切實提升了專業教師在專業建設上的地位。
在實施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教師評價方式,推行教職工過程管理與評價、集體與個人績效目標管理與評價制度,有效調動全體教職工積極性。
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堅持“依法制校,制度治校”,形成並完善了100多項管理制度,開發了過程績效、私車公用、工資、人事、加班、請假等三十多個管理系統,實現了學校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數字化,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機制,使教職工能夠心情舒暢地工作。
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構建一個集教學、管理、科研、校園文化為一體的數字化教育環境,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學效益,創建信息化建設特色與示範學校,服務學校師生與領導決策。
二、打造專業領軍人物,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校通過完善內部管理,制訂《獎教條例》、《教師培養條例》等10多項制度,形成了合理、完善的師資隊伍培養及激勵機制,形成了由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雙師型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
教師培訓呈現出面廣、層次分明、渠道多、形式豐富的特點。教師培訓實現了國培、省培、市培、區培的有機結合;實現了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的有機結合;實現了企業實踐鍛鍊與院校培訓的有機結合;培訓內容充分結合學校發展的需要,既有教學能力和德育能力培訓,又有學校管理、專業規劃能力培訓和後勤財務管理能力培訓。2012-2013學年,共派遣教師參加區級以上培訓230人次,國家級教師培訓14人次,教師培訓經費逐年成倍增長。學校充分發揮區、校兩級名師的作用,充分發揮老教師在青年教師,特別是新教師中的傳幫帶作用,新教師成長迅速。竺浩昊老師在入職第二年便成功晉級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電視台、廣東省人社廳主辦的“技行天下”物流師電視工種技能大賽,併成為全省唯一晉級決賽的院校代表。
三、課改助力專業成長,創新提升專業內涵
伴隨着佛山產業、企業轉型升級,本地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深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結合多個學校的經驗和專家推薦,學校確定了建立適合我校自身特點的一體化課程該改革方向。
1、改革方向
此次改革重點突出七個方面的轉變:1、改變傳統的培養目標,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技能水平,更要重視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提升;2、通過由企業實踐專家提煉的典型性工作任務來確定課程的門類;3、改變傳統的學科型體系,構建“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4、採用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的課業方式組織課程內容;5、遵循行動導向原則實施課堂教學;6、建設適應工學一體化的教學環境;7、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
2、建設路徑
經過一年的不斷努力,學校已國家示範校重點建設的四個專業為試點,基本探索出適應一體化課程改革的專業建設路徑。概括起來共分五個步驟,第一步,進行專業的市場需求調研,通過走訪本地區代表性企業,瞭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最終確定了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層次定位。第二步,學校邀請知名課程專家組織了四個重點專業的實踐專家訪談會,要求企業一線專家分享職業歷程,確立了各專業的典型性工作任務,為課程體系的構架打好基礎;第三步,各專業進行了企業回訪,明確了企業的工作步驟和工作要求等,構建出適應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並結合學校實驗實訓特點,制定了相關的課程標準;第四步,學校組織教師進行了大量的培訓,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方式,組織教師進行了教材和學材的開發;第五步,將全新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我們的課堂上,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和評價模式。
3、取得的成效
經過一年的努力,學校一體化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示重點建設四個專業已基本完成全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形成了一體化課程體系的構建,並開發了21門一體化課程教材、學材。在四個專業全面推廣了行動導向模式的教學,項目教學、引導課文教學、角色扮演教學等教學方法得到普遍的應用,評價機制的建設也處於完善期。
四、校企合作向縱深推進,合作模式各具特色
南海是佛山市經濟引擎,區內名企遍佈,經濟發達。但現今“用工荒”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徑,企業的發展需要校企合作。而我校基於專業、教師和學生髮展需要,與企業有共同的利益訴求,也需要和企業進行合作。學校以“依法、共贏、務實、互補”作為校企合作的原則,以“共同制訂人才培養目標、共同實施人才培養計劃、共同評價人才培養結果”作為校企合作的目標,制訂了《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校企合作章程》,為校企合作提供了機制性保障,校企合作呈現重內涵、講實效、長短深淺相結合的特點。
1、攜手聯想集團,建設“聯想3C服務中心”一體化實訓基地
學校與聯想集團建立長期的創新型校企戰略合作關係,共用探索和推進校企IT人才標準、創新性人才培養方案、師資培訓基地等領域的合作,打造校企合作的典範,學校出資100多萬,聯想出資300多萬,建設“聯想3C服務中心”和一體化實訓基地,以建立高度貼近企業運作的IT服務實訓中心為教學支撐,形成校企一體化實訓基地體系,實現“教學+科研+生產+培訓”一體化。
2、引產入校,建立校中廠,廠中校,打造產教合一的校內實訓基地
機械類專業通過實施“校中廠,廠中校、引產入校、接單生產”等校企合作模式,逐漸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地區機械加工裝備行業特色的機械類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道路,與佛山數家機械加工類企業開展合作,在校內建設一批具有真實生產企業的實訓車間,在校外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和設備的優勢,將企業的訂單任務引入學校實訓教學,平均每學期接收20多批次、8000多件成品的加工任務。
3、校企雙主體共育動漫專業人才
動漫遊戲專業針對動漫遊戲專業學生培訓週期長、技術水平要求高、動漫產業發展速度快的特點,與廣東省達力集團開展校企雙主體共同培養動漫專業人才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間共建組織機構、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共建定向班“達力動漫工作室”、“互聘共培”專業教學團隊,聯合培養人才,創新動漫人才培養的方式,讓學生能在校就學習到企業生產崗位上的關鍵專業能力,縮短企業的培養週期,保證“零距離”上崗。
4、力推“五基地”融合,打造校企合作高地
物流、酒管、文秘等專業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宗旨,依託行業,依靠企業,與企業共建“實習基地”、“就業基地”、“企業職工理論培訓基地”、“教師技能培訓基地”、“產學研基地”,將課堂搬到企業去,師生在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中真刀實槍地得到磨鍊,根據佛山中小企業居多的特點,深入推進“中小企、大合作”模式,以期取得可供佛山中職學校借鑑和複製的經驗。機電、文秘、物流大力推進“2+0.5+0.5”的辦學模式,在“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模式下開展訂單培養,如菱王電梯、順豐速運、唯品會、保利洲際等。
5、利用資源優勢,構建“前店後校”、“校中店”的校企合作模式
學校從門口的優質資源入手,分別與會計、影視藝術等公司開展校企合作,構建“前店後校”,使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以直接參與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訓。學校還將校內的學生超市打造成學生創業實訓基地,採用股份制形式,與知名超市合作,借鑑現代超市的經營模式,引進了先進的網絡化、數字化管理系統,成立學生董事會,為金融、營銷、財會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實踐崗位。
五、堅持活動育人,德育實效顯著
學生管理採取“扁、平、塊”的管理模式,通過學生職業素養培養、心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等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近幾年,我校沒有發生一例重大事故,先後獲得南海區誠信教育先進單位、南海區無償獻血促進獎、南海區中小學生書信文化節最佳組織獎、南海區“創文、守法”法律知識競賽二等獎。2012年,彭小芽老師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併成為佛山市名班主任;王曉影、任軍、王香妹等8位老師獲得市區級優秀班主任稱號。2012年,黃書通同學榮獲佛山市首屆“美德少年”稱號。
六、打造職教品牌,創設具有地方特色的中等職業學校
近兩年來,學校實現了既定的發展目標,綜合實力領跑佛山,省內影響力大幅提升。
2012年,學校成為全國中職動漫聯盟理事單位,全國物流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基地;蟬聯第七屆、第八屆全國文明風采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3年,榮獲南海區先進集體,並連續三年獲得南海區教育改革創新獎;物流商貿專業羣項目獲得南海區職業教育“專業升級”競爭性資金分配第一名,獲得區財政資金250萬元支持;機電、酒管、數控專業取得省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技能鑑定所掛牌成立,成為南海區唯一擁有自主國家職業技能鑑定資格的職業學校。
省教廳挑選了7所中職學校參加教育部信息化成果展覽,我校是7所學校之一。10月19日,就是下週,我校還將在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教育部物流專業指導委員會舉辦的第五屆教學研討會上面向全國物流專業教師作經驗介紹。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學校成績

