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海龍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鎖定
劉海龍,男,四川德陽人。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博士,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傳播學院(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訪問學者(2008-2009)。
中文名
劉海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6年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出生地
四川德陽
性    別

劉海龍人物經歷

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博士,
《國際新聞界》雜誌主編,
曾任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2014),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2008-2009)、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2013)。
2016年入選北京市新聞人才“百人工程”。 [1] 

劉海龍主講課程

講授的課程有《傳播學概論》、《傳播理論研究》、《傳播研究方法》、《傳播理論專業文獻導讀》(博士)。

劉海龍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傳播、新聞傳播觀念史、傳播研究史、傳媒文化 [2] 

劉海龍主要貢獻

著有《重訪灰色地帶:傳播研究史的書寫與記憶》(北京大學出版社)、《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現代媒體總論》(合著,遼寧大學出版社);譯著:《大眾傳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至關重要的新聞:電視與美國民意》(新華出版社)、《傳播理論導引:分析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新聞的基本原則》(北京大學出版社)、《真相》(校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際影響》(校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發表的主要論文:
o 李彬、劉海龍:《20世紀以來中國傳播學發展歷程回顧》,《現代傳播》,2016(1)
o 劉海龍:《我們是否已進入“羣眾的時代”?——讀麥克萊蘭的<羣眾與暴民:從柏拉圖到卡內蒂>》,《中國圖書評論》,2015(9)。
o 賈文山、劉海龍等:《當代中國傳播學:一個新興的範式》,《新聞學論集》(第32輯),2015.
o 劉海龍:《結構下的能動:青年教師的困惑與解困》,《新聞記者》,2015(10)
o 劉海龍:《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的起源——重讀陸定一的〈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青年黨史學者論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o 劉海龍:《坎坷自由路》,台灣《新聞學研究》,2015(2)。
o 劉海龍:《連續與斷裂:帕克與芝加哥學派神話》,《學術研究》,2015(2)。
o 劉海龍、方惠:《2014年傳播學十大觀點》,《編輯之友》,2015(1)。
o 劉海龍:《解放灰色地帶:對傳播思想史敍事的反思》,《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
o 劉海龍:《連續與斷裂:傳播思想史的敍事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11.19(B02)。
o 劉海龍:《社會化媒體與新聞工作者角色規範的重構》,《數字未來與媒介社會:重構行動者:中國場域的傳播研究》,張志安林功成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
o 劉海龍:《中國語境下“傳播”概念的演變及意義》,《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8)。
o 劉海龍:《超越二元對立:多元競合的中國傳播研究》,《青年記者》,2014(6)上。
o Wenshan Jia, Hailong Liu, Runze Wang, and Xinchuan Liu(2014).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An emerging alternative paradigm. In The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ume II. Robert S. Fortner and P. Mark Fackler(eds.). Wiley.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
o. 劉海龍:《宣傳的理由:重讀伯內斯的〈宣傳〉》,《國際新聞界》,2014(4)。
o 劉海龍:《新聞素養與下一代新聞業》,《新聞記者》,2014(4)。
o. 劉海龍:《中國傳播研究的史前史》,《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1)。
