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石窟寺

鎖定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茹河和蒲河交匯處的覆鐘山下,是涇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屬敦煌研究院管理。
北石窟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始建。自北魏開鑿以來,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增修,形成密集的窟龕。 [1] 
北石窟寺在長120米、高20米赭紅色石崖上,分上中下三層,開鑿窟龕295處,大小雕像2125尊。 [1-2] 
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北石窟寺
地理位置
甘肅省慶陽縣茹河和蒲河交匯處的覆鐘山下
所處時代
北魏至宋
保護級別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9:20-17:30
門票價格
30.0元
編    號
3-0043-2-2
批准單位
國務院

北石窟寺開鑿歷史

北石窟寺於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由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始建。
北石窟寺自北魏開鑿以來,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增修,形成密集的窟龕。 [1] 
北石窟寺景點特色圖片

北石窟寺石窟特徵

北石窟寺在長120米、高20米赭紅色石崖上,分上中下三層,開鑿窟龕295處,大小雕像2125尊。編號165窟是窟羣中最大、營造最早、保存最好的一窟,高13.2米、深17.9米、寬21.7米,寬廣340多平方米。內有7尊8米高的立佛像,佛像腰闊體壯,面豐耳大,服飾簡樸,典雅莊重。洞口左側的阿修羅王像,三頭六臂,金剛怒目,雄健有力,威風凜凜。窟內的幾尊交腳菩薩眉若柳葉,目似朗星,面如滿月,温靜柔和。騎白象的普賢菩薩,櫻唇含笑,眉目傳情,婀娜多姿。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彌勒菩薩、騎像菩薩、手持日月的阿修羅是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還有240號窟的北周造像,顯示了淳樸厚重的風度。
北石窟寺以唐代的石窟最多。武則天如意元年(692年)由涇州臨涇(今甘肅鎮原)縣令楊元裕主持修建的32號窟,體現了盛唐的藝術風格。 [1]  [2] 

北石窟寺文物遺存

北石窟寺內還保留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朝代150多則題記,反映了豐富的社會歷史內容,是研究歷史、書法等方面珍貴的文獻。 [1]  [2] 

北石窟寺宗教文化

  • 七尊佛像謎團
七佛來歷,即佛祖釋迦牟尼之前就有成佛的聖者。其前六代的佛名依次為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遜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連同釋迦牟尼佛共七佛。七佛圖和七佛造像題材,全國早期開鑿的其他石窟也有實例,然而完整意義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宏偉、最有代表性,為以後七佛窟的興建開創了先例。在北朝的石窟造像中,七佛為常見的題材,特別是甘肅隴東的南、北石窟寺和隴南的天水麥積山中,七佛的造像非常普遍。整個十六國、北朝時期,人們都喜歡塑造七佛。佛教認為,一世一劫只有一佛出世教化眾生。所以,七佛就代表著七世。有人認為,七佛的流行包含著當時社會上對祖先的追溯。而在佛教中認為,「七佛天中天,照明於世間」。佛經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説法教」,「照明於世間」,禮拜七佛還能解除眾生的一切生死痛苦。

北石窟寺文物保護

1959年,北石窟寺被重新發現。
1961年以後,甘肅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多次對石窟進行勘察、測繪和清理,1986年編輯出版《慶陽北石窟寺》一書。北石窟寺自重新被發現以來,政府多次撥款進行加固和維修,採取一系列措施,防止造像的進一步風化。在加強管理和保護的同時,展開了對北石窟寺的深入研究。
1963年,成立慶陽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9年11月5日,在甘肅省慶陽市北石窟寺267窟,敦煌研究院北石窟寺文物保護研究所工作人員在檢測巖體含水率。文物保護工作人員對石窟周邊環境和山體狀況進行定期檢測,以制定合適方案對北石窟寺加以修復保護。

北石窟寺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北石窟寺位於甘肅省慶陽縣茹河和蒲河交匯處的覆鐘山下,相傳是周穆王登臨的地方。 [1] 
  •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北石窟寺:從慶陽站出發,路程大約19千米,約需25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