1、教師成為省級、國家級標準的制定者
2012-2013學年,在嚴少青副校長的帶領下,我校骨幹教師完成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驗收標準的制訂工作,完成了廣東省“五位一體”實訓中心建設標準的制訂工作。近兩年來,嚴少青副校長五次擔任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職業學校評估專家,併成為第一批國家示範校終期驗收專家組核心成員。楊柏弟校長被評為首屆廣東省職業院校傑出校長,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物流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南海區高級名校長。
機電技術、數控技術、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共有12名教師進入教育部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7本教材編委之列,其中有4位教師擔任主編。
機電技術、數控技術、物流服務與管理專業有8位教師成為國家、省、市級技能大賽的評委或重點建設專業評估組專家,其中,機電專業楊紹忠老師還擔任了2013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機電項目的評委。
建立職業技能鑑定所考評員資源庫,現有考評員56人,力爭兩年內突破百人。
2、技能競賽成績驕人
堅持尖子生培養與羣眾性技能競賽相結合,堅持教師培養與學生培養並重,將技能競賽對接崗位,對接實際需求,對接企業。
2013年,廣東省教育廳首次舉辦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技能大賽,我校劉燁、曾珎兩位老師分別在機電和物流兩項競賽中斬獲全省1名,曾珎老師參加全國物流教師技能大賽,獲得個人全能第1名。2012年,學生參加廣東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共取得23個省一等獎(其中9項全省第1名),一項全國一等獎,五項全國二等獎,三項全國三等獎。17-19日,我校將承辦省人社廳主辦的2013年廣東省“中諾思杯”物流師職業技能大賽,共有全省中高職、本科、技工院校的36支隊伍108名師生和46名企業選手參加角逐。
3、教師教研積極性大幅提升,成果紛呈
2012-2013學年,有校級立項課題30項,區級立項課題4項,市級立項課題6項,完成市級課題結題12項,完成省級課題結題2項並獲得優秀。教師公開發表論文25篇,開發省編或校本教材10部。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校區地址

