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樹林

(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

鎖定
劉樹林,哈爾濱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基因組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劉樹林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日本岐阜大學
主要成就
“遺傳開關”假説、半封閉基因池
代表作品
《內分泌與免疫藥理學》
《基因與基因組分析》

劉樹林教育經歷

1982年本科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1985年獲得北京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日本岐阜大學微生物學博士畢業。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生物系、生化系、微生物和感染病系做研究和任教。2002年2月至2009年2月擔任北京大學病原生物學系主任,2008年回母校哈醫大工作。 [1] 

劉樹林研究方向

劉樹林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方向是基因組學,包括微生物基因組學和醫學基因組學,微生物基因組學是劉樹林教授多年來的主要研究領域包,其中括比較細菌基因組學、沙門氏菌的分子進化、人畜共患病感染因子宿主適應性的遺傳基礎及腫瘤疫苗、HIV疫苗研究等。

劉樹林主要成就

在該領域,劉樹林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細菌基因組進化的“獲取-適應”模型、 “遺傳開關”假説和半封閉基因池的概念。解釋了一系列關於細菌進化過程中的重排、宿主適應性等等基因組學領域以往難以解釋的現象,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醫學基因組學是劉樹林教授正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將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進行基因組醫學項目、開展腫瘤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小RNA組學研究。這一研究方向將為人們進一步從基因組學角度去認識和解決遺傳疾病、腫瘤等各種比較複雜的臨牀疾病奠定基礎。
藥物新制劑中乳化關鍵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 [2] 

劉樹林活動

劉樹林社會活動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會員,Journal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tics雜誌編委,中國藥典委員會第8屆委員,北京微生物學會理事。在加拿大工作期間,承擔加拿大國家健康研究院(CIHR)、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NSERC)、Genome Canada、加拿大衞生部卡爾加里大學、卡爾加里實驗室服務中心等機構多項課題,回國後主持各種基金共7項,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1項、面上項目4項、博士點基金2項,並與北京大學聯合承擔“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1項,科研總經費總額達1000餘萬元。

劉樹林學術活動

在研課題共5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發表科研文章66篇,其中SCI論文59篇,總影響因子179,科研論文陸續發表於PNAS、JB、MBE、PLoS one等該領域優秀期刊,發表會議摘要50餘篇,參加大型國際會議並做特邀報告12次。申請專利4項(已受理或公開),主譯著作《基因與基因組分析》,參編英文論著Horizon出版集團出版的“Salmonella genom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Humana出版集團“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參編中文論著《內分泌與免疫藥理學》,任編委。為Genome Research、Nucleic Acids Research、Journal of Bacteriology (ASM, USA)、Microbiology (France)、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Canada)、Genome Biology (UK)、Functional and Integrative Genomics (Germany)等30餘學術期刊審閲稿件。為中國科技部(973傳染病重大項目)、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以及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基金會(NSERC)評審基金。共指導進修人員8人、博士後6人;培養博士研究生18人、碩士研究生19人、科研本科生15人、暑期高中生3人。
參考資料