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芳名

鎖定
劉芳名(?~1660),字孝五,寧夏人,漢軍正白旗,明末清初將領、貳臣
初仕明朝,官至柳溝總兵。清順治元年(1644)降清。數次平定寧夏兵變,與梁化鳳一起挫敗鄭成功北伐,官至江南右路總兵,加左都督,進封世職二等阿達哈哈番
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卒于軍,加太子太保,諡“忠肅”。
本    名
劉芳名
孝五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軍正白旗
出生地
寧夏
逝世日期
1660年
主要成就
數次平定寧夏兵變,與梁化鳳一起挫敗鄭成功北伐

劉芳名人物生平

投降清朝
劉芳名初仕明朝,官至柳溝總兵。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劉芳名降清,仍然擔任原職,隸屬於漢軍正白旗 [1] 
平定西北
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劉芳名調任寧夏總兵,賜白金、冠服。當時陝西關中一帶初定,多有盜賊,悍卒伺機圖謀作亂。劉芳名彈壓剿御、撫綏訓練,希望樹立威望,消除他們作亂的想法,總督孟喬芳上疏稱讚他的才能。武大定固原叛亂,賀珍漢中叛亂,大軍進討,劉芳名皆有功。 [2] 
平定寧夏兵變
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劉芳名率軍前往鞏昌征剿賊寇。四月,寧夏發生兵變,寧夏巡撫焦安民(漢軍正紅旗人)被亂兵殺死。劉芳名火速返回寧夏,暗中調查瞭解到這次叛亂是由裨將王元、馬德帶頭。於是任命馬德為署花馬池副將,分化王元的實力。又偵察得知王元即將出城匯合寇渠洪大誥,劉芳名預先設伏河畔,等王元至,伏軍擊之,王元力拒,都司樊朝臣、守備姜友成等來攻,王元敗奔,副將馬寧等追擊,俘獲以歸。洪大誥逃跑,劉芳名另外遣將搜斬洪大誥。當時,馬德聽説王元被擒,十分懼怕。河西道袁噩赴任,過花馬池,馬德方患,未迎謁,袁噩曰:“袁噩善醫,他病皆應手愈,惟心病難療耳”。馬德聞之,越加害怕。
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春,劉芳名偕河東道馬之先出師惠安,馬德乘機糾黨劫軍資,逃跑入山,合寇渠賀宏器等自紅古城(今甘肅紅古鎮)出口,襲破安定螺山寇王一林殺害參將張純歸附,橫行寧固平慶間。七月,劉芳名督所部兵進至亂麻川(今寧夏海原縣西格拉灘),挫賊鋒,俘馘無算。復進至預望城(今寧夏同心縣城東南45公里處),再破賊,斬王一林,馬德以四騎走。次日,追及之河兒坪,陣前縛住馬德,寸磔之,餘黨盡殲。
十月,詔予投誠各官世職,授三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十二月,擢四川提督,佩定西將軍印。不久奉旨以都統祖澤潤代替,劉芳名以右都督留鎮寧夏。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香山賊李彩糾集亡命之徒,四出劫掠。劉芳名以兵抵賊巢,掘濠環攻,炮矢如雨,賊窮蹙,其同黨張斌等執李彩獻軍門,誅之。 [3] 
平定劉登樓之亂
劉芳名副將劉登樓在馬德就擒河兒坪的過程中有功。劉登樓居榆林之寧塞(今陝西吳旗縣東北寧塞城),狡猾多力,既誅馬德,益自負其能。
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劉登樓叛據延安,附大同叛鎮姜瓖與延安營叛將王永強為亂,易衣服,自署“大明招撫總督”,殺害靖邊道夏時芳,傳信給劉芳名。劉芳名以為污己,切齒裂眥,不與賊俱生,封其書示巡撫李鑑,囑代奏。
劉登樓西犯花馬池,下興武諸營堡,逼寧州。此時定邊屯蒙古部札穆素叛逃賀蘭山,窺伺寧夏,劉芳名堅壁以待,聞靈州告急,檄調各協營將士授機宜,分兵進剿,大敗賊兵,斬賊首劉永昌等。劉登樓竄走定邊,暗中集結札穆素叛屬進犯寧夏西境;復糾餘賊再犯河東,陷鐵柱、惠安、漢伯諸堡,靈州復告警。
固山額真李國翰奉詔率禁旅至,討蒲城縣宜川諸賊。李鑑守寧夏,防禦札穆素。劉芳名引兵東渡河,趨榆林,與劉登樓戰於官團莊,大破之。劉登樓退據漢伯堡(今寧夏吳忠市馬蓮渠鄉漢伯堡),劉芳名絕其水道,遂合圍。
劉芳名督兵逼壘東南,當矢石衝。諸將進曰:“當移數武避賊鋒。”劉芳名厲色叱之曰:“死則死耳,何懼為?且士卒多傷痍,而我避鋒鏑可乎?”士卒益奮,攻十二日,克之,斬劉登樓,餘眾悉降。
李鑑與督臣孟喬芳先後上疏敍劉芳名功以聞,並得旨嘉獎,遇恩詔,晉二等阿達哈哈番。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敍戰功,予世襲五次。
開發寧夏
寧夏地區經過明末清初的變亂和戰爭,屯田破壞,人口逃亡,財政和兵源都日趨枯竭。為了寧夏的長治久安,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劉芳名向朝廷上奏説:“寧夏孤懸河外,延袤千里。鎮兵屢徵發,兵單力薄。請自後徵發缺糧即令招補備守禦。”還建議“以減等罪人僉發沿邊,資生聚。”這些建議都被朝廷接受並實施,對寧夏人口增長和經濟恢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挫敗鄭成功北伐
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調隨徵江南右路總兵,加左都督,率寧夏三營駐江寧(今江蘇南京)。鄭成功攻崇明,劉芳名與提督梁化鳳共擊敗之,奪賊舟,斬獲甚多。
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疏言:“臣奉命剿賊,不意水土未服,受病難瘳。所攜寧夏軍士,訓練有年,心膂相寄。今至南方,半為痢瘧傷損。及臣未填溝壑,敢乞定限更調。”得旨:“覽奏,知卿抱病。江南征防重寄,正資料理;仍加意調攝,以副委任。所請,敕部議奏”。
不久卒于軍,加太子太保,賜祭葬如例,諡“忠肅”。命所部將士還寧夏本鎮。子劉體仁,襲世職。 [4-5] 