獅山校區地址: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桂丹路桃園路段
大瀝校區地址: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環鎮路7號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所授榮譽

學校以卓越的辦學成果享譽省內外,先後被授予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稱號。
該校以卓越的辦學成果享譽南海,學校先後被授予南海區法制教育先進集體、南海現代化教學先進單位、佛山市德育先進單位、佛山市法制教育先進單位、佛山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廣東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被命名為廣東省"軟件藍領"培訓基地,是南海區高職考試考場、廣東省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專業技能課程考試考場 。 [2]  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廣東省首批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專業設置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會計電算化

主要培養從事各種會計核算、倉儲財物管理及其他相關財經工作的人才。該專業可考取會計從業員證、財會電算化證、高職會計證、計算機技能證、e税通。主要課程有會計基礎、財務會計、統計學、計算機辦公系統應用、財務電算化、財會法規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網絡與營銷

主要培養具備網絡應用、經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網絡管理、網絡交易、市場營銷與策劃等方面工作的現代工商管理專門人才。該專業可考取全國營銷員初、中級證及計算機技能等級證。主要課程有計算機應用、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市場營銷學、汽車營銷、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實務等。
計算機美術設計與動漫設計
主要培養掌握裝潢藝術設計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能熟練的進行手工繪製和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裝潢設計和創新的美術裝潢設計專門人才。該專業可考取美術裝飾工中、高級證。主要課程有計算機美工設計、計算機動畫設計、計算機工業輔助設計(CDA)、計算機網頁設計、室內設計、色彩、商標、廣告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金融商務

主要培養掌握金融、電子商務、證券、保險基礎理論,掌握金融機構、銀行、證券相關業務技能的實用型人才,能勝任金融商務、儲蓄、貿易結算、借貸款業務、保險業務等工作,並具備進入高等職業院校繼續深造的能力。主要課程有國際貿易、電子商務、銀行會計與儲蓄、銀行信貸、電算化會計實務、保險、證券、信用卡等,可考取電子商務、計算機技能證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

