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寺村

(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下轄村)

鎖定
北寺村位於山東省膠南市西南部,大場鎮駐地東北部10公里處,白馬河東岸,因有一古寺,古取村名大鐘寺,後演變為大莊寺。1952年分為東寺、西寺兩個村, 1961年西寺又分出南寺、北寺村。
中文名
北寺村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山東省膠南市西南部
人口數量
202人
土地面積
500畝

北寺村地理位置

北寺村北隔淘金河與北寺相望,西與西寺村(隔白馬河)交界,南與立新村接壤,東與東寺村相臨。地處丘陵地勢南高北低,以農為主。

北寺村基礎設施

北寺村 北寺村
從1961年分南寺村為單獨自然村以後,因過去人多地少,羣眾生活困難,1968年把全村丘陵薄地全部搞成大寨田,逐步羣眾生活提高了,並在1972年原來的舊村莊開始統一規劃,主要還是以土坯房為主。1982年開始聯產計酬,包產到户,全村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地塊,統一定產、統一管理,按勞力分配到户,村集體收入增加。到1983年開始實行大包乾,把所有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隨着土地政策改革,按上級政策實行土地30年不變,使農村、農民經濟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全村經濟收入達到178萬元,人均純收入5345元。

北寺村人口

全村總户數70户,總人口202人。全村姓氏有安、孫、丁、張、王等,其中安、孫兩姓居多。

北寺村農業經濟

全村總土地面積500畝。適合種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蔬菜有白菜蘿蔔土豆等,經濟作物乾鮮果。

北寺村人民生活

1976年前,全村經濟收入低,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廣大羣眾的經濟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人均收入達到5345元。全村90%的農户安裝電話,有線電視普級到户,有彩電户達85%,80%户有機動車、摩托車,住房也由過去的草房、土坯房改建成現在的磚瓦房。 [1] 

北寺村村莊建設

1984年村户户安裝上了電燈。1997年全村按上了自來水,解決了村民吃水難的問題。

北寺村組織建設

1956年孫洪齋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南寺村黨支部建立,1980年由孫洪友任支部書記,1999年開始聯村總支部,村設村委會,村委會主任孫立正,2002年村又設黨支部,由孫立正任黨支部書記,安玉合任村主任,2004年安玉合任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