劉芳名人物評價

張廷玉:芳名(劉芳名)偕馬之先守寧夏,有升(胡有升)佐劉武元贛州,皆有殊績。 [4] 

劉芳名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三·列傳三十》 [4] 
《清史列傳·卷七十八·貳臣傳甲編》 [5] 

劉芳名軍事思想

①劉芳名認為天意決定戰爭勝負。指出"天下之國互相征伐,合天心者勝而存,逆天意者敗而亡"。並宣稱他所進行的戰爭合乎"天心"、"天意",必能取勝。
滿洲八旗 滿洲八旗
②注重軍隊建設。選拔和任用將領,不重身世、背景,只看是否忠心,有無智謀;不求全責備,強調用其所長,避其所短。治軍嚴格,主張無論訓練或作戰,都要獎功罰罪,"有罪者即至親不貰,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敵不遺,必加升賞"。要求軍令頒佈後必須嚴格執行,從令者饋酒,違令者斬頭。重視軍事訓練,常令士兵"跳澗"、"越坑",熟諳弓馬技藝,以提高軍事素質,培養勇敢精神。
③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用兵方略。他把敵強己弱形勢下的用兵方略形象地比作伐大木,指出:“欲伐大木,豈能驟折,必以斧斤伐之,漸至微細,然後能折。相等之國,欲一舉取之,豈能盡滅乎!”他崇尚智取謀伐,強調“平時以正為上,軍中以智巧謀略、不勞己不鈍兵為上”,要求無論是野戰還是攻城,都應機動靈活,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戰法,力求用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勝利。他指揮的薩爾滸之戰,體現了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術原則。
參考資料
  • 1.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三·列傳三十》:劉芳名,字孝五,漢軍正白旗人,初籍寧夏。仕明至柳溝總兵。順治元年,降,命仍原官。
  • 2.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三·列傳三十》:二年,調寧夏,賜白金、冠服。時陝西初定,多盜,悍卒復伺隙謀亂。芳名撫綏訓練,冀樹威望,銷亂萌,總督孟喬芳疏獎其才。武大定叛固原,賀珍叛漢中,師進討,芳名皆有功。
  • 3.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三·列傳三十》:三年,方赴鞏昌剿寇,寧夏兵遽變,戕巡撫焦安民。芳名馳還,察知裨將王元、馬德首亂,遣德署花馬池副將,分元勢;偵元將出城就寇渠洪大誥,芳名設伏,俟元至,伏發,元力拒,諸將樊朝臣、姜九成等衷擊之,元敗奔,副將馬寧等追擊,獲以歸。芳名別遣將搜斬大誥。德聞元誅而懼。四年春,芳名偕河東道馬之先出師惠安,德乘間糾黨劫軍資,遁入山,合寇渠賀宏器等自紅古城出口,襲破安定。螺山寇王一林戕參將張純以應之,橫行寧固、平慶間。芳名督所部兵進次亂麻川,破賊;復進次預望城,再破賊,斬一林,德以四騎走,追及之河兒坪,縛而磔之,亂乃定,授三等阿達哈哈番,擢四川提督、定西將軍。
  • 4.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三·列傳三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6-08]
  • 5.    台灣文獻清史列傳選_2   .必讀網[引用日期20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