該專業計算機及應用方向為佛山市示範專業,計算機軟件方向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主要培養企事業單位計算機應用與維護的技術員、集團性軟件開發人員、計算機網絡工程公司的網絡設計、安裝與維護的技術人員,現代辦公及電子信息處理、多媒體技術等應用部門的工程師等。主要課程有計算機安裝與維修、計算機系統安裝與調試、結構化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辦公軟件、廣告動畫、平面設計、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局域網組建與管理、室內裝潢、AUTOCAD輔助設計、畢業設計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商務的結合,本專業可考取全省組織的電子商務員證、會計證、外貿員證等。主要課程有計算機基礎、電子商務概論、基礎會計、網絡營銷學、企業會計、電商網站建設、多媒體技術等。既可以從事網上支付、物流配送、網頁製作及網站維護與管理等操作工作,也可以做企事業及行政單位的電腦操作員、管理員、會計人員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汽車運用維修

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汽車維修知識和技能的中級技術人才。畢業生可面向汽車銷售中心、汽車維修廠等單位從事相關的技術工種。主要課程有汽車電工電子、機械製圖、發動機檢修、底盤檢修、電器設備檢修、汽車檢測及故障診端、鈑金及噴漆、汽車營銷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機電技術應用

該專業培養具備從事機電技術必需的理論知識和綜合職業能力的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製造、運行與維護人員。可從事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和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修與檢測工作,也可從事機電產品的營銷與技術服務等與機電技術應用相關的工作。主要課程有機械製圖、機械基礎、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電機拖動與PLC控制、機電設備概論、液壓與氣壓傳動、數控機牀維修技術、微機控制技術及應用、機電產品營銷學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數控技術應用

培養目標: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目前是廣東省重點建設專業,廣東省新課程改革試點專業,創建國家示範學校重點建設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吃苦耐勞精神,具有精益求精意識,具備從事實際工作能力的工科畢業生,培養能夠在數控操作、技術服務、銷售管理等第一線工作的初、中級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
本專業擁有專業教師24人,其中具有碩士學歷教師4人,具有中高級職稱教師14人,具有技師以上專業技術等級教師24人,目前共有在校數控班7個,在校生人數約420人。
就業方向:隨着我國機械行業新技術的應用,珠三角世界製造業加工中心地位的形成,數控機牀的使用、維修、維護人員在珠三角地區非常緊缺,再加上數控加工人員從業面非常廣,可在模具、鐘錶業、五金行業、中小製造業等企業從事相應電腦繪圖、數控加工、模具製造、數控編程、工藝編制、設備維護以及數控設備營銷與技術服務等工作,目前現有的數控技術人才遠遠無法滿足製造業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場上的這類人才儲備並不大,企業要在人才市場上尋覓合適的人才顯得比較困難,以至於使得數控編程、數控加工等技能人才已成為珠三角地區各人才市場招聘頻率最高的職位之一。
專業課程:數控編程、數控加工工藝、電工電子、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設備維修以及鉗工、車工、數控車、數控銑、數控加工中心、電火花、線切割、模具製造等實操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的課時比例達1:1。
考取證書:根據珠三角地區對數控類技能型人才的緊迫需求,結合國家職業資格鑑定的相關要求,數控專業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可根據個人的特長、興趣以及將來就業的方向有針對性的考取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員(Auto CAD)、數控車工、數控銑工、普通車工、裝配鉗工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模具製造設計

該專業培養從事模具設計、製造的中級技能型人才,具有較強的模具設計、製造、維修能力,掌握使用相關設備的操作、維護技能,具備專業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創新精神,能適應生產第一線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課程有機械製圖、機械基礎、模具技術基礎、模具製造工藝學、機械控制基礎、模具工程技術基礎、 模具製造技術、模具材料及表面處理、鉗工工藝、車工工藝、數控基礎與編程、模具CAD/CAM、模具技術經濟分析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商務英語

主要培養能熟練地使用英語開展國際商務文秘工作的應用型高級人才,能勝任涉外企事業單位從事文秘或翻譯等工作。本專業可考取全國英語等級考試證書、外貿業務員證等。主要課程有國際貿易實務、外貿英文函電、英語寫作、英語閲讀、商務英語、英語翻譯、英語文化、英語語法、商務談判、公共禮儀、商務英語聽説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物流管理