18. 劉海龍、李曉榮:《孫本文與20世紀初的中國傳播研究:一篇被忽略的傳播學論文》,《國際新聞界》2013(12)。
o劉海龍:《中國新聞理論研究的範式危機》,《南京社會科學》,2013(10)
o 劉海龍、張蓋倫:《毛澤東論<時事簡報>》,《新聞前哨》,2013(6)
o 劉海龍、張蓋倫:《列寧論宣傳員和鼓動員》,《新聞前哨》,2013(4)
o 劉海龍、黃雅蘭:《試論“文化工業”到“文化產業”的語境變遷》,《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13年3月),(《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文化創意產業》,2013(4)轉載)。
o 劉海龍、張蓋倫:《毛澤東論紅軍宣傳工作》,《新聞界》2013(5)。
o 劉海龍、張蓋倫:《列寧的“灌輸”思想》,《新聞前哨》,2013(3)。
劉海龍、張蓋倫:《“黨報不得批評同級黨委”的提出與討論》,《新聞界》,2013(1)。
o 劉海龍:《新聞工作者微博使用困境及其根源》,《新聞記者》,2012(9)。
o 劉海龍:《從傳播學角度看:微博流言的特徵》,《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2012(8)。
o 劉海龍:《監測信息環境的質量:媒體表現的理論及測量》,《國際新聞界》,2012(7)。
o 劉海龍:《從傳播學角度看:微博流言的特徵》,《新聞與寫作》,2012(5)。(被《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2012(8)轉載)
o 劉海龍:《中國傳播研究中的兩種功能主義》,《新聞大學》,2012(2)。
o 劉海龍:《對微博輿論場的四個誤讀》,《人民論壇》,2012年2月(下)。
o 劉海龍:《傳播研究本土化:問題、標準及行動路徑》,《新華文摘》,2012(1)。
o 劉海龍、秦亞利:《不確定議題的報道:以網癮報道為例》,《中國傳媒報告》,2012(1)。
o 劉海龍、連曉東:《從默會的知識到公共知識:〈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與《新聞專業理念的形成》,《新聞記者》,2011(3)。
o 連曉東、劉海龍:《自媒體時代專業新聞工作者應堅守什麼原則?》,《新聞與寫作》,2011(7)。
o 劉海龍:《傳播研究本土化的兩個維度》,《現代傳播》,2011(9)(被《新華文摘》2012年第2期全文轉載).
o 劉海龍:《漢語中“宣傳”概念的起源與意義變遷》,《國際新聞界》,2011(11)。
o 劉海龍:《傳播研究的哥倫比亞學派及其批評者》,《國際新聞界》,2010(4)。(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2010年第8期轉載)
o 劉海龍:《尋找聽眾:中國傳播研究的需求與使用》,《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
o Mylène Hardy, Hailong Liu. La Traduction Des Sciences De La Communication EnChine: Le Concept De «Chuanboxue»(The Translation of 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In China: TheConcept "Chuanboxue",《從“傳播學”概念看傳播研究在中國的轉譯》). Hermès 56(2010).
o 劉海龍:《一篇存在爭議的傳播學奠基文獻》,《國際新聞界》,2009(3)。
o 劉海龍:《從受眾研究看“傳播學本土化”話語》,《國際新聞界》,2008(7)。
o 劉海龍:《傳播遊戲理論再思考》,《新聞學論集》(第20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o 劉海龍:《解析“公信力”神話》,《新聞與寫作》,2008(10)。
o 劉海龍:《西方宣傳概念的變遷:起源與早期的爭論》,《國際新聞界》,2007(4)。
o 劉海龍:《西方宣傳概念的變遷:從舊宣傳到新宣傳》,《國際新聞界》,2007(9)。
o 劉海龍:《“傳播學”引進中的“失蹤者”:從1978年—1989年批判學派的引介看中國早期的傳播學觀念》,《新聞與傳播研究》,2007(4)
o 劉海龍:《被經驗的中介和被中介的經驗——從傳播理論教材的譯介看傳播學在中國》,《國際新聞界》,2006年(5)。
o 劉海龍:《當代媒介場研究導論》,《國際新聞界》,2005年第2期。
o 劉海龍:《議程設置的第二層與媒體政治》,《國際新聞界》,2004年第2期(被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複印資料》2004年第6期轉載)。
o 劉海龍:《社會變遷與議程設置理論》,《國際新聞界》,2004年第4期。
o 劉海龍:《從廣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傳播與控制》,《國際新聞界》,2003年第2期(被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報刊複印資料》2003年第6期轉引)。
o 劉海龍:《新聞採寫背後的原則》,《新聞與寫作》,2003年第1期。
o 劉海龍:《新聞採寫背後的原則之二:新聞價值》,《新聞與寫作》,2003年第2期。
o 劉海龍:《從費斯克看通俗文化的轉向》,《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4期。
o 劉海龍:《台灣電視娛樂節目》,《中國記者》2002年增刊
o 劉海龍:《沉默的螺旋是否會在互聯網上消失》,《國際新聞界》,2001年第3期。
o 雷蔚真、劉海龍:《中國電視新聞發展趨勢》,《電視研究》,2000年第1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