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姓氏)

鎖定
匡是一個百家姓中的姓氏。

姓氏

匡(Kuā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魯國大夫施孝權的家臣句須任匡邑(河南省長垣西南)宰,即為匡地的地方長官,稱匡句須,其孫以祖父居官地名命姓,遂為匡姓。到北宋初年,為避太祖趙匡胤之諱,改匡姓為主姓。政和年間朝廷認為民姓中有主姓,大為不妥,遂令主姓改為康姓。北宋以後,有的康姓恢復了祖姓,仍為匡氏。
2.出自以國名為氏。上古時有匡國,周武王時,匡侯的後裔匡俗兄弟七人在廬山結廬而居,因此又稱為廬山匡氏。
3.出自以邑名為氏。周代鄭國有匡邑(河南省扶溝縣西南),當地人多以邑名命姓,稱匡氏。
4.亦出自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魏國亦有匡邑(河南省睢縣西),當地居民,多以邑名“匡”為姓,也稱匡氏。
得姓始祖:匡句須。根據《風俗通》上記載,匡原來是一個地名,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邑,句須曾擔任匡邑的宰,他的子孫就“以邑為氏”而得姓,稱為匡氏。《通志·氏族略》上也記載,匡氏起源於匡邑,是魯國匡邑宰匡句須的後人。
先秦時期,以匡為名的地點另外還有二處:一處是是春秋時期衞國的一個地名,該地位於現在河北省匡家大壩的西南;另外一處為當時鄭國之邑,位於今河南省扶溝縣。不過,這兩外以匡為名的地方,跟我國的匡氏家族沒有關係。
匡氏發祥于山東,並且長久以來也稱盛于山東。望族居於晉陽郡,就是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故匡氏後人奉匡句須為匡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遷徙分佈

匡姓在大陸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時期,魯國匡邑(今河南省長垣縣)的長官名叫句須,因而又被稱為匡句須,他的後代稱為匡氏。匡衡,西漢丞相、學者,東海承(今山東棗莊)人。他小時家貧好學,夜裏沒油燈讀書。就鑿壁借鄰居家的燈光讀書,後成為著名經學家。成語“鑿壁借光”就出自於他的故事。早在周朝時,鄭國有地名為匡邑(今河南省扶溝縣),而且衞國也有匡邑(今河南省雎縣),當地的居民中就產生了以地名為姓,稱為匡氏的人。又傳説周武王部下匡侯的後裔中,曾有七兄弟,在山上搭草屋而居,該山就被稱為匡廬。而後來的居民中,就有將匡作為他們的姓氏。春秋時,魯國一名為句須的官員,被封於匡邑為官,被稱之匡句須。他的後代就以他的封地為姓氏。
匡姓望族居晉陽(今山西省太原)。丹陽匡氏分為南北兩支。一支為南鄉鶴溪河畔的匡家橋;一支為北鄉長江邊的匡家埭。明成化年間,匡德從泰州遷居丹陽。明天啓年間,匡時鏡遷至孟瀆。現匡氏宗人主要居住在導墅匡家橋、後巷、界牌和雲陽鎮等地。
匡氏名人有春秋戰國時的匡章,為齊國大將;西漢的匡衡曾拜相位,封為樂安侯;南齊時的匡昕,古人曾以“詩説解頤,號呼蘇母”為譽。丹陽匡氏有清嘉慶時的匡晉鈺、匡守勤,均榮登進士;現代有匡亞明,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及社會活動家。(餘略)

姓氏歷史名人

匡衡:西漢經學家、丞相,元帝時被封為樂安侯。他善於講《詩》。一次他與別人講《詩》時,相互駁難,別人被説得啞口無言,只好慌忙地穿着鞋溜走了。時人有“匡説《詩》,解人頤”諺語流傳。
匡 才:元代名將,以軍功卓著,晉沂邳河東元帥。後戰死。
匡 章:戰國時齊國名將,又稱匡子、章子。屢立戰功。卓有建樹。
匡 愈:明代名醫,字希賢,精於醫術,曾隨三保太監鄭和三次出使外國,以名醫家聞於當時。
匡 福:明代抗倭名將,穆州人。太祖時,為騎尉。守東海,擊倭有功,授武德將軍。
匡 源:匡源(1815一1881) 字本如,號鶴泉,膠州人。出生於書香人家,自幼聰敏好學,才年思敏捷,認真刻苦。十三歲考秀才,文采卓異,擅詩文,號為神童。他少有大志,傳世他題“世人多白眼,吾獨上青雲”詩句以自勉。1860年,英法聯軍進犯北京,清廷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敵軍壓境,匡源力主固守以待勤王。膽怯的咸豐帝出逃熱河,匡源弛騎以從,途中批諭、章奏、擬旨皆出自源手。英法議和,咸豐病危,臨牀託孤,匡源為顧命八大臣之一。
匡 超:(1862~1944) 字北海,膠州城文巷街人。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考取二等典史,任直隸(河北)省沙河縣典史,繼而代理正定府經歷。1915年後任湖北省高等法院書記官等職。1921年,辭官返鄉,被聘為《續修膠志》(《增修膠志》初名)副總纂兼總校,勤懇致力3年。1930年2月,膠縣繼續編纂《增修膠志》,再度受聘任總纂兼總校。他嘔心瀝血,完成志書16冊。1944年病故。

郡望堂號

郡望堂號
1.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與《姓氏考略》中均有記載:匡氏望出晉陽。
晉陽郡:春秋時置郡,為晉國都城,後為趙國晉陽邑。漢代置縣,為太原郡治所在。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2.堂號
鑿壁堂:現代匡永久,幼時家貧好學,因無錢買油用燈,乃鑿壁偷鄰居家的燈光讀書,終於成了大學問家,累官太子少傅。元帝時為丞相,封樂安侯,所以又稱“樂安堂”。
此外,匡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安樂堂”等。
3.古地名
春秋時衞國的地方,匡家大壩位於今河南省垣城西南司家坡。《大清一統志·大名府·長垣縣》:“西南十五里有匡壩,即《論語》‘子畏於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