該專業結合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和企業的需求,主要培養物流信息處理人才和國際物流人才,學生畢業後就業崗位主要是配送中心與廠內倉庫的物流現場操作員、外貿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 、貨代員、物流軟件操作員、物流網絡技術員等。學生畢業前可考取物流員證書、外貿員證書、叉車駕駛員證書、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等。開設的核心課程有:物流管理基礎、現代物流裝備與技術實務、供應鏈管理、物流專業英語、基礎會計、計算機基礎、倉儲與配送實務、ERP教程、物流網絡技術、國際貿易實務、貨運代理實務、外貿單證、外貿英語和物流信息系統應用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酒店管理

培養學生掌握公務文書和公共關係的基礎知識以及電腦自動化辦公的操作與應用,熟悉掌握旅遊、酒店服務管理基礎知識及操作技能。畢業後從事旅遊、導遊、星級酒店管理高級職員、策劃高級職員、星級酒店經理助理等工作。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基礎、旅遊經濟、旅遊法規、旅遊政策與法規、旅遊業職業道德、導遊實務、商務英語基礎、旅遊英語、酒店實務與案例分析等。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文秘

商務秘書在秘書行業中異軍突起的新生力量,既要系統掌握現代商務專業知識,熟練操作現代化的辦公設備,又要具備較強的交際能力、寫作能力和至少一門外語的聽、説、讀、寫能力,能在工商企業和其它經濟部門從事文書處理、商務接待和公關、談判等活動。本專業主幹專業課有秘書基礎、應用文寫作、文書與檔案管理、公共關係、日語、錄入與排版技術、常用辦公軟件使用、基礎會計、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等。畢業時可考取全國秘書五級資格證、全國計算機等級一級證、會計從業資格證、外貿業務員證、全國英語等級證。 [5]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文化傳統

校訓——崇德 明志 樂羣 善技。
校風——勤奮 敏學 守法 識禮。
教風——為人師表教不倦,德高學厚益求精。
學風——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交流,善於變通。
辦學理念——與信息時代並進,與社會環境俱新。
辦學宗旨——能吃苦,能做事,能自學,能長進。
辦學定位——學子成才立交橋
辦學使命——在此認識世界,出外適應世界。
辦學目標——就業有價,升學有望,做人有德,做事有責。 [6] 

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校辦雜誌

《信息期刊》電子期刊
《信息期刊》電子期刊(6張)
《信息期刊》電子期刊是南海信息技術學校主辦,利用iebook超級精靈製作的一本介紹學校工作、及發展的電子期刊。目前以出版了8期 [7] 
《信息期刊》共分為五大版塊
一、新聞頭條;
二、新聞集錦;
三、教師風采;
吉祥物
吉祥物(2張)
四、專題報道;
五、教師風采。
學校吉祥物“鴻威”
團結奮進的龍獅精神是南海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南海是南獅舞技的發源地,也是世界南獅舞技水平最高的地區。南獅形象充分體現了南海文化、南海精神,所以我們選擇了南獅·獅子形象作為我吉祥物的設計原型。
南獅鴻威左手託舉金光閃爍的南海信息技術學校校徽,象徵着我校要走特色鮮明的職教之路,打造有影響力、有輻射作用的職教品牌,可以光耀南海,影響地區。
南獅鴻威右手執鉛筆和畫筆,我校開設的模具、數控、機電等專業要用鉛筆製圖,所以鉛筆代表工科方面的專業,畫筆代表了美術、文秘等文科專業將用畫筆描繪出我校絢麗美好的前景。雙手打開呈“V”字型代表我校將在職業教育的道路上,不斷走向勝利。
南獅鴻威大踏步向前跑,象徵着我校會在職教道路上意氣風發,道路越走越寬廣。
吉祥物取名為“鴻威”,“鴻”的含義是鴻鵠高飛,超羣傑出;我校是南海職業教育的龍頭學校,“威”象徵着我校在地方職業教育中有着很高的聲望,在職教領域起着積極的帶頭和示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